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帖
  • 人格培育幼教新闻 幼教课堂幼儿园
  • 教案课件素材资源 素质培养幼小衔接
  • 学前院校理念师德 专业知识专业能力
  • 培训辅导求职招聘 赛事活动会员vip
  • 育儿百科成长档案 交流区宝宝商城
  •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探究运动器材的摆放与幼儿运动心理的关系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8-12-10 03:56:3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在幼儿园运动区环境的创设过程中,教师要注意运动器材的摆放。运动器材的组合搭配、摆放的位置等,都会对幼儿的运动心理产生一定的影响。笔者以小班运动区环境创设为例,探究并分析运动器材摆放与幼儿运动心理之间的关系。 案例1 1.场景:一条高35厘米,宽21厘米,由三张板凳组成的“板凳桥”。2.观察对象:小班刚入园幼儿。3.幼儿运动行为:有几个孩子大胆走过,速度较快。有一些孩子略微紧张,眼睛紧盯着木桥慢慢走。个别孩子慢慢弯腰走过“小桥”。4.活动后的分析和思考:部分孩子能自然、协调地走过“木桥”,部分孩子表现得有些紧张,整个人没有放松。表现为:眼睛紧盯着“木桥”不松懈,比较慢;个别幼儿弯腰前行。从活动状况来看,板凳虽有一定的高度,但这个高度孩子们是可以完成的,不过动作上不够协调,比较僵硬,没有完全放松。孩子们为什么紧张?是否因为板凳比较窄,对小班孩子来说有一定心理上的挑战性?如果视觉上有变宽的感觉,幼儿的运动行为会是如何?5.推进策略:调整运动环境,将“板凳桥”移至水池旁。 案例2 1.场景:将案例1中的“板凳桥”移至水池旁。2.观察对象:小班刚入园幼儿。3.幼儿运动行为:孩子们表情是放松的、欢偷的,有一些孩子一边走一边回过头和我聊天,孩子们脚步比之前快了一些。之前弯腰走、踉跄的孩子也能自然地、慢慢地走过“板凳桥”,并且不断反复鱼贯进行。4.活动后的分析和思考:“板凳桥”的位置发生变化之后,孩子的表现大相径庭。无可厚非,孩子们喜欢后者。“板凳桥”移至水池旁后,水池旁的突起的围栏像是一条“石桥”,而且“石桥”的高度几乎和“板凳桥”同高。通过材料摆放上的调整让“视觉变宽”,孩子们心理上有安全感了,自然不再紧张,不再拙笨。从很多孩子脸上的表情以及不时回头和我说上几句的状态来看,他们十分享受这个过程。对于他们而言,运动中的安全感和乐趣最重要。 案例3 1.场景:砖地上由两张高28厘米,宽21厘米的板凳及一张高35厘米,宽21厘米架空组合成的的桥。2.观察对象:小班上学期幼儿。3.幼儿运动行为:几个孩子双手持平向前走,动作自然、协调。有的孩子走到“桥”的最高点尤为小心,缓慢走过;有的孩子表情紧张;有的停住不动,过了一会儿继续向前;有的弯腰往后看,嘴里说:“老师说不能碰前面的小朋友。”个别孩子到“桥”的最高点时主动伸手向我求助,或者手撑在板凳上,向前爬行。我鼓励这些孩子,“来,燕子老师保护你们。”之后,我始终站在一旁,双手打开做保护状,这些紧张的孩子相继独立、动作缓慢地过了桥。4.活动后的分析和思考这个组合对小班的孩子来说有一点点难度。从完成的情况来看,大部分孩子都能完成,只是部分孩子显得比较紧张。尤其是走到“桥”最高点的时候,表现出了特别小心的状态,或是犹豫,或是求助,或是担心同伴干扰。在得到老师的帮助和鼓励之后,孩子们也大胆地迈出步伐,不再爬着、弯腰过桥,只是动作仍然有些不自然,紧张。孩子们在担心什么?有孩子表达:“我怕摔倒,很疼。”我不禁自问:我设置的运动场景是否适宜,什么位置更适宜,更能帮助幼儿更好地解除因担心摔倒而带来的紧张情绪。带着这个问题我做了进一步调整。 案例4 1.场景:将案例3设置的桥移至草地上。2.观察对象:同上。3.幼儿运动行为:活动前,我引导孩子观察“桥”搬到了什么位置,进而引导孩子说说如果从“桥”上不小心摔到草地上会不会疼?孩子们的答案是“不疼,妈妈说草地妈妈软软的,可以打滚。” “很好,所以小朋友们可以放心地过桥了。而且老师也会在旁边保护你。”大多数孩子双手持平向前走,动作自然、协调。之前紧张的孩子也放松了很多,除了眼睛不离“桥”之外,其他的小动作没有了,动作较放松、协调。极个别孩子仍需要老师作保护状。4.活动后的分析和思考:同样的“桥”设置的场地不同之后,孩子们的运动行为有了变化。原本情绪紧张、担心摔倒的孩子在确认即使摔倒也不疼的结果后放松了很多,动作也较之前协调了很多。在创设小班运动区环境上,我们应考虑场地的安全舒适性,草地、防护软垫等较为理想。 案例5 1.场景:将两张高35厘米,宽21厘米的板凳及小木桩组合成的桥。2.观察对象:小班上学期幼儿。3.幼儿运动行为:活动前,我将小木桩比喻成“正在睡觉的大灰狼”,以引起孩子们的兴趣。孩子们跨过“大灰狼”时几乎都表露出紧张的表情,很多孩子嘴里还不停说,“嘘,别吵醒大灰狼。”一部分幼儿动作协调,在木桩前稍作停顿,顺利跨过。有些孩子在木桩前停顿了一会儿,慢慢跨过。有些孩子跨过木桩时有些踉跄,马上打开双臂,我在一旁做保护状。有一小部分孩子仍然是弯腰前进,过木桩时停住不动。有个别孩子主动伸出手搭住我。4.活动后的分析和思考:对于运动能力较弱的孩子而言,要在一定高度的平衡木上跨过障碍有一定的挑战,同时我也看到,只要是搭着我的手指孩子们便能顺利过关。我思考,如果运动环境本身可以对有运动困难的孩子提供帮助,则比较适宜,也可以帮助老师从繁忙的指导中解脱出来。由此,我进行了下一步调整。 案例6 1.场景:将案例5的桥移至靠墙的位置。2.观察对象:同上。3.幼儿运动行为:活动前我告诉孩子们,如果你觉得站不稳的时候可以轻轻扶住“墙壁妈妈”。孩子们在这样的运动环境中表现得让我有些出乎意料,绝大多数孩子是张开双臂往前走的,一旦不稳便扶住墙。那些之前有困难不敢前进的孩子也能扶着墙壁参与活动。4.活动后的分析和思考:绝大多数孩子张开双臂进行活动,说明孩子们觉得手可以马上触摸到墙壁是安全的。同时,老师的确不需要时刻站在一旁,只要关注个别运动困难的孩子即可。因此,当运动器材所包含的基本动作难度较大时,可以借助于靠墙这样的方式进行摆放,让幼儿觉得有个强大的依靠,帮助幼儿解除紧张、畏惧的心理。从上述案例中我们可以看到:材料的摆放位置与幼儿的心理安全有着密切的联系。教师应关注运动环境中的这些因素,给予小班幼儿心理安全感,从而激发他们热爱运动,享受运动,在运动中收获快乐和自信。 编辑:cicy 更多有关“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请关注中国幼儿教师网第18期专题:         

            关键词:运动器材摆放幼儿运动心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5678幼师网  长春伍陆柒捌集团版权所有

    GMT+8, 2025-1-10 06:13 , Processed in 0.040283 second(s), 22 queries .

    伍陆柒捌幼师网 Licensed

    © 2001-2014   版权所有:伍陆柒捌集团 吉林省关心下一代教育协会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找回密码 注册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