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帖
  • 人格培育幼教新闻 幼教课堂幼儿园
  • 教案课件素材资源 素质培养幼小衔接
  • 学前院校理念师德 专业知识专业能力
  • 培训辅导求职招聘 赛事活动会员vip
  • 育儿百科成长档案 交流区宝宝商城
  •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挫折教育――宝贝成长路上的必修课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8-11-11 19:55:1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现在的孩子几乎都是独生子女,是家庭的中心。父母在精心呵护和关爱的同时,往往忽视孩子坚强意志的培养,因而孩子越来越娇气,承受挫折的能力越来越差:小手指擦破点皮就号啕大哭,哄都哄不住;因为没有被老师表扬就不愿意上幼儿园;被小伙伴碰了一下就告状或反击,受不了一点儿委屈……甚至自杀的阴影也在逼近幼儿。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统计数据,1999年中国5-14岁孩子自杀率是0.8/10万。另据研究表明,怀有自杀企图和欲念的孩子的比率达到了令人惊讶的程度。
    家庭是人生启蒙教育的第一站,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虽然孩子在幼儿期经历还浅,但也会遇到挫折,这时家长的态度如何,教育方式如何,将直接影响孩子对挫折的认识和适应能力。因而在家庭中对孩子进行挫折教育,正确引导和培养孩子抗挫折能力,对孩子的一生发展具有深远的意义。那么父母如何对孩子进行挫折教育呢?
    正确理解挫折教育
    父母对孩子进行挫折教育,首先要从自身做起,树立正确的挫折教育观念。父母只有正确理解挫折教育,才能有效地对孩子施加影响,避免误入歧途。
    什么是挫折
    心理学告诉我们,挫折就是人在实现目标的活动中,在环境中遇到了无法克服的障碍和干扰而产生的一种心理现象,是人的需要或动机没有得到满足而产生的紧张情绪和情感刺激,是一种普遍存在的社会心理现象。它具有两重性,一方面使人失望、痛苦、消极、颓废,从此一蹶不振或引起粗暴的消极对抗行为,还可能使某些意志薄弱者因此失去对生活的信心,造成严重的人身事故。另一方面,挫折给人以教益,使犯错误者认识错误,接受教训;同时它能磨炼人的意志,使其更加成熟、坚强,并激励人发愤努力,从逆境中奋起。可见一个人所能承受的挫折感是有限度的,不能没有,也不能太多。
    有的父母只看到挫折的消极方面,担心孩子经受挫折会吃苦,因而把孩子保护得严严实实的,什么事情都替孩子包办,不管孩子做得好不好,都夸他“你好棒”、“你真能干”,久而久之,孩子就会认为什么事都是很容易做的、理所当然的,不能正确认识自己,于是他们以自我为中心,一遇到不顺心的事情就承受不了。有的父母则一味地看到挫折的激励效能,把挫折教育等同于“吃苦教育”、竞争,人为地为孩子创设挫折的情境,故意给孩子吃点“苦头”,拿孩子的短处与别人长处比较,说这是给孩子“挫折体验”,让他“增强心理承受能力”,却不知这种做法伤害了孩子的自尊心,让孩子习惯性地自我否定,在真正的挫折面前丧失勇气。
    挫折教育教什么
    如果父母认为挫折教育就是向孩子展示世事艰辛复杂困难的一面,就像一个故事所讲的那样:美国洛克菲勒集团创始人老约翰张开双臂让儿子到自己的怀抱里来,当儿子兴高采烈地冲过去的时候,老约翰收回了手臂,告诫摔倒的儿子:在生活的道路上,什么都可能发生;或者认为挫折教育就是“逆境锻炼”、“苦难教育”,告诉孩子生活不是一帆风顺的,只有经过逆境、苦难和坎坷的洗礼才能成为成功的人。那你们就错了。
    我们都知道要培养孩子的IQ(智商,Intelligence Quotient)和EQ(情商,Emotional Quotient),但很少有人知道孩子在生活中也需要AQ。AQ是Adversity Quotient的英文简称,在我国一般被翻译为挫折商、逆境商或逆境商数等。它是由美国心理学者保罗・史托兹(Paul G.Stoltz)在1997年首次正式提出的,用来指人们在逆境中或面对挫折产生的反应和处理能力。简单说来它就是承受和战胜挫折的能力。现在,AQ越来越被引起重视,一个人的成功必须具备高智商、高情商和高挫折商这三个因素,在智商和情商差不多的情况下,挫折商对一个人的人格完善和人生成功起着决定性作用。
    因此,挫折教育教给孩子的不是挫折,而是要教给孩子面对挫折的勇气和积极的态度,承受挫折的能力,避免和减少不必要的伤害以及解决问题、战胜困难的方法。正如法国思想家卢梭在《爱弥尔》中所说的那样:“人们只想到怎样保护他们的孩子,这是不够的。应该教他成人后怎样保护自己,教他怎样受得住命运的打击,教他不要把豪华和贫困看在眼里,教他在必要的时候,在冰岛的冰天雪地里或者马耳他岛的灼热的岩石上也能够生活。你劳心费力地想使他不致死去,那是枉然,他终究是要死的……所以问题不在于防他死去,而在于教他如何生活。”
    正确解读幼儿的心理
    在有了正确的挫折教育观念之后,父母还要了解孩子。不了解孩子,就无法有的放矢地“对症下药”。
    幼儿遭受挫折的原因
    幼儿有着和成人不同的心理世界,有的事情在成人眼中很小,在幼儿心中却很大;有些成人觉得很严重的事情,也许并没有在幼儿心中留下痕迹。幼儿遭受挫折既有来自外部的原因,也有其自身的原因。
      ●外部原因
    外部原因主要是指来自于幼儿生活息息相关的家庭和幼儿园的影响。
    家长的文化素质、道德品质、价值观念、教育方式、职业、阅历,家庭的经济状况,家庭矛盾纠纷,家庭成员的健康状况以及家庭的社会关系等,无不影响着每一个家庭成员的心理情绪。因而幼儿的心理挫折总是或多或少地打上了家庭的烙印。比如,亲人的亡故会使幼儿产生强烈的伤感;父母间的冲突和婚变常常会让幼儿孤独恐慌、无所适从,甚至归咎于自己;父母对孩子期望过高,让孩子承受过大的压力;父母过分溺爱或限制幼儿,施以简单粗暴的教育方式……这些都会给幼儿的心灵投下阴影,造成创伤。因此,父母在注重孩子智力教育的同时,也应为孩子心理的健康发展创设良好的家庭环境。
    3岁以后,幼儿园是孩子的主要生活场所。这时孩子离开父母,必须独自面对各种问题,因而在与同伴、老师的互动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挫折。例如,适应集体生活碰到困难,与同伴交往遇到障碍,学习得不到教师的关注和肯定等等。作为父母,应该善于发现孩子的问题,及时与孩子和老师沟通,帮助孩子解决问题,渡过各个难关。
    ●内部原因
    内部原因主要是指由于幼儿个体的生理、心理以及能力等因素的阻碍和限制,使幼儿的需要得不到满足,从而成为挫折的来源。譬如,幼儿可能会因为个子矮小、不漂亮、肥胖、身体素质不佳等因素自卑和受挫。特别是幼儿自我意识尚处在初步发展时期,不能很客观地认识自己,往往依据别人的评价来看待自己。如果他过于自信,过高地估计自己的能力,对自己提出不切实际的要求,制订过高的目标,一旦这些目标或期望无法达到,就可能产生强烈的挫折感。这也就是我们会发现“好孩子”和“乖孩子”往往更承受不了挫折的原因。因而,父母应谨慎地对孩子进行评价,根据孩子的实际情况,正确评价孩子的长处和不足。当孩子成功时,父母应给予他积极的评价,使他充满信心,相信成功来自自己的力量。
    幼儿遭受挫折之后的表现
    幼儿在遭受挫折后,很难像成人那样用言语去表达,不能自我调节控制,因而父母主动了解孩子的情绪反应和行为反应显得尤为重要。
    一般来说,幼儿遭受挫折后会有愤怒(常常表现为哭闹、发脾气、闹别扭)、焦虑(常常表现为焦躁不安、畏惧、莫名其妙发脾气)、攻击(常常表现为打人、谩骂、迁怒自己和别人)、退缩(常常表现为冷漠、幻想、依赖性强)、退化(常常表现为埋怨、优柔寡断、自暴自弃)、固执、逃避、敏感、缺乏安全感等表现。例如,5岁的孩子有了弟弟妹妹之后,常会表现出尿床、吮手指、装病不起等退化行为,想以此引起父母对自己的注意,渴望得到安慰和抚爱。
    幼儿挫折教育的具体方法
    很多人主张在日常生活中创设挫折情境来对孩子进行教育,其实这完全没有必要。用不着兴师动众跋山涉水,在家就可以实施挫折教育。假日的郊游远足,适当的体育锻炼和体力劳动,都可以培养孩子的抗挫折能力。父母要做的只是善于捕捉教育契机,利用身边点滴小事对孩子进行挫折教育。
    发挥榜样作用,引导孩子正确对待挫折
    幼儿善于模仿,可塑性强。如果父母受挫惊慌失措的话,孩子是不可能沉着冷静的。因而父母应以身示教,时时处处做好孩子的榜样,在自己遇到挫折时,应积极应对,通过言传身教告诉幼儿如何应对。父母还要注意把身边的好榜样及时介绍给孩子,使他们从鲜活的生活事例中受到教益,获得如何应对挫折的经验。
    善于与孩子沟通,共同战胜挫折
    父母平常还应注意观察,当发现孩子遇到挫折时,首先要与幼儿沟通,鼓励孩子倾诉,像朋友般耐心地倾听;然后帮助其正确归纳原因,分析为什么会受挫,怎样才能不受挫,引导他们敢于正视自己,客观地给自己合理定位,及时改变策略。以支持者的身份,帮助孩子重树信心,疏解受挫后的不良情绪,引导其体验或回忆成功的经历,从而使他们坦然地面对学习和生活中的成功与挫折,真正做到在顺境中不盲目得意,在逆境中不唉声叹气,形成坚强的意志、持之以恒的精神,提高抗挫折的能力。
    劳动和体育锻炼是最好的挫折教育途径
    挫折教育的目的就是让孩子在现实生活中具有独立生存能力。所以,利用生活中自然产生的情境对幼儿进行挫折教育,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父母应该让孩子从小就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从简单的吃饭穿衣开始,不包办代管,培养孩子的独立性。让孩子在适当的劳动或运动中感受到“累”和“饿”,认识到只有坚持不懈才能完成任务达到目标,体会成功和失败不同的滋味,知道什么是自己能够做到的,什么是自己经过努力和学习之后才能做到的……
    总而言之,我们可以从认知、情感、行为等多方面对孩子进行培养。在认知上,让孩子正确理解挫折,使孩子认识到挫折是客观存在的,而且是不可避免的;在情感上,让孩子切身体验挫折,消除孩子对挫折的害怕心理;在行为上,教会孩子掌握战胜挫折的有效方法,从而使孩子成为一个真正勇敢坚强的人。
    (作者系江苏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学前教育博士生)
    编辑:cicy

             关键词:挫折教育体育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5678幼师网  长春伍陆柒捌集团版权所有

    GMT+8, 2024-12-23 18:38 , Processed in 0.041606 second(s), 22 queries .

    伍陆柒捌幼师网 Licensed

    © 2001-2014   版权所有:伍陆柒捌集团 吉林省关心下一代教育协会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找回密码 注册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