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帖
  • 人格培育幼教新闻 幼教课堂幼儿园
  • 教案课件素材资源 素质培养幼小衔接
  • 学前院校理念师德 专业知识专业能力
  • 培训辅导求职招聘 赛事活动会员vip
  • 育儿百科成长档案 交流区宝宝商城
  •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教育要兼顾幼儿的年龄特征和个性特征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8-12-1 09:12:2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黄老师:您好!读了您的来信,感觉您是一个善于反思与学习的老师。您不仅反思自己在实践中的做法,而且时刻拿《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 (以下简称《纲要)》)来观照自己的教育行为,这是十分值得肯定的。下面我想就您来信中提出的问题谈一下自己的看法。关于幼儿的年龄特征您通过细致观察娓娓道来了一个真实的教育案例,故事的主人公就是嘉鸿。嘉鸿身上所表现出的行为反映了她这个年龄阶段特有的年龄特征。所有的儿童都喜欢游戏,他们本能地倾向于争取游戏的权利和机会,尤其是当他们遇到自己喜欢的游戏时,总想玩得时间长一些。这个年龄阶段还有一个年龄特征,那就是自我中心性,他们总是认为自己是世界独一无二的中心,由此,他们很少顾及别人的需要、感受和立场。但教育的主张是,教育不能做儿童发展的“尾巴”,而是要走在儿童发展的前边。随着幼儿年龄的增长,社会向他们提出了适合他们年龄的社会性教育任务,这些任务可以集中概括为《纲要》中规定的社会教育目标,比如,“乐意与人交往,学习互助、合作和分享,有同情心”,“理解并遵守日常生活中基本的社会行为准则”,“爱父母长辈、老师和同伴,爱集体,爱家乡,爱祖国”等。针对幼儿的自我中心性,教育主张要帮助他们“去自我中心化”,即在儿童发展过程中引导幼儿逐渐区分并协调好自我内部之间、自我与外在环境之间的关系。在教育的影响下,幼儿逐渐知道了应该学会分享、学会合作、学会遵守一定的规则。但是知道并不等于能做到,在喜爱游戏和自我中心性的强大内驱力驱动下,幼儿想多玩的动机占了上风,但是也不能不顾及规则吧,于是出现了嘉鸿“藏在公平里的‘私心’”的情景。我相信,这是一个在成千上万个幼儿园每天都会上演的镜头,因为这就是真实的孩子,这就是年龄特征。关于幼儿的个性特征您可能同时会产生这样一个疑问:如果是年龄特征,为什么其他幼儿就没有嘉鸿那样的表现呢?这正是嘉鸿个性特征的体现。每个幼儿都是年龄特征和个性特征的混合体。毫无疑问,嘉鸿是一个初见“指挥者”端倪的孩子。(幼儿期是孩子个性发生、发展的时期,他们的发展还没有定型,我们只能说具有了某种个性的萌芽或个性倾向性)美国学者杰·D·贝尔把人的个性分成6种类型:指挥者、攻讦者、遁世者、悦人者、表现者、进取者。个性心理学家认为个性并无好坏之分,只是每一种个性的人都有其独有的特征。比如,“指挥者”的个性特征是:喜欢控制他所身处的环境,领导他所从属的任何组织,并以有规律的、有条不紊的方式生活。再比如,“遁世者”的个性特征是:躲避失败,远离麻烦;依赖于别人的领导,极少有什么自信,偏爱稳定和有惯例可循的工作;极少冒险,给自己制定的目标很低。“悦人者”的个性特征是:心理需要很明确,那就是使他人喜欢和满意自己;通过向他人表示友善、宽容、赞许来寻求承认;偏爱在和气的基础上与人打交道。每种个性类型在人群中都占有一定的比例,而且某种类型的人可能倾向于喜欢与这一种类型而不喜欢与另一种类型的人交往。比如,“指挥者”可能更喜欢与“遁世者”和“悦人者”打交道,因为后两者更容易受领导而不易与“指挥者”发生冲突;但是,“指挥者”可能不喜欢与“攻讦者”和“表现者”打交道,因为后两者不喜欢被领导,从而易于与“指挥者”发生冲突。可以猜想一下,嘉鸿组也许就是几种个性类型的组合体,因而虽然存在着显而易见的不公平,他们却能乐此不疲地游戏下去。想想初寒,他或许就是一个有“遁世者”或“悦人者”倾向的幼儿吧,否则,当嘉鸿明显用不公平的办法决定胜负后,他怎么就没有提出反对意见呢?有“遁世者”和“悦人者”倾向的幼儿虽然也具备年龄特征,但他们遁世和悦人的动机是行为的主导动机,因而表现出的行为掩盖了他们的年龄特征。相反,嘉鸿“指挥者”的个性倾向性“加剧”了她的年龄特征表现,使得她的行为在人群中凸显出来。教育要兼顾幼儿的年龄特征和个性特征幼儿园肩负着幼儿社会性教育的任务,而幼儿又存在着突出的年龄特征和个性特征。可以看出,儿童的本性和教育的要求之间是一对鲜明的矛盾,幼儿希望事事都按自己的要求来,而教育则要求他在一定的时候、一定的地点克制自己的需求,服从一定的社会规则,以最大限度满足每个人的要求和利益。那么如何解决这一对矛盾,促进幼儿的发展呢?社会领域的教育离不开知、情、意、行,其中“情”是最为关键的因素。只有通过增强幼儿的情感体验,才能加强幼儿的社会认知,从而真正改善幼儿的社会行为。因此,要想让幼儿克服自我中心性,最好的办法是让他在自己的真实生活中通过尝试错误的办法去实践、体验、感悟,从而找出合适的行为方式。比如,当嘉鸿说出“我是手心,我排第一”这一不合理的决定时,一般是会遭到同伴的反对的。文中所描述的嘉鸿不合理决定后的情景,一般是不常见的。这也许是嘉鸿经常这样做,导致了其他幼儿已经习以为常;也许是其他4名幼儿多为“遁世者”或“悦人者”倾向的幼儿,他们已经习惯了服从和被领导。相信大多数幼儿在这种情景下,由于游戏内驱力的驱使,都会提出“同样是手心,怎么自己就排最后一个”的质疑,这就迫使嘉鸿重新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从而使游戏顺利开展下去。好在这时候作为教师的您“挺身而出”,代表其他幼儿提出了质疑,成为挑战嘉鸿不公平行为的角色。教师这时的行为是适宜的,抓住了对嘉鸿进行公平教育的有利时机,会给嘉鸿留下深刻的印象。同时您也可以注意观察一下,嘉鸿组的4名幼儿若真是如我前边所分析的那样,多为有“遁世者”或“悦人者”倾向的幼儿,建议您以后不妨把其他类型的幼儿调换到这组来,这样就会给嘉鸿更多的学习机会。幼儿通常是通过尝试错误来学习正确的行为的,当他们的行为遭遇反抗时,他们才会想办法去调整和修正自己的行为。还有一种方法,那就是嘉鸿也遇到了有“指挥者”倾向的幼儿,她的利益可能就会受到威胁,这时她才有可能转换看待问题的视角,设身处地地站在别人的立场上看待问题。我们把这种方法称为“反面经验体验法”。有时候这种方法比正面经验体验给幼儿留下的印象更深刻。这里需要强调一下,相比起教师的直接干预,幼儿真实的生活经历、同伴之间不同类型的互动对他的教育意义更大,也更能真正触动他的心理和行为。对嘉鸿的教育,我们还可以利用她的个性特征。杰·D·贝尔指出,“指挥者”还有一个鲜明的个性特征,那就是:喜欢有条理的、秩序井然的工作环境,具有较强的规则意识和自律能力。我们再回顾一下嘉鸿的行为:当您要求嘉鸿选用其他办法来决定谁排第一时,她同意了并按公平的方法“竞争上岗”。嘉鸿起初“撇了撇小嘴”,我不认为她是不服气,而仅仅是急于游戏的年龄特征和个性特征在“作祟”。我们看到,嘉鸿一直在组织其他幼儿按规则在行事(虽然这些规则也是嘉鸿自己制定的,虽然有些规则不尽合理)。所有这一切都说明,嘉鸿的规则意识还是比较强的,她知道应该遵守规则,因此也没有公然违背规则,而是用自己的“小聪明”在规则的“掩护”下满足着自己的游戏需求。正像您所做的那样,我们可以直接指出嘉鸿所制定的规则的不合理性,引导她建立并遵守公平合理的规则。对于这类有“指挥者”倾向的幼儿,教育的重点不在于培养规则意识,而是让他们通过真实的生活经历真正体会到别人的立场、需要和利益。只有当幼儿的“去自我中心化”真正发生后,他才有可能主动做出分享、合作等行为。总之,对于嘉鸿这样具有“指挥者”倾向的幼儿,一方面我们要引导其关注同伴的感受、需要和利益等,遵守公平的规则;另一方面,也要注意强化其特长,增强其组织能力。也许二十多年后一个具有卓越领导能力的人才就会由此诞生呢!以上是我对嘉鸿行为的解读和些许教育建议,个人意见,仅供参考。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早期教育研究所  刘丽编辑:cicy        关键词:幼儿年龄特征个性特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5678幼师网  长春伍陆柒捌集团版权所有

    GMT+8, 2025-1-10 18:07 , Processed in 0.040271 second(s), 21 queries .

    伍陆柒捌幼师网 Licensed

    © 2001-2014   版权所有:伍陆柒捌集团 吉林省关心下一代教育协会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找回密码 注册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