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帖
  • 人格培育幼教新闻 幼教课堂幼儿园
  • 教案课件素材资源 素质培养幼小衔接
  • 学前院校理念师德 专业知识专业能力
  • 培训辅导求职招聘 赛事活动会员vip
  • 育儿百科成长档案 交流区宝宝商城
  •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师幼互动的内容分布及其特征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8-11-22 13:24:5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师幼互动是指在教师与幼儿之间发生的各种形式、性质和程度的相互作用及影响。作为幼儿人际互动的一种主要形式,师幼互动对幼儿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近年来,师幼互动研究正日益受到国内外研究者的重视,他们对师幼互动的意义、结构、类型及影响因素等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取得了不少有益的成果。但已有研究更多的是关于师幼互动类型、结构或影响因素等静态分析,而对师幼互动过程与机制,尤其是互动的内容、性质等缺乏深入研究。我们在分析已有研究的基础上,重点观察了师幼互动的过程,从幼儿和教师这两个不同发起人入手分析师幼互动内容的总体分布特点,并在此基础上探讨师幼互动内容的总体特点。
    一、研究方法
    我们分别从北京市四所普通幼儿园选取小、中、大各一个班.共1 2个班的367名幼儿和24名教师作为被试,主要采用观察法,选择生活、游戏、教育活动和过渡四个环节中的师幼互动情况进行观察。对这四个环节,我们分别兼顾不同的内容,如对教育活动兼顾讲授活动和操作活动,对过渡环节则兼顾从集中到分散的过渡和从分散到集中的过渡,等等。同时,我们在观察时注意兼顾上下午。在观察时间和次数上,我们在四个环节对每位教师各观察两次,共观察了48次。在观察中,我们详细记录教师与每个幼儿互动的背景、内容、具体过程以及现场其他相关信息等。
    为了全面、有效地获得有关师幼互动的真实信息,我们进行了大量的准备和预实验。首先对1 O名不参与实验的教师与幼儿的互动进行录像,并对结果进行分析,以期为确定观察内容、工具和注意事项等提供依据。在此基础上,我们对不参与实验的幼儿和教师进行了预观察,以修改、完善观察工具和培训主试,使各主试的观察结果达到较高的一致性。
    为确保教师和幼儿的互动自然、真实,以取得可靠的研究结果,在正式观察前我们做了大量的准备和熟悉工作。首先,向教师介绍观察的目的是了解幼儿交往和教师与幼儿游戏的情况。请教师不必做任何特殊准备,只要像平时一样组织教育活动即可。这既可以避免教师以为我们只是要观察幼儿而故意躲避,也可以避免教师过于在意自己的言行而使其表现失去真实性。其次,熟悉教师和幼儿,并进行预观察。此外,在实际观察时,我们注意与教师和幼儿保持一定的距离,以免影响其表现的自然、真实。
    二、结果分析
    1.幼儿发起的互动内容的总体分布情况
    我们在研究时发现,在幼儿发起的互动中出现最多的内容是请求或征询许可,占22.5%;第二为展示活动或活动结果。占l 8.5%;第三到第五依次为寻求指导和帮助(14.1%)、告白(11.3%)和告状(1 O.5%)。这一互动内容的分布在相当大的程度上表明,在幼儿发起的互动中,教师是幼儿心目中非常有权威的行为决定者、活动评价者、指导者和问题处理者,幼儿对教师的权威地位是高度认同和重视的。因此,从互动的分类来看,幼儿发起的互动至少在内容分布上具有十分明显的上行型特点,即大多为下对上的请求或征询、展示、汇报、寻求指导和帮助等,而较少有平行的、同等水平上的互动内容,既缺少发表个人见解(7.7%)和与教师共同游戏(3.5%),又缺少表述客观现象(1.3%)、提问(1.2%)和主动替教师做事(O.6%)等。而“寻求关注与抚慰”这一互动内容的缺乏。则反映出在幼儿发起的互动中缺少情感交流。其实这也在一定程度上表明幼儿发起的互动更多地表现为上行型互动。此外,“表白”作为幼儿向教师表示积极行为和表达服从的重要内容,在幼儿发起的互动中所占的比率很小,仅为1.5%,这似乎与幼儿发起的互动多为上行型互动这一事实不符。但我们观察发现,在师幼互动中,教师虽然强调幼儿行为表现要积极,但并不注意让幼儿将自己的想法充分表达出来。我们发现,当幼儿向教师发起以表白为内容的互动时。教师往往给予幼儿中性甚至消极的反馈。例如,幼儿对教师说:“老师,我坐好了。”这时教师往往会说:“我知道了。”或者说:“坐好就行了,不要用嘴巴。”甚至说:“你这样(说话)是坐好了吗?!”这实际上抑制了幼儿发起以表白为内容的互动的动机,也更明显地反映了幼儿发起的互动具有上行型特点。
    2.教师发起的互动内容的总体分布情况
    我们在研究中发现,在教师发起的互动中出现最多的内容是要求、指令或提醒,占26.0%;第二为约束纪律,占20.8%;第三到第五则依次为询问(1 2.7%)、生活照顾(10.6%)和指导或帮助(9.5%)。以提问或让幼儿演示和评价为内容的互动也占了一定的比率(9.1%,6.8%),但安慰、抚慰或表示关心,与幼儿共同游戏和交流,解决矛盾和让幼儿帮助做事等则较少。这表明,教师发起的互动大多是在表述和强化自己和幼儿的规则意识,在教师发起的互动中,教师承担的角色更多表现为规则的执行者和维护者、生活照顾者和指导帮助者。与幼儿发起的互动相比,教师发起的互动在内容分布上具有比较明显的下行型特点,即大多为上对下的要求、指令、提醒、约束、帮助、指导和照顾等,而较少有平行的、同等水平上的互动内容,如共同游戏和交流等,对幼儿心理、情绪情感等关注不够。
    三、师幼互动内容总体特点的讨论
    结合以上研究结果和我们的思考,我们认为目前师幼互动的内容分布体现出以下特点。
    1.重视规则
    无论是教师发起的互动还是幼儿发起的互动,其特点是对规则的高度重视。教师最常发起的互动是要求、发指令或提醒和约束纪律,教师建立和执行规则,让幼儿维护规则。幼儿长期处于这种互动环境中,对规则也产生了强烈的认同和服从,常将自己的行为、愿望和已有规则相联系,并希望其合乎规则和要求。幼儿的这种表现实际上又强化了教师对规则的重视,并促使教师发起更多此类内容的互动,进而使幼儿请求或征询许可等内容的互动行为升级。可见,重视规则是师幼互动内容的重要特征之一。这虽有利于师幼互动和教育教学的顺利进行,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其一是规则的合理性问题。建立规则是必要的,但前提是应有利于儿童发展。我们在观察中发现,教师对幼儿的要求和由此形成的规则过多、过细、过于一致,甚至不甚合理,不利于幼儿的主动发展。正是因为有这些规则的存在,幼儿才会出现如此多的请求或征询许可,甚至连不需要征询教师意见的互动内容也层出不穷。其二,执行规则时缺乏一定的弹性。不少教师十分强调规则的一致性,认为不能破了规矩。否则以后就“管不住了”,所以有时尽管幼儿不能接受教师的要求,甚至幼儿情感体验非常消极,教师也决不退步,结果使幼儿在极度不愉快的情况下被动地接受教师的要求。这种缺乏弹性的规则执行方式既不利于幼儿内化规则,也不利于良好师幼关系的建立。
    2.注重行为问题
    与重视规则相联系,教师在师幼互动中十分注重对幼儿行为问题的处理,如以约束纪律为内容的互动出现的次数仅次于要求、指令或提醒。教师的确需要对幼儿的行为问题给予一定的重视,这也是教师有针对性地对幼儿进行教育的前提和契机。但值得注意的是,由于这类互动针对的是幼儿的消极行为或不当行为,不少教师在发起此类互动时往往采用批评、责怪甚至惩罚等方式,幼儿的体验也多是消极的、被动的。同时,不少教师常常为幼儿行为问题所牵制。特别是一些经验不足的教师,由于缺乏教育教学管理的有效方法,往往顾此失彼,整天忙于处理幼儿的行为问题,陷入了消极循环的问题性互动的怪圈。为此,在与幼儿的互动中,教师应更多地将关注的焦点放在幼儿活动本身及幼儿发展本身,关注幼儿活动内容、活动过程和活动体验,而不是去关注有没有行为问题。同时,要有意识地通过与幼儿积极有效的讨论来解决活动中的各种问题,而不是仅仅通过批评、点名等方式。
    3.缺少情感交流
    在师幼互动中,幼儿与教师进行情感交流的需求是非常强烈的。幼儿发起的大量间接寻求关注的互动,如展示活动或活动结果、寻求指导和帮助、告白、寻求关注与抚慰、告状、表白等,均反映出幼儿与教师进行情感交流的需求。但这种需求很少得到满足,教师更多的是忙于给幼儿立规矩、照顾幼儿的生活等,无暇顾及与幼儿情感上的交流。这与我们长期以来重视认知教育,忽视社会性教育,特别是情感教育有很大的关系。而积极的情感支持对幼儿尤为重要。教师要特别重视在互动中利用和发挥积极情感的支持作用。首先,要建立和谐的情感氛围,让幼儿敢于、乐于与教师交往,喜欢幼儿园,愿意参加各种活动。其次,要避免自觉不自觉地给幼儿带来消极体验。例如,教师在指导幼儿时常常反问“我不是刚刚讲过吗”,在生活照顾中表现出不耐烦,消极对待幼儿的不适宜行为,等等,都带给幼儿消极的情感体验。同时,教师还要创造机会与幼儿开展直接以情感交流为主的互动。在研究中,很多幼儿提出“希望老师笑”这一简单而又令我们难以平静的请求,这说明教师在建立积极的情感支持性环境和进行充分的情感交流方面还需要作出更多努力。
    4.具有明显的情景性
    我们在研究中发现,在教学活动和生活环节中,教师发起的要求、约束纪律等内容的互动更多,幼儿更突出的表现是服从。而在游戏中,相对于教育活动,特别是生活环节,幼儿所处的互动环境要宽松得多,互动内容的性质也更自由、开放,但互动的总体频次相对较少。同时,同为教育活动,以幼儿操作为主和以教师讲授为主的两类教育活动在师幼互动的内容分布上也具有不同的特点,前者表现出幼儿具有更充分的互动空间和内容,而后者则相对限制了幼儿发展和交往的机会。根据师幼互动具有明显的情景性这一特点,教师要有意识地多组织一些氛围比较宽松、幼儿交往机会较多的教育活动,为师幼之间和幼儿同伴之间进行更充分的互动创造良好的外部条件。而在游戏环节中,无论是教师发起的互动还是幼儿发起的互动均相对较少,这与幼儿沉浸在游戏中并更多地在与同伴互动不无关系,同时不少教师在游戏中相对放松,甚至将游戏环节当作自己休息或完成其他任务(如布置活动室、做教具等)的环节,这也直接造成了游戏中师幼互动不足的情况。这是广大教师尤其需要重视的问题。另外,大量的生活环节是教师与幼儿进行情感交流的时机,教师要抓住教育契机,注意调整现实中过于强调常规和纪律的做法。
    师幼互动内容带有比较明显的幼儿以上行型互动为主,教师以下行型互动为主,两者相互影响和彼此作用的特征。这与师幼互动中教师和幼儿双方角色地位的特殊性有直接关系。从积极角度看.这一特征有助于教师更好地发挥主导作用,主动引导幼儿积极、健康发展,促进幼儿活泼开朗的性格和积极的自我意识的形成,对儿童发展产生积极影响。但如果教师不注意正确处理教师主导与幼儿主体的关系,师幼互动中上行型与下行型互动相结合这一特征则有可能使幼儿在互动中处于更被动的地位,对幼儿发展产生不利影响。
    参考文献:
    [1]刘晶波.师幼互动行为研究:我在幼儿园里看到了什么.南京:南京师大出版社。1999.
    [2]李瑾瑜.论师生关系及其对教学活动的影响.西北师大学报,1996,(3).
    [3]闵容,罗嘉文.师生关系研究综述.教学研究,2006,(1).
    [4]Bridget K.Hamre,Robert C.Pi antaEarly Teacher-Child Relationships and the Trajectory of Children’S School Outcomes through Eighth  Grade.Child Development,2001,72,625--638.
    编辑:cicy
      
      
      
              关键词:师幼互动内容分布特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5678幼师网  长春伍陆柒捌集团版权所有

    GMT+8, 2024-11-16 10:36 , Processed in 0.039435 second(s), 22 queries .

    伍陆柒捌幼师网 Licensed

    © 2001-2014   版权所有:伍陆柒捌集团 吉林省关心下一代教育协会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找回密码 注册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