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帖
  • 人格培育幼教新闻 幼教课堂幼儿园
  • 教案课件素材资源 素质培养幼小衔接
  • 学前院校理念师德 专业知识专业能力
  • 培训辅导求职招聘 赛事活动会员vip
  • 育儿百科成长档案 交流区宝宝商城
  •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浅议幼儿的品德教育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8-12-20 19:42:1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现在,幼儿品德教育正逐渐被人们重视。品德教育不仅能提高幼儿的道德认识,使之养成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而且是一切活动正常进行的保证。抓好幼儿期品德教育,能为幼儿今后的成长打好坚实的基础。
    古印度有句谚语:“播种行为,收获习惯,播种习惯,收获性格,播种性格,收获命运。”这就深刻表明了培养幼儿良好道德行为习惯的重要性。我国现代著名教育家陈鹤琴指出:“幼稚期(自生至七岁)是人生最重要的时期,什么习惯、言语、技能、思想、态度、情绪都要在此时期打下一个基础,若基础打得不稳固,那健全的人格就不容易建造了。”幼儿期是培养道德意识、道德情感、传授正确道德行为的关键期,因为这个阶段的幼儿很容易接受正确的、美好的、规范的刺激。道德行为习惯是与一定的道德需要、道德倾向相连系的自动化的行为动作,它主要包括正确处理人际关系、遵守公共道德等。
    一、从培养幼儿爱家人入手,培养幼儿爱他人、爱集体的情感
    现在的孩子大多数都是独生子女,这使他们容易产生严重的以自我为中心的自私心理。教育幼儿爱家人是十分重要的,在通过父母是怎样孝敬老人来为幼儿提供榜样,激发幼儿的这种情感及行为。在此基础上培养幼儿爱他人和爱集体的情感,因此,从教育幼儿爱父母入手能够萌发幼儿爱他人的情感及行为,这种做法是养成幼儿良好道德行为习惯的途径。
    二、 幼儿园培养幼儿的德育意识
    幼儿良好道德行为习惯的养成,是知、情、意、行的统一,知是基础,行是关键。只有使幼儿对道德行为的认识变为自觉的行为,才真正达到了品德教育的目的。德育的首要任务是培养幼儿具有积极的生活态度,这种积极生活态度和情感态度表现为:谦让、助人、合作、同情等,这是个性品德的基础部分,是社会责任感更为复杂的道德概念和情感的基础。因此,教师在日常生活及教育活动中要有意识地培养幼儿的道德行为意识,增强幼儿的自觉性行为。
    1、利用游戏培养幼儿的道德行为意识
    在孩子的心里,有着基本的道德准则。幼儿在特定的氛围中,常常表现出良好的道德行为。幼儿最喜欢扮演角色游戏,他们相信角色的真实性,为了让游戏顺利进行下去,他们就必须控制自己,用角色规则要求自己。因此,我们可以寓德于乐。
    培养幼儿良好的情感,受憎分明,是我们角色游戏中重要的教育内容。之所以这么说是角色游戏本身性质所决定,角色游戏就是幼儿模仿成人活动、反映社会以及人际关系的游戏。
    教师在组织德育活动时,不仅要有计划、有目的、做到有的放矢,更应坚持寓德于乐,组织一些愉悦性模仿活动,让幼儿在活动中将快乐愉悦转变成自我努力、不断进取的强大动力。
    为了充分发挥幼儿在角色游戏中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和集体意识,教师在组织幼儿开展角色游戏时,首先要允许幼儿自由选择,只有出自自己内在的需要和兴趣而选择的游戏才是真正快乐的游戏。其次,要适时给予随机指导。教师对幼儿进行随机指导,不但不会影响孩子游戏的开展,而且更能激发孩子参与游戏的兴趣。只是要注意:教师的介入和指导应把握好时机和分寸,以不干扰幼儿游戏为前提。由于幼儿的年龄小,分辨是非的能力较差,幼儿在游戏过程中有时会出现一些不文明、不健康的内容,要帮助幼儿树立是非观念。
    2、根据特点,因材施教
    由于幼儿来自不同的家庭,受不同环境的影响,行为习惯各不相同,而幼儿期是可塑性较强的时期。在进行品德教育时,由于较小的幼儿还处在具体形象思维阶段,他们对事物的理解力差,认为别人做的都是对的、正确的,继而去模仿,然后就形成了自己的认识和习惯,因此在活动中,教师应采用榜样示范的方法。稍大一点的幼儿已形成对事物的初步判断能力,但不很准确,这时需要成人给以提示、引导、巩固、强化他们的正确想法。在进行幼儿品德教育时,教师必须时常参与幼儿活动,与幼儿打成一片,了解幼儿思想、品德、行为习惯的具体发展情况及个体接受能力。有针对性、有层次地帮助幼儿认识问题,抓住孩子存在的问题予以纠正,使之形成正确的品德、行为习惯,才能更好地面向全体幼儿,实现品德教育的任务。
    3、在日常生活中培养幼儿的集体荣誉感
    幼儿的道德情感是在成人的道德情感染和熏陶下,在认识和求实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它随着幼儿道德认知的发展而不断丰富,在这个过程中,我们特别重视培养幼儿爱集体的情感,日常生活为我们培养幼儿的爱集体情感提供了有效的途径。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重视为幼儿创设良好的环境,让幼儿在愉快的集体环境中了解个人与集体的关系,使其萌发爱集体的情感。
    首先,与幼儿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同伴关系,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做到尊重幼儿了解幼儿的实际情况。注重多角度出发,多鼓励幼儿,让幼儿感受到信任与尊重。幼儿建立强烈的自信心。良好的同伴关系的建立促使幼儿相互学习,共同学习,共同进步。
    其次,我们为幼儿创设了良好的教育环境,通过建立平等、自由、合作的环境,萌发孩子们爱集体的情感,让幼儿体验到集体生活的快乐。
    幼儿爱集体情感的培养是个长期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必须在日常生活中,通过幼儿自身的体验以及教师家长良好的情感的感染,方能形成。
    三、抓住教育挈机,强化习惯形成
    幼儿德育重点是优良生活习惯和行为规范的培养,这一德育目标的实现,主要是通过幼儿具体、反复的生活实践和经常不断的重复来逐步完成,着就使得随机教育在强化幼儿良好道德行为习惯的养成显得尤为重要。
    (1)注重幼儿的个性差异
    由于每个幼儿的情况都不一样,这就使得幼儿的个性特点、思想品德状况都存在差异,因而老师要使幼儿德育行之有效,必须在进行集体教育时注意个性差异,有针对性地进行个别教育,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观察每个幼儿的行为,及时发现教育挈机,进行多样化的个别引导。教师应积极引导幼儿去做并及时予以表扬或批评,以巩固幼儿良好道德行为习惯的养成。
    (2)及时表扬幼儿的良好德育行为。
    幼儿德育是知、情、意、行的结合,禁忌训诫,对孩子良好的道德行为及时予以适当的表扬,可以起到强化和鼓舞的作用。俗话说的好,好孩子是夸出来的,通过适当的表扬,可以激发幼儿的情感共鸣,是幼儿的良好行为得到巩固和发展。
    (3)以身作则,做幼儿模仿的榜样。
    作为教育者,在培养幼儿良好道德行为习惯是一定要做到言传身教,以身作则,正面诱导,幼儿年龄小,模仿力强,各种心理过程都带有具体形象性,对亲眼目睹的行为接受的快,教师必须从日常生活中的小事做起,让孩子知道关心、谦让、友爱、合作。凡是希望孩子做到的事情,自己首先做到。其次,注重情感导向的功用,即运用身体语言作为幼儿模仿的辅助手段,形象的传递是非判断和道德评价信息,增添教育的效力。
    (4)防止暴力语言对幼儿的伤害
    暴力语言是心理虐待的直接武器。幼儿的心是透明的、敏感的,幼儿的自尊是珍贵的、稚嫩的,需要我们去用心去呵护。在对待犯了错误的幼儿时,一些老师不无得意地说:“除了用话吓吓他们,我从来不体罚他们。”他们没有意识到自己已经对幼儿实施了暴力。这种暴力不是行为上的,而是语言上的,它伤害的不是幼儿的身体,而是幼儿的心灵。
    最后,要加强与家长的思想沟通,使双方加强了解,互相配合,互相合作。只有这样孩子的良好道德行为习惯才能尽快养成。

             关键词:幼儿德育行为习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5678幼师网  长春伍陆柒捌集团版权所有

    GMT+8, 2025-1-5 13:25 , Processed in 0.041589 second(s), 22 queries .

    伍陆柒捌幼师网 Licensed

    © 2001-2014   版权所有:伍陆柒捌集团 吉林省关心下一代教育协会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找回密码 注册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