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帖
  • 人格培育幼教新闻 幼教课堂幼儿园
  • 教案课件素材资源 素质培养幼小衔接
  • 学前院校理念师德 专业知识专业能力
  • 培训辅导求职招聘 赛事活动会员vip
  • 育儿百科成长档案 交流区宝宝商城
  •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发挥教师在集体活动中的主导作用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8-11-25 01:05:2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教师怎样在集体活动中发挥主导作用来调动幼儿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结合中班美术活动“美丽的鱼儿”,我们通过“一课三研”的模式开展园本教研活动,在发现、思考、尝试中有效地解决了这一问题。第一研:审议课程,精心设计适合本园幼儿发展的活动中班幼儿的手腕肌肉有了一定的发展,对剪剪、折折、画画特别感兴趣,但由于自身小肌肉控制以及逻辑分析能力不完善的原因,在剪纸过程中常常会把不该剪断的剪断,不该连起来的又将它们连起来。“美丽的鱼儿”活动目标是学习按印记剪短线,因此,结合幼儿的兴趣以及主题活动的安排,中班年级组教师经过研讨决定组织一次美术活动。在研讨中,大家认为原来文本中的目标过于单一,中班下学期的幼儿抽象逻辑思维开始发展,分析问题的能力有所提高,可以适当增加一些看步骤图进行创作的活动。因此,本次活动应以看步骤图为重点,理解步骤图中各种标记的意义,将步骤图转化成直观的作品。活动中,还应保留文本中“按标记来回剪短线”这一目标,巩固幼儿剪的动作。经过大家研讨,形成了“美丽的鱼儿”的集体活动方案。※活动目标1.尝试看步骤图按印记折剪鱼儿,对看图示折剪产生兴趣。2.能大胆探索,体验成功的快乐。※活动准备1.贴有水草、水波纹、鹅卵石的背景图。2.分五步的大小步骤图(小步骤图用于每组操作时使用);有印记的作业纸人手一份。3.幼儿已认识折痕及“↑”“↓”方向标记。※活动过程1.活动导入,激发幼儿制作鱼儿的兴趣。2.尝试探索。(1)出示步骤图,观察有几步,数一数;(2)探讨折与剪的方法。提问:这五步中,你有哪一步看不懂?你觉得还有哪一步不会?剪刀的图案告诉我们什么意思?一条一条的线有什么不同?虚线表示什么意思?3.动手操作。要求:折与剪时要折得平,对得齐,剪得光滑。4.作品展评。第二研:分析评价第一次活动的效果,关注教师如何发挥主导作用第一次活动后,大家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教师在活动中是否发挥了主导作用,发挥得怎样?执教教师进行了反思,认为在活动中自己为幼儿准备了一切,如印好了所有的标记,甚至鱼身上鱼鳞的来回线,这样就使得幼儿在活动中没有机会去探索和发现。尽管在活动中教师也和幼儿一起探讨了每一步的方法,也提问幼儿在看图示的过程中遇到了哪些困难,但那是建立在集体基础上的,没有关注到个别幼儿的困难,更没有引导每一个幼儿根据自己的需要进行创作,导致幼儿创作出的作品千篇一律,缺乏个性。根据教师在组织活动的表现以及幼儿在活动中的反应,观摩的教师形成了这样的观点:教师给予过多干预、指导,幼儿缺乏探索和实践。(一)教师的教育策略:过分包办在设计活动时,教师鼓励幼儿掌握一种自我学习的方法,即看图示来创作,这是从幼儿的年龄、兴趣以及经验中得来的。尽管教师在设计活动时方方面面都考虑到了,而且在活动中也是完全按照设计的方案来组织教学,但是教师的主导作用发挥得并不理想。尽管给予了幼儿发现问题的机会,也解决了幼儿发现的这些问题,但那是建立在集体基础上的,只解决了幼儿共性的问题,而没有解决个别的问题;幼儿在创作过程中遇到困难时,教师不是给予充分探索的机会而是立即上前予以帮助。这就是说,教师在活动中发挥了其主导作用,但遗憾的是发挥过了头,任何事都为幼儿想周到了,恰恰忽略了给幼儿一个自我学习的机会,忽略了幼儿的学习特点和学习需要。教师这种过多地从自身出发去考虑问题,过多地强调幼儿技能的掌握,过多地关注幼儿作品的完成情况,这与活动最初的目标定位是相悖的。(二)幼儿的学习策略:按部就班活动中教师指导的关键是鼓励幼儿将自己的探索、发现、感受表达出来,它有利于教师针对每个幼儿的特点进行教学。在本次活动中,幼儿几乎没有遇到什么问题和困难(因为教师早已帮他们准备好了一切),进行的探索也没有任何挑战性,所以也就看不出教师的指导在哪里,也就看不出教师的主导作用是如何发挥的。幼儿的学习过程就是在重复教师的操作过程,没有自己的思考。活动中的幼儿看似圆满完成了任务,实质上被教师隐性的准备和语言牵着鼻子走。通过讨论,大家对集体活动中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有了一定的认识:集体活动中需要教师在正确理念的引领下把握好自己的主导者角色,发挥好自己的主导作用,才能促进幼儿的自主性发展。于是,大家又对操作材料、步骤图进行了调整,并增加了让幼儿“自由探索”的环节,形成了第二次“美丽的鱼儿”活动方案。※活动目标1.尝试看步骤图折剪鱼儿,初步培养幼儿对纸工活动的兴趣。2.能大胆探索,体验成功的快乐。※活动准备1.分四步的大小步骤图,效果图一份。2.长方形纸若干,幼儿已有某些标记的知识经验。3.剪刀、勾线笔。※活动过程1.导入,激发幼儿制作鱼儿的兴趣。2.观察步骤图,理解阴影与来回剪。提问:步骤图分了几步?先从哪里开始看?在这四个步骤中有哪些地方你看不懂(提示以前没有看见过的)?你还有哪些地方看不懂?3.幼儿探索。要求:边折边看步骤图,碰到困难可与老师一起讨论;剪下的纸屑放在篮子里。4.教师巡回指导,并组织幼儿讨论。提问:比一比,你剪的鱼有哪些地方跟老师剪的不一样?是什么原因呢?(根据幼儿存在的问题提请幼儿讨论,得出正确的方法)强调鱼的制作方法:折——剪——再折——再剪。5.幼儿第二次探索创作。第三研:通过两次活动的比较,关注发挥教师主导作用的效果通过调整,第二次活动的效果与第一次活动有了很大的不同。执教教师也对此进行了反思:尽管幼儿的操作材料没有任何标记,图示也更加简单(删除了容易混淆的第四步),只是增加了幼儿自由探索的环节,幼儿的参与性就有了大大的改善。而在与幼儿一起探讨步骤图的意义时,也增加了理解步骤图的顺序。因为能看懂,幼儿自然就对步骤图有了进一步的兴趣,因此也大大增加了他们创作的欲望,有效地达到了教师预设的目标。参加观摩的教师也认为,第二次活动的设计充分考虑了幼儿的兴趣,直接把步骤图出示后请幼儿尝试,让幼儿动手制作去发现问题,这是尊重幼儿自主性发展的体现。幼儿在一次又一次的尝试中探索出鱼鳞的剪法,自始至终注意力高度集中,并且沉浸在探索成功的快乐中。这恰恰证明了教师在活动中发挥了主导作用,正是由于教师了解幼儿的发展水平与兴趣,以幼儿的学习兴趣、特点为中心,才能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才能让他们创作出富有个性的作品来。通过两次活动的比较,教师们深刻体会到:在集体活动中,教师要充分发挥自己的主导作用,调动幼儿的学习积极性,才能使每一个幼儿在自己原有的发展水平上有所发展。我们应该给予幼儿足够的空间,其包括思的空间、说的空间以及做的空间。教师不是单纯的旁观者,而是应关注幼儿是否产生自发寻求帮助的行为,当幼儿出现了想学、想问的时候,我们可以给幼儿一个能表现自己的机会。首先是思的空间:教师要鼓励幼儿用多种方式去思考,并将发现和自我经验结合起来,再进行观察、思考,并勇于表达自己的疑惑。这时,教师应了解幼儿当前的能力水平,并以此来调整自己的教学策略和活动难、重点。其次是说的空间:教师要引导幼儿明确自己的问题,尝试着解决问题,或者让幼儿说出各自的想法,进行讨论并找出最有效的方法,而并不是急于将答案告诉给幼儿。这对教师来说,可以发现每个幼儿的特点,以便在幼儿自我实践中给予恰当的引导,实现幼儿差异的教育。再次是做的空间:包括探索、操作的空间。教师不能以“一次定论”的方式来要求幼儿,因为过分强调结果,只会加重幼儿学习的负担和教学的“功利性”。通过本次教研活动,教师明确了在组织集体活动中要如何发挥自己的主导作用,来引导幼儿学习与发展。在以后对集体活动的研讨中,我们将继续重视教师在活动中所发挥的作用,不断提高集体活动的教育价值,促进幼儿的发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5678幼师网  长春伍陆柒捌集团版权所有

    GMT+8, 2025-1-11 04:08 , Processed in 0.040234 second(s), 21 queries .

    伍陆柒捌幼师网 Licensed

    © 2001-2014   版权所有:伍陆柒捌集团 吉林省关心下一代教育协会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找回密码 注册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