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帖
  • 人格培育幼教新闻 幼教课堂幼儿园
  • 教案课件素材资源 素质培养幼小衔接
  • 学前院校理念师德 专业知识专业能力
  • 培训辅导求职招聘 赛事活动会员vip
  • 育儿百科成长档案 交流区宝宝商城
  •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教师在观察与反思中成长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8-11-20 14:42:0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教师在观察与反思中成长
    观察已经成为当前课程改革中教师急需的一种专业技能,也是教师专业发展和自我成长的核心要素。如何理解观察、进行真正有效的观察并以此促进教育行为的改进,我们开展了细致的研究与思考。
    一、对观察的再认识
    观察,要建立在“对儿童人格和人性的尊重”上;但仅有尊重是不够的,教师还需要以“儿童心理分析专家”的角色,在日常生活和其他活动中,在一定的时间内,对孩子们的作品、语言、动作、冲突、矛盾、交流,等等,予以把握包括对那些稍纵即逝的偶发事件的关注和深入了解,使儿童心里的那些看不见、摸不着的兴趣指向变为教师可以分析、解码的“能看见的心理活动”。
    我们通过园本教研对教师的观察行为进行了专题研究,发现,不少教师在观察中能够宽容、开放地接纳幼儿的行为,不干扰、不打断幼儿的活动,也能细致、深入关注幼儿表现出的动作、讨论、反复摆弄琢磨的现象。但却并没有真正解读幼儿的内心真实需要,直接表现就是教师通过观察所获得的信息、与幼儿互动后共构的一些活动并没有真正引起幼儿的兴趣,或者兴趣持续的时间不长。我们意识到,教师要真正从观察中了解幼儿的内心世界和真实感受,首先需要调整观察行为。
    观察过程中教师角色的调整――由观察者变成玩伴。教师直接以玩伴的身份进入幼儿的活动,和幼儿一起玩,一起想办法,但不提供成人式的帮助,也不充当“领头羊”,只是适时地提建议。这时的教师就是一个在活动中的“大儿童”,幼儿活动中的游戏伙伴。教师通过“玩伴”式的观察获取了幼儿真实的情绪体验,真正走进幼儿的内心世界,直接用心去体验幼儿的感受。
    观察过程中教师关注内容的调整――由观察幼儿的行为、幼儿和同伴的对话变成以玩伴的身份直接与幼儿对话。教师以前是以观察者的身份关注着幼儿的语言、行为和现象,然后加以分析得出结论。现在,教师会根据情况适时地参与到幼儿的活动中,以玩伴的身份直接与幼儿对话,感知幼儿的实际需要。
    观察记录中教师角度的调整――由记录他人的表现、对话到教师描述自己进入活动中与幼儿“玩”的感受和体会,即由他人的体验变成自己的体验――由他到我。一个“简单”的观察、分析记录能够折射出教师的教育观念,反映出教师对幼儿教育本质的认识。教师们深有体会地说:“当我们走进了孩子才能理解什么是童趣,当我们走进了孩子才能了解什么是童真,当我们走进了孩子才会为他们的能力赞叹。原来我们所谓的搞破坏的行为、违规的行为,正是孩子们天真、对身边事物好奇的表现,是孩子们求知欲、探究心的表现,是孩子们创造心理的萌芽。”观察意味着对幼儿全心全意的关注,意味着理解和尊重,意味着成人去理解曾经走过的已被成人遗忘的儿童世界。观察改变了教师的思维模式,使教师逐步构建一种全新的儿童观。
    二、通过观察,及时反思和调整教育行为
    教师的自我反思是开展园本教研的基础和前提,也是教师专业发展和自我成长的核心要素。反思意味着创新,就需要与时俱进,不断地“自我更新”,在日常的教育教学实践中,进行多次的“再创造”。幼儿园课程开放性、低结构的特征,要求教师与幼儿之间建立一种新型的师幼关系。在这种关系中,教师身上所承载的文化、经验,不是对幼儿居高临下的“倾泻”,而是平等的对话;不是灌输,而是与幼儿分享。这时,教师就是一个倾听者、观察者,分析与回应幼儿的疑问与需求,随时准备给予幼儿必要的帮助。
    通过对观察的研究、调整,教师在共构教育理论的指导下,不断对自己的教育实践进行反思,积极探索与解决实践中的问题,努力提高教学工作的理性程序,使教学活动更趋专业化。在计划的制定、实施过程中,强调对过程的关注,强调对孩子“用心去观察”。教师借助于幼儿在活动中的反应来分析、判断自身所确定的教育目标,选择的教育内容,采用的组织形式,投放的材料以及教育过程中的具体指导策略等是否适宜,通过审视已进行过的教育措施、教育行为、教育手段,不断地总结、否定,调整。教师的反思能力与研究进程同步发展。
    在活动组织中,教师们不拘泥于预定计划,而是依据自己在观察中“用心去体验”后的感受,体验到幼儿的需要后及时调整活动计划,满足幼儿的需求,活动过程变得自然、流畅、有效,充满了智慧和创造。一位教师在《如何选择孩子喜欢的早操音乐》的随笔中记录下了自己的感受。
    以前有很多时候,我都有这样的感受,开学还不到两个月,孩子就对做操失去了兴趣。我观察到孩子们在做操时小脸上少了当初的愉快和投入,取而代之的是公式化、机械化的动作,注意力早就被操场周围的事物所吸引。为了寻找到更多孩子们喜欢的音乐,我养成收集好听音乐的习惯,听到好听的就想办法把它搜罗回家,并做好记录,当我需要的时候就不再那么着急了。所以,每学期早操编排前期,我不再是慌忙地购买碟片,而是将这个时间用在和孩子一起听我收集的音乐。如果这个时候你仔细观察,你会发现孩子们听到不同的音乐的不同反应。充满激情,甚至疯狂的音乐,让人一听就有想动起来的感觉。有时候不光孩子有这样的表现,作为旁观者的老师、家长也跃跃欲试,这说明,你的音乐选对了。
    三、通过观察与反思,构建生活化的园本课程
    幼儿园的课程可以追随幼儿的生活和经验,凡是幼儿需要的、感兴趣的,尤其是随时随地在其生活、学习过程中产生和发现的,又是他们急于想知道或解决的问题,被教师及时地纳入到课程和活动中来――生活化的课程。以“男孩VS女孩”活动案例为例,教师根据大班儿童自发的、感兴趣的话题“男孩好还是女孩好”设计了一系列有趣的活动,引发儿童对于性别的多方位思考,包括辩论赛、提重物比赛、穿项链比赛。虽然,孩子们的讨论最终没有固定的答案,但是他们在潜移默化中懂得了如何去认同自己,认识自己的优势与长处,体验站在不同角度看问题,同时,发现了不同性别的优势,最终接纳对方,真正实现了一个从争赢到共赢的过程。
    在这样的活动中,幼儿的经验受到了真正的重视,幼儿的学习与他们的真实生活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幼儿自主生成、自主探索的主题,大多是幼儿感兴趣的事物、幼儿觉得奇怪的现象、幼儿感到困惑的问题。
    四、通过观察与反思,建立和谐、专业化、科学化的教师队伍
    教师通过观察与幼儿共构的教育活动在组织实施的过程中,教师的支持与合作,关系着活动的走向及深人发展,在活动中尝试建立新的活动常规,给儿童更广阔的活动和发展的空间,保证儿童正常的生活秩序和学习秩序,为儿童的探究及问题提供寻求和解释的材料,帮助儿童获得经验,建构自己的“学习体系”。在教研活动中,教师间的合作交流方式更能得到教师的认同和采纳。在围绕一个问题进行研究时,每一个教师都带着不同的想法、经验、观点、知识参与进来,交流使得原来为各人所有的知识、想法、经验成为一种共享的资源――一个大家“合资”建成的“资源银行”。每一个参与者都是一个投资者、“资源银行”做出贡献的人,同时又是一个获益者、可以分享信息资源的人。我们积极倡导团队合作学习,共同成长提高。比如,教师的观察记录,大家经常在一起分析、分享、交流。当一个教师在介绍她认为是一个很普通的孩子的心声时,会被其他教师挖掘出一个非常有意义、有价值的教育活动的主题来源,为儿童的学习搭建支架。在录音、录像记录中,大家都认真地捕捉教师的一些有研究价值的教育行为、教育手段、教育艺术,从而理解和解释“支持者”的意义。团队的学习能激发集体的洞察力,培养合作能力,促进学习的速度,获得更大的学习效果,有效地促进教师的学习成长。
    编辑:cicy  
      
              关键词:观察与反思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5678幼师网  长春伍陆柒捌集团版权所有

    GMT+8, 2024-11-17 06:18 , Processed in 0.040137 second(s), 21 queries .

    伍陆柒捌幼师网 Licensed

    © 2001-2014   版权所有:伍陆柒捌集团 吉林省关心下一代教育协会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找回密码 注册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