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帖
  • 人格培育幼教新闻 幼教课堂幼儿园
  • 教案课件素材资源 素质培养幼小衔接
  • 学前院校理念师德 专业知识专业能力
  • 培训辅导求职招聘 赛事活动会员vip
  • 育儿百科成长档案 交流区宝宝商城
  •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语言文学教育的功能、原则及其教材的选择、分析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8-12-20 19:14:0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目前,越来越多的幼儿园正在构建符合本园实际的课程,越来越多的教师正从课程的执行者转变为课程的设计者和研究者。这样,大家便直接面临着三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一是如何认清各领域教育内容的功能及其教育原则;二是如何根据幼儿的发展需要来选择教材;三是如何准确地分析教材,从而合理地确定教育要求和活动设计的思路。

    幼儿园语言教育这一说法由来已久,然而,在这种集体教育活动中,又不能不主要依靠文学作品;从幼儿园教育实际来看,将这种教育称为语言教育或文学教育均有偏颇,而称为“语言文学教育”更恰当贴切。名实相符可以使我们更清楚地认识到语言文学教育的三大功能(作用):语言习得和发展;文化启蒙教育;审美教育。
    (一)幼儿的语言习得和发展是多种渠道、多种形式的
    教师不但要精心设计、精心组织集体教育活动,使这种目的性最明确、计划性最强的活动充分发挥作用;而且要高度关注幼儿在一日活动各个环节以及他们在家庭生活中的语言习得和发展。
    无论何种渠道、何种形式的语言学习,都应该坚持以下原则:完整的,有意义的,与幼儿的生活经验密切相关的。首先,不应该把语言切割成细碎的片段,而应该尽量保持语言的完整性。活生生的完整语言更有利于幼儿专注地聆听、真正地理解和实际运用。其次,不应该把注意力只集中在语言本身上,使语言成为无实际意义的、抽象的片段或规则;而应该把注意力放在语言所传达的意义上,尽量使幼儿感到有意义、好理解。语言学习是为了满足自己的需要──表达自己的意思、了解别人的想法、认识和思考周围的世界,通过语言去表达、了解、认识、思考实际意义,就会很自然、很容易地习得语言。其三,语言是沟通、交流的工具。沟通、交流的内容应该是同幼儿的生活经验、内心需求密切联系的,这样会使他们感到自主、愉悦、有效,从而更加积极地使用语言。
    (二)学习语言既然是以意义为中心的,必然要重视语言所表达的文化意蕴
    对幼儿来讲,他们在学习语言的过程中,会接受相应的价值观念、社会规范、思维方式、情感态度、行为方式等等的启蒙教育。选择语言文学教育的材料时,应该全面准确地分析其中的文化意蕴,然后根据需要来确定活动要求。
    (三)语言文学教育材料中的文学作品渗透着审美感知、审美情感、审美想象
    语言文学教育中应该自觉地把握审美教育功能,引导幼儿睁开心灵的慧眼,全身心地融入到作品的艺术情境和氛围中。审美教育的目的是使幼儿的审美感觉更细腻、审美体验更深刻、审美想象更丰富、审美创造的欲望更强烈。

    教师经常要根据幼儿的发展自主地选择语言文学教育的材料,并进行活动设计,而对语言文学教育所用材料的分析、把握具有一定难度。为此,下面提供一些思路和方法。语言文学教育的材料作为一个整体来看,有着丰富的内涵;但某一个具体的材料,则有不同的侧重点。从幼儿的发展需要来考虑,可以分作以下五类。
    (一)认知发展类
    这一类文学作品以艺术的形式来表现自然现象的特点及其规律,激发幼儿的认知兴趣,培养他们良好的认知态度和科学的认知方法。
    这类作品最主要的特点是:将科学的认知和审美的体验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例如,《喂,雾,你在哪里》把雾幻化成一个淘气的孩子在捉迷藏,他把大海和船藏起来,再把天空和太阳藏起来,又把房屋、大树、桥梁藏起来……没有什么可以再藏了,他又调皮地将自己藏起来(大雾消散)。这篇作品不是直白地告诉人们大雾弥漫时会遮住视线这一自然现象的特点,而是把雾人格化、性格化,让接受者──幼儿融入淘气的雾在捉迷藏这一情境之中,从而,在艺术欣赏的审美体验中自然地认识雾的特点。正是因为这一特点,组织活动时,首先应该引导幼儿进入审美欣赏的愉悦心境,然后再让幼儿去认识自然现象的特点及规律。
    认知类作品不仅要让幼儿认识事物,更主要的是培养他们的积极认知的情感态度和科学的认知方法。《小蝌蚪找妈妈》的情节主线是:小蝌蚪一次又一次地找错妈妈,最后把青蛙妈妈的局部特征综合起来去整体认识,才找对了妈妈。设计活动时,如果把活动要求仅仅确定在青蛙和蝌蚪虽有亲子关系,外形却迥然不同这一事物特征上,显然是不够的,也是同故事的情节缺乏有机联系的。还应该让幼儿想一想:小蝌蚪为什么会一次次认错妈妈?后来,又是怎么样认对了妈妈?这样设计可以使幼儿进一步明确认知方法──把局部特征综合起来去整体认识。
    (二)情感陶冶类
    这类文学作品的价值是通过准确而又细腻的情感描摹,使幼儿在体验角色的情感过程中,逐渐学会体验别人的情感,逐渐领悟正确的、积极的情感,从而成为情绪稳定、感觉敏锐、情感丰富、情操高尚的人。
    这类作品的特点:一是准确鲜明;二是具体细腻。幼儿的情感体验是肤浅的、朦胧的。文学作品将他们的情绪、情感特点准确地提炼出来,并予以鲜明的表现,幼儿就会从中领悟到什么样的情绪、情感是消极、低俗的,什么样的情绪、情感是积极的、高雅的。为了将幼儿的情绪、情感特点凸现出来,文学作品常常抓住情绪、情感的两极性、交错性来加以具体细腻的描摹。
    对于这类作品,应该先通过整体的把握,看看作品提炼了一种什么样的情感特点;然后,看看作品是通过什么样的描摹来凸现这一特点的,掌握住了这两条,就可以在教育活动中引导幼儿去准确地体验角色形象的情绪、情感特点,并从中领悟到正确的、积极的情感。
    (三)意志品质形成类
    这类作品是通过形象的描写,使幼儿领悟什么是好的意志品质,而什么样的品质又是不好的。《小熊过桥》、《蜗牛搬家》、《谁勇敢》、《半个喷嚏》都属这一类作品。
    为了使幼儿能够清楚地领悟,文学作品总是把某一种良好的品质确定为主题,再把与之对应的不好的品质拿来对照描写。同良好品质进行对照的有两种情况:一种是“不及”;一种是“过犹不及”。譬如勇敢,胆怯、害怕、畏惧……都是不够勇敢,所以称为“不及”;然而,勇敢过了头,到了鲁莽的地步,也是非常糟糕的,正如人们常说的“过犹不及”。
    (四)行为习惯培养类
    这类作品以培养幼儿文明的良好的行为习惯为主旨。《哥哥》(礼貌习惯)、《小猪奴尼》(爱清洁的习惯)、(小河马的大口罩》(讲卫生的习惯)、《下巴上的洞洞》(进餐习惯)都是这一类作品。比较常见的还有谦让习惯、睡觉习惯、生活自理习惯等方面的作品。
    幼儿的许多行为同文明的社会规范或成长的要求是格格不入的、滞后的。在成长的过程中,他们需要通过经验、反省、他人的反馈来逐步认识自己的行为方式,逐渐养成文明的良好的习惯。这类作品提供了一面很好的镜子,让幼儿借助角色形象的某种行为必然引起一定的后果去省悟:什么样的行为会给自己造成惩罚、痛苦?什么样的行为会给自己带来尊重、愉悦?
    把握这类作品的关键是要抓住某种行为将带来相应后果的必然性。在虚构的文学作品中,这种必然性越是表现得真切、自然、合理,越能引起幼儿的反省体验。教师在活动设计中越是能够将这种必然性丝丝入扣地表现出来,越容易使活动成功。
    (五)言语表达训练类
    儿歌和绕口令对幼儿的语言训练起着直接的作用。
    讲述要求根据某一个材料(画面、情境)或话题用独白语言来表达,它是对语言表达中意义层面的训练,即主要是训练语言表达中必须相应具备的思维能力和想象能力等。讲述的基本要求是意思连贯、条理清楚、具体丰富、鲜明生动。
    独白讲述同幼儿的生活经验积累、观察力、想象力、思维能力以及词汇丰富程度密切相关,因而,选择和把握材料时,要注意以下几个要点:
    第一,考虑幼儿的生活经验。选择材料或话题时,应该充分考虑幼儿有没有这方面的生活体验,能不能兴趣盎然地积极表达。为了使不同生活经验的幼儿在同一场合都能得到发展,可以事先安排一些参观、谈话活动。
    第二,适合幼儿的观察力水平。如看图讲述,无论是画面的表达,还是教师在活动中的引导都应该把握住五个要点:什么时间和地点?什么角色形象?他(或他们)做了(或正在做)什么?他们是怎样想的?如果有几个角色的话,他们是什么关系?在这个问题上要避免两种偏向,一是幼儿可以观察清楚的却没有观察到位;二是脱离画面提供的线索,提出过高的要求。对于第一种偏向,教师的引导语应该清晰准确,而不能模棱两可、含混不清,以便引导幼儿正确地、有序地仔细观察。对于第二种偏向,教师应该根据幼儿的实际水平来设计活动。
    第三,重视思维的清晰度。这一点关系到讲述是否清楚连贯、有条有理。讲述中经常运用的主要是三种思维方式。一是因果思维,有情节的进述,都必须抓住因果联系的思路,即一个现象或行为的出现(原因),必然引起另一个现象或行为的出现(结果)。例如,因为西瓜皮像一只船,所以,小动物会拿它来当船;因为西瓜皮是可以吃的,所以,嘴馋的小动物去啃它,于是西瓜船就会破漏,就会沉没。因为小象体大力猛,所以,它去帮小灰鼠扇炉子,就会把炉子和小灰鼠一起扇到半空中去。抓住了因果联系及其次序,就可以引导幼儿讲得清楚、连贯、完整、有条理。二是对照比较的思维方式。比如,“过新年”、“下雪了”,这一类主题的讲述,就应该抓住这一时节的穿戴、自然现象、特定的风俗活动与平时的不同来引导幼儿讲述。比如,“逛超市”一类的讲述,就应该同“逛商店”作参照,抓住超市购物与商店购物的异同来作为讲述要求。三是类比推理的思维方式。例如,玻璃和冰都有透明的特点,所以,小动物会拿冰来替代窗户上的玻璃;长颈鹿低下长脖子,就好像滑梯;大象伸出的鼻子就类似小桥……看图讲述经常利用这种相类似的特点来展开讲述的思路。
    第四,注重想象力的发挥。讲述时,要有意识地引导幼儿体验角色形像在“这一个”情境之中的感受。讲述者一旦同角色形象融为一体,进入一种“忘我”的境界,想象力就会在情感羽翼的振动下高飞翱翔。
    第五,词汇的丰富与否决定了讲述时是否能准确、恰当生动地表达。讲述中,动词和形容词起着特别重要的作用。小鸟“啄破”气球,就比“咬破”更贴切(《气球飞起来了》);小老鼠“啃”西瓜皮小船,就比“吃”、“咬”更为准确(《西瓜船》)。形容词用得好,往往能起到有声有色、生动传神的作用。例如在《憨象波波》的讲述中,如果能用象声词和摹形的词组(“呼呼呼”扇出一阵大风,小灰鼠飞了起来,四脚朝天,“哇哇”直叫)来形容,就会非常生动形象。

    根据幼儿的发展需要选定教材之后,还需要全面准确地分析教材,以便使活动设计的思路和教育指导的策略更清晰、更合理。这种分析一般从以下几个角度切入。
    (一)角色形象
    角色形象大致可以分为三类:无性格的人格化形象;性格单一的类型化形象;二重组合的个性化形象。
    1.无性格的人格化形象
    在文学作品、看图讲述、情境讲述中出现的形象,无论是人物,还是事物,在幼儿看来都是人格化的;然而,人格化形象中有的是有性格的,有的则是无性格的。我们通过《友谊糖》这一例子来看看后者──―无性格的人格化形象:
    铃儿丁丁当,/小驴跑得忙,/拉车运砖瓦,/老牛要盖房。/小马找小羊,/一起到山上,/抬根大木头,/用它当房梁……梆梆梆,锤子响,/小猫和小狗,/正在做门窗。/田鼠忙挖土,/小猴忙砌墙,/小熊背石头,/一背一大筐……
    这首儿歌中出现的动物形象都像人一样会成为能工巧匠,也都像人一样有思想、有情感,为了友谊而齐心协力地帮老牛建房。这些形象虽然是人格化的,却无性格可言,只是物的特性同人格特征的结合。
    这种形象从艺术创造的角度讲,比较简单、初级,但在教育实践中却有着最普遍的使用价值。由于教师不必去考虑如何使角色性格化,幼儿又习惯于将一切事物人格化,因此,在看图讲述,在运用木偶、头饰进行情境表演以及谈话活动中,都可以灵活方便地运用这种角色形象。
    2.性格单一的类型化形象
    这种形象不但是人格化的,而且是性格化的,为了易于幼儿接受,经常出现的是性格单一的类型化形象。
    《微笑》中的小蜗牛和《七彩虾》中的小青鱼都是善良而又情感细腻的角色。小弟(《小弟和小猫》)同小猪奴尼(《以小猪奴尼》)都是不爱清洁的形象。吃饭一个劲儿掉饭粒的那个“娃娃”(《下巴上的洞洞》)与饿得死去活来也不肯自己吃饭的小河马(《小河马吃饭》)都是缺乏良好的进餐习惯一类幼儿的形象写照。
    类型化形象好坏明        关键词:语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5678幼师网  长春伍陆柒捌集团版权所有

    GMT+8, 2025-1-2 23:47 , Processed in 0.041195 second(s), 21 queries .

    伍陆柒捌幼师网 Licensed

    © 2001-2014   版权所有:伍陆柒捌集团 吉林省关心下一代教育协会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找回密码 注册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