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帖
  • 人格培育幼教新闻 幼教课堂幼儿园
  • 教案课件素材资源 素质培养幼小衔接
  • 学前院校理念师德 专业知识专业能力
  • 培训辅导求职招聘 赛事活动会员vip
  • 育儿百科成长档案 交流区宝宝商城
  •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正确认识和对待幼儿的攻击性行为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8-12-20 19:46:0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摘 要】 从分析幼儿攻击性行为的不同种类及不同心理学流派对幼儿攻击性行为的解释出发,有针对性地提出纠正幼儿攻击性行为措施;同时,本文还指出,幼儿的攻击性行为对其心理健康和幼儿教育都有一定积极意义。
    【关键词】 幼儿攻击性 行为纠正
    攻击性行为是幼儿期的孩子比较经常出现的一种问题行为,它对攻击者或者被攻击者的身心健康发展都有着许多不良的影响,因此,我们有必要研究和探讨它,以便能更好地促进幼儿的健康发展。本文从攻击性行为的性质、意义等方面探讨幼儿的攻击性行为及其产生的规律。
    [B]一、什么是攻击性行为[/B]
    心理学把攻击性定义旨在导致他人身体上或心理上的痛苦的有意伤害行为。这种有意伤害行为包括直接的身体伤害(打人)、语言伤害(骂人、嘲笑人)和间接的、心理上的伤害(如背后说坏话、造谣诬蔑)。有伤害他人的意图但未造成后果的攻击性行为仍然属于攻击性行为,但幼儿在一起玩耍时无敌意的推拉动作则不是攻击性行为。攻击性行为在不同年龄阶段的幼儿身上都会有或多或少的表现,它一般表现为打人、骂人、推人、踢人、抢别人的东西等。
    从攻击性行为的意向性来分,攻击性行为可以分为目的性攻击(源于愤怒的情绪,目的是给他人造成痛苦或伤害,并以此乐。)和手段性攻击(也存在伤害他人的动机,但伤害是为了达到其它目的,而不是给他人造成痛苦)。从心理问题的严重程度来看,前者比后者要严重得多,它更需要我们教育工作者的关注。
    从攻击性行为发生的频率来分,可以把攻击性行为分为习惯性攻击性行为(个别幼儿由于多次发生攻击性行为而又没有得到有效地控制,因而养成某种习惯,频频发生,成为习惯性攻击性行为。)和偶发性攻击性行为(某个幼儿只是偶然发生的一两次攻击性行为。大多数幼儿的攻击性行为属于这一类)。前者是严重的心理问题,它需要我们教育工作者的特别关注,它产生的原因也特别的复杂,在纠正时,一是,需要我们找出其行为背后的原因,然后对症下药,二是,要有相当的耐心,因为作为一种习惯,它的形成已经历了一个较为漫长的过程,而它的消除当然也需要一个相当长的过程,其中还会有反复性。而后者则只是一般的行为问题,只要我们能进行及时的有针对性的教育,都会取得比较理想的教育效果。
    [B]二、全面认识幼儿攻击性行为的意义[/B]
    幼儿的攻击性行为不仅仅会影响到他们道德行为的发展,而且任其攻击性行为不断升级,并延续到青少年时期,幼儿就容易产生攻击性人格,并造成其今后人际关系的紧张和社交的困难,有的甚至还可能会转化为犯罪行为。正因为如此,一般人们都认为,对幼儿的攻击性行为应该有效地控制和制止。
    但是从另外一种角度看,幼儿的攻击性行为对幼儿教育,以及对幼儿自身的发展也有一定的积极意义。对于这一点,人们却很少认识到。那么,幼儿攻击性行为主要有哪些积极意义呢?我认为,幼儿攻击性行为至少有以下两点积极意义:
    1.攻击性行为对幼儿的心理健康有一定保护作用。
    攻击性行为是幼儿宣泄内心冲突或紧张的一种方式,它在客观上可以避免不满情绪在幼儿心中过多地积聚,从而避免引起更为严重的心理疾病,对孩子的心理健康起到安全阀的作用。如,攻击性强的孩子,在不顺心、烦闷压抑的时候,敢于发泄内心的不满情绪,这样就可以避免不良的情绪长期滞留在心中,这样的孩子一般就不会形成畏缩、压抑、懦弱、逆来顺受的不良个性,他们以攻击性行动来保持心理的平衡,这样对其心理健康起到的一定的保护作用。从这种意义上说,采用攻击性行动,比强行压抑内心的不满,更有利于孩子心理的健康。当然,这并不是说,我们要鼓励孩子的攻击性行为,因为攻击性行为仅仅是幼儿宣泄内心不满情绪的诸多形式中的一种,而且这种方式也并不是最好的方式。
    2.还击型的攻击性行为,客观上起到教育主动攻击者的作用,同时对他自己的心理健康也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当一个幼儿被攻击时,他作出还击则是一种很正常的自然反应,我觉得没有必要受到指责。他的还击,会使得主动攻击者认识到:攻击别人没有“好果子”吃,攻击不会获益,进而减少他们的攻击性行为。相反,如果被攻击的幼儿一味地忍让,一味地消极躲避,就会助长主动攻击者的霸道行为,这当然也不利于主动攻击者心理的健康发展。另外,遭到攻击而奋起还击,这是幼儿在为自己的权利而战,这是一种勇敢的表现,是一种良好的品质,这比逆来顺受,消极地躲避别人的攻击,更有利于他们心理的健康发展。
    因此,我们对幼儿间的相互攻击性行为进行处理时,一定要认真区分谁是主动攻击者,谁是还击者,然后分别对他们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绝对不应让主动攻击者从攻击中得到任何“好处”,否则就是对他们攻击性行为的鼓励。
    当然,这里需要特别指出的是:我们并不是鼓励孩子们去“以牙还牙”,“以怨报怨”,因为这样做也会助长幼儿的暴力倾向,使幼儿学会攻击性行为。同时,我们也应认识到还击也并不是对付被攻击的最佳的或者是唯一的方式,除此之外,还有语言警告、或向其他小朋友求助,或向老师报告(这不是恶意的告状,而是相当于我们成人间以法律的形式处理纠纷,保护自己权益的一种方式)等。
    [B]三、心理学对幼儿攻击性行为的解释[/B]
    幼儿为什么会有攻击性行为,这一直是许多儿童心理学家最感兴趣的问题之一。不同流派的心理学家从各自的研究立场出发,对这一问题提出各自不同的主张,其观点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攻击性行为是幼儿在遭受挫折后宣泄精神压力和紧张情绪的一种方式
    这是精神分析论的观点。他们认为:“攻击性行为的发生总是以挫折的存在为先决条件;反之,挫折的存在也总是导致某种形式的攻击性行为。”弗洛尹德认为,在人们受到挫折后,除非允许他们宣泄自己的攻击性,否则攻击性的能量将受到抑制而产生压力,由于这种能量要寻找一条输出通道,因而便产生暴力行为,或者以精神疾病的状态显现出来。威廉?门宁格也认为:“竞争性的游戏能为人的攻击内驱力提供一个不寻常的令人满意的出路”,只有生气者对于使自己受到挫折的人或物进行一种安全的,没有自疚感的攻击,精神发泄的效应才最明显。从上述观点出发,他们认为,减少攻击性的根本方法就是尽可能地减少人们的挫折。
    上述原理,在幼儿园中,我们也可以找到许多可以印证的例子。比如,经常被班里的老师和同伴忽视的某幼儿,为了引起老师和同伴对他的关注,有一天他可能会突然暴发出极强的攻击性行为──这是幼儿被关注的心理追求受挫的结果。又如,一个体质虚弱的男孩,为了一展自己的能耐,也可能会突然暴发攻击性行为,如,愚弄和欺凌比他更弱小的同伴或动物──这是幼儿追求自我价值感受挫折后的一种反应。再如,某学前班的幼儿因父亲是扫垃圾的,在同伴面前总觉得抬不起头来,同伴一提及他爸爸的职业,他就以拳相对,而老师了解到这一情况后,就特意请他的父亲来到班上向小朋友们介绍环卫工作的意义,还特别介绍了垃圾的意义,这使得该班幼儿获得了许多闻所未闻的知识,大家从此都很敬佩这位幼儿的父亲,这样,这位幼儿的尊重需求得到了满足,其攻击性行为也就大大地减少了。
    根据上述原理,为了减少幼儿的攻击性行为,我们该做的是:一是,努力创造条件,尽最大可能地满足幼儿的各种合理的心理需要。如,公正地对待每个幼儿,尽可能多地关注和尊重每一个幼儿,让每个幼儿都有成功和表现自我的机会,对幼儿的期望要合理,不宜过高,因为过高的期望只会增加孩子的挫折感,增加其攻击性行为,要尽量减少对幼儿的不适当的限制和控制,以减少他们的挫折感,进而减少其内心压力,减少其攻击性行为的产生。二是,努力为他们提供宣泄内心压力的多种形式和途径。对孩子的攻击性行为,不应采用简单的堵截方式(如限制幼儿的活动、不理会幼儿的申辩等)让幼儿“安静”地压抑其攻击性,因为被压抑的攻击性情感不会因此而消失,而是会深入到他们的潜意识中,危害其身心健康,过分压抑的结果往往导致攻击性能量的过度积聚,最终会暴发的更为猛烈的攻击性行为。所以说对幼儿的攻击性行为宜“疏”不宜“堵”,我们要努力创造各种机会,让幼儿宣泄其内心的紧张情绪,以减少他的攻击性行为产生的可能性,如经常组织幼儿参加一些消耗能量的竞赛性游戏,特别是竞赛性体育游戏以及丰富多彩的艺术活动、游戏活动;另外,还可以多与每个幼儿交谈,交流情感,耐心倾听他们的心声,在适当的时间和场合还应允许幼儿大哭或大喊大叫,以减少其消极情绪的能量在他们心中的积聚,进而减少其攻击性行为。这里需要特别提醒大家的是:不能让幼儿通过摔打物品的方式来发泄其内心的不满情绪,因为大量的研究表明,这样的宣泄不一定能减少幼儿的攻击性行为,有可能还会在其宣泄后习得更多的攻击技能,产生更加强烈的攻击倾向。
    (二)攻击性行为是幼儿在其周围环境交互作用的过程中经验积聚的结果
    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幼儿的攻击性行为是其与周围的人或物交互作用的过程获得的,其中他在这一过程中所获得的经验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比如,一个幼儿攻击另一个幼儿,抢他的东西,被欺负者哭着躲开,攻击者得到了自己想要的东西,下一次就会对同一孩子或别的孩子采用攻击性行为来达到自己的目的。在这种情况下,被欺负者的退缩谦让,鼓励了攻击者的攻击性行为。又如,性情温顺的幼儿,在一般生活情境中,往往被动地甚至忍辱负重地承受着富有攻击性的游戏伙伴的各种非礼待遇,并成为其发泄的对象或牺牲品,但在某些特殊场合下,当这些幼儿遭遇到攻击性强的幼儿的非礼时,他们也会奋起反抗,如果这些反抗意外地获得成功而使他们自己的尊严得到维护,那么,这种偶然的但却成功了的反抗经验,不仅增加了这些幼儿以自卫性的反攻击来应对非礼遭遇的倾向,而且也逐渐培养了他们在未遭受非礼的情况下主动地对别人施以非礼或攻击。
    相反,如果攻击者在首次采取攻击性行为时就被还击者击败──不但没有从攻击中得到任何好处,而且还受到被攻击方的痛击;或者那些被攻击的幼儿在试图进行反抗的过程中却失败了,那么,这两类主动攻击的幼儿都不可能从中获得攻击性行为。前者的攻击性行为会由此而明显地减少,或者此后他们在采取攻击性行动之前一般都要三思而行,而不敢像以前那样随意地对他人进行攻击。而后者则可能继续保持着对攻击性幼儿的顺从和对攻击性幼儿各种形式的非礼与攻击的忍受。因此,对于那些幼儿在遭受攻击时,所表现出来的一味忍让、消极躲避等消极应对行为,我们老师也不应给予表扬和鼓励,否则,很有可能会使他们形成懦弱和只会逃避问题的性格,最后还可能会发展为害怕上幼儿园,害怕与人交往的心理疾病,这也会给他们本应欢乐的童年生活蒙上了一层阴影。另外,鼓励一部分幼儿的忍让,其客观上是在鼓励另一部分幼儿的攻击性行为。对于这一点,我们老师也应该有一个清醒的认识。
    基于上述认识,我们在处理幼儿的攻击性行为时,一是,尽可能地不要让攻击者(不管他是主动攻击者,还是被动攻击者)从攻击性行为中得到任何好处,否则就是鼓励其攻击性行为;二是,对于被攻击后一味忍让的幼儿,要教会他们通过报告老师等有效渠道来维护自己的权益,这对他自己以及对攻击者心理的健康发展都是有益的。
    (三)攻击性行为是模仿学习的结果
    社会学习理论认为,幼儿攻击性行为是其观察和模仿的结果。幼儿习得攻击性行为,其关键是他们从影视片、文学作品、同伴、成人中看到或听到了攻击性行为的榜样。因此,减少幼儿攻击性行为的关键是减少攻击性行为的信息源。
    据上述原理,为了减少幼儿的攻击性行为,一是,应该尽可能地不让幼儿看带有暴力情节的影视片,也不要给幼儿讲带有暴力性质的故事;二是,不要对幼儿进行体罚,因为体罚不仅会伤及幼儿的身心,而且它本身就起到不良的示范作用,同时它还会增加幼儿的心理挫折感,因此。它往往会使幼儿的攻击性行为增加;三是,多为幼儿提供“协商”解决冲突的榜样;四是,当幼儿表现出攻击性行为时,应对之进行及时的适当的批评教育,以教育他本人及其同伴。
    总之,幼儿产生攻击性行为的原因和形式是多种多样,我们在纠正幼儿攻击性行为时,首先要注意在深入了解其产生的内因和外因,然后对其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只有这样,我们的纠正工作才会取得预期的效果。

             关键词:攻击性行为心理健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5678幼师网  长春伍陆柒捌集团版权所有

    GMT+8, 2025-1-18 06:02 , Processed in 0.040592 second(s), 21 queries .

    伍陆柒捌幼师网 Licensed

    © 2001-2014   版权所有:伍陆柒捌集团 吉林省关心下一代教育协会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找回密码 注册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