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帖
  • 人格培育幼教新闻 幼教课堂幼儿园
  • 教案课件素材资源 素质培养幼小衔接
  • 学前院校理念师德 专业知识专业能力
  • 培训辅导求职招聘 赛事活动会员vip
  • 育儿百科成长档案 交流区宝宝商城
  •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高原舞蹈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9-5-24 07:39:15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被人们称作“世界屋脊”的青藏高原,山脉横亘绵长,巍峨冰峰林立,大峡谷陡峭壮观,喜马拉雅山和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冈底斯山和佛教圣山“冈仁波齐峰”均在其间,青藏高原神秘的氛围形成了高原民族虔诚的宗教心理,人们信仰藏传佛教(喇嘛教)或崇奉多神。高原因海拔高度不同,形成了适于农耕的河谷区,适于放牧的草原区,以及半农半牧区、林区等,不同的自然环境,决定着高原民族的劳动生活方式,他们或从事农耕,或从事放牧,有的则从事林业,经济生活虽有不同,但又是同在高原上有着密切关系的民族整体,相互依存,互为影响,从而形成融会农、牧、林三者的农牧文化;形成农牧文化型民间舞蹈和高原舞蹈所特有的“一顺边”的美。藏族、羌族和彝族,都是高原上的古老民族,其舞蹈具有明显的农牧结合的文化色彩。
    “一顺边”,指的是舞蹈过程中顺手和顺脚一同出一侧特殊的动律、体态,它是在高山缺氧,山路崎岖,劳动艰辛,往来不便等特殊条件下形成的。在高原上进行劳动或负重行走,当身体重心斜向一侧时,该侧之脚尤为吃力,该侧之手也就随着摆向一顺边,由于这种体态最省力、最得力,又能减少危险,于是就成为日常生活的基本步态,并逐渐升华为“一顺边”的舞蹈美,体现出高原民族共同的审美心理。高原民族的服饰和劳动工具,与平原也有许多不同,它也是形成“一顺边”的因素,居住在云贵高原的傣族、苗族等农耕民族的舞蹈也有这样的特点。
    “顺边美”在各民族的舞蹈中形成多种多样体态,大致可分为如下五种类型。
    波浪式:舞蹈中身体和手臂向同一侧摆动的幅度比较大,给人以波浪起伏之感。如藏族的“果日谐”,彝族的“阿细跳乐”等。
    环动式:是以胯至肩部(即胴体部分)为主动,并带动手臂而形成的优美体态,如羌族的“萨朗”。
    弧线、直线交织式:以腰部为主动,身体经过弧线或侧身直线的体态形成“一顺边”的美,如塔吉克族的“恰甫苏孜”。
    钟摆式:腰部的动律小,形成上身轻微的摆动,如苗族的舞蹈。苗族妇女喜欢带银饰物,不仅头饰繁多,还戴项圈、臂钏、手镯等饰物,而且喜着质地较重、折页多的百褶裙,她们舞蹈时的动律幅度虽小,但更突出了烁烁闪光的饰物和百褶裙,并形成钟摆式“一顺边”的美。
    “S”型三道弯式:是在动律匀称,节奏平稳的舞蹈中腰部松驰,手臂柔和而形成“S”型的体态,这在傣族舞蹈中最常见。它和傣族喜欢水、喜爱孔雀有关,而妇女们喜着筒裙也是原因之一。
    藏族的民间舞蹈以歌舞形式居多。由于日常生活中人们都穿着长袖的“楚巴”(藏式长袍),舞蹈中更增添了“一顺边”的美;而虔诚的宗教心理,则给舞蹈渲染上许多宗教的色彩。除前述寺庙舞蹈“羌姆”外,典型的舞蹈还有:“谐”、“果日谐”、“卓”以及“热巴”等。
    “谐”(歌舞之意):也叫“叶”,俗称“弦子”,以四川甘孜的“巴塘弦子”最为典型,属于农区的舞蹈形式。表演时,由一名操“必班”(藏式二弦琴)的人领舞,参加者随着琴声边歌边舞,曲调悠扬,舞姿优美,充分发挥了“长袖善舞”的优长。其舞姿和敦煌莫高窟壁画《张议潮出巡图》的仪仗中,数名汉族女子拂动长袖翩翩起舞的形象近似,可见汉藏文化交流历史之久远。
    “果日谐”(意为“围圈歌舞”):流传于西藏的日喀则、山南等地。参加者围成大的圆圈,随着领舞者边歌边舞,沿顺时针方向前进。(这和藏传佛教讲求“右旋”相一致)每首歌曲都有一定的跳法,并分为慢曲和快曲两部分。慢曲时,高歌缓步,抬起同一侧之手挥舞行进;转快后,情绪激昂,波浪式“一顺边”的特征就更为突出。
    “卓”(意为“舞蹈”):俗称“锅庄”,是流传于牧区、半农半牧区的歌舞形式。其舞蹈名称、曲调与动作风格因地区而异。云南中甸“锅庄”,唱词中多是歌唱寺庙和喇嘛的内容,如《单其木》:“金子的大床上铺上三层褥垫,请一位大喇嘛坐在上面。”反映出人们对喇嘛的敬重。在名为“孔雀吃水”的表演中,歌词虽都是赞颂孔雀的,但舞姿却是鹰的形态。这是因为当地人把鹰和孔雀都看作是神鸟,所以男子的舞姿拟鹰的形象也比较多,表演者通过舞蹈体现出他们的宗教心理。
    日喀则的“卓”,常把一些源于劳动的舞姿用于表演中,气势磅礴,技巧性强。如《扎西伦布》:其歌词是赞颂扎西伦布寺的内容,虽也是人们宗教心理的反映,但舞蹈充满乐观生活气息。慢板时,舞姿中有打夯的体态;快板时,男子的动作则是高难的“躺身跃进”的技巧。
    “热巴”:“热巴”一词,意为“流浪艺人”、也是人们对其表演形式的称谓。过去,一些生活困难的舞蹈能手,常以本家族为主、或自由结合组成演出班子,并由一名老艺人作领班,到各地流动演出。由于他们要以此为生,表演带有卖艺的性质,所以经过不断地演出,每个艺人都有较高的表演水平和专长。
    羌族的先民是古代的“羌人”,古羌人在原始农耕和原始畜牧方面,都作出过重要贡献,是他们创造出适于高原生活的农牧文化。后来古羌人逐渐融入现代民族中,其文化经由藏族、彝族、羌族等民族继承下来。如今羌族的舞蹈虽然不多,但颇具高原色彩,并以“萨朗”流传最广。
    “萨朗”一词,意为:“唱起来,摇起来”,是自娱性的歌舞形式,歌词内容广泛,“胴体环动”是舞蹈的动律特征,正体现出“唱”与“摇”的风韵。开始时,男女分别站成一排,男先女后地轮唱该舞的歌曲后,由一名男性舞蹈能手领头,围成圆圈歌舞行进。节奏转快后,领舞者加快舞步,变换动作,或两脚交替重踏,或左右旋转,大家随之而跳,男女间常常展开竞赛,气氛热烈。舞至高潮,男队高喊“呀喂”,女队即应以“学喂”作为结束。接着换唱新曲,重新开始。
    彝族的支系甚多,有些还居住在高寒山区,各种舞蹈因地区而有不同。“阿细跳乐”流传于云南的路南、弥勒等地,是该地彝族阿细人、撒尼人的群众性舞蹈,表演时用大三弦和笛子伴奏。曲调洗练,多为5/8拍,五拍一个乐句,前三拍为主旋律,后两拍拨动琴弦,发出“嚓嚓”的乐音,富有跳跃感。参加跳舞的人数不限,但必以两人相对而舞。舞蹈与乐曲相吻合,前三拍或进、或退、或转身,后两拍两人在原地“对脚”或“拍掌”,其动态、特别是弹奏大三弦者的动态,其波浪式“一顺边”的特点非常明显。

    1.jpg (83.4 KB, 下载次数: 3)

    1.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5678幼师网  长春伍陆柒捌集团版权所有

    GMT+8, 2024-11-14 21:15 , Processed in 0.046180 second(s), 27 queries .

    伍陆柒捌幼师网 Licensed

    © 2001-2014   版权所有:伍陆柒捌集团 吉林省关心下一代教育协会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找回密码 注册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