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帖
  • 人格培育幼教新闻 幼教课堂幼儿园
  • 教案课件素材资源 素质培养幼小衔接
  • 学前院校理念师德 专业知识专业能力
  • 培训辅导求职招聘 赛事活动会员vip
  • 育儿百科成长档案 交流区宝宝商城
  •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游戏活动中规则的“破”和“立”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8-11-18 04:59:0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游戏活动中规则的“破”和“立”
    良好的规则是幼儿一切活动的保障,《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以下简称《纲要》)中明确指出:“必须建立良好的常规,避免不必要的管理行为,逐步引导幼儿学习自我管理。”活动规则需要有一定的稳定性,但这并不意味着规则是一成不变的;事实上,稳定而科学的规则要经历一个从立到破到完善的过程。
    [B]一、游戏活动描述与分析[/B]
    ※活动背景
    为方便幼儿,我园的楼梯设有儿童扶手,扶手的高度刚到幼儿的腰臀处。为保证上下楼梯安全,教师宣布了上下楼梯的相关规则――上下楼梯靠右走;上楼梯扶墙;下楼梯扶扶手;严禁把扶手当滑梯。但总有部分幼儿顺着扶手滑下来。为此,很多幼儿受到教师的制止和严厉批评。
    我园主楼总高三层,我班教室在三楼,在三楼拐角处还有半截直达小储藏室的楼梯,也装有小扶手,除了教师取物,平时没有幼儿会在这里玩。
    ※活动一:规则被打破
    自由活动时,天天气喘吁吁地来告状:“雯雯和几个女孩子在滑楼梯。”这可是违反规则的。于是,我跟着天天急忙赶到楼梯拐角处,只见雯雯坐在扶手上,身体顺势往下滑,落到三楼地板上,还定格做了一个漂亮的造型,说道:“我是小仙女。”围观的小伙伴纷纷拍手喝彩。胖胖的崇崇也兴致勃勃地走到楼梯最顶处,然后以一个非常滑稽的动作滑下,口中嚷道:“俺老猪来也!”引得同伴们哈哈大笑。陆续有幼儿模仿奥特曼等动漫角色一个接一个地滑下来。孩子们玩得不亦乐乎,连天天也忘了告状这回事,有些跃跃欲试。
    ※活动分析
    楼梯扶手带来的乐趣深深地吸引着好动的幼儿,但都被教师强行制止。在成人眼中没有任何价值的半截楼梯,在幼儿的眼中却成了最有趣味的游戏场所,幼儿在自发的表演游戏中打破了原有的规则。在这样的情况下,教师是否还要坚守规则,对幼儿大声喊停呢?※活动二:再立规则
    自由活动结束后,我和幼儿有了以下的对话:
    教师:雯雯,你们刚才玩了什么游戏?
    雯雯:我们玩了“小仙女”的游戏。
    教师:你们是怎么玩的?
    雯雯支支吾吾不回答。
    教师:那让我来说吧,我看见你们在滑楼梯扶手哦。(幼儿知道违规了,都紧张得不敢吭声)能告诉我你们玩得开心吗?
    幼儿:开心!(异口同声地回答)
    教师:好,那今天我们就来讨论一下这段扶手能不能滑?应该怎么玩?见到教师和颜悦色的模样,幼儿消除了紧张情绪,七嘴八舌地议论开了。为了能继续玩这个游戏,师幼共同商议、修改了相关规则,并达成以下共识:只有这一段楼梯扶手可以滑;滑时身体侧坐,手扶栏杆,可配合表演进行。于是,师幼一起添置了纱巾、头饰、腕花、铃鼓等,把这段楼梯作为表演角布置起来。在布置时,雯雯拍拍正在忙碌的我,悄悄地说:“沈老师,谢谢你!”
    ※活动分析
    幼儿是游戏活动的创造者,教师是游戏活动的引导者。幼儿在游戏中,常常不知道做什么是合适的,什么是自己真正的需求,怎样做更合适。教师意识到模仿“仙女下凡”配合滑楼梯扶手是幼儿所喜欢的游戏,它充满想象、创造和挑战。但这种游戏毕竟有一定的危险因素,因此,引导幼儿制订必要的游戏规则是当务之急。教师的做法看起来是打破了原有的规则,其实是在满足幼儿需求的同时,建立了一个更完善和合理的规则。
    [B]二:游戏活动描述与分析[/B]
    (一)规则为何而立
    规则无处不在,健康的规则是尊重社会、他人和自我的,不仅能使个体更好地融人社会,而且为幼儿个性的张扬提供了健康的精神环境。对幼儿进行必要的行为限制,是对幼儿进行社会性培养的必然要求,也是幼儿品德发展的心理要求。幼儿是社会人,生活在社会中,就要受一定社会规则的约束。只有从小习得了一定的社会规范,幼儿才能适应将来的社会生活。教师担负着促进幼儿全面发展的任务,必须对幼儿进行规则教育。游戏活动中,为维护幼儿的安全,教师很尽职地“立”了一个上下楼梯的规则。
    (二)规则因何而破
    游戏活动中规则被打破,是因为没有考虑到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心理需求,执行时采取的又是被动式的教育方式,即由教师制订、传达规则,幼儿倾听、服从规则。教师反复督促,而幼儿仍频繁违规,教育效果事倍功半。幼儿始终处于被动状态,对行为的意义并没有明确理解和认识,规则难以被幼儿内化。
    (三)规则如何再立
    规则建立的最终指向是个性自由和社会责任兼备的合格公民,其立足点在于人的发展,因此,规则建立的全过程都应该秉持以幼儿为主体、以发展为本的原则。
    1.理解和尊重――有规则更需有人文性。
    幼儿没有很强的辨别是非的能力,对活动规则似懂非懂。他们没有真正形成自我约束意识,往往凭自我的欲望去行动。让他们真正懂得规则,需要一个不断认识的过程。
    教师的人文性表现为对幼儿的理解和尊重,一方面给幼儿创设一个宽松的氛围,鼓励幼儿讲出自己内心深处的真实想法――“滑楼梯扶手特开心”;另一方面给幼儿一个想象的空间,允许幼儿自由地联想和表达――“我是仙女…‘我是天蓬元帅”。幼儿的观点和兴趣往往异于成人,甚至有的会异想天开,但却是幼儿真实的、自然的想法。接纳和支持幼儿的观点和兴趣,会使他们有安全感.从而产生更多的积极主动、富有创造性的探究活动。只要给他们充裕的时间、宽松的空间和丰富的活动材料,他们就会利用自己的知识经验和一切机会去探索、去表现。
    教师要学会洞察幼儿的内心世界,尊重幼儿的感受,用平等的对话,以商量、引导、激励的语言与幼儿沟通、交流,创造足够的机会让幼儿运用自己的知识、经验来制订和使用规则。游戏活动中当教师对幼儿创造的游戏予以赞同和支持时,幼儿是多么开心啊。教师尊重幼儿,幼儿也会理解和接纳相应的规则。
    2.引导和放手――立规则更要讲民主。
    良好的规章制度应该是民主程序的产物,是教师和幼儿共同讨论、协商的产物,而不能够凭教师个人好恶独断设立。制订的规则应该和幼儿的心理需求相结合。以前的上下楼梯规则,教师只考虑到幼儿的安全,并未真正走进爱玩、爱挑战、爱模仿的儿童世界里,教育方式也是说教、要求,并未真正让幼儿理解规则的意义。之后建立的规则非常有效,是因为其建立在以幼儿为主体的基础上,得到了幼儿的认同。事实证明,让幼儿参与制订规则不但有利于幼儿对规则的认识与理解,而且也提高了他们的独立自主能力,增强了主人翁意识,有助于规则的遵守与执行。
    [B]三测游戏活动中的规则的思考[/B]
    (一)规则执行的“活”与“死”――规则变通问题
    一般来说,公认的社会规则,执行时应严格要求,持之以恒才能见效。如“垃圾入箱”这样一种规则,如果家长和教师能不折不扣地执行,儿童久而久之自然会遵守。因此,良好的规则教育能培养幼儿遵守秩序的意识。
    幼儿园常规和一些活动规则相对灵活,可以依据实际情况的变化加以变通和完善。当然,建立这些规则的主人应该是幼儿,可以让幼儿经过集体商讨共同制订、完善规则并自觉遵守,相互督促。
    (二)规则教育的“堵”与“疏”――游戏安全问题
    幼儿天性好动好玩,过于严格的管束会让幼儿缩手缩脚,但放任自流又存在安全隐患,对幼儿的生命和健康造成威胁。对幼儿的敏感行为是“堵”还是“疏”,很多教师都有困惑。笔者认为应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有些自发的游戏行为可能会造成严重的安全事故,如拥挤、践踏等,应及时制止;但若是幼儿自发生成,如玩奥特曼、木匠等游戏时,教师应和幼儿一起讨论必要的游戏规则,并在游戏进行时提醒和督促执行,以保证幼儿的安全。滑楼梯扶手比滑滑梯更有难度,但只要掌握了技巧,有序地滑行,既能保证幼儿的安全,也不失为一个很好的锻炼身体灵活性和平衡性的活动。
            关键词:游戏活动规则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5678幼师网  长春伍陆柒捌集团版权所有

    GMT+8, 2024-11-20 08:12 , Processed in 0.038583 second(s), 22 queries .

    伍陆柒捌幼师网 Licensed

    © 2001-2014   版权所有:伍陆柒捌集团 吉林省关心下一代教育协会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找回密码 注册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