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帖
  • 人格培育幼教新闻 幼教课堂幼儿园
  • 教案课件素材资源 素质培养幼小衔接
  • 学前院校理念师德 专业知识专业能力
  • 培训辅导求职招聘 赛事活动会员vip
  • 育儿百科成长档案 交流区宝宝商城
  •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幼儿园手工活动实施现状及其改进策略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8-11-22 21:40:5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幼儿园手工活动实施现状及其改进策略――以运城地区为例
    [摘要]手工活动是幼儿园艺术领域重要内容之一,本研究以《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为指导,采用了文献法、调查法、观察法、案例法等研究方法,针对目前运城地区幼儿园手工活动实施现状进行了初步研究。通过问卷调查发现,幼儿园手工活动实施存在普及性不够、系统性不强、持久性较差、实施途径单一、评价不完善等问题。本研究针对以上问题提出了创设手工活动氛围、制定与分解手工活动目标、挖掘手工活动内容、探究手工活动途径、完善手工活动评价等相应对策,以促使幼儿园手工活动能够充分发挥其教育作用。
    [关键词]幼儿园教学;手工;手工活动
    手工是靠手的技能和使用简单工具对材料进行加工的一种造型活动。在人的童年和少年时期,如果没有依靠双手精细的、灵巧的动作激活抽象思维区域,那么将会影响人今后一生的发展。[1]可见,手工对幼儿的发展至关重要。《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以下简称《纲要》)指出,教师应“指导幼儿利用身边的物品或废旧材料制作玩具、手工艺品等来美化自己的生活或开展其它活动。”[2]笔者对运城地区幼儿园手工活动实施现状进行了调查,旨在通过研究发现目前幼儿园手工活动存在的问题,在分析其成因的基础上提出一些比较可行的教育建议,从而促使手工活动更好地发挥其应有的教育作用。
    一、幼儿园手工活动的实施现状
    本研究采用整群抽样和分层抽样相结合的调查方法,利用问卷调查了运城市13个县市170所幼儿园(市区10所、县50所、镇40所、乡70所)开展幼儿手工活动的状况,然后运用SPSSl3.O统计软件对调查数据进行了统计分析。主要调查结果如下:
    手工活动普及性不够。调查发现,无论城市、县镇还是乡村区域的幼儿园,开展手工活动的普及性都不够。如25%的城市幼儿园大班、中班、小班只是“有时”开展手工活动。所调查县区和乡镇幼儿园手工活动的开展更不容乐观。对幼儿使用手工工具情况的调查显示,让幼儿“偶尔”使用“剪刀”的城市幼儿园占到44%,县区幼儿园占到31.5%,乡镇幼儿园占到60%,还有1/3的幼儿园小班从没有用过剪刀。这说明城市、县区、乡镇幼儿园手工活动的开展都十分有限。
    手工活动持久性较差。部分幼儿园手工活动的开展时常是“忽冷忽热”“时有时无”,缺乏持久性。一方面是67.5%的幼儿园没有明确、具体的手工活动目标和相应的活动计划,另一方面是幼儿园大都对手工活动不够重视,往往将之排斥在常规教学之外,不能善始善终地加以开展。
    活动内容系统性不强。调查中发现,开设手工活动的幼儿园相关课程内容杂乱,随意性明显。如45.9%的幼儿园对手工活动“没有系统安排”,31.8%的幼儿园认为手工活动应“伴随其他领域教学进行”,还有11.3%的幼儿园认为应“根据老师情况进行”。
    手工活动实施途径单一。依据《纲要》精神,“教育活动内容的组织与实施过程是教师创造性地开展工作的过程”,应“寓教育于生活、游戏之中”。因此,手工活动的实施途径不应仅仅是“手工课”。但调查显示,45.2%的幼儿园认为手工活动的主要途径是上“手工课”,只有4.4%的幼儿园认为可以是“手工课”和“区域活动”,不到1%的幼儿园认为可以是“手工课”“区域活动”及“在其他教学活动中渗透”。
    手工活动评价不完善。从研究者随机观摩的手工活动看,多数幼儿教师对手工课的教学组织“虎头蛇尾”,手工活动设计中没有“评价”环节,即便有也明显存在评价不到位现象,不知道手工活动具体指向幼儿发展的哪些方面,也不知道手工活动该“评价什么”及“如何评价”。
    相关人员认识不到位。调查显示,分别有2%的上级主管部门、9.7%的幼儿园、44.79%的家长和9.7%的教师对幼儿手工活动“不认可、不支持”;乡村和县区幼儿园更是各有60%和41%的家长“不配合”。
    幼儿园教师缺乏有关手工活动的组织策略。调查发现,34.8%的幼儿园认为手工活动“老师喜欢但不会组织”,87.5%的幼儿园认为“手工活动不好组织”。农村幼儿园教师大多没有受过专业培养,而在受过专业培养的教师中,由于幼儿师范专业课程中手工课程内容与幼儿园教学存在严重脱节,使正规的幼儿园教师也普遍缺乏组织手工活动的教学策略。
    二、改进建议
    (一)创设手工活动课程文化氛围
    营造“手工活动的氛围”,就是要创造一种像“课堂文化”一样的课程文化。所谓“课堂文化”主要指的是一种课程实施过程中的心理气氛。[3][4]手工活动氛围指活动实施者对手工活动的认可、对这一活动对儿童发展价值趋向的理解、以及这一活动在幼儿园的全部课程中地位和作用所持有的观点,以给这一课程加上一种特定的“气氛”和“底色”。这种氛围是基于活动相关人员对手工活动的独特价值的认识所激发起来的兴趣和情感态度而形成的。[5]具体可以采用以下方式:通过“手工专题讲座”,纠正相关人员认识上的偏误,更新教育观念,提升教师相应的组织技能;通过“手工活动观摩”,萌发幼儿园和老师组织手工活动的兴趣,增进家长及相关人员对手工活动的认同感和支持力度;“手工作品展示”,如幼儿手工作品的展示,促进全园幼儿的相互观摩交流,让家长看到孩子的发展和进步。又如成人的优秀作品展,让幼儿在欣赏美、感受美的同时进一步激发创作欲望;[6]“家园互动共育”让家长和孩子一起动手制作玩具或手工艺品,增进亲子间的情感交流,激发并培养幼儿和家长对手工活动的兴趣。[7]
    (二)制定并分解手工活动目标
    制定幼儿园各年龄段幼儿手工活动的目标,并将目标分解到位,是幼儿手工活动持续、有序开展的保障。目标制定有利于克服手工活动实施的盲目性、临时性,增强活动内容的系统性。但需要注意的是,计划是预设的,教师应注意根据幼儿发展及需要,处理好预设和生成的关系,[8]不能在目标落实过程中僵化地执行计划。
    (三)挖掘手工活动内容
    《纲要》要求幼儿园教育内容“情景化”“过程化”“活动化”“经验化”,手工活动的内容既包括幼儿对活动对象―操作材料的认知,即静态的“是什么”的知识,更包括幼儿在活动过程中有关观察、探究、试验、搭建、描绘等活动本身的知识、技能技巧,即动态的“怎样做”的知识。教师要善于从手工操作材料或者手工操作过程等不同角度,多方面拓展手工活动的内容,同时丰富手工活动的材料资源。
    (四)探究多样化的手工活动途径
    从幼儿园课程实施的生成性、经验性、过程性、整合性和隐性化等特征出发,[9]笔者认为幼儿园手工活动实施途径应至少包括以下三方面:
    1.专门的有组织的幼儿手工活动课教学。
    有组织的专门的手工教学活动即传统意义上的“手工课”,是历来受到教师们重视的活动形式,但在教学形式上偏重集体教学,从而使教学成为单向、封闭、教师完全支配的活动,不利于幼儿各种能力及主动性、创造性、独立性的培养。此外,这种实施途径还会使活动内容的整合性、丰富性、可选择性、层次性等明显不足。因此,应该将“有组织的专门手工课”同以下两种途径相结合。
    2.一日生活不同环节中手工活动的渗透。
    实施手工活动,应变革传统教学只关注手工课堂教学的做法,注重幼儿的探究、体验和人际互动,注重以不同的教育活动形式完成手工活动的目标和内容,实现一日活动各环节的整合。如对小班泥工,老师就可以在生活中提供泥塑作品照片或实物,让幼儿欣赏、感受泥塑的美;在进餐、午点时,教师可以随机介绍面食和面食制品的名称等。在幼儿一日生活中,教师应注意随机指导和个别指导及有针对性指导相结合的原则,做到心中时刻有目标,眼中处处有孩子,实现时时处处有教育。
    3.手工活动同其他领域教学的有机整合。
    幼儿园课程整合观不仅倡导要重视幼儿一日活动各环节的整合,而且要重视幼儿园五大领域课程目标的整合。如在“有趣的风”这一科学主题活动中,老师就可以渗透“风中玩玩具”活动,让幼儿收集塑料袋、手纸筒、一次性纸杯等材料,想像制作风车、风筝、纸蛇等风中玩具。
    (五)完善手工活动评价
    1.掌握幼儿手工活动的评价方法。
    幼儿手工教学的评价同其他教育评价一样,是一项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的对幼儿手工能力发展和幼儿手工活动情况进行客观了解、分析、总结,为进一步的手工教育和指导提供依据的活动。根据手工活动的特点,在幼儿手工活动中主要运用的评价方法有观察评价法和表现评价法。无论是参与式的观察还是非参与式的观察,对教师了解幼儿手工活动的特点,或个别手工活动中幼儿的发展状况,都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同时,教师也应尝试运用表现性评价手段。因为手工活动中许多自然真实的情景为教师实施表现性评价提供了最有力的条件和时机。
    2.明确幼儿手工活动的评价内容。
    幼儿手工活动的评价内容应包括对“教师手工教育活动的组织评价”和对“幼儿操作过程及作品的评价”。教师组织评价中,手工活动教学目标应强调科学性、实效性、具体可操作性;活动内容要符合本班幼儿的经验水平,能为幼儿理解和接受,能够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活动准备要充分,能够从幼儿知识经验与物质材料等多方面考虑;活动过程要有利于幼儿有足够时间积极参与、主动操作和大胆表现;活动效果主要是从幼儿行为表现、创作的作品、目标的实现等方面来分析和评价。对幼儿手工能力发展水平评价主要从幼儿手工操作过程和手工作品两个方面入手。教师应学会观察记录幼儿在手工操作中的行为表现,然后整理、分析、统计,做出客观评价,如学会对同一名或一组幼儿在不同类型的多项活动中的行为表现进行记录,了解该群体幼儿的一般水平和个体差异,这不仅有助于增进老师对幼儿的了解,而且经过阶段积累,可使教师总结出幼儿手工能力的发展趋势与规律。
    3.制定幼儿手工活动的评价标准。
    为使幼儿教师手工活动指导更加关注儿童的发展,注重教学活动的有效性,有研究者曾分别制定了《幼儿手工行为评价标准》和《幼儿手工作品评价标准》,[10]从“材料与技巧”“修饰与造型”及“想像与创造”等方面对幼儿手工作品进行评价;从“构思”“兴趣性”“专注性”“独立性”、“创造性”“操作性”“常规”等方面对幼儿手工行为进行评价。评价标准的制定能促使教师掌握手工活动评价细则,增强教师的反思意识,提高其组织和实施手工活动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苏)B.A.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杜殿坤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4:109
    [2]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解读.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2:35
    [3](英)菲利浦・泰勒等.课程研究导论.北京:春秋出版社,1989:92
    [4]叶澜.课程改革与课程评价.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5
    [5]孔起英.学前儿童美术教育.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201
    [6]朱家雄.学前儿童美术教育.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132
    [7]杨学良.动手与智慧.陕西教育,2001,(11)
    [8]袁爱玲.学前创造教育课程论.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l:60
    [9]冯晓霞.幼儿园课程.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10
    [10]许鸿,陈蓉辉.幼儿艺术教育.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112
    编辑:cicy  
              关键词:幼儿园手工活动改进策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5678幼师网  长春伍陆柒捌集团版权所有

    GMT+8, 2024-12-26 20:27 , Processed in 0.040919 second(s), 24 queries .

    伍陆柒捌幼师网 Licensed

    © 2001-2014   版权所有:伍陆柒捌集团 吉林省关心下一代教育协会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找回密码 注册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