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帖
  • 人格培育幼教新闻 幼教课堂幼儿园
  • 教案课件素材资源 素质培养幼小衔接
  • 学前院校理念师德 专业知识专业能力
  • 培训辅导求职招聘 赛事活动会员vip
  • 育儿百科成长档案 交流区宝宝商城
  •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儿童的声音与学前教育课程研究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8-12-20 19:21:0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最近,批判教育学论者强调师生的声音不仅要被听到、读到,还要被记录、使用(Ciroux,1991;Aronowitz,Giroux,1991),因此被压抑的教师和学生的声音渐渐受到重视。发声代表着从沉默到说话,是革命性的表态。只有主体才能说话,客体是无声的,只能被他者定义和解释。所以说“没有声音就没有权利”。
    然而,我们向来将儿童视为无能的存在,因此漠视他们的声音。儿童如何了解情境,如何建构意义,如何过有尊严的生活?儿童个人的价值感为何?儿童注意到了什么声音?我们用哪些方法可以听到儿童的声音?儿童为何沉默?我们是不是太强调口头的、行为的指示了?即使我们有想听儿童声音的意图,但是否仍将成人的期望和安排强加在他们身上?这些问题都有待我们去研究。
    (一)
    声音表达的是个体头脑中的意义。当个体想与他人沟通时,他就开始为声音而奋斗。其中寻找话题,为自己说话,让他人知道自己的感觉,等等,都是这个过程的一部分。声音也代表关系:个体与自我经验的关系,与语言的关系,与他人的关系,等等,因此声音也是社会性的过程(Britzman,1991)。
    声音是很重要的,因为语言是个体与他人联系的主要方式。在民主社会中,人必须被教育成能说自己的故事,让他人听到自己的声音,并用行动来维护和扩充自己的权利。为了成为解放的人,人必须发出声音。
    批判论者认为声音有三种意义:第一,声音是有意义的沟通,它表示每一个人都能在公开、分享的情境中对话,根据他们的文化、历史和社会经验创造意义;第二,声音可以是内在的、私人的论述,这些论述受到文化、故事、叙说和社会实际等影响,教育者可以从儿童的声音中解释并创造意义;第三,每一个人的声音都是由文化、历史、先前经验,尤其是社会地位、被期待的角色及其伴随的规范等决定的(Kanpol,1977)。
    传统上,教师的声音因传递知识而被特权化,教师有贬低儿童个人经验的倾向,认为儿童的经验在班级讨论中没有意义,在意见交换中没有价值。儿童也不觉得自己是有发声价值的主体,因为他们已习惯于听教师的声音。不管儿童说得多动听,也要经教师认可,儿童才认为那是真的,才会记录下来。我们认为,重视儿童声音的教学是一个民主的过程,教师要改变教学结构,让儿童互相说和听。
    教师经由儿童的声音可以了解他们如何建构自己的知识,如何使自己成为命运的作者和创造者。儿童的声音是一种需求,是一种建构自己的需要,它使儿童产生意义从而验证自己是活生生的存在。因此只有了解儿童的声音才能掌握他们的需要。儿童能对自己的学习和建构发出声音,表明他们学习的潜能已经开始发挥。学习不仅是为了获得知识,更是为了生产文化,给儿童主体地位和希望。因此,教师要关注有关声音的议题,谁说话?谁听?为什么?
    声音是多元的、多层面的,每一种声音都是真实的,并没有哪一种声音优于另一种声音。我们要努力建构一个能承认和赞赏差异的多元的社会;尊重人们说话的每一种语调,使用的每一种语言,说话人的独特文化存在。发声者要知觉彼岸的他者,让声音被彼岸的他者听到。所以课程理论家说,课程就是自传,是我们将我们的过去、现在和未来说给儿童听的故事。然而,声音是一个复杂的令人困惑的议题。儿童的声音容易受成人的影响。我们要求儿童说他们的故事,以线性的、叙说的方式说他们的经验,但我们常假定哪一种说故事和经验的形式是适当的或最真实的,而且掌握了讲故事的主导权,控制了我们想要儿童呈现的声音。我们想引发他们跟自己经验相关的特定故事,所以易将我们的想法融人其中,创造出一个有我们存在的故事,这使我们成为另一个人的故事的原创者。故事是有益的,但也是危险的,能赋权增能,但也容易成为压迫的工具。在学前教育中,如何使用个人的故事是一个重要的议题(Bailey,2001)。
    在论述声音时不可忽视沉默的问题,沉默为何?沉默可能包含了许多信息。有时人惟一的权力是不让自己潜在的错误再现,沉默是在保护自己;保持沉默是保护自我的有效手段;不要将沉默解释为不关心、无知或权利被剥夺。有时候沉默是一种选择,拒绝参与也是有意的。策略的、有目的的沉默也是一种反抗的形式和方法。我们不能忽视这种沉默(Bailey,2001)。
    (二)
    许多研究者批评传统的学前教育课程画地自限,自立疆界。它独尊心理学,尤其是发展心理学。成人总是认为儿童的一般特征是既定的;成人具有管理和决定儿童的权利;儿童与成人是对立的,明智、强壮、成熟、文明者可以控制无知、懦弱、不成熟和野蛮者;人类的发展规律是心理学揭示的,人类都朝逻辑推理的方向发展。
    当代学前教育课程理论假定:知识代表确定的、不变的真理,不管其社会、历史和文化背景如何,都可经由观察和实验直接加以评估。因此,学前教育课程偏重可测量的学习,压制儿童充满想像的活动;认为可测量的结果重于意义、理解和情绪;强调狭隘的、逻辑的、知性的活动,忽视情意、情绪、意识觉醒方面的学习;偏重教科书、教材和有形的文本,完全忽视儿童的声音、经验、文化、历史、叙说等。
    学前教育课程遭人质疑最多的便是其无能的儿童观。这种儿童观认为儿童是无能的、消极的、被动的,他们不能参与,只能被动地接受。这种学前教育的主要形式是将儿童期的发展建构为既定的、普遍适用的真理,由成人团体为儿童团体创造信念和价值。结果,儿童被抽象为客体,成为独立于时间、文化和情境之外不受限制的个体;儿童的生活是被成人控制和操纵的,以致儿童没有机会建构他们自己的世界,为他们自己说话,除了成人强加给他们的以外,他们没有自己的文化,没有不同意见。儿童作为一个人的复杂的内心世界、了解世界的多元方式、声音表达的喜悦或迷惑,以及他们的抗拒等,都被忽视了。“借着我们创造的生物学、心理学、社会学、认知或语言科学,经由我们促进的需求和论述,我们才听到儿童的声音;借着将儿童建构为消费者和学习者,我们才看到他们。我们建构了一个只有有经验的、精致的、有能力的成人的世界。”(Cannella,2001)
    随着课程的再概念化,课程概念已由名词(curricu1um)转变成动词(currere),它不再是将要传给下一代的已经完成的产品,而是每个人的主体(identity)形成,自我(self)觉醒的过程。在文化分析、女性主义、后结构主义、后殖民理论等理论的影响下,学前教育课程研究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
    (三)
    再概念学派对传统的学前教育研究发出了批判的声音。他们指出:传统心理学对儿童及其发展阶段的立论,都是依据男性的、西方的、中产阶级的、现代的假定,陷入了儿童发展和学习的狭隘的观点,维持了社会的不平等,对当前学前教育实践和改革并没有提供有益的见解。这些批判的声音对学前教育的理论、实际和研究提出新的见解。他们主张找出一些领域和方法,倾听并响应儿童的声音,将成人和儿童的生活联系起来。所以新的学前教育课程要让儿童发出声音,教师应诚心地倾听儿童说些什么,将过去被忽视、封杀的视为合法。教师还应让儿童合作地参与到他们自己的世界中去,在他们自己的生活中共享喜悦,共同创造他们希望创造的自己的生活。
    我们已经进入后现代,我们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学前教育研究者要重新思考,迎接各种挑战。教师若能认识到作为一个人的儿童的复杂性,就能洞察儿童,并提供可能促进儿童学习的经验。教师一旦不再相信自己获得了关于儿童的真理,如发展的阶段、特征等,就能将儿童视为非常复杂的另一个人。教师若能认识到不同的哲学观和社会期望会影响人的看法,就能改变主流的观点,创造出新的教学方法。


              关键词:学前教育课程研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5678幼师网  长春伍陆柒捌集团版权所有

    GMT+8, 2024-11-16 10:03 , Processed in 0.043275 second(s), 21 queries .

    伍陆柒捌幼师网 Licensed

    © 2001-2014   版权所有:伍陆柒捌集团 吉林省关心下一代教育协会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找回密码 注册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