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帖
  • 人格培育幼教新闻 幼教课堂幼儿园
  • 教案课件素材资源 素质培养幼小衔接
  • 学前院校理念师德 专业知识专业能力
  • 培训辅导求职招聘 赛事活动会员vip
  • 育儿百科成长档案 交流区宝宝商城
  •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教学案例研究:对一次思维游戏课程案例的解读和思考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8-11-2 18:30:5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案例:
    《生活中的秘密》第一课时(中班上学期)
    过程:
    引导幼儿观察,提出问题――教师出示图片,幼儿找出物品的一部分(理解、感知整体和部分的关系)――幼儿操作整体与部分>游戏图,教师检查――(提升、运用)竞赛活动,检测幼儿掌握情况。
    准备:
    1.东方之星思维游戏课程提供教具:汽车大卡片1张,车轮大卡片2张;
    2.教师新增教具:风扇、鞋子、玉米整体和部分图片;
    3、幼儿操作学具:整体与部分>游戏图,贴标记贴画1张;
    .例解读:
    一、教师引导幼儿观察,发现问题,得出结论
    20多位幼儿围坐在黑板前,教师提出悬念,激发幼儿兴趣,引发思考:“老师给你们带来一件宝贝”(出示小汽车),“这辆小汽车有什么不对劲呢?”教师直接进入活动的“主题”,幼儿很快发现了小汽车没有轮子。“汽车没有轮子行不行?”幼儿着急地回答:“不行啊!没有轮子,车怎么开呢?”引导幼儿讨论汽车大卡片上缺少了什么,为什么车不能没有轮子,缺少了这一部分对整体有什么影响等。这时教师再耐心地倾听幼儿的想法,引导幼儿回忆生活经验,分享自己已有对车的结构的感知。然后引导幼儿得出结论:轮子、方向盘、倒后镜等都是汽车的一部分。
    二、感知理解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1.教师出示风扇、鞋子、玉米等图片,请幼儿在椅子底下找出有什么小卡片式图片的一部分。这一环节中,教师是有目的地引导幼儿感知身边熟悉的物品,整体和部分的关系,唤醒幼儿找小卡片的兴趣,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热情,每出示一张图片,只有短短3秒钟,教师有意识提示:“现在找什么,你们看清楚啦!”这是符号、图形记忆和图形发散的训练,增加了游戏的难度。每出示一张实物图片,幼儿找到相应一部分的小卡片时,教师都注重引导幼儿说出:××是××身上的一部分,让幼儿感知整体和部分关系的概念。通过互动游戏调动幼儿活动的积极性。
    2.幼儿操作游戏图,教师简单明了交待操作要求,并鼓励幼儿与客人老师交流。教师向每一位幼儿提供整体和部分>的游戏图,还有贴标记贴画1张。幼儿细心操作,将具有整体和部分关系的物品一一对应粘贴上相同颜色的标记后,教师鼓励幼儿大胆向客人老师讲述操作结果,并对表现好的幼儿予以小贴纸的奖励。教师制定活动的重点、难点突出,心中有目标。特别是“你找到谁和谁有关系,告诉老师。”这一环节很好,教师注意幼儿社会性方向的发展,教师有意识提醒幼儿用完整语言进行讲述,体现了《纲要》所要求的各学科之间的整合,小贴纸奖励符合中班幼儿心理特点,激发了说的欲望。
    3.提升运用整体与部分>的关系。幼儿分三组比赛,老师出示大树图片,三组小朋友比赛哪组最快将叶子贴在大树上,这一环节有竞赛性,能调动幼儿积极性,符合中班幼儿年龄特点。三组幼儿很快完成任务。这一环节的设计,感觉比较简单,幼儿的发展水平大大超过老师预设,对幼儿没有什么挑战性。
    4.结束环节,提升整体与部分>的经验。教师请幼儿说说找找“生活中还有什么是有关系的?”活动结束自然,给幼儿留有任务,为下一次活动做铺垫,埋下伏笔。
    活动流畅、完整、循序渐进、环环紧扣。活动对我有这样的启发:
    1.思维游戏课程的教学具经过国内外专家参与设计和指导,适合教学目标及幼儿身心发育的特点,让老师在备课时较为省时省力。教师充分利用资源、恰到好处,发挥了学具的最大效用。
    2.老师开展每个活动都要做到心中有目标,有活动开展的重点和难点,教师要根据目标,重难点设计教学内容。
    案例思考:
    一、制定目标和安排教育内容要适合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发展水平
    有的老师上公开课,为了保证活动的“精彩”,预先进行了一些“排练”,然后再“表演”。在“表演”中,幼儿一下子就能用完整的语言,超常的速度完成教学内容,这些都是不真实,不正常的。还有一些老师,为了能让每个幼儿都掌握活动要求,反应积极、敏捷,而降低了目标或者忽略一些有价值的教育环节。如:在上述的活动中,可以看出活动进程是流畅的,幼儿始终是得心应手的,几乎没有遇到困难,活动目标、内容明显低于本班幼儿的发展水平。班上幼儿的发展水平是老师熟知的,因此在设计活动时要拔高难度,活动不仅仅局限于轮子是小汽车的一部分,玉米粒是玉米的一部分等。教师也可以引导幼儿进一步类比推理找出具有其他关系的物品,多认识一种“关系”。如:做什么事需要用到什么感官,需要什么的工具等,拓展幼儿的语义认知能力和思维发散性,并回忆已有的生活经验,考虑到“幼儿的最近发展区”,让幼儿“跳一跳就能摘到苹果”,具有一定的挑战性,切切实实地根据幼儿年龄、身心特点制定目标,安排教学内容,避免活动目标的过高或过低现象。
    二、注重观察,捕捉每一个教育契机
    苏霍姆林斯基说:“老师要有一双像鹰一样的眼睛,善于发现幼儿操作时遇到的问题”。如上述活动中,幼儿在操作整体与部分>游戏图时,要求幼儿要给上下两组有关系的物品贴上相应的颜色标记。游戏图上第一张是“汽车”,大部分幼儿都是在汽车下贴上一个颜色标记,然后再从下一组图片中找出有关系的“车轮”贴上相同颜色的标记,这是一种思考方式,而过程中却有两个幼儿选择了另外一种操作方式,就是先把上面一组图片贴上各色标记,然后再从下一组贴上对应的颜色标记。相对于两种方式,后者则更具有效性和更有方法,这时,老师应及时发现细节,表扬用新方法的幼儿,向幼儿介绍不同的操作策略,让幼儿再尝试,对比两种不同的策略,从而了解到最适合自己的方式,也可以迁移到日常生活中解决问题的策略上。由此可见,思维课程更需要老师能更深地发掘活动潜在的价值!
    三、竞赛类游戏尽量考虑到幼儿的不同发展水平
    游戏是幼儿的基本活动,深受幼儿的喜爱。游戏的设计应该考虑到幼儿的差异性及幼儿间发展水平的不均衡性。如上述案例中,最后开展分组贴叶子比赛。相同的学具,幼儿不同的发展水平,不用通过比赛其实也知道是能力强、发展水平好的幼儿就会胜利!那能力较弱的幼儿就只有永远带上“弱者”的尾巴吗?《纲要》提出,让每个幼儿都能在原有水平上得到发展!这所体现的是“因材施教”的重要性。如果每次竞赛、比赛,能力较弱的幼儿都不能体会到胜利的滋味,他们就会慢慢丧失学习的积极性和信心,觉得没所谓。因此教师在设计思维课程竞争、比赛的游戏时可否提供一些适合不同发展水平幼儿的操作材料,让每个幼儿都能感受成功的喜悦,每个幼儿都能当上思维课程活动中的胜利者!
    总之,幼儿的思维游戏课程活动对幼儿的发展,锻炼幼儿思维具有重要的影响,如何发挥其作用,关键在于教师要做个有心人,让每个幼儿都能在自己原有水平上得到发展,为幼儿的终身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5678幼师网  长春伍陆柒捌集团版权所有

    GMT+8, 2025-1-11 11:16 , Processed in 0.039954 second(s), 24 queries .

    伍陆柒捌幼师网 Licensed

    © 2001-2014   版权所有:伍陆柒捌集团 吉林省关心下一代教育协会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找回密码 注册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