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帖
  • 人格培育幼教新闻 幼教课堂幼儿园
  • 教案课件素材资源 素质培养幼小衔接
  • 学前院校理念师德 专业知识专业能力
  • 培训辅导求职招聘 赛事活动会员vip
  • 育儿百科成长档案 交流区宝宝商城
  •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主题背景下谈话活动设计与组织的三个要点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8-11-24 20:18:1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以往,谈话活动作为语言领域的一种教学活动类型,有明确的教育目标和既定的设计步骤;而在如今整合的主题活动中,谈话作为充实和提升幼儿生活经验的载体,被广泛运用。越来越多的教师开始困惑:主题背景下的谈话活动,是该依照原有的领域模式进行设计还是另寻他法来组织?笔者认为,解决这一困惑的关键在于正确分析谈话活动的基础,并把握谈话活动的几个要点。一、谈话的素材选择谈话一般要紧密围绕某一话题展开,在主题背景下选择话题时,很多教师更多地考虑话题的知识价值,即通过谈话活动的组织,能够让幼儿获得多少与主题有关的知识经验,但较少考虑谈话素材与幼儿已有经验之间的关系。于是就出现了教师活动前收集资料做足准备,活动中利用图片、录像等各种手段来引导幼儿学习相关知识,最后活动却成了教师的“一言堂”或“四不像”,分不清楚是科学活动、社会活动还是谈话活动。活动案例大班“动物世界”主题活动中,幼儿对“螃蟹的大螯断了能否再生”这一问题产生了浓厚的探索兴趣,并发现了螃蟹会自断大螯以防身这一秘密,由此引发了更多关于动物是怎样保护自己的问题。教师结合主题内容的开展,进一步引导幼儿收集相关资料,并通过环境布置、图书角《动物百科》等书籍的投放,教育教学活动的开展让幼儿获得了关于动物特征、生活习性的丰富的知识经验。在此基础上,教师选取“动物防身术”这一素材组织了谈话活动,让幼儿谈自己所知道的动物保护自己的方法,并组织幼儿将已知的动物的防身术进行了归类讨论,活动中幼儿兴趣高,谈话的气氛很热烈。案例分析上述谈话活动就是在主题背景下组织的,在选择“动物防身术”这一谈话素材时,教师关注到了与主题知识的结合,但更重要的是,这位教师重视谈话的素材与幼儿经验的契合。谈话素材必须紧密围绕幼儿已经获得的相关知识经验,取材于幼儿参观、游览、观察、游戏、电影或电视中所获得的已有知识经验,幼儿的知识越丰富,谈话的素材积累得越多,谈话的内容便更丰富。如果对某个地方或者某个事物只观察了一次,所获得的印象只是初步的、粗浅的,幼儿在谈话活动中便无话可说。从案例中我们不难发现,只有对某种事物或某种现象进行了多次观察、探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后,幼儿才会有话可谈,谈话素材才能较完整、丰富,才能触及事物的本质特征。因此,在主题的进程中,我们可以在组织幼儿进行相关内容的探索、发现、学习后,利用谈话活动梳理、提升幼儿已获得的知识经验。二、谈话的技巧培养很多教师认为主题背景下的谈话不需要太注重语言表达,谈话只是一种呈现知识的手段,获取知识的途径;有些教师在组织谈话活动时要求幼儿用完整的语句、带有修饰性的词汇来表达,甚至要求幼儿按照一定的思路来谈。很显然,这些教师有的忽略了谈话作为一种言语形式,在幼儿语言发展方面的独特价值,把谈话活动与讲述活动的语言要求混为一谈。谈话是一种多方信息交流的活动,训练的是对话言语,而非讲述活动中的独白式言语。谈话活动虽不要求幼儿统一认识,不要求幼儿使用准确无误的句式和连贯完整的语段,但让所有的谈话活动要能够围绕话题顺利进行下去,并形成一种“你一言,我一语”的交流氛围,这需要参与谈话的人掌握一定的交谈技巧。我们通过以下活动案例来分析谈话技巧的培养。活动案例大班谈话活动“生活中的节日”分三个环节进行。第一环节让幼儿分组自由交谈。第二环节采用集体交谈的方式,请每个小组派代表上来说一说节日的名称和庆祝方式。教师请了“中秋节”小组的代表带着资料上台介绍,但该幼儿上台后很紧张,只是低头整理资料小声说话,台下的幼儿开始喧闹起来。此时,教师示意台上的幼儿暂停,问台下的幼儿是否听清楚他刚才说的是什么,并提示他们保持安静,同时又提示发言的幼儿调整自己的表达,好让下面的人听清楚。幼儿提高音量说:“我刚才说的是中秋节,中秋节的月亮很圆,我们都要赏月亮,吃月饼……吃粽子,还要划龙船。”教师及时提问:“他刚才说的中秋节的庆祝方式对不对?还有谁也是谈中秋节的?吃粽子、划龙船是哪个节日?”教师的提问使得气氛活跃起来,好几个幼儿举手谈了中秋节的庆祝方式,也有幼儿指出吃粽子是端午节,并由此谈起了端午节……第三个环节请小朋友玩轮流说出节日的竞赛游戏,不能重复。案例分析上述谈话活动把“节日”这一话题谈“活”了,呈现出一种教师与幼儿、幼儿与幼儿之间多方交流的谈话氛围,语境宽松自然,但是活而不乱。其原因在于该教师很好地把握住了谈话的基本技巧。第一,倾听的技巧。案例中幼儿由开始的喧闹到安静,到指出中秋节吃粽子的错误,进而谈到端午节,这一历程只有在幼儿倾听他人谈话的基础上,才能从中捕捉有效的语言信息,并做出及时的言语反应。第二,轮流的技巧。在多人交谈的活动中,要求参与者按潜在的顺序逐个说话。许多幼儿刚开始学习谈话时抢着讲、乱插嘴,或光说不听,这样只会让活动变得嘈杂甚至一发不可收拾。案例中,教师巧设游戏的方式,让幼儿学会轮流交谈,使得交谈热烈而有序。第三,修补、延续的技巧。谈话不是瞬间结束的交流方式,参与者要就交流内容做一定长度的交谈,应具有修补、延续谈话的意识和技能。三、谈话的逐层推进从语言信息量来看,当幼儿围绕中心话题进行交谈时,他们的思路是呈辐射状向外发散的,而不同个体间的经验也是多种多样的,在谈话中的每个幼儿获取的信息量都比较大。幼儿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和内心感受,将自己的想法直截了当地表达出来,与大家共享,由此派生出来的子话题也非常丰富。这就给教师组织谈话活动造成了困难,很多教师在组织谈话时常常感觉要么话题谈不深,总是简单重复,要么就是话题谈得多,很是散乱,有时甚至出现跑题的现象。如何在开启谈话后,引导幼儿围绕话题充分交谈,并学会延续他人的谈话,传递谈话内容,使得话题的交谈逐层深入,这是当前教师特别关注的问题。我们可以根据以下案例来进行分析。活动案例大班谈话活动“我喜欢的图书”开始时,教师引出图书的话题,重点引导幼儿围绕下列话题谈话:你看过哪些图书?说说它们的名字,书里讲了哪些内容?教师先让幼儿拿着自己带来的图书自由结伴交谈,再运用集体交谈的方式进行交谈。教师对幼儿的谈话进行了简单的评价和小结,进一步提问:在你看过的图书中,你最喜欢哪本图书?为什么?幼儿都积极地发言。教师提问:除了图书本身很漂亮、精美外,你喜欢这本图书还有没有其他理由?幼儿的谈话思路进一步被开启。在活动中,教师参与幼儿谈话,还向幼儿说了说“自己喜欢的一本书”,并注意听幼儿的谈话,随时补充谈话内容。案例分析从语言应用的角度分析谈话现象,谈话意味着在一定范围内传递信息和交往者的态度,因而需要建立一种导向,来确定交谈者交流的方向。谈话者必须通过语言向谈话的对象或者其他参与者传递信息,可见,谈话活动具有“话题的导向”和“话题的传递”两个语言应用要素。上述案例中,教师设计的问题看似很简单,“你看过哪些图书”“说说图书的名字和内容”“你最喜欢哪本图书,为什么”,通过这三个递进式提问,教师巧妙地引导幼儿朝着一定的方向进行交谈,并传递和转换谈话的内容,使话题逐层深入。从提问中,我们不难分析出中心话题是沿着这样的顺序拓展和深入的:第一,对话题对象的描述和基本态度;第二,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态度;第三,对话题对象的独特感受。这种话题延续的基本顺序也是符合谈话活动“导向”和“传递”的语言要求的。用这样的逐层推进的方式设计话题,可以帮助幼儿开拓思路、唤起幼儿更多的回忆和内心体验,在此基础上再帮助幼儿学习新的谈话经验。尤其对中、大班幼儿来说,这种话题拓展模式也给他们提供了一种谈话的思路,这种宝贵思路的习得无论对他们有条理地讲述还是发展读写能力都是非常有意义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5678幼师网  长春伍陆柒捌集团版权所有

    GMT+8, 2025-1-12 02:27 , Processed in 0.039715 second(s), 21 queries .

    伍陆柒捌幼师网 Licensed

    © 2001-2014   版权所有:伍陆柒捌集团 吉林省关心下一代教育协会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找回密码 注册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