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帖
  • 人格培育幼教新闻 幼教课堂幼儿园
  • 教案课件素材资源 素质培养幼小衔接
  • 学前院校理念师德 专业知识专业能力
  • 培训辅导求职招聘 赛事活动会员vip
  • 育儿百科成长档案 交流区宝宝商城
  •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大力提倡幼儿教师自己的教育科研――兼谈“园本研究”的内容特征与操作机制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8-11-8 23:22:0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摘要]“园本研究”是提高幼儿园教学质量、促进幼儿教师发展、推动幼儿园教育改革的重要手段,被誉为幼儿教师自己的研究。“园本研究”以解决幼儿园具体问题为研究宗旨;以日常教育中的问题为选题对象;课题确立――方案设计――具体实施――反馈调节――总结提高五个环节构成了“园本研究”的全过程。操作性强、整合性高、涉及面广、参加者众、完全开放是“园本研究”的主要特点。行动研究是“园本研究”者采用的主要方法。
    [关键词]园本研究;教学改革;教师专业素质
    一、园本研究的概念与内容
    “园本研究”是以幼儿园为游戏、教学的基地,以解决幼儿同在改革中面临的具体问题为对象,以幼儿教师为研究主体,以促进幼儿健康、活泼、充分发展,促进教师专业成长为目的的研究活动。具体说来,是指在幼儿园这个不断上演着生活情景剧的教育环境中,教师为改进教学,不断发现问题,并把问题转化为课题,运用“行动研究方法”使问题得到合理解决的活动过程。通过园本研究,达到提高教学水平,促进幼儿身心充分发展的目的。
    如果说从中国古代圣人“人之初,性本善”到蒙台梭利的“儿童是人类之父”,再到巴甫洛夫的经典性条件反射,人类对儿童的研究还主要是经验总结式和经院派的学究式研究模式的话.那么,“园本研究”则大相径庭于前两者,它不刻意强调研究要探讨人类所未知的东西;不刻意要求对研究过程进行详细周密的计划;不刻意控制各种变量因素对结果产生的影响作用;不刻意要求对研究对象作出定性与定量的分析。“园本研究”是以发生在教学中的具体问题为研究对象,在不改变研究对象所处的环境条件下,与研究对象对话交流乃至在共同生活的过程中去探讨和分析问题发生的规律,获得问题解决的最佳方案。园长作为“园本研究”的责任人,保证经费、资料、时间方面的落实,同时还要形成相应的机制促进教师合作开展“园本研究”,并从管理、实施、检查、成果评定诸多方面制定相关的规定政策。“园本研究”是把新纲要的理念、目标转化为幼儿园实际的教育教学行为的手段。这也是提高教师教学技艺,促进幼儿园师资队伍建设的途径。在“园本研究”中教师参与的积极性、主动性被充分调动,教研活动效益大大提高,幼儿教育改革的步伐大大加快。
    “园本研究”的第一个特点是操作性强。“园本研究”来自幼儿园游戏和教学实践,来自孩子在幼儿园的生活。它是在多角度反思幼儿教育实践的同时,以教育过程中的实际问题为研究对象,通过科研改进教学,提升教师实施素质教育的水平和能力;“园本研究”的第二个特点是整合性高。它强调教师工作过程与学习、探讨过程的整合。着重教师之间、教师与专业人员之间的合作,将传统单一的自上而下的研究机制与自下而上的教研机制结合起来,起到优势互补、相互促进的作用。涉及面广是“园本研究”的第三个特点:它是教师兴趣所致开展的研究,幼儿教师多才多艺,兴趣广泛,决定了该项研究内容广泛。因此,在研究中要注意尊重教师个体差异,强调追求各幼儿园不同研究特色,在时空安排、内容确定、形式选择和效果评价上要兼顾各园特点。参加人员众多是“园本研究”的第四个特点。除了教师之外,幼儿园的管理者、后勤服务工作者以及有兴趣有能力的家长朋友都可以参加。全员参与、合作探究、全体受益的操作机制,决定了“园本研究”的最后一个特点――完全开放。“园本研究”是幼儿园教育工作者人人要做,人人能做,人人受益的开放式、大众化的科学研究,是幼儿教师自己的教育科研。
    二、“园本研究”的流程与实施
    在幼儿园保育、游戏、教学工作中,当教师(包括管理工作者)发现了“问题”,经过深人思考,将“问题”转化为“课题”后,组成课题研究小组,设计方案,切磋步骤,付诸实施。在实施中根据情况反馈信息,不断修订调整方案,终致达成问题解决目标时就形成了“园本研究”的一个完整的操作流程。
    (一)确立“课题”
    “园本研究”强调解决教师自己的、真实的问题,一般不涉及深层次的教育理论。教师在丁作中遇到问题时,往往采取两种策略,一种是以日常经验和习惯方法解决;另一种是仔细思考,“追踪”关注这个问题,在和同行教师合作中,“设计”解决问题的思路,探寻问题解决背后的规律并加以提炼和总结。这后者正是本文所倡导的“园本研究”。
    这里强调对“问题”的追踪与设计意味着“园本研究”不是“随意性问题解决”。教师虽然在自己的日常工作中每天都要解决大量的问题,但如果教师不是“想方设法”设计之后,采取行动,去有意识地发现解决问题的规律的话,那么,这种问题解决就算不上是“园本研究”。因此,“园本研究”课题的产生是教师在大量随意问题的解决过程中确定某个值得“研究”的问题,在与同伴合作中经过筛选、鉴别之后,确定某个问题是“真”问题而非“假”问题,即某个问题确有值得深人研究的必要性,打算在后续的工作和教学中进一步“想法设法”去研究解决这个(或这类)“关键问题”时,这个(类)问题方能转化为研究的“课题”。
    (二)设计方案
    日常工作或教学中的问题只有经过筛选设计才能转化为研究的“课题”。这里的“设计方案”指教师有目的、有计划地在后续课堂教学中寻找和确定解决该问题的“思路和方法”,并在与他人的合作中付诸实施的设计方案。方案设计中教师选择何种理念将决定教师采取何种思路与方法,比如教师对“传统美德的现代诠释”“森林动物之间化敌为友的辨证关系”“幼儿主动参与游戏教学活动”等问题的不同理解将影响甚至决定该教师采取的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因此,教师要树立正确的研究和教学理念,通过与同伴合作沟通、与幼儿教育专家交流对话,针对存在问题的真实性、客观性以及可研究性设计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
    (二)具体实施
    具体实施是指将已经设计好的方案付诸实践。包括教师的上课,课题组同{二之间的评课和研讨。教师的上课,并非照本宣科,按教学设计机械地传授,而是要仔细观察方案是否能够解决问题,能否有创造性地根据幼儿的实际反应和教学过程中的突发事件,灵活机动地调整方案。此类“研究性课程”包括倾听、观察并详细记录方案被执行的真实过程,了解其合理性,看其执行结果是否既在情景之中,又在意料之外,有无创意发生。因此,“园本研究”的实施活动本身就是一个创造性的过程,是“园本研究”中最富有生命力的环节。
    (四)反馈调节
    反馈调节即教师以及合作研究者根据在具体实施中遇到的新问题、出现的新现象,及时调整方案,校正和纠偏。要及时研究原设计方案是否能够有效地解决问题。如果问题没有得到解决,需要进一步理清究竟是由于方案设计本身不合理,还是因为方案的执行发生偏离。此环节是教师在“园本研究”中主动性的表现,是“园本研究”的重要环节。没有反馈调节,就没有纠偏,就不可能有对问题解决的规律性的认识,就没有教育理念和教学艺术的全面提高。在整个“园本研究”过程中,“反馈调节”贯穿始终。小姐讨论是“反馈调节”的核心内容,教师用自己个性化的晤言,讲述在游戏教学情境中的体验,在解决问题的道路中又遇到的新障碍。教师“发表”自己的教学体验,不仅使恰作中的交流成为可能,而且教师将由此进入反思和检讨状态。交流意见,对教师个人而言是反思,对合作者来说则是共鸣与分享。教师所讲述的教学体验虽然不是抽象、枯燥的教育理论,但它蕴涵着教育理论的丰富内容。
    (五)总结提高
    “园本研究”在重视教师个人探究和反馈的同时,特别强调教师之间的专业切磋、合作交流、分享经验、互相学习,彼此支持,共同成长。倡导科学精神,营造求真、务实、严谨、宽松的研究氛围,提高游戏、教学研究的质量。“园本研究”应有专职研究人员的参与。一方面,幼儿园要积极主动地争取专职研究人员的支持与指导;另一方面,专职研究人员应以高度的责任心和对教育工作与教学实践高度关注的热情,积极主动地参与“园本研究”活动,充分发挥专业指导作用,为幼儿园提供切实有效的科研帮助。幼儿园要及时组织学习和交流,对“课题”进行研讨,给教师以人文关怀,尊重和保护教师参与研究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增强教师的自信心。以园为本的研究能够挖掘幼儿园教师的研究潜能,发挥教师集体的作用,促进幼儿园的发展,把幼儿园建成真正意义上的“学习化的小社会”。
    三、对加强“园本研究”的意见和建议
    (一)深入学习,提高认识,结合幼儿园实际开展“园本研究”“园本研究”是在科学理论指导下的实践研究,要想真正把“园本研究”落到实处,幼儿教育工作者必须用科学理论武装头脑,求真务实,使探讨过的问题在幼儿园的实际工作中产生积极的影响,使教师、幼儿乃至家长都能受益,真正体现科研的价值。为此,我们要树立科研兴园、科研兴教的理念,牢记园本研究以解决幼儿园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的突出问题为出发点,目的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以及幼儿园的管理水平。“园本研究”以教师为主体,“寓研于教,寓教于研,研教结合,相得益彰”。教师要不断对自己的教育教学活动进行反思和检讨;要确立适合本园实际的课题、采取行动研究方法,能在本园的教育教学活动中进行系统的改革实践。“园本研究”的课题应有实用价值,能够及时将研究成果转化为促进本园教育教学发展的动力。园长是“园本研究”的倡导者和行动者,教师开展研究需要得到园长的支持。专家对幼儿园教师的培训需要园长去联络,园本研究的机制和氛围需要园长去创设。而培养科研型园长是“园本研究”的应有之义。
    (二)制定政策,转换机制,创设宽松、和谐的研究环境幼儿园是游戏、教学活动的基本单位,教师是教育活动的主体力量,建立以园为本的教研制度,营造宽松、和谐的研究环境,赋予教师选题研究的自主权,激发教师主体性、创造性是开展园本研究的重要保证。要建立以园为本的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机制,创造有利于教师研究的氛围。教师要有机会对改革中遇到的问题进行公开、自由的讨论,大胆、富有创意的尝试。应鼓励教师思维的独立性与创造性,加深教师对改革目标的理解。在这个过程中,教师是作为研究者、带着问题与困惑,进行理性的思考而不是被动的接受。不应该以任何形式压制教师个人的专业见解,应给教师以帮助,给予宽松的环境。要建立有利于园本研究的政策规定,完善“园本研究”的制度,如理论学习制度、交流研讨制度、课程开发制度、成果奖励制度等。要形成以科研带动教学,以科研促进教学,人人讲科研,人人会科研的良好园风。
    (三)强化研究意识,提高研究能力,组建研究型教师队伍
    教师是“园本研究”的主体,教师的研究意识、能力与水平至关重要。幼儿园要结合教师的实际,开展丰富多彩的科研培训,帮助教师提高科研能力。在课堂教学中学会搞研究,用研究的新成果去指导教学,是幼儿教师获得进步和发展的重要经历。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把教师的教学实践与研究培训融为一体,使“园本研究”成为促进教师专业持续发展,能力不断提升的强大动力。教师要增强研究意识,加强自身理论修养,养成理论学习和实践反思的习惯,不断提高研究和解决教学实际问题的能力。要依据《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的要求,结合幼儿园教师个人的实际,制定专业发展计划,选择和确定研究课题。
    结合日常教学活动,围绕典型案例,用《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的新理念、新观点进行分析研究,使日常教学工作和教学研究、专业成长融为一体,形成在研究状态下工作的职业生活方式。进行行动研究,是教师成为具有自觉改进意识与自我提高能力的专业人员的重要素质。教学前的慎密思考,能增强科学性,使教学成为一种自觉的实践,有效提高教师的预测和分析能力;教学中的思考具有监控性,能保证教学高质高效,有助于提高教师的教学调控和应变能力;教学后的反思具有批判性,能使教学经验理论化,并有助于提高教师的教学总结能力和评价能力。
    行动研究立足于教学,从问题出发,从教师的需求出发,解决游戏教学中出现的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既是教学研究的过程,也是教师成长的过程。
    (四)专家引领,内外结合,确保“园本研究”的科学性各级幼儿教育研究机构要充分发挥教育研究、指导和服务的职能,加强沟通、整合,改变单打一的教研倾向,强化以园为本的研究意识,使有组织的区域性教研活动能够植根于自下而上的“园本研究”工作中。加强对幼儿园教学和研究的指导,尤其要加强老、少、边、穷地区幼儿园教学科研工作的指导和帮助,逐步改变“园本研究”开展不充分、不全面、不均衡、不协调的局面。教学引领与指导要以教学观念的更新和教学行为的改进为重点,注重教师教学潜能的开发和教学研究水平的提高。要善于发现教师在改革中的闪光点,和教师一起进行总结和提炼。幼教研究工作者应与教师建立平等对话的合作伙伴关系,倡导不断创新的研究风气,创造生动活泼、行之有效的教育研究指导的方式方法。幼教专家应牢固树立服务意识,深入幼儿园教学一线,通过建立教研基地的形式,及时发现幼儿园教学工作和教师专业化成长中的实际问题,倾听幼儿园教师们的声音,了解教师教学研究中的困难,及时提供专业咨询、信息服务,确保我国幼儿教育事业健康稳定地向前发展。
            关键词:教学改革教师专业素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5678幼师网  长春伍陆柒捌集团版权所有

    GMT+8, 2024-12-22 17:05 , Processed in 0.043292 second(s), 23 queries .

    伍陆柒捌幼师网 Licensed

    © 2001-2014   版权所有:伍陆柒捌集团 吉林省关心下一代教育协会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找回密码 注册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