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帖
  • 人格培育幼教新闻 幼教课堂幼儿园
  • 教案课件素材资源 素质培养幼小衔接
  • 学前院校理念师德 专业知识专业能力
  • 培训辅导求职招聘 赛事活动会员vip
  • 育儿百科成长档案 交流区宝宝商城
  •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从宫斗到家斗到职场斗,是什么惹得处处斗?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9-5-22 08:03:5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心理引言:近期热播的清宫剧《甄嬛传》,已被奉为攻心计的“职场宝典”,从有毒斗必火的宫斗剧,到众多家庭剧的夫妻斗、婆媳斗、原配小三斗……各种计谋和斗争戏占据荧屏、没完没了。大众不但爱看这些争斗剧,在现实生活中的家庭和职场里,一样常常遭遇和上演丝毫不逊色于电视剧的人际   ——心灵咖啡网
                
                       
                                                                   
                                   


                                                                     
    近期热播的清宫剧《甄嬛传》,已被奉为攻心计的“职场宝典”,从有毒斗必火的宫斗剧,到众多家庭剧的夫妻斗、婆媳斗、原配小三斗……各种计谋和斗争戏占据荧屏、没完没了。大众不但爱看这些争斗剧,在现实生活中的家庭和职场里,一样常常遭遇和上演丝毫不逊色于电视剧的人际斗争大战。
    为什么人们那么爱争斗?职场中,为什么容易发生各种斗争呢?热传的各种职场攻略和宝典都在指导白领们如何克敌制胜或明哲保身。从心理学上说,除了权益争夺和自我保护机制,还有什么使得我们容易卷入斗争中呢?
    都是“敌意”惹得祸
    我们不妨先放下对孰是孰非的争论不休,想一想事件过程中有没有什么心理因素在起着“推波助澜”的作用呢?答案之一就是“敌意归因偏差”。
    “归因”,顾名思义,就是归结行为的原因。然而,要识别他人行为的原因却是非常困难的,俗话说“人心隔肚皮”,所以人们会通过一些情境中的“线索”帮助归因。例如,典型招聘面试情境中的“刁难”一般不会被归因为“有敌意的”。
    这就引出了“敌意归因”的概念。依然很好理解,“敌意归因”就是指个体对他人行为的原因做出敌意的解释。而“敌意归因偏差”则是指我们在情境不明确的状况下,会将对方的动机或意图视为有敌意的倾向,继而可能做出报复性行为。
    通常冲突事件中,斗争双方都“认为”自己受到了对方的“冒犯”,感到了“被攻击”、“不被尊重”。也就是说,他们都倾向于对对方行为做出“敌意归因”。我们有理由认为双方都很有可能存在着“敌意归因偏差”,这就导致了双方倾向于用更有攻击性的言语回应对方、自我防卫,进而又引起对方的反击,最终导致场面失控。
    然而,知觉到“敌意”的当事人是不会认为自己“敌意归因偏差”的,他们会坚定地认为有“敌意”。心理学家曾经做过一项研究,他们让参与者观看两个人打斗的录像,并让一部分参与者从打人者的角度猜测事情发生的原因,另一部分从被打者的角度解释。结果发现从被打者角度解释的人更倾向于做出“打人者怀有恶意”的解释。这就表明“归因”终究只是自己思维的产物,对“敌意”的知觉是非常主观而非理性的。
    而在同一圈子的旁观者,可能凭主观判断对同样的言语行为产生完全不同的归因和认知。虽然我们无从得知到底哪一个动机才是“正确”的,但是选择“相信”哪一个,却决定着我们的行为。北京师范大学的研究专家发现,攻击性强的儿童具有明显“敌意归因”倾向、破坏关系的目标定向;而亲社会儿童则表现出友善的归因倾向、加强关系的目标定向。
    了解了人们的确有可能产生“敌意归因偏差”,那么以后当你觉得受到“冒犯”的时候,不妨冷静几秒种,重新仔细审视一下自己的“归因”,或许事情就会有完全不同的结果。
    另外,心理学家曾经通过实验研究了当事人和旁观者的不同归因倾向,结果发现旁观者更多地使用个人素质来解释行为,即倾向于从个人品质、道德等方面解释双方行为。而当事人则更多用环境因素解释行为,假如询问当事人,他们更倾向于用“特定情境”下的应激反应解释自己的行为。
    知道了这些倾向,希望作为“旁观者”的你对斗争事件进行评论时,也能更加理性地“归因”,不要仅凭一些只言片语或流言蜚语就给当事人双方扣上各种“帽子”。
    爱贴标签的群体偏见
    想想你曾经有过多少次在某种对抗情景中选择支持“和你同一个地方的人”、甚至“和你有点像的人”,
    人们总是要生活在某一社会群体中, 一个“群体”的形成远比人们想象的要容易,群体“内”和群体“外”的“距离”也比人们预期的要远。
    心理学家曾经进行过这样一个实验:将一些互相不认识的小学生随机分成两个组,两组分开活动,中间有遮挡物使得他们互相不知道对方组的存在。一段时间后,去除遮挡物,使其活动“领地”重叠,这时候两组之间出现了极强的对立情绪,还差点大打出手。最后实验者让这两组学生完成一些需要共同合作才能达到目标的工作,对立情况才有所好转。
    由此可见,即使是陌生的个体,一旦被我们贴上“自己人”的标签,就越看越顺眼,甚至越看越觉得和自己很像呢,即“内群体偏好”,大家会一致对抗那些贴上“外人”标签的人。这些“外人”怎么看都和自己一点也不一样,即“外群体偏见”——这就是“群体认同”在起作用,个体往往把群体作为自己社会认同的对象,并过分强调群体内的一致性、群体外的相异性。
    例如看比赛的时候,一方的球迷也会自发形成一个“隐形”的群体,共同“对抗”对方球迷,同时你支持的球队也成了你的群体内一员,他赢了就仿佛你也赢了!这也是为什么国奥遭遇不公平判决,就仿佛你自己蒙冤一样难受。
    加入群体为什么对我们那么重要呢? 首先是归属感,人们正是因为具有群体归属感,所以才会产生一系列独特的情感,例如民族情感,国家情感;其次是社会支持感,当个体的思想行为符合群体的要求,群体往往会加以赞许和鼓励,得到群体的社会支持是个体心理得到发展的重要条件;最后是群体认同感,并由此获得更高的自尊和自信。
    转载请注明心灵咖啡网www.psycofe.com和本文原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5678幼师网  长春伍陆柒捌集团版权所有

    GMT+8, 2024-12-27 14:47 , Processed in 0.040182 second(s), 24 queries .

    伍陆柒捌幼师网 Licensed

    © 2001-2014   版权所有:伍陆柒捌集团 吉林省关心下一代教育协会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找回密码 注册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