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帖
  • 人格培育幼教新闻 幼教课堂幼儿园
  • 教案课件素材资源 素质培养幼小衔接
  • 学前院校理念师德 专业知识专业能力
  • 培训辅导求职招聘 赛事活动会员vip
  • 育儿百科成长档案 交流区宝宝商城
  •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一课三研活动中影响解决核心问题的几个因素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8-11-19 02:24:2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一课三研活动中影响解决核心问题的几个因素


    园本教研实施开展两个学期,在这两个学期中,我们在不断的实践活动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这当中老师们是否和我有一样的困惑呢?在集体备课时,我们按着计划,大家集思广益,准备通过三研的集体活动,解决我们等待解决的问题,可往往是,活动中出现我们没想到的新问题,在解决这些新问题的同时,老师或多或少的都会偏离教研的本来目标,从而失去了对教研活动中心问题的把握。
    今天我将以小班谈话活动《水的形态》为范例进行分析,和大家一同探讨教研课目标的把握问题,共同寻找一课三研活动中影响解决核心问题的几个因素。
    夏天到了,天气很热,孩子们能从日常生活中发现了解夏天的特征,并说出一些避暑的方法,其中孩子们最津津乐道的就是吃冰棍,还有不少小朋友说自己的妈妈也为自己冻过冰棍,再因为班上有一盘《窗玻璃不见了》的故事磁带,孩子们是常常听,对于水冻成冰,冰化成水很熟系,有一定的经验,我想孩子们会有说不完的话,这个活动一定很适合我班的幼儿,基于以上理由我选择了这节谈话活动。确定了在《水的形态》这一谈话活动的目标,我们的主要目标是培养幼儿用完整连贯的语句表达事物,采用了多样化的活动组织形式。以听故事引出主题,以提问引导幼儿理解故事内容、了解水的变化,我们还制定了观察表,在我看来活动的设计是比较完善的。但精心准备的活动,问题就最先出现在观察表上。
    因素一、观察表观察什么?如何为解决问题服务?
    记得上个学期,我们教研活动的目的就是捕捉孩子谈话的兴趣,如果孩子对谈话内容有兴趣,孩子们就会想说、会说、有的说,于是我们就以这三个层次制定了观察表,目的就是要了解有多少孩子想说、有多少孩子会说、又有多少孩子有的说。而这个学期我们每次的教研课的目的都不一样,比如说四月份教研活动《叔叔阿姨真辛苦》的目标是发展幼儿语言内容的丰富性,所以观察记录表是以“是什么”“怎么样”“为什么”为层次,对幼儿语言内容进行观察记录的。而本次《水的形态》,我没有多做考虑,直接套用了《叔叔阿姨真辛苦》的观察记录表。《水的形态》的主要目的是引导幼儿用完整、连贯的语言描述,在这张记录表上,语言完整、连贯的层次性就没有体现,失去了观察记录的意义,对目标的把握,在记录表一环节就出现了偏差。在观察记录表制定方面,我们多问自己几个为什么,就能改变表格沿用的现象。在表格制定出来之后,要先想一想,表格有用吗?和我们要完成的教学目标有关系吗?目的性强吗?或者说,拿目标来衡量,它能解决目标的哪一块,就能避免在记录表的制定上出现的偏差。
    因素二、语言教学活动的根本目标是什么?
    我们的教研活动是面向全班所有孩子的,使所有在这个班的幼儿语言发展得到不同层次的提高,是我们的最终目标。可是从幼儿表现来看,两极分化的现象比较严重。我班有近10个小朋友是4月份以后才入班的,对生活常规,教学常规都需要一个适应过程,而且这些孩子以少数民族幼儿居多,他们占全班总人数的1/3,这么大一个比例,老师在设计活动时就应该考虑到这些幼儿,从这些幼儿的现有水平出发,多为他们设计适合他们学习并运用的技能,从而使这些孩子在原有水平上有不同层次的提高。可是我在教研活动中没能考虑这些孩子,可以说备课中就没有备这些孩子,不但没有把他们备进活动,就连在孩子分组讨论时,班上唯一的民族保育员这个优势,都没有被我利用上,在她指导的这个小组没有一个民族小朋友,没有给这些孩子一点说、听的机会。从发展幼儿语言这个目标来衡量这个活动,活动目标又一次出现了偏差。语言的根本目标就是“发展幼儿语言”,对总目标的目标偏差,我们可以在备课前解决它。要先以班上能力水平最低的幼儿为样本,为他们备课保证能力弱的幼儿“吃的下”,这样如果他们都听懂了,会说了,能力强的幼儿自然不在话下,随后我们也可再以能力强的幼儿为样本,逐步加深难度,保正能力强的幼儿“吃的饱”。其次还要明白,能力弱的幼儿才是我们最应该关注的,机会也最先和最应该为能力弱的孩子们提供。
    因素三、媒介对发展幼儿语言的作用。
    比如:此次的谈话活动《水的形态》,就是通过谈水在不同温度下的变化情况这一媒介来发展幼儿的语言。通常这个“媒介”内容是非常丰富的,只要是能对幼儿的语言发展起到帮助作用,我们都可以拿来当做发展幼儿语言的“媒介”。可是在选择“媒介”的时候,并不是很容易的。从《水的形态》教研组织实施后,我们就能发现一个问题,就是孩子们的前期对冰的经验到底有多少?我们选的这个“媒介”对谈话内容起到是帮助作用还是干扰作用。显然《水的形态》这个谈话内容是干扰作用大于对孩子的帮助作用的。因为想要借助“科学活”动这个“媒介”来达到语言活动的目的,幼儿一定得有动手操作的体验过程,科学活动就是要通过操作这个的环节来学习和感受,从而积累一定的知识经验,幼儿这样才有可能用这样的知识经验进行语言活动。可是,本次谈话活动之前幼儿从来没有过“水三态”的实验操作,所以这次为活动选择的谈话“媒介”是失败的。到了这一步,也不能说活动无法挽回,这时,老师应该敏感地捕捉新的谈话媒介,比如说“如何冻冰棒”来引起孩子们的兴趣,使活动活起来,但遗憾的是当时没能这么做。“不求胜,但求稳”的心理拘禁了教研思想,限制了幼儿的发展,没能大胆的围绕目标,对已备好的活动进行及时整改。
    因素四、谈话内容难易程度的选择上对活动的目标影响。
    第四种使目标偏差的原因,就是组织活动时对内容难易的把握。再拿《水的形态》为例,它本身是一节语言活动,是培养幼儿语言完整性和连贯性。可是在完成目标的过程中,因为它的知识性太强,专业术语太多,孩子们根本就不知道什么是液态,固态、汽态,就连水蒸气这个名词都是头一次了解,显然内容太难,就是因为内容太难谈话活动又象是在强化科学知识,孩子出现了为使自己讲的好而背故事的现象,不太会说的孩子,比如说民族小朋友,就不主动张嘴,老师的单独指导,就成了名副其实的“灌”知识,很显然在内容的选择上太难了,不适合小班的幼儿。事情到了这一步也不是无法挽回,我们完全可以根据故事内容来提问,降低难度,引发幼儿对故事内容的讨论,从而继续进行谈话活动,发展幼儿语言。可是为了使教学环节稳步进行,又一次远离了目标。
    所以我们大脑一定要清醒,引导幼儿“说”的时候,要知道谈话是以什么为主,什么才是我们应该为了发展幼儿语言真正要做的事。  
    从以上的四种情况分析来看,活动组织过程中对目标的把握是一个难点。要克服这个难点,就要打破“不求胜,但求稳”的拘紧教研思想,时刻认准我们的大目标,对已备好的活动进行及时整改,及时捕捉到孩子的兴趣点,排除多种干扰,让活动在单纯、轻松、有实效的教学过程中进行。要做到这一点,还需要老师要有足够大的勇气、十足的信心和对教学目标的敏锐性。(dujuan)
            关键词:园本教研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5678幼师网  长春伍陆柒捌集团版权所有

    GMT+8, 2025-1-9 09:25 , Processed in 0.039911 second(s), 21 queries .

    伍陆柒捌幼师网 Licensed

    © 2001-2014   版权所有:伍陆柒捌集团 吉林省关心下一代教育协会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找回密码 注册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