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帖
  • 人格培育幼教新闻 幼教课堂幼儿园
  • 教案课件素材资源 素质培养幼小衔接
  • 学前院校理念师德 专业知识专业能力
  • 培训辅导求职招聘 赛事活动会员vip
  • 育儿百科成长档案 交流区宝宝商城
  •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小筛子 大学问――在区角活动中看幼儿的学习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8-11-20 01:02:3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最近,投入科学区的新材料较少,幼儿对科学区的兴趣逐渐减退。正在我努力思索、寻找新的探索点时,一个偶然的事件给我带来了新的启发。幼儿在搬运自然角的物品时不小心将一些种子和干果混在了一起,大家纷纷讨论,有的表现得手足无措,有的积极尝试各种分离方法……怎样可以高效地分离大小不同的物体呢?我在科学区投放了黄豆和小米的混合物,并准备了网眼大小不同的筛子、勺子、筷子和镊子等工具。
    幼儿是否会用筛子
    子墨和谢韬首先发现了这些新材料,并开始饶有兴趣地研究起来,但又不知道用这些材料做什么。于是我轻轻地走过去告诉他们:“我不小心把小米和黄豆混在了一起,你们想办法帮我把它们分开好吗?”他们一听来了劲,开始有目的地想办法,谢韬用勺子一点点舀出小米,子墨则用筷子一粒粒夹出黄豆。尽管速度很慢,但他们却很投入。他们是否会想到用筛子呢?我几次想上去提醒他们,但又忍住,在一旁静静地观察。
    过了一会儿,子墨想换一种方法了,他开始去翻看其他工具。他盯着筛子端详了好一会儿后,尝试用筛子去舀混合物,结果,小米从筛子的孔中漏了出来,子墨对这个发现很惊喜,并马上告诉了谢韬。于是两个人开始用筛子一次次地操作。
    我静静地看着他们,大概是由于第一次使用筛子,他们还没有很好地掌握用筛子的方法,几次下来,小米撤了一地。我没有介入,仍旧静静地观察着。连续尝试多次后,谢韬从最初体验筛子“分离效果”的新鲜感中慢慢转向寻找合适的方法,开始用勺子舀混合物到筛子中,但在筛动筛子时还是把小米漏到了地上。突然,谢韬想到了好办法――他先用一个小盆接在筛子下面,再把混合物用勺子舀到筛子中,这一次小米没再漏到地上。谢韬继续全神贯注地操作着,子墨看到后也开始模仿。我微笑着走开了。
    反思:在这个片段中,教师深刻地体会到了以极大的耐心和欣赏的态度观察幼儿言行的重要性。当幼儿并没有选择筛子而是用筷子和手一点点分离混合物时,教师克制住了想去提醒幼儿的想法,代之以耐心的观察与等待。结果表明,幼儿在满足了一时的新鲜感后,会通过积极的思考寻找更有效的解决问题的工具和方法。最终发现正确的操作方法并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在于幼儿自己积极发现新方法的过程,这能帮助幼儿养成自主地进行积极探索与思考的良好习惯。
    怎么一次分开三种物体
    过了几天,我又投入了一些三种材料的混合物。开始时,幼儿仍饶有兴趣地操作着,但一段时间后幼儿的兴趣就开始渐渐减退了。如何给幼儿新的挑战呢?我仔细观察着幼儿的操作。
    朱泽正在全神贯注地操作,他将自己已经分开的小米和黄豆又混合起来。这一次他不是用一个筛子,只见他先将两个筛子套在一起,再将混合物倒入最上面的筛子中,两手同时握住两个筛子轻轻一摇,三样东西一下子就分开了。这个巧妙而高效的方法让我也很惊喜,我怎么没想到这样的方法呢?这是一个好机会!集体讲评时,我故作神秘地告诉大家,朱泽发现了一个好办法,只筛一次就能把三种物品分开,我鼓励幼儿有兴趣可以去试试,看看能否也找到这个好办法,或者找到更好的办法。幼儿一听,兴趣再度被激发了起来,个个跃跃欲试。第二天,果然有许多幼儿都认真地在探索区中探索筛子操作的新方法。阳阳也在边思考边摆弄,但很长时间依然不得要领,于是开始收拾工具准备放弃。我看到后果断地决定介入指导。我进入探索区,坐在阳阳的旁边开始操作,并自言自语说:“我也来试试。”我拿起两个筛子,左看右看,一边说:“这个小孔筛子只会分出小米,大孔筛子只会分出黄豆,怎样才能让它们三样东西一下分开呢?”看到阳阳一直在注意着我的动作,我边说边作思考状,并故意将两个筛子叠放在一起看看,再分开。突然,他像是有了新发现,马上将两个筛子重叠放在一起,然后筛动起来,这次他终于成功了。阳阳兴奋地把他的发现告诉我,我表扬了他,并希望他把新方法记录下来。
    反思:当幼儿准备放弃时,教师以平行游戏者的身份及时介入指导。教师先用一些启发思维的语言将幼儿重新引入积极动脑的思考状态,然后又用一个直接的暗示性操作――将两个筛子重叠放置,激活幼儿的思维,启发幼儿发现解决问题的新思路。
    怎么把回形针分出来
    又是区角活动的时间了,今天的探索区环境较小,大家显得有些拥挤。凯凯在玩筛子,陶子在他旁边玩磁铁。忽然,陶子不小心把一盒回形针撤在了凯凯放混合物的小盆里。两个人为此争执起来,互不相让。我知道按他们的性格都不会轻易让步,于是赶紧过去转移他们的话题:“哎呀,这些东西混在了一起可怎么办,谁能把它们快点分开?”凯凯和陶子一听我的话,顾不上争吵,赶紧转过来想办法。陶子说:“用筛子。”试一试,结果不行。凯凯看到了边上的磁铁,试探着说:“用磁铁行吗?”我不动声色地说:“你试试吧。”结果,凯凯成功地用磁铁先把回形针吸出来,再用筛子继续分离其他混合物。
    反思:一个偶然的失误引起了幼儿的争执,教师敏锐地发现并抓住了一个难得的契机,于是,教师没有正面解决幼儿之间的矛盾,而是采用了转移注意力的方法。巧妙地引发了幼儿新的探索行为,可谓四两拨千金。
    分析和启示
    1.宽松和安全的氛围是幼儿主动学习和探索的基本前提和条件。在探索过程中教师应给予幼儿出错的权利。幼儿那些在成人看来是错误的认识,在幼儿的认知结构中可能是合理和正确的。教师要给予幼儿反复尝试的机会与时间。在此案例中,谢韬并没有按教师预想的很快运用筛子进行操作,而是沉浸在用筷子操作的快乐中,这时教师并没有马上介入,而是给了幼儿充分操作的机会,这也是给了幼儿主动学习与发现的机会。
    2.有趣的材料是对学习的最好刺激,教师应考虑材料的科学性、趣味性和探索空间的大小。本案例中的“筛子”既能吸引幼儿反复操作的兴趣,又能给幼儿留出探索的余地和延伸的空间。如在开始阶段,可让幼儿自己收集、制作网眼不同的筛子,操作时可从分离两种混合物到选择合适的筛子分离三种混合物。在延伸操作时,可提供辅助材料,让幼儿再次制作合适的筛子,分离更多或不同的混合物;在操作方法上,可以是独自操作、合作操作、轮流用不同的筛子操作、两个筛子重叠操作等。
    3.幼儿的学习取决于教师观念的转变。教师的教与幼儿的学是一对矛盾的综合体。两者间相互制约、动态平衡。教师教得越多越满,幼儿往往就会学得越少越被动,反之,如果教师退一步,被动一点,幼儿则会进一步,主动一些。本案例中,正是教师对幼儿充满信心,放手让幼儿自己探索,幼儿才有了自主发现的机会。如子墨,先用筷子进行分离,然后在翻看的过程中发现了新的工具――筛子;发现米撒在地上,最终想到用小盆子接。子墨的操作过程实际上是他自主学习、自我成长的过程,这一过程中他不仅了解了筛子的用处,同时对于操作中的注意事项也有了直接的体会。但让幼儿自主并不是否定教师的作用,而是对教师提出更高的要求。教师除了要有一种开放的心态和接纳的意识,同时还要善于为幼儿提供、创设探索与学习的条件,引导幼儿深入地探索。如在本案例中,当阳阳找不到分离三种混合物的方法时,教师及时介入引导,但又为幼儿预留了足够的空间,让幼儿的探索有了质的进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5678幼师网  长春伍陆柒捌集团版权所有

    GMT+8, 2024-11-17 07:50 , Processed in 0.039994 second(s), 21 queries .

    伍陆柒捌幼师网 Licensed

    © 2001-2014   版权所有:伍陆柒捌集团 吉林省关心下一代教育协会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找回密码 注册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