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帖
  • 人格培育幼教新闻 幼教课堂幼儿园
  • 教案课件素材资源 素质培养幼小衔接
  • 学前院校理念师德 专业知识专业能力
  • 培训辅导求职招聘 赛事活动会员vip
  • 育儿百科成长档案 交流区宝宝商城
  •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材料是“无形”的教师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8-12-20 19:44:1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在探索型主题活动中,材料是如何巧妙地起到促进幼儿探索的作用的?
    实录一
    孩子们对古埃及金字塔是如何建造的十分感兴趣,他们渴望自己动手搭建金字塔。我马上给予支持,特意买了三百块砖,让孩子们自主探究。孩子们在草地上将砖块从四面由外向里用阶梯状的方法搭了一层又一层,当搭到第四层时,金字塔开始摇晃起来。“砖块怎么会摇呢?”在对砖块进行多次摆弄之后,有的孩子认为一定是搭的方法有问题,因为金字塔的当中是空的,旁边的砖块自然会往里倒;而有的孩子则认为草地高低不平才是造成金字塔摇晃的主要原因。他们的争执引起了我的关注,我于是建议他们把各自的想法转化为行动。一组孩子马上到材料库中找来了一块大大的塑料板,在上面搭建他们理想中的金字塔。另一组孩子先在草地上铺了两层砖块作为“地基”,然后又找来了“木乃伊棺材”放在第二层砖块的中间,然后用由外向里的方法铺放砖块……
    实录二
    在研究“搭竹楼”的探索活动时,我先让孩子们讨论搭竹楼的各种方案,然后根据方案中提出的需求与孩子们一起收集了双面胶、透明胶、尼龙绳、铅丝等各种与搭竹楼有关的材料。在搭建竹楼的过程中,有的孩子想用白胶来粘竹子,但竹子太重,根本粘不住;有的孩子尝试用双面胶和透明胶粘住两根竹子,但双面胶和透明胶容易松开;有的孩子尝试用跳绳的绳子和尼龙绳来捆竹子,但绳子太滑还是失败了;还有的孩子尝试用铅丝来扎捆,将铅丝一圈又一圈地绕在两根竹子的接口处,牢固的竹楼终于搭建成功了。
    思考
    在探索型主题活动中,对幼儿而言,知识的获得、能力的形成不只是从客体本身直接得到的,而更多的是在与材料、环境的相互作用过程中构建的;对教师而言,则重在观察幼儿的活动状态,研究幼儿是如何操作材料、获得经验的,然后制定出进一步的学习活动计划,并向幼儿提供适宜的有挑战性的材料。
    在探究金字塔的活动中,教师根据幼儿学习需求,提供砖块,这些看上去笨重、粗糙、危险的砖,此时却成为了幼儿探究金字塔的最佳“伙伴”。砖的叠放问题、砖的平稳与地面平整的关系……幼儿在与适宜、适度的材料互动中引发了对这些问题的思考,并通过自己的不断尝试来领悟和解决这些问题。幼儿在搭建竹楼的过程中,尝试了各种材料,虽然经历了多次失败,但却体验到各种不同材料的特性,体验到了不同材料在不同场合的适切性。这样的学习效果,是教师不能用语言直接给予的,而是需要幼儿自己在对材料的探索、操作与实践中获得的。
    在探索活动中,教师的言行指导是“有形”的,幼儿可以直接理解;材料是无声的,但它却能给幼儿一种“无形”的指导与暗示。这种“无形”的教育作用在幼儿自己建构知识的过程中体现无遗,有时甚至可以说是“无形”胜“有形”。
    建议尝试的活动
    ●为幼儿的探索建立材料库,材料库应提供常用的工具、自然材料等。
    编辑:cicy

             关键词:无形的教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5678幼师网  长春伍陆柒捌集团版权所有

    GMT+8, 2025-4-28 03:32 , Processed in 0.039447 second(s), 21 queries .

    伍陆柒捌幼师网 Licensed

    © 2001-2014   版权所有:伍陆柒捌集团 吉林省关心下一代教育协会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找回密码 注册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