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帖
  • 人格培育幼教新闻 幼教课堂幼儿园
  • 教案课件素材资源 素质培养幼小衔接
  • 学前院校理念师德 专业知识专业能力
  • 培训辅导求职招聘 赛事活动会员vip
  • 育儿百科成长档案 交流区宝宝商城
  •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日本的融合保育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8-12-20 19:04:1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所谓融合保育,是指在一般的保育所或幼稚园实施的障碍儿童保育,即障碍儿童在正常儿童的集体中接受保育,又被称为混合教育。融合保育观认为障碍儿童理应与健康儿童生活在一起。
    融合保育近年来逐渐受到国内幼教界广泛关注。随着经济的发展,各种条件逐渐具备,在我国一些发达地区,已经有些幼儿园开始招收障碍儿童,甚至尝试推行障碍儿童“随班就读”。尤其是正在进行的新一轮课程改革,其核心就是让每一名学生得到最大程度的发展。这一改革所倡导的教育理念,在为不同的儿童包括障碍儿童的发展提供了条件和机遇的同时,也为融合保育创造了条件,带来了希望。但无论从理论还是实践层面来看,国内融合保育仍处于初探阶段。
    日本以1981年国际障碍者年为契机,在“正常化”(normalization)观点的影响下,融合教育开始起步。与国内相比,日本在融合保育的理论和实践方面具有起步较早的优势。本文在查阅了大量相关资料的基础上,对该国融合保育的意义、形态以及实践等几个方面作了简要综述,希望通过本文,能借鉴他国现有的经验和方法,对国内融合保育的发展有所启示和帮助。
    一、融合保育的意义
    首先,融合保育为身体、智力方面具有差异的儿童获取共同生活的经验提供了机会。一方面,对于障碍儿童来说,可以通过模仿周围健康儿童的言行获得发展。对于语言障碍儿童,借助于游戏增加语言交流机会,对于其语言的发展具有相当重要的意义。同时,与健康儿童生活在同一个环境中意味着有更多的机会建立伙伴关系。另一方面,正常儿童在融合教育中,获得了将来如何与障碍儿童相处的学习机会,通过幼年时代与障碍儿童的相处,培养对弱势群体关心等善良的情感。
    其次,对于保育人员来说,融合保育提供了一个可以获得深入思考儿童发展的机会。通过直接观察障碍儿童的发展,可以获得帮助正常儿童发展的经验。另外,很多误会往往来自于对某一事物的“不了解”。通过直接的相处,可以消除或减少对于障碍儿童的歧视。
    最后,融合保育对父母来说也具有重要的意义。障碍儿童的父母往往对其子女的发展怀有很多不安。通过经常与正常儿童相处,可以认识到障碍儿童不断向好的方向发展。另外,原本比较孤立的障碍儿童家长可以有更多交流的机会,把自己的心里话说出来的同时,不安和烦恼也得到了排解。而且障碍儿童的家长有更多的机会与正常儿童家长进行交流,通过父母间的交流,可以逐渐改善正常儿童家长对障碍儿童的看法。
    二、日本融合保育的形态
    按保育时间来分,日本的融合保育可以分为完全融合保育和部分融合保育。所谓完全融合保育,即障碍儿童的所有保育时间都是在保育所或幼稚园与正常儿童一起度过;部分融合保育是指障碍儿童只与正常儿童一起度过部分保育时间。部分融合保育可以根据具体保育地点和保育方式再进行细分。
    日本为什么提倡融合保育呢?这要从日本障碍儿童的另一主要保育形态――分离保育说起。分离保育是指将障碍儿童与正常儿童分开,单独对其进行保育。分离保育的优点是便于针对障碍儿童的发展情况和特点实施指导和训练。在这些场所中,为专门实施障碍儿童保教,配备了相应的专业教师以及指导和训练所需的设施、设备和用具等,所以能够根据每一个儿童的情况进行专门指导是其最大的优点。但分离保育的实践逐渐让日本教育者认识到了分离保育的一个最大问题――儿童是通过模仿进行学习的,是在与年长或同龄儿童的交往中习得语言或基本生活习惯的,来自伙伴的丰富刺激能大大促进其自身的发展,但分离保育恰恰难以给障碍儿童提供这样的机会。和正常儿童一起接受保育对于障碍儿童来说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比如说,语言的习得与生活习惯的养成就是很明显的例证。另外,通过与其他儿童的广泛交流,不仅使障碍儿童的生活经验得到扩展,而且家长自身的生活经验也得到了扩展。所以自1 981年以来,日本大力倡导融合保育。
    应当说融合保育形态的出现是历史的进步,是以尊重每一个儿童的发展为出发点的。但也必须认识到,并不是所有的障碍儿童都适合融合教育,这涉及到障碍儿童的障碍种类、障碍程度等诸多因素,如障碍程度深的儿童就不适合接受融合保育。另外融合保育也有诸多的要求,如教职员应具有足够的特殊教育的专业知识,否则不能充分照顾到障碍儿童的需要,也会因此加重其障碍程度。
    三、日本融合保育实践的核心理念
    我们可以将日本融合保育实践的核心理念归纳为三个关键词:情境、关系和历史观。
    1.情境
    日本教育者认为:幼儿行为的发生并不是单纯的刺激与反应的联结,而是情境中存在的各种要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因此,融合教育应当关注幼儿成长情境中的各种因素,但这些因素并非能简单得以控制,所以必须事先意识到多因素的存在。
    正是基于障碍儿童成长情境中的各种影响因素的考虑,日本实施融合保育的幼儿园强调要建立起全体保育人员共同协作的全园制度,即融合保育不只是负责障碍儿童保育人员的个人责任,而是需要障碍儿童所在园的全体人员的齐心协力。特别是对于多动症或无法加入集体生活的儿童来说,可能会有很多机会接触到除直接保育人员以外的其他人员,所以全园保育人员必须对这些儿童的特征和照料达成共识,才能实现有效的融合教育。
    2.关系
    融合保育之所以不主张将障碍儿童与正常儿童分离保育,就是强调幼儿是在关系中学习的,就是要给障碍儿童提供更多与正常儿童进行互动的机会。融合教育中,存在障碍儿童与保育者、非障碍儿童这样的三方关系。融合保育的过程正是培育、发展这些关系的过程。在这些关系中,首要的是障碍儿童与保育人员关系的确立。对于障碍儿童,保育人员必须给予相应的照料。这种照料所引发的两者间的关系,正是日后保育的基础。而这一关系建立的主动权在于保育人员,因此保育人员必须具有相应的儿童观和发展观,必须对于障碍具有正确的理解,对于问题行为具有有效办法。障碍儿童与非障碍儿童关系的建立可以通过个别指导和小集体指导来达成。在两者关系构筑的基础上三者关系才得以建立,其中保育人员必须仔细观察和理解儿童的伙伴关系。
    3.历史观
    历史观是日本融合保育的一个重要理念。首先,对于障碍儿童来说,保育人员往往是其除家长以外所接触到的第一位“他人”,与保育人员的相识和相处的历史,将会极大地影响障碍儿童对周围世界信赖感的形成。其次,日本融合保育对“历史观”的强调源于这种认识――人的行为发展产生于与环境刺激紧密相关的历史中,不同的历史经验会导致不同的行为发展。因此,在日本,非常强调保育人员要认识到:保育人员与障碍儿童构筑了怎样的“历史”是儿童能否从融合保育中获益的关键:同时,保育员要学会从历史的角度考虑障碍儿童当今的行为以及以后的行为发展。
    如果没有这种“历史”观,在融合保育中,保育人员就可能会操之过急,出现为了眼前的发展而勉强儿童的情况。换句话说,因为急于想把某个行为教给儿童,而忽略了儿童情绪方面的需要,结果会产生情绪混乱,即所谓的“二次问题衍生”。比如在矫治偏食症时,因为急于改变,所以强迫儿童吃某一食物,结果反而会引发孩子的厌恶情绪,导致吃饭的时候大哭大闹,甚至出现异食症。如果有“历史观”的话,教师就应该认识到,偏食症是幼儿长期形成的对食物的一种抗拒,并不是很容易改变的,矫治需要一定的时间并循序渐进地进行。对于其他问题行为的矫治也是一样。
    (熊 芝 华东师范大学学前教育学系)


              关键词:融合保育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5678幼师网  长春伍陆柒捌集团版权所有

    GMT+8, 2024-12-22 13:00 , Processed in 0.041041 second(s), 21 queries .

    伍陆柒捌幼师网 Licensed

    © 2001-2014   版权所有:伍陆柒捌集团 吉林省关心下一代教育协会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找回密码 注册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