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帖
  • 人格培育幼教新闻 幼教课堂幼儿园
  • 教案课件素材资源 素质培养幼小衔接
  • 学前院校理念师德 专业知识专业能力
  • 培训辅导求职招聘 赛事活动会员vip
  • 育儿百科成长档案 交流区宝宝商城
  •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引导幼儿学会反思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8-11-10 02:00:3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有次参加了一个中班下学期的圆形拼贴画活动。这是一个家长开放日活动,老师设计了一份家长观察记录表,请家长们观察幼儿的行为并进行记录。在表格的最后有这样一些问题:“你对自己的作品满意吗?”“你觉得这个难吗?什么地方难?如果下一次再做,怎样才能更好呢?”设计这些问题的用意就在于看看孩子的反思水平。一位外婆看着表格,很疑惑:“这么点小孩,他们会反思吗?”有老师也提出疑问:“我们平常也没看到什么反思啊?再说,反思这个词是不是太成人化了,太理智了。老提反思会不会扼杀孩子的学习兴趣?”
    要解决这些疑惑,让我们先来看一看反思是什么。
    反思,按《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是:思考过去的事情,从中总结经验教训。这么说来,只要有思维的人就有思考,也就有反思的能力。只是处在不同思维阶段的人的反思方式有自己所处阶段的特点。
    美国心理学家齐莫曼(zimmerman)对反思的定义是:自我观察、自我判断、自我反应。而巴里斯(Paris)等心理学家认为反思是“学习前、学习中和学习后审视学习的能力和意志的整合”,包含对自己行为的“自我评定”和“自我管理”两个层面。他们认为,具有反思力的人知道该怎样计划、分配资源,如何寻求他人的帮助,怎样评价自己的学习表现,怎样修改自己的作品.了解自己的学习策略,知道如何有效地使用这些策略。
    我们把在活动前审视活动的行为称为前反思.活动中的审视行为称为中反思,活动后的审视行为称为后反思。一般说来,后反思相对比较容易。前反思是建立在以往多次反思的经验积累之上的。中反思要求在活动过程中随时观察并作出评判,并根据自我评判对自己的行为作出调整,这种过程中的反思要求是最高的。
    接着再让我们来看一看在这次活动中孩子们的表现吧。
    小康贴了一片草地,画面中间一只小鸟在飞.太阳照着它们。但是贴完以后,小康对奶奶说:“我下次要把小鸟贴高一点。”还有一个小男孩贴了一个和老师提供的范例一样的蘑菇,他对爷爷说:“下次我要贴一个和老师不一样的!”
    这些是孩子在结束后对自己作品的评价(自我评定),但他们最主要的是指向了下一次活动(自我管理),为下一次的前反思做了准备。
    也有对作品家长不满意而孩子很满意的。男孩琪琪在纸上贴满了彩色的各种形状的图案.告诉大家,这些都是彩色的雪,引得大家为他的“创意”喷喷称奇。而他旁边的一个小女孩晨晨在一张纸上贴了一朵花,几棵草,上边角落里一个红太阳.就要拿去交给老师了。小女孩的妈妈一把拉住了她,问道:“你这就好啦?”看上去妈妈不太满意?小女孩很肯定:“好了!”妈妈问:“你对你的作品满意吗?”“满意!”看看旁边那个男孩的作品.妈妈欲言又止。这时我问她:“你喜欢琪琪的画吗?”她摇摇头。“为什么?”“太乱了!”我又问:“下次依再贴的时候,再多贴一点,好不好?”“不好,那样就不好看了。”
    晨晨的自我评定很好.而且有自己的理由.说明她很清楚自己在做什么。但如果没有老师和家长的追问,她可能不会讲出来,我们也就失去了一次了解幢的机会:而总是不用语言把自己对自己的评价和计划讲出来,晨晨也就失去了自我反馈的机会。
    老师准备了大大小小很多不同颜色的圆给小朋友们取用一两的小朋友都是一下子取一两个.文泽一下子拿了很多黄颜色的小圆开始折叠并贴了起来。我问他想贴什么。他说想贴个豹子。一边折一边贴.过了一会儿,别的小朋友快完成小鸟、蘑菇之类的了,他的豹子还没有成型。老师开始提醒夫家注意时问。文泽把剩下的圆全放了回去.重新拿了几片不同颜色的圆。我又问他怎么了他说时问来不及了,改贴一个简单的。
    虽然文泽并没有在事后用语言把他的反思表达出来,但是他的举动却反映出他在整个活动中确实经历了前反思和中反思的过程:预先的设想(贴只豹子).预先的评价(要很多材料),行为(拿了很多);过程中的观察(别人快贴好了.自己的还没成塑,老师提醒时间),过程中的评价(来不及了).作出调整(换一个简单的)。
    也许文泽这一过程是偶然的,但是如果老师看到了这一过程,在班上对他的行为进行反馈.强调“做事要有计划,但是也要根据情况调整计划”。给予强化,可能下一次就不再是偶然的了。
    经常启发、引导幼儿反思自己的活动过程.给他们时间来进行反思和自我评价,看上去很难。但有时就在我们说不说这一句话、问不问这一个问题之间。
    这会不会把孩子培养成“小老头”?实践证明.培养孩子的反思力也就是培养了孩子们对自己的能力、学习表现、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等方面的洞察力,提高了学习的努力程度、坚持性和个人标准。


              关键词:幼儿反思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5678幼师网  长春伍陆柒捌集团版权所有

    GMT+8, 2025-4-4 05:36 , Processed in 0.038065 second(s), 21 queries .

    伍陆柒捌幼师网 Licensed

    © 2001-2014   版权所有:伍陆柒捌集团 吉林省关心下一代教育协会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找回密码 注册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