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帖
  • 人格培育幼教新闻 幼教课堂幼儿园
  • 教案课件素材资源 素质培养幼小衔接
  • 学前院校理念师德 专业知识专业能力
  • 培训辅导求职招聘 赛事活动会员vip
  • 育儿百科成长档案 交流区宝宝商城
  •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家庭规则教育的误区及对策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9-5-5 19:34:1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家庭规则教育的误区及对策
                
                
                  很多研究表明,大多数成年人的问题行为都源于童年时期。就某一方面说,如果一个人在童年时没有形成良好的规则意识,那么将给其未来的发展造成许多障碍。这个道理很多家长也懂,也都从自己经历中体会到这一点的重要性,所以在孩子很小时就给他订家规,以使孩子从小就明白是非曲直,以免误入歧途。但是在现实生活中,很多家庭中的规则教育存在一些误区。本文针对这一现象进行简单分析,以帮助家长给孩子设立正确的规则。
      误区一:家长不能以身作则。
      孩子最初的规则意识,往往来自于家庭教育环境的影响。如果成人只是一味地要求孩子去遵守规则,而自己却不能以身作则,那么家庭教育中规则的设立,必然会失去原有的份量。
      案例一:妈妈在家里给7岁的小华设立了严格的作息制度,每天晚上8点钟准时睡觉,早上7点必须起床。刚开始小华很听话,按妈妈的要求去做,可是晚上当小华快要入睡的时候,客厅里还隐隐约约传来爸爸妈妈看电视的声音;有好几次,小华早上自己醒来时都快8点了,可妈妈还在睡懒觉,小华只好自己跑到妈妈床前叫妈妈起床给他做饭吃……
      分析与策略:家长在给孩子设立规则的同时,必须要考虑自己能否做到。小华的父母在给孩子进行规则教育时陷入了误区:只要求孩子按时睡觉、起床,自己却看电视、睡懒觉;有的家长要求孩子遵守交通规则,自己却随意闯红灯。家长自己都做不到的事情,怎么还有资格去要求孩子做?这样的家长即使硬给孩子设立了规则,也只会事倍功半,而且严重时还会使家长失去权威。因此,父母在给孩子设立规则时,不能言行不一致:要求孩子时总是“依法行事”,而要求自己时,却敷衍了事。
      误区二:家庭成员的规则教育不一致。
      在现代社会中,“四二一”家庭结构体系越来越普遍,四个老人围着一个孩子转,大家都争着把孩子当宝,讨孩子欢心。在这种家庭环境下,即使父母想给孩子设立规则,但带头破坏规则的往往是最爱孩子的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在关心爱护孩子的时候,虽然祖辈和父母的目标是一样的,但是他们的思想在很多方面存在分歧,很难达成一致的见解。
      案例二:西西的妈妈很早就告诉7岁的西西,犯了错误,要自己学会承担责任。有一次,西西在小区的花园里玩球,玩得正高兴时,就听见“啪”的一声,不好,球打到了一楼阳台上的花盆上,花盆被打碎了。西西正犹豫着不知该怎么办时,奶奶过来说:“乖孩子,这事交给奶奶了,奶奶买个新花盆赔给别人去……”
      分析与策略: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韩非说过,“夫妻持政,子无适从”。文中的西西就陷入了“子无适从”的状况:妈妈告诉孩子要学会承担责任,奶奶却把责任替他承担下来,所以西西感到迷惑:“我到底听谁的?”孩子对人际关系的洞察力是很强的,不要让他利用家长的分歧而“投机取巧”。家庭联盟是培养孩子规则意识、纪律感和自我控制力最强大的武器。所以,家长对孩子的要求应该一致,家长之间有分歧的时候,不要当着孩子的面争执,有一方可临时妥协,事后找个合适的机会,再做沟通。
      误区三:用物质和棍棒塑造规则。
      现在有很多家长在给孩子制定规则时,总是随心所欲,心情好时,用物质来诱导孩子;心情烦躁时,又以暴力相逼。这样做,不仅不会使孩子养成正确的规则意识,反而会破坏亲子关系。
      案例三:明明的妈妈在为7岁的明明设立规则时,经常变换方法:有时候喊明明吃饭,明明不听,妈妈便用物质诱导,“好孩子,快来吃饭,吃饱了,妈妈给你买变形金刚。”明明乐颠颠地去吃饭了。可是事后明明妈妈总以叫你吃饭是为了你好为由,经常不兑现诺言。有时晚上已经到了睡觉时间,明明还是不肯洗脚睡觉,妈妈就大发雷霆,以暴力相逼……
      分析与策略:给孩子设立规则,应该让孩子明确,这是他不得不遵守的事情。让他从内心体验到遵守规则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不要像明明的妈妈一样,用“多变法”来哄孩子、威胁孩子。如果再遇到叫明明吃饭,他不吃,父母不妨采用“自然后果教育法”,让孩子经过亲身体验,意识到自己的行为将导致什么样的后果,并体验到适度的痛苦和不快。当孩子被饿上一两次时,下次叫他吃饭时,他肯定乖乖地去吃;当孩子赖在电视前不肯离去,家长以后在孩子要看电视前可以提前预告孩子,告诉他,如果想看电视,只能看多长时间,如果他不答应,就应该拒绝他,同时也要态度温和地给他讲道理。
      误区四:制定“规则过度”。
      有些家长的教育观念容易走向另一个极端,那就是希望培养出让他们省心、少惹麻烦事、像小大人一样规规矩矩听话的孩子。这种家长的控制欲很强,表面上承认尊重孩子的愿望,这种尊重往往只是因为孩子的愿望正好与他们的要求一致时才会生效,如果孩子稍有不从,他们就会强迫孩子服从其管教,最后导致孩子丧失了自主性、独立性,遇事只会向他人求助。
      案例四:6岁的小奇已经上小学一年级了,学校离小奇家不过400米,邻居家的小朋友都是放了学大家结伴回家,可是小奇妈妈却给小奇立下了严格的规定:妈妈不来接他,他不能回家;周末不准小奇出去玩,即使学校里组织春游,他也不能参加……总之,小奇大部分的时间都被爸爸妈妈安排好了,最后导致小奇没有一个朋友,不论遇到什么事情都要向爸爸妈妈汇报。
      分析对策:很多家庭限制孩子自由的做法大多是因为担心孩子的安全而进行过度保护,因为担心孩子日后的发展而给孩子设立种种学习规则所致。小奇的家长设立过多的规则,限制了小奇自主性的发展,剥夺了他的自由,严重伤害了孩子的自尊心。没有规则的自由是放任的,没有自由的规则是遏制的,这些都是家庭教育不得法的表现。理想的状态就是把握好规则与自由的张力,让孩子在规则中自由成长,这样的孩子既有规则又有创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5678幼师网  长春伍陆柒捌集团版权所有

    GMT+8, 2024-12-24 21:32 , Processed in 0.039986 second(s), 21 queries .

    伍陆柒捌幼师网 Licensed

    © 2001-2014   版权所有:伍陆柒捌集团 吉林省关心下一代教育协会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找回密码 注册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