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帖
  • 人格培育幼教新闻 幼教课堂幼儿园
  • 教案课件素材资源 素质培养幼小衔接
  • 学前院校理念师德 专业知识专业能力
  • 培训辅导求职招聘 赛事活动会员vip
  • 育儿百科成长档案 交流区宝宝商城
  •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幼儿园心理卫生工作的误区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8-11-11 18:55:1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虽然在我国1996年正式颁布实行的《幼儿园工作规程》中早已明确规定:“幼儿园必须切实做好幼儿生理和心理卫生保健工作”,把“心理卫生保健工作”与生理卫生保健放在了同样重要的位置;但由于我们对幼儿园的“心理卫生保健工作”研究得不够,再加上又没有权威部门颁发的切实可行的“心理卫生保健制度”,(在我国卫生部和原教育委员会所颁布的《托儿所、幼儿园卫生保健制度》等与幼儿园卫生保健工作有关的法规、规章和制度中,所提出的也都是一系列切实可行的具体化了的生理卫生保健制度,而根本没有“心理卫生保健”方面的内容和规范化了的操作要求),所以许多幼教工作者在对“心理卫生保健工作”的认识和实践方面还存在着不少的偏差,存在着种种误区。为了进一步提高幼儿园“心理卫生保健工作”的质量,我们应该尽早地纠正这些偏差,尽快走出这些误区。

    误区之一:重视消极的防治工作,轻视积极的培养工作

    幼儿园的心理卫生保健工作应包括两个方面的工作:一是消极防治工作,即治疗心理疾病及处理不良适应行为,并设法尽早发现疾病的倾向,进而以种种方式加以治疗和矫正;二是积极的培养工作,即保持和增进个人的心理健康,发展健全的人格,提高适应能力,改善人际关系,保持心理健康。

    但是实践中,许多幼教工作者将幼儿园的心理卫生保健工作简化为心理治疗,即把幼儿园的心理卫生保健工作的重心放在发现“‘问题’幼儿”,然后对其进行所谓的“治疗”。由于缺乏相应的心理卫生学知识,她们常常找错“工作对象”──她们把生性活泼好动的幼儿定性为“多动症”,或是把偶尔由于心情不好而出现一二天闷闷不乐的幼儿定性为“自闭症”……,把心理卫生学中所列到的一些诸如“强迫症”“退缩症”、“弱智”、“分裂症”、“障碍”等心理疾病名称,张冠李戴地给有“问题”的幼儿戴上,然后对他们进行“治疗”。

    这样做,不但不利于幼儿心理的健康发展,相反,我们给幼儿贴的这些不适当的“标签”还会成为幼儿健康发展的一种障碍。

    所以,我们应该多学些有关幼儿心理卫生方面的知识,把消极防治工作和积极的培养工作结合起来,在重视对幼儿现存的“心理行为问题”进行矫治的同时,更应重视对幼儿进行良好心理素质的培养,以增强其心理适应能力,减少心理疾病的产生。

    误区之二:把心理卫生工作任务当作是“外来”的任务

    这方面的最明显表现就是,在教育活动过程中坚持“渗透观”。

    有的老师认为,教育活动(包括教学活动、游戏活动、节日活动、生活活动等)是幼儿园的中心工作,幼儿在幼儿园里的绝大部分时间是在各种教育活动中渡过的,因此,为了把幼儿园的心理卫生工作做好,就应该把心理卫生工作的任务渗透到各种教育活动中去。

    这种“渗透观”虽然看到了各项教育活动在开发幼儿心理潜能,促进幼儿心理健康发展方面的积极作用,但是它并没有把“促进幼儿心理健康发展”等心理卫生工作的任务当作是教育活动及其任务的有机组成部分,而是把它当作是幼儿教育活动的可有可无的成份──教育者在组织幼儿开展有关的教育活动时,想到了“心理卫生工作的任务”,就将其渗透到相应的教育活动中去;如果没有想到,就将其置之度外,不将这一任务渗透到该项教育活动中去。这显然不符合现代幼儿教育原理的要求。

    现代幼儿教育原理认为,任何一项教育活动都是幼儿全面发展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它都承担着促进幼儿身心素质全面发展的任务(例如,体育活动,不但“育‘体’”,而且也“育‘心’”);心理素质是人的整体素质的核心部分,不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教育活动就没有完成其应有的任务。虽然各种教育活动在传授知识、技能方面都有自己的特殊任务,但是,培养幼儿良好的心理素质,开发幼儿的潜能,促进幼儿心理的健康发展,则是各种教育活动的(必须完成的)共同任务,是教育活动的有机组成部分,它并不是强加于各种教育活动的任务。因此,我们还可以说,各项教育活动,是完成幼儿园心理卫生工作任务的主要途径。

    所以,我们应该充分挖掘和发挥各项教育活动在培养幼儿良好的心理素质,开发幼儿的潜能,促进幼儿心理健康发展中的作用。为此,我们首先要明确各项教育活动的教育目标,要把“心理卫生的目标和任务”纳入各项教育活动中去,把“育心”的任务,当作是各项教育活动的有机组成部分;其次,要明确各项教育活动的心理卫生工作原则;再次,要把“心理卫生工作”贯穿在各项教育活动的全过程;最后,要分别建立各类或各项教育活动的“心理卫生工作”目标评价体系。

    误区之三:在矫治幼儿心理行为问题方面,重视“治标”,轻视“治本”

    在中医学中,有“治标”“治本”的问题,在矫治幼儿的心理行为问题方面,同样存在“治标”和“治本”的问题。幼儿园心理卫生工作方面的“治标”就是通过种种外在的措施迫使幼儿放弃某种心理问题行为;而“治本”则是通过寻找导致幼儿心理行为问题的产生的种种因素,然后消除这些因素对幼儿的影响,进而达到彻底地矫治幼儿的心理行为问题。

    在幼儿园心理卫生工作中,对幼儿表现出来的心理行为问题的矫治,许多教育者(包括家长)只采取了治标的方法,即采取了强迫式的矫治方法来迫使幼儿“放弃”“问题行为”。从表面上看,这些方法可能会取得一些暂时的效果,比如幼儿的靶行为(被矫治的行为)消失了;而事实上,幼儿的问题行为是其内部心理问题的一种外部反映,其心理问题得不到解决,其外显的问题行为是很难解决的,即使某种心理问题行为出于“压力”而被迫停止了,但由于引起它的内部心理问题没有解决,所以它又可能以其它方式的问题行为出现。如在矫治幼儿的吮手指行为时,教育者(包括家长)为了防止幼儿再次吮手指,就在幼儿手上涂些怪味,如苦味、辣味等;或者每当幼儿出现吮手指行为时,就用橡皮用力弹或用小鞭子抽打其所吸吮的手指,这样多次强化后,大多数幼儿都会放弃原来所形成的“坏习惯”──吮手指。但我们的相关研究却发现,用上述的治标方法虽然使幼儿的某一心理问题行为,如吮手指消失了,但他们中的许多人又形成了另外的心理问题行为,如吃衣角、被角,咬嘴唇、拔头发、爱发脾气、强迫性行为,甚至有的幼儿还会出现残忍行为和攻击性行为,并且这些心理问题行为发生的频率比原来吮手指的频率还高出许多。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主要原因就是:幼儿的吮手指、吃衣角、吃被角,咬嘴唇、拔头发、发脾气、残忍行为、攻击行为、强迫性行为等心理问题行为,都是幼儿内部心理问题的一种外部表现,是幼儿内心紧张的一种反映。幼儿的吮手指、吃衣角、等问题行为,正如成人因紧张而吸烟、喝酒一样,都是宣泄内心紧张的一种方式。幼儿之所以出现这些问题行为,是因为他们要把内心的紧张情绪释放出来,这些行为是他们许多内心冲突和其它适应困难提供了情绪上的出路。而我们对幼儿的这些由于心理紧张而产生的心理行为问题,如果只采取“治标”的方式──“堵”──以惩罚手段强行迫使幼儿改正这些问题行为,这不但没有减轻幼儿的内心紧张度,反而加重了幼儿的心理紧张度,进而使相应的类似心理行为问题发生的频率更高。

    因此,我们在矫治幼儿的问题行为时,一定要首先找出引起幼儿出现这种心理行为问题的原因是什么,然后对症下药,彻底消除幼儿的心理行为问题。这才是“治本”的方法,也是解决幼儿心理行为问题的根本方法。

    误区之四:重视幼儿的心理卫生工作,轻视老师的心理卫生工作

    平日我到幼儿园与幼儿园的领导或老师们谈论幼儿园的心理卫生工作问题时,她们总是滔滔不绝地谈论幼儿的心理卫生问题,而很少有人提到老师也应该注意心理卫生,更没有人谈到要把老师的心理卫生问题也纳入幼儿园的心理卫生工作体系中。

    这是不是说我们老师就不存在心理卫生问题呢?或者说即使我们教师有心理问题也不会影响到她们的工作或根本不会影响到幼儿的心理健康呢?

    研究表明,幼儿教师不仅大量地存在着心理健康问题(有关的抽样调查显示,幼儿教师心理健康水平欠佳者约20.8%)①,而且教师的心理健康与否对幼儿的心理健康有很大的影响。西方学者威蒂早在本世纪五十年代就曾指出:“教师行业至少同其它行业一样,容易患心理疾病”,美国一项调查表明,在一般人口中有情绪不稳定的人约占人口的四分之一,而在教师中却占三分之一,情绪不稳定的教师所教导的班级中人格失常的学生人数就较多②。美国全国教育联合会(NEA)在一份《各级学校的健康问题报告》中指出:“由于情绪不稳定的教师对于儿童的决定性影响,或严重忧郁,或极度偏见,或凶恶而不能容人,或讽刺刻毒,或习惯性谩骂的教师,其对于儿童心理健康的威胁,犹如肺结核或其它危险传染病对儿童身体健康的威胁一样严重。”③

    一般而言,教师在专业知识和技能方面,如果有某些欠缺,只要她有敬业精神,肯努力,在适当的时间内都会得到一定的弥补和提高;但是如果教师心理不健康,人格不健全,那么,要么她不能很好地完成教学任务,要么她在教学过程中会以不良人格影响幼儿。

    所以,为了使我们的教师能给幼儿的心理以更加健康的影响,幼儿园一定要重视教师的心理卫生工作,把教师的心理卫生工作也纳入到幼儿园的心理卫生工作系统中去;同时,幼儿园在引进新教师的时候,不仅要对其进行“体检”,而且还要对其进行“心检”,以确保能挑选到身心都健康的教师,以便其将来能给幼儿身心者带来健康的影响。

    误区之五:对幼儿出现的心理问题的过度“关注”

    对幼儿出现的心理行为问题,我们给予适当的关注是对;但是关注过度,则不利于我们对幼儿相应的心理行为问题的矫治,特别是不利于幼儿为了获得他人的爱与关注而出现的心理问题行为的矫治,因为我们的“关注”正好满足了幼儿的被关注的心理需要。比如,有的幼儿为了获得老师的关注,他们通过许多努力都没有达到预期目的后,他们可能会通过在教育活动中的有意“捣乱”,或“攻击”行为等来引起我们对他们的关注──现实中,我们就曾看见过:有的孩子在出现类似的行为而遭到教师批评时,他们不但不难过反而高兴,因为在他们看来,这种批评式的关注总比长时间地被冷落在一边好受!

    因此,当孩子们出现类似的行为时,我们首先应该反省的不应是如何制服小孩或批评小孩,而应是:是不是我们平时太冷落了这些小孩?如果是,在往后的日子里,我们就应该给他们以更多的爱与关注,让他们的被人关注和被人爱的心理需要得到合理的满足。这样,他们就不会挖空心思地想从其它“非‘法’”的途径来获取我们的爱和关注,这样当然更加有利于他们心理的健康成长。

    注释

    ①郑晓边等:《必须促进幼儿教师的心理健康》,《学前教育研究》,1997.1;

    ②③周明星等主编的《成功教师全书》,人民日报出版社,2000。



    更多有关“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请关注中国幼儿教师网第18期专题:    

            关键词:心理卫生卫生保健攻击性行为问题行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5678幼师网  长春伍陆柒捌集团版权所有

    GMT+8, 2025-1-3 18:02 , Processed in 0.041609 second(s), 24 queries .

    伍陆柒捌幼师网 Licensed

    © 2001-2014   版权所有:伍陆柒捌集团 吉林省关心下一代教育协会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找回密码 注册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