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帖
  • 人格培育幼教新闻 幼教课堂幼儿园
  • 教案课件素材资源 素质培养幼小衔接
  • 学前院校理念师德 专业知识专业能力
  • 培训辅导求职招聘 赛事活动会员vip
  • 育儿百科成长档案 交流区宝宝商城
  •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重金属对人体的危害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9-3-19 12:20:4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存在重金属危害吗?在云南铬渣污染事件被媒体曝光之后,不少市民纷纷打来电话,询问使用不锈钢餐具、镍铬烤瓷牙、水银温度计、电池甚至含有铬盐的皮革制品等会否导致重金属中毒,对此,广州市第十二人民医院、职业病防治院副院长刘移民表示,除了水银之外,绝大多数的重金属是不会在常温常压及其固有状态下进入人体的,老百姓不必过分恐慌。但是,在冶炼厂、电池厂、化工厂等附近居住的居民要警惕,如果身体不舒服,应尽快到医院检查。
      重金属进入人体
      须借助“水和气”
      刘移民说,绝大多数存在于生活用品中的重金属不会在常温常压下对人体造成危害,是因为重金属进入人体内通常要借助“水”和“气”这两种方式。好比水银温度计、仪表里的汞是液体,如果有人误喝到肚子里去,或者摔破了,汞挥发为蒸汽,通过消化道和呼吸道才可能造成不利影响。
      在重金属里,铅、铬、镉、锰、砷是毒性比较大的,它们平时以固态形式出现,只要其状态不改变,人完全可以没事。但是,当它们转变为废气、废水、废渣,就不再是无害的了。上个世纪40年代在日本发生的世界环境污染十大公害事件中,就有因镉的废水污染了农田,老百姓长期吃了镉超标的大米后,出现骨质疏松、骨头弯曲、变形、骨折以及肌肉痛等诸多症状。铬渣的倾倒也有隐忧,因其中有毒的六价铬含量高,又可以铬盐的形式溶于水,还能渗进土壤,若倾倒地点四周有人居住、种田、养殖,也可能因为饮用有毒的水和食用了有毒的动植物而导致中毒。
      受重金属污染
      时间较长会有症状
      是不是一点点重金属进入人体就会中毒呢?刘移民说并非如此,包括铬、锰、锌、铜、铁在内的重金属甚至是人体需要的微量元素,如参与糖代谢和脂肪代谢的酶就需要铬作为激活剂,因此,只要不超过人体所需的最高限值是没有危害的。因为重金属在体内代谢后,大部分可通过粪便排出体外,只有少量会留在体内。除非经过一段时间的积累,否则,一般情况下就算较高浓度重金属进入人体,也不会立即出现中毒症状。
      不同的重金属中毒的症状是不一样的。上文提到的镉,会把人体骨骼等组织器官里的钙置换掉,所以会造成骨质疏松、骨头弯曲、变形、骨折和肌肉痛;铬有三价铬和六价铬之分,前者基本无毒,后者则毒性很大,对皮肤黏膜会产生腐蚀,甚至呈现溃疡、斑裂等症状,可致皮肤癌和肺癌;铅可引起消化、血液、神经等系统受损,表现为消化不良、腹绞痛(肚脐周围压痛)、贫血及周围神经炎等临床症状;锰对中枢神经系统有影响,患者轻则失眠、头痛,重则意识障碍及锥体外系受损的肌肉僵持等症状;汞最早是引起牙龈出血,也会引起激怒、烦躁、脾气不好等神经系统症状。
      疑是重金属中毒
      可做检测及治疗
      要想早期发现是否有重金属中毒,可以通过血、尿中重金属的检测,看体内重金属含量是否超过人体的正常参考值的最大限值。
      刘移民表示,这个检测一般在职业病防治院、研究机构及高等院校的理化实验室都可以做,但不能单凭一次的检测结果下结论。“每个实验室都有一定的系统误差,所以如果检测出重金属超过正常限值,先不要急,等过几天再复查看看。”
      要是两次检测都有问题,就必须找原因。病人做什么工作,是否居住在重金属污染区,日常吃什么,有没有用到劣质的金属日用品,如用生铁、生铜壶常年煲水、煮酒、浸泡药酒等,医生只有充分了解清楚后,才能发现中毒的源头,从而提醒病人注意。
      专家表示,体内的重金属超标并不可怕,只要尽早使用金属络合剂类药物,便可促进重金属排泄,使其达到正常水平。然而,由此产生的损伤是不可以逆转的,因此,早发现和早治疗更加重要。文/羊城晚报记者 宋导 通讯员 王敏
      受访专家/广州市第十二人民医院、职业病防治院副院长 刘移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5678幼师网  长春伍陆柒捌集团版权所有

    GMT+8, 2025-1-9 09:28 , Processed in 0.040256 second(s), 22 queries .

    伍陆柒捌幼师网 Licensed

    © 2001-2014   版权所有:伍陆柒捌集团 吉林省关心下一代教育协会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找回密码 注册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