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帖
  • 人格培育幼教新闻 幼教课堂幼儿园
  • 教案课件素材资源 素质培养幼小衔接
  • 学前院校理念师德 专业知识专业能力
  • 培训辅导求职招聘 赛事活动会员vip
  • 育儿百科成长档案 交流区宝宝商城
  •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好学生”快不快乐?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8-12-7 22:36:5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总是名列前茅的学生,确实有很多感觉很好,但显而易见的是,也有相当数量的好学生感觉很累。在北京一所名校硕士毕业后赴英国留学的Lucy杨,很幸运地属于学习自如的那一类。她从小学、中学到大学,一路风光,难得的是没有发展成“豆芽菜”,而是体健貌端,性情阳光。但她的几位同学,同样也是好学生,却有各种各样的不适:一位经常失眠,另一位则一直很抑郁......
    “事实上,我们的很多大学生是带着各种‘症状’上大学的。”武汉中德医院精神分析治疗师曾奇峰说。这些小学、中学和大学的佼佼者,即使身体或是情绪出现了诸多失常反应,却仍然能够继续获得好成绩。出色的成绩单似乎就表示一切都好。但危险可能就藏在好成绩的背后。
    报警信号
    李珏12岁,在北京一所中学读初一。“这孩子非常自觉,对学习有浓厚的兴趣,我们对她特放心。”李珏的妈妈回忆说,“后来,孩子连她一直喜欢的‘探索’之类的电视节目都不看了。现在想起来,的确有些不对劲。”后来发现,孩子情绪上很自闭,严重厌学了。
    “就是这种‘不对劲’会带来问题。”曾奇峰在门诊中见到大量对学习失去兴趣的“好学生”,他说:“孩子对学习过多地投入,是一个重要的信号,特别是当孩子因为学习而排斥其他活动的时候,应该引起家长的重视,这时的孩子在心理上已经出现了症状,却没有得到及时的帮助。”
    有些好学生完全变成了厌学者,或者对学习本身产生了很大的怀疑。抚顺二中心理健康教育咨询中心白云阁老师指出:“有些孩子通过一些破坏行为,比如情绪暴躁,试图引起别人的关注。”一味关心孩子学习的家长往往看不到这一点:孩子想通过改变自己的行为,来吸引他们关注自己。
    不让自己成为大学怪物
    长大就意味着要面对失败,也意味着摆脱父母的控制,对父母的权威形成挑战。一些好学生开始摆明自己的姿态:明明可以好好学习,就是厌学、弃学;更多的人则长期做学生,带着父母的愿望和鼓励,长久地走一条令自己苦恼的路。“有时候,30多岁的人了,还会仅仅为了让父母高兴而学习。”精神分析师曾奇峰指出,“中国孩子的父母太强调学习的重要性,以学习为借口,过多地控制孩子,而孩子无力摆脱这种状况。有一些孩子真是快被这样的父母折磨死了!”
    对于那些不间断地读书的学生,曾奇峰提出了自己的疑问:“我们的大学里养了一批怪物:只有本事读书,没有本事工作;除了学习之外,没有其他自娱方式,他们会一直读到博士毕业。只可惜我们的大学只有3种学位:学士,硕士,博士。有的学生甚至觉得要是有30种学位就好了,这样就可以一直在学校里学下去。谋取各级文凭成为他们逃避社会的策略,成为推迟长大的方法。”这种态度在无意中得到家长的鼓励,他们正好借此把孩子保留在自己可以控制的范围之内。
    别再让孩子太用功了
    当孩子的愿望和父母的期待差别过大时,家庭危机随时可能爆发。这时,即使是高材生也意识不到:他们已经不再愿为超出自我之外的动机学习了。家长应该学会给自己家里的好学生减减压,让他们试着做一些其他的事情,承担一些责任。如果家长们以前没有认真倾听孩子的声音,在这种时候,请一定认真倾听:不要再给孩子的教育注射“兴奋剂”了。
    如果孩子喊累或者喊烦,家长要相信他们,并帮助他们休息放松;如果情况没有改变,孩子仍然过分投入学习,或者相反,他们不想再上学,那就应该马上去咨询专业人士的意见。
    他们的四个主要动机:
    让父母满意:为爸爸妈妈得好成绩。
    一直当孩子:尽量延长自己的学业,以避免在成人世界里遭受挫折。
    保证家族事业的延续:父母的典型语录“你要继承我们的公司呢,我的儿子!”
    提高社会地位:父母觉得自己在社会上很失败,希望孩子为自己争气。对他们来说,出色的成绩单似乎表示一切都好,但危险可能就藏在好成绩的背后。
    不要把孩子和学生混为一谈
    法国教育专家摩泽勒(Moselle)和让-马克•路易(Jean-Marc Louis)认为,作为父母,不应该把孩子和学生混为一谈。要是这样的话,如果孩子在学习上遇到挫折,他会害怕失去父母的关爱。孩子的内心一直有这样的疑问:我的父母到底是爱我呢,还是爱我考试所得的好成绩,以及那美妙的“好学生”称号?如果我没有好分数,我会不会一文不值?“父母不是孩子的另一个班主任,在任何时候,父母都应该站在孩子一边,作为孩子的盟友,与孩子共同面对。”曾奇峰说。
    在孩子出现不适时,可以考虑从以下3方面着手应对:
    孩子不断遇到挫折时,可能不想在现有方向发展了。父母可以帮助孩子按照其愿望和能力,确定一个职业发展计划。
    孩子在努力学习,但感到自己无能。可以让孩子参加由心理医生组织的小组活动,以确认自我。角色扮演类的游戏也可以帮孩子忘却学习苦恼。
    孩子感到苦恼,身体出现异常,却难以表达自己的不适。可以让孩子参加心理分析或者接受个人心理治疗。孩子将可能发现苦恼也是有意义的,并重新把握人生和作出自己的抉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5678幼师网  长春伍陆柒捌集团版权所有

    GMT+8, 2025-1-5 07:09 , Processed in 0.077124 second(s), 22 queries .

    伍陆柒捌幼师网 Licensed

    © 2001-2014   版权所有:伍陆柒捌集团 吉林省关心下一代教育协会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找回密码 注册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