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帖
  • 人格培育幼教新闻 幼教课堂幼儿园
  • 教案课件素材资源 素质培养幼小衔接
  • 学前院校理念师德 专业知识专业能力
  • 培训辅导求职招聘 赛事活动会员vip
  • 育儿百科成长档案 交流区宝宝商城
  •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有效应答让幼儿思维活起来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8-12-10 01:39:4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在课堂教学中,应答作为提问的延续,是有效教学的核心。只有教师恰当、合理、科学、艺术地应答,才能实现师生积极、有效和高质量的互动,激发幼儿思维,发展幼儿智能。但在教学中,教师们却因多种原因存在无效应答的状况。针对这一情况,我园以中班语言活动《点子大王》为例,针对教师最典型的几个课堂应答提出优化建议,在课例跟进的片段实录对比研讨中,带领教师们理解“如何通过教师的有效应答推动幼儿的学习”。一、典型应答1:“还有什么?”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经常会创设情境让幼儿想办法,这时教师会用一个个的追问“还有吗?还有其他不同的方法吗?”来回应幼儿的回答,期望幼儿能想出更多、更有创意的答案,直到幼儿思维混乱、师生都感觉枯燥疲惫。那么针对这样的情况,教师怎样应答才能让幼儿说出丰富的答案呢?优化建议:用梳理引导“有序思维”            [tr]            [td]            问题情境            [/td]            [td]            小树想为妈妈跳个美丽的舞蹈,你们说小树可以怎样摇摆枝条跳出美丽的舞蹈?            [/td]        [/tr]        [tr]            [td]            课例1            [/td]            [td]            跟进课例2             [/td]        [/tr]        [tr]            [td]            幼1做了个动作,说:“这样摇摆”师:很好看,还有没有不同的动作? 幼2也做了个动作师:也很好看,还有没有? 虽然多次追问,但幼儿的动作还是很局限。                       [/td]            [td]            幼1做了个动作。说:“这样摇摆”师:你刚才是一根小树枝往前面摇摆,还可以怎么摇摆?            幼2边做动作边说:2根树枝往后面摇摆。师:有创意,变成了双手往后摇摆,还有不同的创意吗?            在接下来的时间里,幼儿用单手、双手演绎着不同方向树枝的摇摆,表现丰富多样。            [/td]        [/tr]   
    对比研析:课例1中的应答起不到帮助幼儿拓展思维的作用,幼儿对动作的想象和表现也仍旧是无序和原始的。课例2中的教师应答给予了幼儿拓展思维的方向性,幼儿也很快地接受了这种隐形的指导。通过教师应答的潜在指导,幼儿学会有序思维的方法,拓展了想象空间,提升了经验。为什么幼儿的回答会想不全?这是由于幼儿的逻辑思维还没有发展起来,很多时候是直觉思维。如果教师在应答时不帮助幼儿去分析和整理自己的经验,那么幼儿的思维永远只停留在原始状态。二、典型应答2:“说过的不能说!”在教学活动中,经常听到教师为了启发幼儿的独立思维喜欢回应“说过的不能说”,但可惜的是总有部分幼儿在课堂中默默无闻地充当听众或是“应声虫”,只有少部分幼儿积极发言。作为教师,不应该任由那部分幼儿只是服从群体思维,不去独立思考,发表自己的见解和观点。那么教师怎样用语言启发幼儿积极的思维,形成自己独有的观点呢?优化建议:用鼓励激发“独立”思维            [tr]            [td]            课例1                [/td]            [td]            跟进课例2            [/td]        [/tr]        [tr]            [td]            师:想想看还有什么方法? 说过的不能说。            幼儿都呆滞地坐着没有人举手,虽然教师再三说“再想想看”,却不能激起任何思维浪花。            [/td]            [td]            师:除了工具和小动物帮忙还可能有什么方法?来吧,有想法的孩子是值得赞扬的。幼1:小乌龟会爬,让它自己慢慢爬上去拿下来。听到这个答案,许多幼儿坐不住了,站起来质疑“乌龟只会在沙地上爬,又不会爬树的”。            幼2:不对,有的乌龟是会爬树的。师:我欣赏你们,会质疑说明你们都在认真思考,我更喜欢你,别人说是的时候你说不是,可是会质疑是要有根据的。            幼3:我和爸爸在书上看到过有一种鹰嘴大头龟,头不能缩入壳内,但因为有锋利的爪子和有力的尾巴,它能爬上树捕捉小鸟。            师:你的理由说得很清楚,爱看书的孩子就是知识丰富,谢谢你的分享。            [/td]        [/tr]   
    对比研析:在课例1中教师回应“说过的不能说”,一开始还有两个幼儿补充回答,然后就都僵住了,课堂毫无生机。巴甫洛夫认为:积极的情绪是人一切活动强有力的发动者和鼓舞者。教师积极的正面鼓励,能激发幼儿学习和思维的乐趣。在课例2中教师一直采用鼓励的方式给予幼儿一种价值判断标准——“有独立想法的孩子是值得赞扬的”,如此激发幼儿主动思考和表达的积极性。教师的第二个应答在保护幼儿敢于质疑和独立思考的同时,提醒幼儿质疑要有根据,激起幼儿更高层次的思考。为了证明自己的质疑有道理,幼儿需要调动一切知识和经验去说服大家。最后教师说“爱看书的孩子就是知识丰富”又潜在地激励幼儿去阅读。智慧的应答就是这样层层推动着幼儿的发展。三、典型应答3:“你错了,再说一遍!”有些教师在日常教学中习惯用“负性思维”评价幼儿,“你错了”“你又忘记了”……使得幼儿慢慢丧失独立思考和表达的自信心,怀疑自己独立思考的能力,从而不愿思考或自我否定。要激发幼儿敢想、敢说还需要教师给予幼儿温暖适宜的应答,为幼儿创造一个有安全感的课堂。优化建议:用呵护鼓舞“大胆”思维            [tr]            [td]            课例1             [/td]            [td]            跟进课例2            [/td]        [/tr]        [tr]            [td]            一名幼儿说错了话,引起哄堂大笑。师:你说错了,你看小朋友都在笑你,重新说一遍。幼儿涨红了脸.说不出话。坐下后也不再参与。            [/td]            [td]            一名幼儿话说到一半说不下去,引来同伴的嘲笑。            师:朋友们的笑是对你的鼓励,来,我们重新理一理,把想说的说清楚。            听到老师的话,同伴们都停止了嘲笑,说“再说一遍”。在鼓励下,幼儿吸口气,重新想了一想,大声、清楚、完整地说了一遍。            师:瞧:说得大声又清楚,给他点掌声。这名孩子受到鼓舞,一直都积极参与。                 [/td]        [/tr]   
    对比研析:课例1中教师用对和错来评价幼儿,让幼儿产生很强的挫败感,使得幼儿因为怕说错、被嘲笑不再参与讨论,这样的应答使他对自身产生了怀疑。课例2中教师帮助幼儿化解尴尬的境地,其他幼儿通过教师应答中的暗示,也自觉停止嘲笑,学习鼓励同伴。教师的回应给予了幼儿很高的接纳度,使他们有一种被认可的感觉,敢于为自己辩解,重新再说一遍。四、典型应答4:滥用“为什么?”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们还很喜欢追问幼儿“为什么”,但并不是所有的“为什么”都有效,如何将“为什么”用得恰到好处,还需要教师们有所判断。优化建议1:幼儿回答肤浅时。用“补问”提升思维敏捷度问题提出了,幼儿回答没到点子上,教师就不应该只是使用“为什么”,而需要采用补问的形式,降低难度,将前面的问题分解成相对容易的分问题,或者变换角度,引导幼儿换一种角度去思考问题。            [tr]            [td]            问题情境            [/td]            [td]            狮子没有好朋友怎么办?            [/td]        [/tr]        [tr]            [td]            课例1            [/td]            [td]            跟进课例2            [/td]        [/tr]        [tr]            [td]            幼:找老虎做朋友。师:为什么呢? 幼:因为它们都很凶、很坏。              [/td]            [td]            幼:找老虎做朋友。            师:是的,老虎是可以成为狮子的好朋友,但是狮子得有些行动才能让老虎成为好朋友,你平时是怎么去交好朋友的?            幼:可以给朋友带些好吃的、好玩的,说:“老虎,我们做好朋友,一起吃东西、一起玩好吗?”老虎说:“太好了!”然后它们一起吃东西、玩玩具,狮子不再感到孤单了。            [/td]        [/tr]   
    对比研析:在课例1中,幼儿的回答比较浅,教师的追问“为什么”并不能引导幼儿深入思考.反而产生了误导。课例2中教师因势利导,顺着幼儿的思路,通过补问让幼儿的思维集中到狮子交朋友的“具体做法”上来,幼儿因为有生活经验,表达就很全面、细致、深刻。优化建议2:回答歧义时,用“追问”提升思维深度            [tr]            [td]            问题情境               [/td]            [td]            狮子没有好朋友怎么办?               [/td]        [/tr]        [tr]            [td]            课例1            [/td]            [td]            课例2            [/td]        [/tr]        [tr]            [td]            幼:也可以找长颈鹿、小兔子来做好朋友。            师:但是它们很怕狮子呀,怎么做好朋友? 幼儿吐了一下舌头,坐下了。              [/td]            [td]            幼:狮子可以去找找小兔子、小松鼠做好朋友。            师:为什么你会认为狮子和小兔子也可以做好朋友?                幼:因为小兔子、小松鼠都很善良,狮子只要不吃小动物,那么小动物们就会原谅狮子,狮子也可以找到很多好朋友。            [/td]        [/tr]   
    对比研析:在成人的思维中,狮子是要吃“小兔子”这些小动物的,课例1中教师认为幼儿的回答违背了常规,用自己的惯性思维否定了幼儿的回答,没有给幼儿说明原因的机会,也让其他幼儿不敢再异想天开。课例2中教师恰到好处的追问,给予了幼儿说明理由的机会,了解了幼儿的思维过程。在课堂中,最要避免的是重复幼儿答案或者“棒棒棒,你真棒!”这种思维含量低、缺乏归纳和提升的简单应答,否则看似师幼互动频繁,而实际上幼儿的思维能力没有得到任何实际提升。教师对幼儿的有效应答最终是还要建立在倾听、尊重的基础上,因势利导,推动幼儿思维发展。编辑:cicy        关键词:师幼互动有效应答幼儿思维活起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5678幼师网  长春伍陆柒捌集团版权所有

    GMT+8, 2024-9-28 00:52 , Processed in 0.074362 second(s), 22 queries .

    伍陆柒捌幼师网 Licensed

    © 2001-2014   版权所有:伍陆柒捌集团 吉林省关心下一代教育协会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找回密码 注册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