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帖
  • 人格培育幼教新闻 幼教课堂幼儿园
  • 教案课件素材资源 素质培养幼小衔接
  • 学前院校理念师德 专业知识专业能力
  • 培训辅导求职招聘 赛事活动会员vip
  • 育儿百科成长档案 交流区宝宝商城
  •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让教师在课程改革的实践中成长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8-11-10 19:54:2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总说教育改革的问题是教师的问题,但是,在教育改革不断深入的今天,如何使先进理念转化为教师的教育行为,从而使学生的发展产生变化,成为大家一直在反复思索和探讨的问题。一次偶然的机会,一本由美国Stephen D Brookfield著、张伟译的教师教育理论专著《批判反思型教师ABC》引起了我的注意。未看之前,我将书名读成“批判―反思型教师”,仔细阅读后,才知当读“批判反思型”教师。该书最突出的是没有理论专著的大段理性说教,而完全从教师的角度表述了批判反思这一教育行为的重要性以及如何进行批判反思、批判反思对教师的作用。联系当前教育改革的实际,我从中得到了许多启示。
    启示之一:批判反思教育行为对当前推进课程改革,改变教师习以为常的教育行为十分重要。作者一开始就提出批判反思教育的重要性,即教师总是希望通过教育帮助学生得到良好的发展,并且“总是设想自己的教学行动所具有的意义和重要性与学生们所领会到的完全一致。”但问题是这种真诚的愿望并不能保证实践的纯洁性,常常会出现事与愿违的效果。人们有时试图通过“阅读著作、参加研讨、或向同事学习,确定从中获得一些有益的建议和教学方法,帮助解决一些所面临的问题”,但如果认为“能够很容易地发现解决这些问题的正确答案是不可能的,因为实践的难题从来不会有标准化的解决办法”。作者首先提出教师在实践中的困惑,进而认为“批判反思自己的教育行为成为解决困惑,提高教育效能,提高教师专业素养的一个重要的途径”。
    作者认为通过批判反思,可以使教师“认识教学的思想基础”,了解改革的目的,了解课程的建构、评价的模式,了解课程的价值取向等,从而逐渐形成自己的教育理念。通过批判反思,教师可以“学会尽量减少风险”。改革是对惯例的震撼,批判反思使教师感到改革是可以接纳的,甚至是有趣的,这样既“能够确保社会和组织发生他们所期望的变化,同时把带给自己的危害减到最小”。通过批判反思使教师“把自己看做是不断被塑造的人”,因为批判反思使教师的观念和实践被看作是需要不断审查的对象,教师就可在批判反思中不断成长。通过批判反思还能改变师生关系,两者不再是教育的对立面,而是在互动中实现共同成长。通过批判反思还可使教师不盲从,不轻信权威,不受干扰,确立工作的自信心,并进一步认识到“我正在做的一切是有创造性的和自发的”“对我和我的学生都是有益的,更重要的是,我知道为什么是有益的”。
    Stephen D・Brookfield提出的批判反思对教师的作用,都是我们在现阶段课改中力图要解决的问题。我们已在课程改革的推进中尝试通过反思教育行为,研究适宜儿童教育的方法,但这种反思仅是研究者或管理者的一种创意,一种教研的形式,并没真正认识到它对于教师个体教育行为的影响。这种反思对教师来说仅是一种外在的要求,并没转化为教师的需要,也让教师切实体验到批判反思对其专业成长的帮助。Stephen D・Brookfield帮助我们从理性上认识了批判反思教育在课程改革中的作用,并介绍了一种推进课程改革的重要措施,即培养一批具有批判反思能力的教师。
    启示之二:反思教育行为必须对原有的行为标准进行审查和质疑。对于批判反思,书中作了这样的注解:一般的反思并不是批判,只有当我们进行反思时对原有的行为标准进行审查和质疑时,反思才将是批判性的。这就要求教师能“站在我们之外审视自己根深蒂固的一些价值观和观念是如何扭曲和限制我们的行事方式的”。
    Stephen D・Brookfield提出了批判反思的核心问题,那就是批判反思必须要站在自己的实践之外,从更广泛的视野来察看自己的教育行为,并要质疑。这里有两个问题,一是要愿意质疑;二是要能够质疑。人是有惰性的,没有人肯轻易去改变他们赖以生存的观点和熟练的教育行为,并最终证明其是错误的。要使教师愿意质疑,必须使教师明白现行的教育行为已经无法使他们赖以生存,或现行的教育行为与他们原有的工作价值相违背。我们必须通过多种途径大力提倡新理念,提倡新理念指导下的有效的教育行为,激发教师在教育学生过程中不断确立成就感,使教师积极投入课程改革,为课改的推进做出自己的贡献。我们也要指出现行教育行为下培育的学生在发展上的缺陷性,使教师明白他们引以为豪的工作价值并没有真正得到体现,从而引发教师的社会责任感,愿意对自己的教育行为大胆质疑。而能够质疑则取决于教师对新观念、新价值观的认识和把握程度,对此,作者提出,认识到“是什么”和“应该是什么”之间的差异,常常是踏入批判旅程的开端。显然,新的信息促使教师形成认识上的不平衡,这种不平衡又进一步促使教师去学习和反思、去产生思想碰撞,从而获得新的平衡。这种从平衡到不平衡,再到平衡的过程其实就是教师批判反思的过程。
    启示之三:从多个角度开展批判反思有助于教师改变自身的教育行为。作者从自传、学生、同事和理论四个角度观察教师的教育行为并进行批判反思。“自传”是教师作为学习者时所获得的体验和感受。教师将自己作为学习者,对自己的教学行为及体会作真实地记录和分析,从而体验作为学生的感受和学生的需要,这种非理性的、情感水平的感觉,比理性思维给人的感觉更加深刻,将直接影响其教学。“学生”是指从学生眼中审视自己。它建立在学生对教师产生信任的基础上,让学生对教师的教育行为作出讨论和批判,这种讨论和批判可以帮助教师了解学生头脑中的想法,体验学生的学习过程;可以提防由于教师教育行为所导致的问题和产生本来可以避免的错误。“同事”是指教师之间的讨论。Stephen DBrkf1d认为教师在应对困扰他们的难题时,求助于外部资源是一个严重的误区。唯有他们自身的教育经历才是应对教学困难的有益的出发点。教师们对这种经历的议论可以使他们更加清楚地了解问题形成的动力机制和成因,从中得到借鉴,并进而寻求情感的支持,获得共同的情感体验,用集体的智慧解决改革中的问题。“理论”是指通过学习理论文献,了解和分析产生这种行为的背景,帮助教师认识行为产生的广泛因素,提升洞察的结果,确立工作的信心,减少自责。
    在现行的课程改革中,我们已经认识到同事间的讨论和理论学习对改变教育行为的作用,如我们组织教师教研活动,围绕一个案例进行分析讨论;我们开展循环式教学研究活动,力图寻求适合不同学生发展的教学行为;我们对教师教育行为的适宜性进行分析,了解教师教育行为背后的理念,而不是简单归咎其个人原因;我们探讨形成教师教育行为的诸多因素,如文化和社会的影响,甚而是课程目标和教育环境的因素等等;我们重视改变师生关系,重视学生对教育行为的反馈,并由此调整教育策略;我们力图通过教育科学研究,为改变了的教育行为寻找理论依据等等。但Stephen D Brookfield所提出的从自传和学生的角度对教育行为进行批判反思,无疑为我们进一步探索教师教育行为的改变提供了一种新的视角。我以为,只有把教师的专业成长与教育改革有机地统整起来,才能使课改获得真正意义的突破。我将此书介绍给所有工作在课程改革第―线的教师,希望大家能够通过认真研读形成共识。学生的学习过程;可以提防由于教师教育行为所导致的问题和产生本来可以避免的错误。“同事”是指教师之间的讨论。Stephen DBrkf1d认为教师在应对困扰他们的难题时,求助于外部资源是一个严重的误区。唯有他们自身的教育经历才是应对教学困难的有益的出发点。教师们对这种经历的议论可以使他们更加清楚地了解问题形成的动力机制和成因,从中得到借鉴,并进而寻求情感的支持,获得共同的情感体验,用集体的智慧解决改革中的问题。“理论”是指通过学习理论文献,了解和分析产生这种行为的背景,帮助教师认识行为产生的广泛因素,提升洞察的结果,确立工作的信心,减少自责。
    在现行的课程改革中,我们已经认识到同事间的讨论和理论学习对改变教育行为的作用,如我们组织教师教研活动,围绕一个案例进行分析讨论;我们开展循环式教学研究活动,力图寻求适合不同学生发展的教学行为;我们对教师教育行为的适宜性进行分析,了解教师教育行为背后的理念,而不是简单归咎其个人原因;我们探讨形成教师教育行为的诸多因素,如文化和社会的影响,甚而是课程目标和教育环境的因素等等;我们重视改变师生关系,重视学生对教育行为的反馈,并由此调整教育策略;我们力图通过教育科学研究,为改变了的教育行为寻找理论依据等等。但Stephen D Brookfield所提出的从自传和学生的角度对教育行为进行批判反思,无疑为我们进一步探索教师教育行为的改变提供了一种新的视角。
    我以为,只有把教师的专业成长与教育改革有机地统整起来,才能使课改获得真正意义的突破。我将此书介绍给所有工作在课程改革第―线的教师,希望大家能够通过认真研读形成共识。


              关键词:教育改革批判反思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5678幼师网  长春伍陆柒捌集团版权所有

    GMT+8, 2024-11-15 18:46 , Processed in 0.039380 second(s), 22 queries .

    伍陆柒捌幼师网 Licensed

    © 2001-2014   版权所有:伍陆柒捌集团 吉林省关心下一代教育协会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找回密码 注册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