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帖
  • 人格培育幼教新闻 幼教课堂幼儿园
  • 教案课件素材资源 素质培养幼小衔接
  • 学前院校理念师德 专业知识专业能力
  • 培训辅导求职招聘 赛事活动会员vip
  • 育儿百科成长档案 交流区宝宝商城
  •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区域教研活动:如何组织中班儿歌教学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8-11-22 09:07:2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幼儿教师课程建设的自主意识和能力越来越强,教研员如何在教师园本教研意识日渐浓郁的氛围中发挥引领作用成为不容忽视的课题。笔者尝试从领域出发组建区域教研中心组,将区域内各个幼儿园擅长某一领域、并有志于研究该领域的教师集中在一起,由教研员和市、区级骨干教师共同领衔,每学期定期开展教研活动。下面以语言领域中心组的教研活动为例,谈谈区域教研的做法和想法。
    在幼儿园语言教学中,教师们常感叹对于一些最基本的故事、儿歌、看图讲述的教学活动组织不好。为此,我们决定围绕“如何组织中班儿歌教学”展开区域教研。
    一、区域教研活动的进展和反思
    (一)第一次教研活动及反思
    第一次教研以学习为主,大家对不同教材中的儿歌进行交流。如有一些传统的、经典的儿歌出现在不同的教材上,说明这些儿歌得到广大编者和教育者的认可,非常适合用于各地的教学;还有一些儿歌出现的频率较低,可能推广面不大,但具有一定的地域特点等。之后,大家又就儿歌与儿童诗的不同又展开了讨论,笔者推荐大家学习了《教育视野中的幼儿文学》一书,主要学习书中“儿歌与儿童诗”“儿歌及其教育功能”等内容。
    反思:由于教研的内容来自于基层教师教学的需要,正是“研究始于问题”。中心组的教师带着问题开展学习,使其研讨的内驱力被激发出来,学习的自主性和积极性也大大调动了起来。研讨中借鉴、学习相关理论书籍的方法,大家都觉得实在而有效。
    (二)第二次教研活动及反思
    第二次教研以实课研讨的方式展开,由三位教师分别执教了三个活动,从三个角度演绎了学习儿歌的方法。活动一:儿歌《我想》,通过对小象、小猴、小鹿三个动物的外形特征的观察和比较,帮助幼儿理解儿歌中“握握手”“拉拉钩”“顶顶牛”三个动作,从而学习儿歌。活动二:“动物的雨伞”活动,通过提问引发幼儿想象,再利用字画结合的方式,解决学习和仿编“XX伞”的难点。活动三:“神奇的小夹子”活动,通过操作让幼儿想象夹子夹在纸上所变的事物,编成儿歌朗读。观摩活动后,大家纷纷发表了研讨意见,综合起来,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关于教学内容,既然是学习儿歌,那么首先要选择好儿歌教材,活动一儿歌《我想》的内容就比较好。但要对儿歌作一些修改,如“我想有个长长鼻子”这一句里应去掉一个字“长”,这样朗读起来更加上口。而活动三“神奇的小夹子”本身不是一首好听的儿歌,即使通过操作的方式引导幼儿创编,也只能创编一句“变出一只XXX”,其他的句子都是相同的,达不到学习儿歌的目的。
    第二,在教具选择上,活动一中所选用的手偶十分巧妙,既调动了幼儿的兴趣,又能直观地让幼儿观察三个动物的外形特征,为理解、掌握儿歌的难点服务。活动二“动物的雨伞”采用字画结合的方式,将文字渗透其中,可以帮助幼儿了解儿歌的结构。
    第三,三个活动的目标在定位时应该具体点,都出现“理解儿歌内容”这一要求,就说明这个目标泛化了。
    第四,活动既然是定位于学习儿歌,那么儿歌的仿编或创编要注意适度引入,特别是在时间的分配上不能平分。朗读的方式可以多样化,不要急于让幼儿仿编或表演。
    反思:教研的方式是教师们熟悉和常用的实课观摩和研讨,参与的群体不局限于一个园所,在研讨中发挥引领作用的不仅仅是专家,还有在讨论中积极发表真知灼见的教师。研讨碰撞出灵动的思维火花,教师的群体智慧也被激活了。教师们对于如何选择、组织教材以及确立合适的教学方法有了自己的认识,认为合适的选材是教学活动组织成功的良好开端,合适的教学手段和方法是教学活动组织成功的有力保证。
    (三)第三次教研活动及反思
    我们结合市教研室开展“同题开课”研讨活动的要求,由区骨干教师执教语言活动“数一数”,进一步深化儿歌的教学和研讨。教师首先对选择的儿歌作了修改,然后结合中班幼儿数学学习的基础,由原来数到十缩减到六,将目标定位于“尝试正确使用量词”和“有节奏地朗诵儿歌”,在儿歌教学里有机渗透数量词的学习。活动后,大家的研讨意见有:第一,活动目标定位正确、合适,有针对性、可检测,但也出现“有节奏地朗读”的目标完成不到位,主要原因是引导方法单一、幼儿兴趣不高。第二,传统的活动图片教具在设计上注意了色彩与背景图的融合,比较优美。第三,教师在处理“呼噜噜”“哒哒哒”“咯咯哒”时要注意朗读节奏的统一。第四,应根据幼儿的活动情况,随机调整仿编环节的要求。随后,大家就朗读目标的达成提出改进办法:在练习时加入适当的动作,而且动作不能干扰朗读。最后决定采用双手拍腿、轻声跺脚、拍手三种方法逐一变化,辅助幼儿学习有节奏地朗读。
    反思:我们平时强调教学要有重点,其实教研同样也要聚焦重点,并落到具体的内容上,这样才能有效引发教师的深度思考。这次教研大家围绕儿歌教学中“表演”成分的掌握、“仿编”要求的渗透展开讨论并达成了共识,即只有明确儿歌教学的重点,把握住手段为目标服务这一宗旨,才能有效完成学习儿歌的教学任务。
    经过三次教研,教师们在儿歌的选材、儿歌教学目标的制订、方法手段的合理运用等方面都提高了认识,特别是对如何把握学习儿歌与表演、创编、仿编的关系有了新的认识。大家都说儿歌的教学是这样,故事教学乃至于其他教学活动也一样。
    二、组织区域教研的思考
    (一)寻找断层间的平台,共同研学
    教研员作为教研室的专职人员,不仅要有研究和指导的责任,还承担着区域内服务和管理的功能。但是由于不具有行政的职能,因此常常在“断层间”行走。这个断层既是理论与实践的断层,也是指导与服务的断层。这些因素决定了教研员需要找到合适的点、更需要克服职责范围带来的局限性而寻找或搭建一个合适的平台,发挥好理论与实践之间的中介作用,履行好指导与服务的职责,同时也让自己不断成长。
    (二)建立断层间的对话,促进研学
    教研员不应该仅仅停留在通过赛课来促进教师成长,更多应该深入基层,了解课程实施和改革中幼儿园、教师、教学的需要或问题,保持好与幼儿园、与教师的对话,逐步实践好学思并重的理念,并为改善教学而努力。
    (三)缩小断层间的距离,持续研学
    目前幼儿园课程实施中可开发的空间相对较大,课程资源也空前丰富,教师获取资讯的途径和手段日渐多样,教师的专业发展越来越受重视,与此同时,教研员的成长和发展无疑也是一个课题。只有持续研学,才能永葆活力,才能真正起到引领作用。
    附儿歌:
    我想
    看见小象,我想有个长长鼻子,和小象用鼻子“握握手”,
    看见小猴,我想有个长长尾巴,和小猴用尾巴“拉拉钩”,
    看见小鹿,我想有个长长犄角,和小鹿用鼻子“顶顶牛”。
    神奇小夹子
    夹夹夹,夹夹夹,我是神奇小夹子,
    这里夹夹,那里夹夹,变出一只小白兔,
    小白兔,小白兔,请你快吃萝卜吧!
    动物酌雨伞
    小鸟飞到大树下,撑了一把大树伞;
    蚂蚁爬到小草下,撑了一把小草伞;
    青蛙跳到荷叶下,撑了一把荷叶伞;
    蝴蝶飞到花朵下,撑了一把花朵伞。
    数一数
    农场里,动物多,快来快来数一数。
    一头猪,两头猪,小猪睡觉呼噜噜;
    三匹马,四匹马,小马跑步哒哒哒;
    五只鸡,六只鸡,母鸡下蛋咯咯哒;
    数呀数,数呀数,大家一起笑哈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5678幼师网  长春伍陆柒捌集团版权所有

    GMT+8, 2025-1-11 06:04 , Processed in 0.042339 second(s), 21 queries .

    伍陆柒捌幼师网 Licensed

    © 2001-2014   版权所有:伍陆柒捌集团 吉林省关心下一代教育协会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找回密码 注册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