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帖
  • 人格培育幼教新闻 幼教课堂幼儿园
  • 教案课件素材资源 素质培养幼小衔接
  • 学前院校理念师德 专业知识专业能力
  • 培训辅导求职招聘 赛事活动会员vip
  • 育儿百科成长档案 交流区宝宝商城
  •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区域活动指导――“管”与“引“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8-12-20 19:40:4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场景一:“老师,我还要玩”
    在我的心里,设想着孩子们的活动要如何井然有序,于是在区域活动前提出了玩耍时不乱扔玩具的要求。
    结构区里,孩子有的拿着玩具敲敲打打,有的拼了又拆,玩具撒得满地都是。我实在看不下去了,忍不住大声说:“你们在玩什么?别把玩具敲坏了,快把玩具收好!”孩子们眼里露出惊讶的神情,但大多数孩子还是停止敲打,把玩具收放好了。这时,一直不愿收玩具的皓皓说:“老师,我还要玩!”一语惊醒梦中人,没想到这一管使孩子们的活动终止了,我反思着自己的言行:难道是我的语气太严厉?难道是我让孩子们收放玩具的方法不当?我告诫自己以后要努力改进指导策略,发挥言传身教的作用。
    场景二:孩于跑,
    今天,我还是来到结构区。上一次的情况再现在我的眼前:皓皓把玩具全倒了出来,搭起了飞机;宏宏面前撒了一大堆玩具,手里还拿着两块积木不停地敲打着,嘴里念念有词……我吸取了上一次的教训,没有直接去管,而是蹲下身来帮他们收拾玩具。我一边收拾一边说:“你们玩得真开心,要是能帮这些玩具找到家就更好了。”两个孩子听到我充满感情的建议,停下来直愣愣地看着我,我趁机说:“你们能把玩具带回家吗?”皓皓和宏宏立即和我一起收拾撒了一地的玩具。我正庆幸自己引导成功之时,却发现他俩的活动兴致已荡然无存,他们丢下收好的玩具跑开了。
    活动的又一次夭折使我陷入困惑:看来并不是我的语气有问题.那是为什么呢?孩子们本来玩得挺好,我的介入反而使他们终止了活动。难道我不该关注有序、整洁的规则要求?那么在区域活动中教师究竟应关注什么?
    在找到自己的问题后,为了了解自己在认识与行为上是否一致,我请一位教师对我组织的区角活动进行连续15次的观察,结果发现我太关注孩子活动的有序性,而较少关注活动本身,没有了解孩子行为背后的意义。比如,敲打玩具这一动作是孩子感知、体验事物的性质、事物的关系、事物的变化与自己动作之间关系的过程。教师如果限制他们的动作就是限制他们的思维,限制他们的自主性、创造性。中断了思考,没有了自主性,孩子们也就对游戏失去了兴趣。
    场景三:“贝贝楼盘”
    在“贝贝楼盘”结构区中,宏宏、桐桐和皓皓在自主地活动,用塑料雪花片插花园,用积木搭小区……皓皓兴奋地抛撒着雪花片,嘴里喊着:“下雨了,下雨了,下花瓣雨口罗!’’然后跪在地上将雪花片一片一片地捡起来。旁边,宏宏和桐桐正专注地搭建着小区。他们用长方形积木围成一个方形“地基”,宏宏把一块长方形积木竖着放在离他较远的“地基”上,接着又试图把一块圆柱体积木叠在长方形积木上。也许是两块积木的接触面积太小,他放了两次都失败了。于是,宏宏对桐桐说:“快,帮我扶着。”桐桐也够不着。这时候我想了想对他俩说:“你们可不可以一人搭一边呀?”宏宏采纳了我的意见……
    “贝贝楼盘”的职员下班了,我对他们说:“为了明天能继续工作,我们一起来收拾吧!”他们高兴地收着玩具。
    从“管”到“引”体现了“实践――反患――再实践”的过程,也体现了我从理念到行为的转变:从管规则转移到关注活动本身以及孩子的需求和发展水平上,通过观察、倾听,努力解读孩子行为背后的问题和需要,在尊重幼儿意愿的基础上提供适时的支持,有效促进了孩子的发展。
            关键词:区域活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5678幼师网  长春伍陆柒捌集团版权所有

    GMT+8, 2024-11-16 06:18 , Processed in 0.075211 second(s), 22 queries .

    伍陆柒捌幼师网 Licensed

    © 2001-2014   版权所有:伍陆柒捌集团 吉林省关心下一代教育协会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找回密码 注册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