• 发帖
  • 人格培育幼教新闻 幼教课堂幼儿园
  • 教案课件素材资源 素质培养幼小衔接
  • 学前院校理念师德 专业知识专业能力
  • 培训辅导求职招聘 赛事活动会员vip
  • 育儿百科成长档案 交流区宝宝商城
  •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从绘画作品解读“被拒绝型儿童”的心理变化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8-11-8 04:01:5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引言美国作者甘第尼、福尔曼和爱德华兹写过一本书,书名叫《儿童的一百种语言》,讲述了:“孩子有一百种语言,一百双手,一百个想法,一百种思考、游戏、说话的方式。一百种倾听、惊奇、爱的方式,一百种歌唱与了解的喜悦。[1]”本书是对意大利瑞吉欧教育体系下的儿童学习方式经典阐述。而儿童的绘画作为儿童表达内心世界的一种方式,也是他们向这个世界,向他人诉说的重要语言。慕尼黑绘画艺术研究院艺术教育和艺术护理教授鲁道夫·赛茨在他的书《和孩子们画画》中曾这样写到:“在使用绘画语言方面,儿童胜过我们成人,因为他们总是接近实物的本质,总是从本质上而不是从表面上去看待它们。”笔者在十余年的幼儿教育生涯中,遇到过许多孩子“特别”的绘画作品,如果从一般教师评价绘画作品的角度来看,他们的画“画得不太好”或者“根本看不懂”,更别说称得上是好的作品了。但是,面对这样一些作品,教育者更应该留心去观察这个作品背后隐藏着的那个幼小的心灵中丰富的内心世界,他们通常都有一个又一个充满童真和趣味解释和故事。教育者应该试着去包容他们的涂鸦之作,尝试去了解他们的作品背后的故事,以绘画作品为媒介,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帮助他们获得更多的理解。
    本文以个案研究和作品分析的方法,尝试解析“被拒绝型儿童”的绘画作品在不同时期的细微差别,了解其心理的变化。同时,在这个过程中,对教师针对“被拒绝型儿童”教育方法的有效性进行系统的梳理和总结。
    2对“被拒绝型儿童”的界定
    2.1被拒绝型儿童的相关概念
    随着儿童年龄的增长,其社会活动和范围在不断扩大,逐渐建立和发展起来一种与同龄人之间的人际关系——同伴关系(peerrelationship)。这是一种除却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以外的崭新的群体社会关系,对个体的社会性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其中,在这种同伴关系中,判断其同伴关系好坏的两个非常重要的指标是友谊(friendship)和同伴接纳(peeracceptance)。友谊是指个体与其他个体之间互惠的交往关系;同伴接纳(peeracceptance)指个体被同辈群体(如同学等)内的其他成员喜欢或不喜欢的程度2。同伴拒绝(peerrejection)属于同伴接纳这个指标范畴,是指为大多数同伴所不能接纳,遭到拒绝排斥的个体,我们也把这些个体称之为“被拒绝型儿童”。通常,对这一同伴交往地位的测量常采用同伴提名法(peernominations)3辅之自然观察、教师评定和同伴评定等方法来进行分组和判定。
    被拒绝型儿童是什么样的?具有哪些特点?上世纪八十年代的研究结果较为一致的发现,攻击性行为(aggressivebehaviors)是个体遭到同伴拒绝的重要原因之一2。在群体中通过同伴提名和观察法,基本能够相对准确的判定被拒绝型儿童个体。
    2.2对本文中“被拒绝性儿童”个案的判定
    个案判定背景:在接触个案之前,就听别的家长和老师说过,这个班有一个孩子,曾经因为连续的攻击行为而被全班家长集体要求调班。接触之后,在群体活动中观察个体行为,以及通过同伴提名法(提出最受欢迎和最不喜欢的三名幼儿进行统计筛查),进一步了解个案的实际情况。幼儿同伴对跳跳的评判是:爱推人、爱打人、不喜欢和他玩等。个案跳跳由于其攻击性行为直接导致了在同伴交往关系中处于被拒绝的地位,其自信心也减弱,对个体和群体的社会性发展都是不利的。
    2.3对“被拒绝型儿童”个案跳跳在心理干预前的情况分析
    据妈妈说,跳跳从小就有轻微的多动症,一直在服用微量元素补充剂,他对同伴交往其实是很渴望的,但是表现出来的却是比较过激的动作和行为,有时甚至会伤害到其他同伴,长此以往,跳跳形成了不良的同伴交往行为,导致了不良的同伴关系。他妈妈说,只有当他在绘画的时候,才会停止非故意的破坏性动作,也能够持续、安静地坐下来专注做一件事情。因此,他的妈妈就送他去学习绘画。这是他喜欢,也是他擅长的,在绘画的世界里,他似乎找到了自己。所以,本研究从他的绘画作品着手,对他的内心世界和心理发展进行了分析和了解,并适时采取一定的心理干预措施,对跳跳及其同伴群体实施简单的心理干预策略。
    3对“被拒绝型儿童”干预前后绘画作品的分析比较
    3.1儿童绘画作品分析的方法
    绘画是孩子表达内心世界的一扇窗户,同时,也是一件很私人的事情。如何更科学的对幼儿的绘画作品进行细致的分析,发现孩子个性的一部分以及内心世界想要表达的内容呢?有三种方法可以帮助我们很好的理解儿童在绘画中隐藏的信息:
    方法一:对绘画作品的“外表”进行研究,并且弄清楚绘画作品的中心、独特之处、象征性、形式、颜色、绘画内容的强度以及画面的分配等[4]。但是,单纯从绘画作品的“外表”对其进行理解和说明,不能作为主要的手段,只能作为一种辅助,可帮助我们更好地弄清绘画作品,并引发我们进行进一步的思考。
    方法二:要想更深层次地理解儿童的画,就必须有耐心、感知能力和浓厚的兴趣。对绘画者的生活环境、家庭关系、同伴关系、学校环境和其目前所处的发展阶段、特殊事情、突发事件等因素,要有充分的了解,才能更深层次地理解作者的绘画内容。
    方法三:设身处地地从儿童的角度出发去欣赏和理解画。
    3.2对个案在实施心理干预前的作品分析
    在对个案在3-4岁期间绘画作品分析发现,其绘画主题主要为小动物和常见的植物,而这些动植物都是比较弱小的、柔软的、敏感的小生命(如后附图一中的鱼,图二中的蜻蜓)。在对动物作品的观察时,可以看到,他所画的动物没有表情,目光呆滞,甚至有的目光体现出来的是不开心和生气。在他有关植物的作品中,表现出来在人际交往时,内心其实是不自信或者是自卑的。
    在图一:“转圈游的鱼”中,跳跳共用了9种颜色、3种形状、4条直线、8条曲线来描绘中间的热带鱼,而围绕着这条热带鱼转圈游着的另外三条鱼,形状几乎是一样的,色彩也比较单调,甚至其中有一条都没有好好画出眼睛(右下),没有认真涂完颜色。从个案对不同小鱼所采用的手法轻重来看,显然他把中间的这条色彩丰富的热带鱼想象成了自己,周围的三条椭圆型的鱼则是同伴,在内心深处,他很以自我为中心,对同伴的关爱和重视程度远不及对自己的关注程度。
    对应的生活刺激事件:在作品绘制期间,正是个案与同班幼儿发生矛盾的时候,他在绘画作品中用了浓重的紫色、蓝色和土黄色等色调来描绘同伴,说明他对同伴的认知是不友好的,冷漠的。
    在作品《雨中的蜻蜓》(图二)中,可以看到,他的蜻蜓构图是大气饱满的,图中的蜻蜓长着夸张的、又圆又大的眼睛,但是,两只蜻蜓的眼睛都没神,看不出来一点情感成分。眼睛是心灵的窗户。孩子想要表达的内心世界往往能够从其绘画作品中的眼睛透露出来。但是,但从这两只蜻蜓的眼睛里,我们看不到积极向上的情感,相反,在大雨滂沱的背景下,这两只蜻蜓显得异常的无奈,没有任何遮身之地,任凭风雨吹打在自己身上。
    对应的生活刺激事件:在这幅作品绘制之前,正是“攻击性事件”频发的时候,面对同伴的不断告状、老师的批评、家长的责问,他所面临的交往关系是:被拒绝的、反抗其主动的交往行为、不理睬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5678幼师网  长春伍陆柒捌集团版权所有

    GMT+8, 2024-12-24 00:13 , Processed in 0.043662 second(s), 21 queries .

    伍陆柒捌幼师网 Licensed

    © 2001-2014   版权所有:伍陆柒捌集团 吉林省关心下一代教育协会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找回密码 注册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