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帖
  • 人格培育幼教新闻 幼教课堂幼儿园
  • 教案课件素材资源 素质培养幼小衔接
  • 学前院校理念师德 专业知识专业能力
  • 培训辅导求职招聘 赛事活动会员vip
  • 育儿百科成长档案 交流区宝宝商城
  •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倾听――幼儿语言学习的中转站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8-11-20 14:35:5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倾听――幼儿语言学习的中转站
    场景1
    在幼儿园里,老师每提出一个问题之后,幼儿都争先恐后地举手回答。更有胆大的幼儿跑到老师面前要求回答问题。班里像炸了锅,幼儿争抢回答问题的声音此起彼伏,老师的嗓音不得不一次一次地提高,有时甚至停下当前的活动来维持课堂纪律。在发现前面几个幼儿给出的答案大同小异之后,老师问小朋友还有没有不一样的答案。贝贝举起手来,于是老师请她回答,可她的答案还是和前面的一样。老师不得不再次强调“谁能回答的和别人不一样”。
    场景2
    在快离园的时候,老师会给幼儿强调一下明天要带什么东西,以及一些注意事项。这时老师一般都会三番五次地给幼儿强调多次,有时甚至要求幼儿把“作业”的内容重复一遍。然而第二天,仍然会有很多幼儿没有遵照要求做。询问家长才知道,幼儿并不知道老师留了什么作业。不得已,老师将要求写在班级门口的小黑板上。久而久之,幼儿也习惯了不去倾听老师的要求,因为幼儿知道,即使这次我不听,老师还会多次反复强调,所以没有必要去听。
    分析上面的现象,可以得出以下结论:幼儿在课堂上争着抢着回答问题、表达想法,虽然发展了幼儿的表达能力,培养了回答问题的积极性,却是以牺牲幼儿有效倾听为代价的;因为要急于回答问题,幼儿不能有效倾听,致使他们给出的答案重复性的居多,同一水平上的常见。究其原因,一方面是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总鼓励幼儿积极回答问题。幼儿为了得到老师的表扬而争着回答老师的问题。当幼儿回答问题之后,老师又进一步给予强化(如“回答的真好”、“真棒”),让幼儿形成一种固定认知:老师喜欢积极回答问题的幼儿,我只有积极回答问题才能得到老师的表扬。另一方面,老师反复多次的“唠叨”行为,也让幼儿养成了不认真倾听的习惯。在幼儿园,这种情况越来越普遍,而这不只是一个常规问题,更重要的是老师缺乏培养幼儿倾听能力的意识和行为。
    倾听是幼儿获得的第一种语言技能,在他们开口说话之前已发生。语言的发展被视为由接收和发送两个过程组成。倾听是幼儿感知和理解语言的行为表现。语言的学习是从听开始的,幼儿听到的远远多于学说的。因此,听的能力对将来的说、读和写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另一方面,幼儿只有学会了积极有效的倾听,才能更好地和老师、同伴进行互动:只有学会了听老师的问题,才能更好地进行师幼互动;只有学会了听同伴的回答,才能做出自己独特的回答。可以说倾听能力的养成是幼儿学习语言的中转站,只有懂得倾听、乐于倾听并且善于倾听,才能更好地理解语言。
    倾听具有多种类型,如幼儿可能因为想获取知识而去倾听;也可能因为某个声音悦耳而去听,如优美的歌曲或神秘的童话。一般来说倾听具有以下5种类型:
    1.欣赏性倾听
    尤其是一些优美的散文和诗歌,很难用具体的语言描述给幼儿,因此可以通过多次反复倾听,让幼儿欣赏整体的美感和韵律。
    2.专注性倾听
    集中注意地倾听,包括注意力集中、不做小动作、思维能跟着老师走等。
    3.辨析性倾听
    分辨声音的不同内容,如不同乐器发出的声音,不同年龄、性别的人发出的声音等,让幼儿意识到音高或音量的变化,发现环境中声音的不同,并逐步能够辨别他人言语中声音的不同。
    4.理解性倾听
    掌握主要内容、连接上下文意思的倾听。
    5.批判性倾听
    在倾听基础上理解、评价并表述其观点。如,教师可以通过提问来鼓励幼儿进行批判性倾听:“刚才贝贝同学读书读得好听吗?哪些地方读得好听呢?”让幼儿在倾听的基础上对同伴的行为做出评价。
    那么,究竟通过什么样的途径才能更好地培养幼儿良好的倾听能力呢?我们知道,倾听能力与表达和交流能力不同。书面表达能力形成于文字,口头表达和交流能力形成于声音,可是倾听能力却没有独立的物质外壳,似乎难以捕捉,这就为其培养带来一定的难度。但是,倾听能力虽为无形,却往往交融于口头表达和交流能力之中,这便为我们探讨培养途径提供了有益的启发和线索:有效的教育在于引导幼儿经历以下倾听阶段的发展。教师应为幼儿倾听能力的发展提供机会。
    首先,分解倾听能力发展的目标,有针对性地培养幼儿的倾听能力
    倾听能力的培养不是一蹴而就的,它表现出一定的阶段性。如刚开始只要求孩子拥有倾听的意识即可,知道倾听很重要,能够集中注意力去倾听。如有声音吗?是什么声音等等。在此基础上,逐渐让孩子养成倾听的意识和习惯。教师要注意在平时的教学中进行巩固和强化。当倾听的外在行为养成之后,教师应注重培养倾听能力本身,让幼儿不但能够倾听,且能够对倾听的内容进行加工和提高,如幼儿能够对听到的内容进行加工整合,抓住倾听内容的重点等。
    其次,从常规入手,注意培养幼儿的倾听习惯
    良好的倾听习惯是提高幼儿倾听能力的重要保证。在常规活动中,应有意识地培养幼儿的倾听意识和习惯。具体到日常活动中,要求幼儿基本做到:1.别人对自己说话时,能集中注意地听,看着对方的眼睛,注意口型、表情和姿势,做出相应的反应;2.别人在说话时,要保持安静,有礼貌地倾听;3.能辨别不同的音素、声调、语调,能听懂并执行别人对自己提出的指令、要求;4.能听懂普通话,能辨别普通话与母语的不同发音、不同表达方式等。在平时的教学中,老师可以通过讲述有趣的故事,如《爱插话的小八哥》等,引导幼儿学会控制自己的行为,学会倾听他人。还可以用复述的方式培养幼儿的倾听能力,在幼儿听同伴或老师表达之后,请幼儿尽量能够将他们听到的内容原封不动地复述。
    再次,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加强对幼儿倾听能力的培养,让其有意识地倾听
    1.活动之前给幼儿提出倾听任务,给予幼儿任务意识,让幼儿带着任务去倾听。如一个幼儿回答问题之前,对其他幼儿布置任务:让幼儿重复老师提出的问题或转述别的小朋友的回答;也可以要求其他幼儿认真倾听同伴回答,轮到自己回答时,答案和别人不一样;或评价哪一个小朋友回答得最好,哪一个回答的不好等等。通过这种有意识的培养激发幼儿认真倾听的动机。 2.在活动中,教师要善于回应幼儿,通过提升性的回应提高幼儿的思维水平。如在《礼物》读本教学中,老师在导入活动的时候,用纸盒包装了一个大的礼物让幼儿猜测:“是什么礼物?”一个幼儿回答是小猫,老师紧接着让小朋友想一想有没有什么不一样的?接着幼儿回答:小狗、小兔子。然后,老师变换回应方式:“刚才小朋友讲的都是小动物,还有没有可能是别的礼物?”于是幼儿的思维经过进一步的发散:有可能是鲜花、巧克力、蛋糕等。老师又进一步总结和提升:“刚才小朋友讲到了盒子里面的礼物可能是小动物、植物、吃的东西,除了这三种类型的东西之外还有没有可能是别的呢?”
    最后,加强对倾听能力的评价
    教师应改变传统的只表扬回答问题的幼儿,而对认真倾听的幼儿也要及时肯定和赞扬。如果在一节课结束之后,教师只表扬那些积极发言的幼儿,久而久之,会给幼儿一种导向:只有积极回答问题才能得到老师的表扬和肯定。为了培养幼儿的倾听能力,教师应有意识地增加对倾听的正面评价,对倾听能力好的幼儿给予表扬和肯定。长期坚持,幼儿就会学会有意识的倾听。
    除以上方式方法之外,教师还要在平时的教学中注意一些小的细节问题。如了解幼儿的兴趣爱好,幼儿喜欢听什么类型的故事,注意投其所好;活动难度的选择要与幼儿已有的发展水平相适应,既不能太难也不能太易;观察幼儿注意的程度,并相应地调整音量,运用低音来吸引幼儿注意;两个可能打闹的幼儿不要坐在一起等等。这样才能更好地保持幼儿的注意力。此外,教师的某些行为、语言和动作会影响幼儿的倾听,如热情、活跃(但不要过度),视线的接触等。
    倾听是一种习得行为,倾听能力随着经验和环境的影响而不断提高。教师的责任之一就是精心设计有计划的活动,使幼儿可以持续地发展倾听能力。
    编辑:cicy  
      
      
              关键词:倾听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5678幼师网  长春伍陆柒捌集团版权所有

    GMT+8, 2024-12-28 02:44 , Processed in 0.039820 second(s), 21 queries .

    伍陆柒捌幼师网 Licensed

    © 2001-2014   版权所有:伍陆柒捌集团 吉林省关心下一代教育协会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找回密码 注册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