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帖
  • 人格培育幼教新闻 幼教课堂幼儿园
  • 教案课件素材资源 素质培养幼小衔接
  • 学前院校理念师德 专业知识专业能力
  • 培训辅导求职招聘 赛事活动会员vip
  • 育儿百科成长档案 交流区宝宝商城
  •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自然主义教育对当前学前教育的启示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8-11-10 23:19:0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进人21世纪,人们的教育理念提升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关注人自身,关注人的生命,已成为人们的共识。然而,在教育实践中,违反儿童天性,违反儿童身心发展规律的现象仍时有发生。例如,孩子是父母理想的实践者,幼儿园是小学的预备校,最乖的孩子是那些坐着一动不动认真听老师讲话的孩子,孩子是“小大人”,等等。这些现象决不是个别的,这不得不引起我们的思考。为此,我们重新温习了自然主义的教育思想。
    自然主义教育理论是西方教育发展史上一种非常重要的理论,它具有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从亚里士多德到昆体良,到夸美纽斯,再到卢梭,他们都强调教育中的自然适应性原则。他们主张,教育应适应自然,合乎自然,儿童的身心发展是有其自然规律的,教育应顺应儿童的天性,遵循儿童身心发展的规律,而不能逆规律而行。教育应帮助儿童生命自然地展开,而不能压抑儿童的天性。自然主义教育思想的典型代表首推夸美纽斯和卢梭。重新思考自然主义教育思想的精髓,对照当前我国幼儿教育存在的一些问题,我们会受到许多启发。
    一、把儿童看作儿童,守护儿童的世界
    人类对任何事物的认识都要经过一个由浅入深的过程,人类总是在努力使自己的认识日趋合理。在对儿童的认识过程中,自然主义教育思想帮助我们提高了对儿童的认识。儿童从完全被成人所忽视,到重新被发现,这是一种历史性的进步。把儿童看作儿童,守护儿童的世界,也仍是我们今天所要做的基本工作。
    1.把儿童看作儿童
    自然主义教育思想的一个最基本内容就是把儿童当作儿童看待。其代表性人物卢梭在这方面作出了伟大的贡献,人们称他“发现了儿童”。卢梭把儿童从传统的种种偏见和歧视中解放出来,并且从一个崭新的角度来审视儿童、研究儿童。在卢梭看来,儿童首先是人,应把儿童当人来看待,但儿童又与成人不同,因而还应当把儿童当作儿童看待。我们只有把儿童看作儿童,儿童才能成为有意义的存在,儿童的生命才能得到张扬。
    把儿童看作儿童,与儿童建立平等的对话关系,要求我们的家长、教师能经常与孩子换换位,多想一想“如果我是孩子,我会怎么办”之类的问题,这有利于我们放下架子,与孩子形成融洽的关系,也有利于孩子的成长。当然,要真正做到把儿童看作儿童,真正尊重儿童的生命,确实有很大的难度,仍需我们作出极大的努力。
    2.儿童拥有自己的世界
    把儿童看作儿童,要求我们尊重儿童的世界。儿童的世界与成人的世界不同,儿童的发展水平处于主客体互渗状态。儿童的世界是泛灵性的、诗的、艺术的、游戏的、梦想的、童话的…而成人的发展水平则已处于主客体相分离状态,世界在成人的眼中是客观的。因此,我们不能用成人的眼光去看待儿童的世界,更不能试图用成人的世界去替代儿童的世界。儿童有儿童的世界,儿童有其独特的思维方式。
    儿童拥有自己的世界,并在与同伴的交往中形成自己的文化――儿童文化。然而,随着时代的进步,科技的发展,电视、网络走进了孩子的生活。于是,孩子更多地了解了成人的世界,成人文化空前地向儿童文化渗透,同时儿童文化也在影响着成人文化。“向孩子学习”的提出就是最好的证明。在这样一个飞速发展的时代,每个人都需要不断地学习,更新知识和观念。可以说,成人和儿童在某种程度上处于同一起跑线上,面对同一个新世界,成人应与儿童成为平等的探索伙伴。
    3.守护儿童的世界
    成人眼中只有一个客观的世界,成人对世界的理解往往是单调枯燥的“科学”注释,于是成人的世界只剩下一种“语言”。在孩子那里,世界的注解是“一百种语言”。可是成人却试图偷走“九十九种”,把儿童的世界同一到成人的世界里。既然成人自己无法生活在不属于自己的世界里,我们又有何理由让孩子离开自己的世界而生活到成人的世界中来呢?儿童的世界是一个有意义的存在,成人应给予尊重和关怀,真诚地去守护儿童的世界。
    首先,我们要真实地感受儿童的世界。我们应走进儿童的生活,和他们交流,和他们一起嬉戏,保持童心,把自己的生命与儿童的生命融为一体。其次,我们要理解儿童的世界。对于儿童,我们必须通过一个个活生生的个体的灵性去理解、去感悟他们的真正含义,从心灵深处去接受儿童,爱其所爱,乐其所乐,和他们一起快乐、哭泣和成长。最后,我们要积极引导儿童去建构生命的意义。儿童的一切都处于成长中、生成中,我们应该用动态的眼光去看待儿童,适当地引导儿童,充分激发儿童生命的潜能,帮助儿童构建更有意义的生活。
    二、遵循儿童身心发展规律,保护儿童的天性
    就如宇宙万物都有其自身发展的规律一样,人类也有其自身的发展规律。儿童与成人处于同一生命过程的不同发展阶段,各有其自身的特点和规律,遵循儿童身心发展规律,保护儿童的天性,这是自然主义教育给我们今天教育最大的启示。
    1.儿童有其自身发展的规律
    卢梭曾根据他对儿童发展.自然进程的理解,在《爱弥尔》一书中将儿童的成长发育分为四个时期:0-2岁是幼儿期;2-12岁是儿童期;12-15岁是少年期;15-20岁是青春期,并根据每个时期的特点,确定了相应的教育任务。他说:“在他们的心灵没有具备种种能力以前,不应当让他们运用他们的心灵,因为,当它还处在蒙昧的状态时,你给它一个火炬它也是看不见的,而且,在辽阔的思想的原野中,它也不可能找到理性所指引的道路,因为那条道路的痕迹是这样的模糊,就连最好的眼睛也难以辨认出来。”就是说教育应在儿童有相应的接受能力,有需要的时候才进行,否则,教育就可能是徒劳的。随着心理学和教育学研究的不断深入,人们对儿童年龄阶段的划分和对儿童身心发展规律的认识更趋科学。我们的教育应遵循儿童身心发展的规律,看到儿童的兴趣和需要,切不可急于求成,揠苗助长,否则,其结局也只能像被拔过的禾苗那样逐渐枯萎。
    2.儿童期有其自身的价值
    卢梭作为儿童的“发现者”,确立了儿童期本身的价值。他抨击了以往的观点,认为儿童不是生来就有“原罪”的存在,也不是可以任意涂抹的“白板”,更不是“小大人”,儿童期本身具有不可替代的价值。卢梭把人们的目光引向儿童期自身。到20世纪,用科学方法研究儿童盛极一时,人们对儿童有了新的、更完整的认识,人们惊叹儿童丰富的内心世界,)儿童越来越被看作是独立的、有自身价值和尊严的个体,教育中成人和儿童的关系也发生了“哥白尼式”的革命,儿童成为教育的中心,为此,2O世纪被称为“儿童的世纪”。但是,目前忽视儿童期价值,仅仅把儿童期当作未来生活“准备期”的观念还存在于许多教师和家长的头脑中,牺牲儿童童年的幸福,逼迫儿童去学习成人自认为有用的知识和技能的现象还比较普遍地存在。仍有为数不少的父母、教师打着“为了孩子明天的幸福”的旗号牺牲着孩子的今天。殊不知,没有了今天的幸福,明天的幸福也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人生的每一阶段从生理上说都是不同的,但在价值的时空里,每一阶段都是黄金时期,每一阶段的感受与体验都是人的完整生命过程不可或缺的生命时段。童年是自然的赋予,忽视童年自身的价值,剥夺儿童享受童年的乐趣,就是剥夺儿童的生命权,就是对自然人性的扭曲,就是对自然规律的践踏。我们的教育应给予充分享受快乐童年的权利和空间,给予儿童一个在儿童理解意义上真正快乐的童年。
    3.保护儿童的天性
    中国自古以来就有“学而优则仕”的传统,其影响至今不减,那些“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家长恨不得自己的孩子“十八般武艺”样样精通。我曾看到过这样一则记载,一个四岁男孩在幼儿园“我最希望发生的事情”的谈话活动中说:“我最想让我家的钢琴被人偷走了,我就不用再练琴了。”听听孩子的声音吧,这并不是个别现象。有人曾对北京1000个家庭进行“家庭教育现状”调查,问卷中有这样一个问题:“你的孩子参加过下列哪些培训班?”回答“参加过”的家长竟高达87.7%。另外一个问孩子的问题:“你在节假日有多少自己玩的时间?” 65. 3%的孩子答道:“一点儿自己玩的时间也没有。”家长总是出于某种考虑让孩子去上各种兴趣班,而很少有根据孩子兴趣去报名的。
    儿童不是“白板”,而是和成人一样平等地拥有自身存在价值的生命体,儿童的生命应得到尊重。教育的目的是促进儿童的成长,但这种促进是适度的引导,而不是不讲条件、不顾儿童身心发展规律的盲目行为。我们的教育应保护儿童的天性,激发儿童的天性。


              关键词:自然主义教育学前教育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5678幼师网  长春伍陆柒捌集团版权所有

    GMT+8, 2024-11-17 15:34 , Processed in 0.041353 second(s), 23 queries .

    伍陆柒捌幼师网 Licensed

    © 2001-2014   版权所有:伍陆柒捌集团 吉林省关心下一代教育协会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找回密码 注册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