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以来,幼儿园的舞蹈学习大都以模仿为主,舞蹈创作被拒之于舞蹈学习的大门之外。 教师在舞蹈活动中教的意识强,完成成品的愿望迫切,很少甚至缺乏运用幼儿的思维,教师较多地运用消极的方法,让幼儿为了教师的教而学,都是不断地练习、练习、再练习、机械地进行训练。通过大量练习使幼儿牢固地掌握舞蹈技能,但这些舞蹈技能却很难被幼儿运用到新的学习情境中去。原因在于教师运用示范--模仿法太多,而且时间过长,对学探索期,前儿童来讲模仿是需要的,但必须较快地过去,引导幼儿进入如果一直用模仿进行,幼儿思维模式容易僵化,到最后想带幼儿进入探索期时,幼儿会遇到许多心理障碍,幼儿就会出现离开了教师的教就自己束手无策的现象,创作舞蹈对幼儿来说更是遥不可及了。模仿是舞蹈学习的必经之路,但舞蹈学习不能只停留在模仿的阶段。因此我们引导幼儿通过舞蹈创作来学习舞蹈,首先考虑的是为了幼儿的学而教,不再通过单纯的重复去掌握舞蹈技能,而是采用积极的方法,努力做到通过教而达到不需要教的目的,让幼儿真正通过舞蹈动作的创编获得体验从而加深对舞蹈美的理解。 幼儿能否进行舞蹈创作呢?从出生之时起,幼儿一听到音乐就手舞足蹈,自发、本能地“创作舞蹈”,长大之后,他们可以模仿电视里的阿姨跳自创的[color=#444444 !important]芭蕾舞,可以根据音乐的风格、节奏自由自在的舞蹈。这些事实都证明:幼儿是具有舞蹈创作的能力的。而我们对幼儿舞蹈创作的目标不应定为一定要创作出一个完整的、优美的舞蹈,只是通过舞蹈创编活动培养幼儿借助身体动作感受和表现音乐的能力,同时发展幼儿的观察力、注意力、思维能力、想象力,培养和塑造人的个性,才能和创造性,陶冶幼儿性格和品德。幼儿的特点和现有水平,我们从三下几方面对幼儿进行了适当的启发和引导,幼儿的舞蹈创作水平得到了较明显地提高。 (一) 让幼儿多接触音乐,让音乐激发幼儿创作兴趣。 兴趣是产生学习动机的重要心理因素,它是推动幼儿去积极探索并带有情绪色彩的意向,它是指人对现实世界的一种特殊的态度,是人对学习的一种积极认识倾向和情绪状态。兴趣是老师、是学习的动力,也是幼儿主动探索的前提。音乐是舞蹈的灵魂,音乐和舞蹈是一种相互表现、促进的统一体。孩子们非常喜欢音乐,音乐能带给他们的愉快、美好情感体验。恰当地,不断地给幼儿提供适宜的音乐刺激,能够激发起幼儿的舞蹈热情,他们就会饶有兴趣地进行舞蹈创作表演。他们会不自觉得在音乐声中全身心投入地进行舞蹈创作表演。久而久之,随着音乐,他们能够大胆的表现自我,并逐渐培养出喜欢参与舞蹈创作活动兴趣。舞蹈天赋、创作潜能才能得以充分的发挥。我们实施的具体方法是: (1) 将音乐渗透在幼儿一日生活之中。 来园时,教室里播放一些轻声悦耳世界名曲,使幼儿一入园就进入一个安静、舒适音乐艺术环境,午睡、午餐弹奏一些合适的钢琴曲,陶冶幼儿情操,加深幼儿对音乐的体验和理解,拉近音乐与幼儿的距离,让音乐走近幼儿的生活,让音乐激发幼儿的舞蹈创作兴趣。 (2)为幼儿创设在音乐中表演的环境 。 如:在区域活动中,我们设立小舞台,其中放置不同的头饰、彩带、扇子,适合年龄特点的节奏乐器。播放不同风格的音乐,让幼儿体会随音乐进行舞蹈活动的乐趣,激发幼儿的创作兴趣。幼儿喜欢自如的根据音乐的节奏变化,用舞蹈的动作语汇反映音乐的情绪。如:欢快的音乐,幼儿会自如的运用各种小动物欢蹦乱跳的动作表现。优美的音乐,他们会自然的用婀娜多姿的花、草、树木来表现。让他们充分体会舞蹈活动的乐趣,进一步激发幼儿舞蹈创作的兴趣。 (二)丰富幼儿的情感,让情感促发幼儿创作激情。 情感是舞蹈创作的催化剂,美学家施东昌说过:美感是最富有感情特征的。艺术对人的培养是从怡情养性着手的,它要求以情动人,使人产生情绪体验焕发高尚情感的激荡,思维的起伏,逐步地感受美、欣赏美、表现美、创造美,因此,在舞蹈创作活动中我们首先抓住情字。 (1)作为教师应有丰富的感情 。在舞蹈创作中,教师的真情实感能够强烈的感染幼儿,激发幼儿的创作热情。首先教师应与幼儿建立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才能促发幼儿的创作热情。其次,教师在引导幼儿创作的过程中,要用充满激情的眼神、动作、表情去强烈的感染幼儿。如:在创编舞蹈《泥娃娃》活动中,教师首先要把自己变成一个可爱的泥娃娃。滑稽的舞步、调皮的眼神、淘气的哭闹都要表现的惟妙惟肖,让幼儿身临其境的感觉到自己来到了一群泥娃娃中间,不知不觉地把自己也变成了一个顽皮的泥娃娃,泥娃娃的动作、表情也就自然而然的酝酿、表现出来了。 (2)让幼儿学会理解、表达情感。我在平时的舞蹈创作教学中,对每一首给幼儿进行创编舞蹈的歌曲都作深入地研究和分析,让幼儿领会每一首歌曲中,该表达的情感内容。要求幼儿在舞蹈创作中要溶入这些情感。例如,我在创编《我的好妈妈》这首歌曲的舞蹈时,我就根据歌词内容分析出其中所表达的妈妈的温柔,和蔼可亲,和孩子对妈妈的热爱、尊敬、眷恋等情感,从妈妈的眼神中、通过孩子对妈妈的动作中一一表现出来。为了强化这几种情感的表达,我要求幼儿在演唱歌曲时先用眼神、表情去表达妈妈和孩子之间的情感,再进行想象和创编。这样不仅让幼儿体会到歌曲的感染力,而且让他们更能领会到此曲给他们的情感。幼儿有了这样情感的体验,创编出的舞蹈才更具有生命力。 (三)让幼儿多观察生活,让丰富的生活经验充实幼儿的创作内容。 如果幼儿平时缺乏对周围生活的仔细观察,即使教师有很好的创作方法和策略作引导,幼儿也不能有“高超”的创造表现。因此,教师除了教给幼儿必要的创作方法和策略以外,还要鼓励幼儿仔细的观察生活,养成不断主动积累丰富多彩的生活的习惯。幼儿了解事物的独特细节越多,他令人惊讶的舞蹈创意也就越多。如:在组织幼儿创编舞蹈《小动物看花》之前,我们就先带领幼儿去农场观察各种可爱的小动物,然后教师引导幼儿想象:“小动物高兴的时候,他们会一边走一边干些什么呢?请你们用小动物的动作表现出来。”因为孩子们仔细观察过小动物,所以幼儿创编的细节动作就很有特色。“有的小动物在一边走路一边唱歌,有的小动物在一边走路一边摇尾巴,有的小动物在一边走路一边转圆圈,有的小动物在一边走路一边跳跳高”。这些创作内容都来自于他们对小动物的观察经验。教师继续引导幼儿作进一步想象,“小动物看到许多美丽的花,会在花丛中干什么呢?”小朋友会迁移自己已有的生活经验,作出与众不同的创编,“有的在闻花香,有的在花丛钻来钻去,有的在给花照相,还有的在轻轻地摸着美丽的花瓣。”因为有了丰富的生活经验,幼儿的舞蹈创作才如此精彩。可见生活经验是舞蹈创作不竭的源泉,因此我们常常幼儿引导观察周围世界,如:花的笑脸,树的姿态,小动物的动作,人们的活动等,幼儿有了丰富多彩的生活经验,舞蹈创作水平得到了不断的提高。 在舞蹈创造活动中,我们不要求幼儿立刻把舞蹈作品创作得完美无暇,幼儿在探索,创作过程中的东西必定是稚拙的,带有孩子气的,那才是幼儿自己的东西,这时教师的作用在于观察倾听幼儿的言行,然后加以点拔。使幼儿在过程中不断提高。如在幼儿随音乐自由想象动作的过程中,我不着力于幼儿动作的漂亮,而着重于观察其形态,倾听其想象然后进行点拨提高,使舞蹈真正成为孩子们自己表达情感的手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