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帖
  • 人格培育幼教新闻 幼教课堂幼儿园
  • 教案课件素材资源 素质培养幼小衔接
  • 学前院校理念师德 专业知识专业能力
  • 培训辅导求职招聘 赛事活动会员vip
  • 育儿百科成长档案 交流区宝宝商城
  •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学会做人】一句话箴言解读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9-5-5 06:28:44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jiaotianjiao 于 2014-4-15 15:36 编辑

          用陆条律己、柒种品格、捌项能力来不断的剖析、修炼自我,达到“真、善、美”的做人标准和境界。
                                                     ——姜云红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苟不教,性乃迁……,《三字经》开篇就提出了这样一个重要的问题:做人是后天的,做人乃立身之本。那么,怎样做到从一个自然人过渡到一个达到“真、善、美”的做人标准的社会人呢?

         

           一、要确立做人的标准,一个人生的目标
          我国近代著名学者王国维提出:人生有三种境界。他在《人间词话》中就曾阐述道: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
        我们认为,王国维的三种人生境界已然是相当积极了,充满了乐观向上的哲理:第一重境界是登高望远,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第二种境界是不懈奋斗,百折不挠,矢志不渝;第三种境界是发现规律,而依据规律,进入人生价值和精神自由的境界。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每个人的行动都受思想的支配,有什么样的思想,就有什么样的结果。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思想,但境界却有高低之分,优劣之别。大致分一下,人的境界不外乎三种:一是为自己,二是为家庭,三是为社会。即我们常常讨论到的:大公无私,公而忘私;公私兼顾;自私自利。不错,为自己为家庭并无不妥,我们每个人都是社会中的个体,家庭是社会的细胞,这些也是社会和谐的基本保证。但假设人人都只为自己,只为家庭,那么客观上便无疑会危及社会、危及他人的利益。而国家的前途,人类的命运,社会的发展,又靠谁来保障,谁来推进呢?!这无疑是一个摆在我们面前非常严肃的问题,特别是摆在我们青年教师和莘莘学子面前,不容错过的思考和必须躬身实践的人生课题。
        下文这个发生在哈弗大学真实的故事,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有一年,一群意气风发的天之骄子从美国哈佛大学毕业了,他们即将开始穿越各自的玉米地。他们的智力、学历、环境条件都相差无几。在临出校门前,哈佛对他们进行了一次关于人生目标的调查。结果是这样的:
        27%的人,没有目标;60%的人,目标模糊;
      10%的人,有清晰但比较短期的目标;
      3%的人,有清晰而长远的目标。
      以后的25年,他们穿越玉米地。25年后,哈佛再次对这群学生进行了跟踪调查。结果又是这样的:
      3%的人,25年间他们朝着一个方向不懈努力,几乎都成为社会各界的成功人士,其中不乏行业领袖、社会精英;
      10%的人,他们的短期目标不断地实现,成为各个领域中的专业人士,大都生活在社会的中上层;
      60%的人,他们安稳地生活与工作,但都没有什么特别成绩,几乎都生活在社会的中下层;
      剩下27%的人,他们的生活没有目标,过得很不如意,并且常常在抱怨他人、抱怨社会、抱怨这个“不肯给他们机会”的世界。
      其实,他们之间的差别仅仅在于:25年前,他们中的一些人知道为什么要穿越玉米地,而另一些人则不清楚或不很清楚。

                                     
           从上面的例子我们可以看出,只要我们心中有个大目标,泰山压顶不动摇;心中没有大目标,一根稻草压弯腰。这也是人为什么活着、怎样活着才有意义的大问题,更是一个人的人生观、价值观的具体体现。现实中,空洞的大道理讲得再多也没有用,理想、目标、信念必须同自己的实际行动紧密联系起来。以实现与基本需求、欲望和信仰相对应的行为志向。这也正像英国著名诗人莎士比亚所说:“上天生下我们,是要把我们当作火炬,不是照亮自己,而是普照世界。”



           二、要明白怎样去做和可以做一个什么样的人
          (一)要做一个勇于担当的人
        这种担当是一种道义,概括起来就是责任心。对国家要忠诚,对事业要执着,对工作要勤勉,对他人要关爱。李大钊说过:铁肩担道义。对国家对民族的担当就应该忠贞不二,像岳飞、文天祥那样,像无数为中华民族的利益抛头颅洒热血的仁人志士和革命先辈那样,义无反顾,慷慨赴死。这正是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每一个中华儿女、炎黄子孙都应该做到的。
        对事业的敬业和执着体现着一种担当。像诸葛亮那样鞠躬尽瘁;像钱学森、华罗庚那样创造辉煌;像焦裕禄、孔繁森那样全心全意;像每一个著名专家、学者、劳动模范那样事业有成。对待工作要勤勉、刻苦,像雷锋说的,“对待工作像夏天般火热”,不仅热爱,更要钻研,这是所有普通人都可以做到的。而我们这些在三尺讲台上执教的老师和孜孜以求的学子们,传授知识与学习知识正是我们目前的任务,也应该像认真对待工作那样来对待它。对他人要关爱,还是引用雷锋的话,“对待同志要像春天般的温暖。”对同学、朋友、同事,身边的人,哪怕是素昧平生的人,当他们需要帮助时,我们都该施以援手,给予帮助,像那首歌中唱的:“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这世界将变成更美好的人间。”
          (二)要做一个讲原则而又不斤斤计较的人
        古语有云:“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格言联璧·持躬类》有一句话,叫“聪明者戒太察,刚强者戒太暴,温良者戒无断。”意思是聪明的人力戒过于明察,刚强的人力戒过于暴躁,温文尔雅的人力戒优柔寡断。这主要是说,做人,要把握好一个“度”,把握好自己,才能生活得精彩。
         在职场中,不斤斤计较有时能带给你意想不到的结果。下面这个故事便是个很好的例子。
        “您好”,王某对老总说,“昨天我交给你的文件签了吗?”老总转了转眼睛想了想,然后翻箱倒柜地在办公室里折腾了一番,最后他耸了耸肩,摊开双手无奈地说:“对不起,我从未见过你的文件。”如果是刚从学校毕业,王某会义正严词地说:“我看着你的秘书将文件摆在桌子上,您可能将它丢进废纸篓了!”可现在他才不会这样说呢。既然老总能睁眼说瞎话,那又何毕与他计较呢?因为结果是他的签字。于是王某平静地说 :“ 那好吧,我回去找找那份文件。”于是,王某下楼回到自己办公室,把电脑中的文件重新调出再次打印,当王某再把文件放到老总面前时,他连看都没有看就签了字,其实他比王某还清楚文件原告的去向。
        是的,这也是我在于上司发生冲突时的解决方式。我不赞成在冲突发生以后一走了之,因为在新环境里还会出现老问题,到那时你又怎样呢?我也不赞成为了争一口气大闹一场,因为吵闹不能解决问题,反倒有可能断送了职位,还是实际一些吧!说到实际,谁是谁非也并不重要,即使是我对了而上司错了,我也会开动脑筋为上司找一个下台阶,无论如何,解决冲突的前提是合作!
        聪明的人会装傻,谁是谁非不重要,好汉不吃眼前亏。针尖对麦芒在某些场合是一种耿直与正义的表现,而在与上司相处时则是一种失策的表现;糊涂时常为人不屑,但在特定情形下,则是一剂良方。
                                           

          (三)要做一个敢于激流勇进而又能审时度势急流勇退的人
          古今中外,能够百折不挠,在逆境中奋起;而在顺境中又可以高扬风帆、长驱直入的范例,真可以说是不胜枚举,俯拾皆是。像那个屡战屡北,三次自杀未果而被人救起,将自己的败绩写给朝廷却称为屡北屡战的曾国藩,最后也的确成了镇压太平天国起义,为清朝中兴做出杰出贡献的名臣。的确,逆境可以摧垮人的意志,使人颓唐,同时也可能会使很多人选择躲避风雨,随遇而安。但我们作为炎黄子孙,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公民,以振兴中华为己任的新时代青年,选择激流勇进,奋力开拓,这是我们责无旁贷的责任,且应该愈挫愈奋,一往无前。要看银山排天浪,开窗放入大江来。天生一个仙人洞,无限风光在险峰。这的确是一种崇高的追求和人生境界。
        同时,还有另一种境界,同样需要博大的胸怀和足够的勇气,那就是急流勇退。人生一旦达到辉煌的顶点,就需要审时度势,识大体,顾大局,从关键的岗位上退下来。像历史上那个辅佐越王勾践的范蠡,一旦卧薪尝胆的越王战胜了吴王夫差,他就留信给一起为勾践出谋划策的文种,告诉他“飞鸟尽,良弓藏,狐兔死,走狗烹”。他很自觉地告别了荣华富贵,据说是携西施一块远走他乡,过起了隐居生活。而文种未听范蠡的劝告,终于被越王赐剑自尽。还有那位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的张良,帮助刘邦打败项羽,取得天下。汉六年(前201)正月,高帝封赏功臣。张良不曾有战功,高帝说:“出谋划策于营帐之中,决定胜负在千里之外,这就是子房的功劳。”让张良自己从齐国选择三万户作为封邑。张良说:“当初我在下邳起事,与主上会合在留县,这是上天把我交给陛下。陛下采用我的计谋,幸而经常生效,我只愿受封留县就足够了,不敢承受三万户。”于是封张良为留侯。后来张良又当众宣称道:“我家世代为韩相,到韩国灭亡,不惜万金家财,替韩国向强秦报仇,天下为此震动,如今凭借三寸之舌为帝王统师,封邑万户,位居列侯,这对一个平民是至高无上的,我张良已经非常满足了。我愿丢却人世间的事情,打算随赤松子去遨游。”张良于是学辟谷术,行道引轻身之道。正值高帝驾崩,吕后感激留侯,便竭力让他进食,说:“人生一世,时光有如白驹过隙,何必自己苦行到这种地步啊!”张良不得已,勉强听命进食。其实,张良也已经意识到“飞鸟尽,良弓藏,狐兔死,走狗烹”的道理,他不愿像韩信、彭越、英布等人那样,不知进退,受人戕害。八年后留侯安然去世。
        视频:范蠡退隐之谜
                           

          其实,在我们党内,也早已建立了退休制度,废除了党和国家领导人领导职务终身制的做法,从而在制度上给予了保证。当然,作为一般人,也存在急流勇退的问题:比如,你力不从心,辞退了一个小小的领导职务;你精力不济,把主政的事情让给了别人。发挥点儿余热,做你还能做的事情,何乐而不为呢?这对你,对事业,对他人,也可能都是幸事。
          (四)要做一个胸怀开阔,淡泊名利的人
        古人讲,大丈夫立世,当有一个宽阔的胸怀,一种谦和的态度,一派从容的举止,一副友善的心肠。用我们今天的话说,就是要见困难就上,见荣誉就让;把困难留给自己,把方便让给别人;不争名于朝,不争利于市。真正做到不年华虚度,积极进取,而又淡泊明志,宠辱不惊。
        其实,宠辱不惊,去留无意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却十分困难。我辈俱是凡夫俗子,喧嚣的世界,竞争的生活,对我们不能不产生压力,我们又怎能做到淡泊名利,不忧不惧、不喜不悲呢?
        第一,要明确自己的生存价值,找准人生的定位,追求而不苛求,心中无过多的杂念、过多的私欲,就不会患得患失。
        第二,就是“走你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不要过分在乎别人对你的看法,也不要过分看重事业的成败,只要自己曾经努力过,奋斗过,也就问心无愧,心底坦然了。若像晋陶渊明式的挂冠而去,不为五斗米而折腰,更是何等的气魄,何等的豁达风流啊!
    只有我们做到了宠辱不惊、去留无意,方能心态平和,怡然自得;方能达观进取,笑傲人生。这叫做,是大英雄自洒脱,是真名士自风流!
          (五)要做一个爱岗敬业,有一分热发一分光的人
        大千世界,芸芸众生,总以普通人居多。就是我们公司,我们学校,也是普通员工,普通学生占绝大多数,因此我们不能奢望人人都做伟人、英雄,做出惊天动地的事业,但是我们必须脚踏实地,从自身条件和能力出发,做我们力所能及的实实在在的工作,爱岗敬业。
        每一个人都要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有一分热发一分光,不埋没自己,也不勉强自己,老老实实地做人。即使身有残疾,有难以克服的困难,也要身残志坚,竭尽全力,为社会创造价值,不给社会增加负担。
        王进喜同志就是我们这个时代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典范。
                   
        王进喜的“铁人精神”是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激励着一代代石油人,也激励着我们在平凡岗位上工作的人们,要爱岗敬业,要艰苦奋斗,要有一分热就发一分光,要将“铁人精神”在我国传承下去。
        总而言之,我们通过积极努力,不懈奋斗,能做伟人做伟人,能做英雄做英雄,能做强人(能人)做强人(能人),能做普通人就做普通人,最低标准要做好人,做一个自食其力,对国家、社会有用的人。但是我们不奢望做完人,因为金无足赤,人无完人,那是在任何社会、任何情况下都根本无法做到的。
        我们应该用陆条律己、柒种品格、捌项能力来不断的剖析、修炼自我,达到“真、善、美”的做人标准和境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5678幼师网  长春伍陆柒捌集团版权所有

    GMT+8, 2025-1-2 23:46 , Processed in 0.043779 second(s), 25 queries .

    伍陆柒捌幼师网 Licensed

    © 2001-2014   版权所有:伍陆柒捌集团 吉林省关心下一代教育协会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找回密码 注册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