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帖
  • 人格培育幼教新闻 幼教课堂幼儿园
  • 教案课件素材资源 素质培养幼小衔接
  • 学前院校理念师德 专业知识专业能力
  • 培训辅导求职招聘 赛事活动会员vip
  • 育儿百科成长档案 交流区宝宝商城
  •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引领幼儿教师专业成长的教科研管理思路探析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8-11-20 18:58:2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幼儿园教科研管理是幼儿园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科研兴园”“教师即研究者”等理念深入人心的今天,如何提高教科研管理的实效,更好地促进教师专业发展进而提高教育质量,已成为广大教育者关注的焦点。这就需要从多个方面进行深入思考,尤其要立足于教师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的发挥,探讨科学的管理思路,以更好地引领、服务于他们的专业发展。
    一、科学定位,追求教科研的发展价值,保障和尊重教师在研究中的主体地位
    幼儿园的教科研到底是为了什么?或者说要追求什么样的目标?这是幼儿园管理者首先要回答的问题。不同的答案反映着不同的价值取向,也直接决定着幼儿园教科研管理的基本思路。综观当前的幼儿园,功利取向和事务取向的管理思路泛滥,而教师发展取向的思路却少之又少。
    在功利取向的幼儿园教科研中,更多的是为了追求幼儿园自身的名声,因此往往把注意力放在教科研项目的数量和级别上,而不管这些研究项目究竟能为教师的发展和教育质量的提高带来多少促进。因此,此类幼儿园教科研管理会呈现出以下特点:首先是重数量轻质量。不仅幼儿园自身会承担相关度不大的若干课题,而且要求人人有“课题”。教师每月交一篇教学心得,每学期交一篇论文就是这种现象的一种表征。其次,重两头轻过程。在开题和结题时轰轰烈烈,研究过程则走过场。第三,注重成绩回避问题。追求写出了多少论文等,而真正问题却没有实质触及。满足于教科研取得的“成绩”而忽视问题,深层次地折射出幼儿园教科研管理功能定位的偏差。
    在事务取向的幼儿园教科研管理中,以完成具体事务为基本追求,剥夺了研究对教师专业发展的内在价值,教科研管理“成事”的功能被极大地扩大,“成人”的功能则在无形中被窄化甚至被抛弃。这充分体现在对教师教科研的强制性管理上。首先,研究主题和内容大都由幼儿园分配指定,教师教育教学需要与之不相契合,教师往往要放弃自己的主张。其次,倡导一种理性思维、发现规律、建构教育体系的学理研究,教师特有的言说内容和方式没有受到尊重,针对具体问题进行反思、总结的优势得不到发挥,被迫用一种无法驾驭的方式来进行所谓的研究。“当教师认为改革是强加给他们的时候,一定会出现问题。”①种管理下的教科研从表面上看轰轰烈烈,也能取得一些成果,但由于教师在教科研中缺乏自主并且难以在原有基础上获得进步,因此缺乏可持续发展的潜力。
    因而,要真正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必须对幼儿园教科研管理的职能重新定位,从追求外在目标转向追求内在价值,从强制转向引领。在研究主题和内容的选择上,应更多地发挥教师的自主性,鼓励他们根据自己的矛盾、困惑和问题展开深入的探究,在此基础上整合生成面向全园教师的问题。如果研究的内容来自外部,则要努力寻找与教师已有兴趣的对接空间,想办法把外部要求变成教师内在的需要。还要尊重教师研究的优势和现实可能性,鼓励她们用自己的演说方式表述自己的话语内容,打破专
    家思维、理性话语的霸权地位。
    二、注重观念向行为的转化,创新教科研形式,使教师的实践性知识得以展示并获得提升
    实践中经常发现这样一种现象:“研究水平高”的教师教学质量一般,而教学质量高的教师又往往“研究能力”不足。按道理,教学水平和研究水平应该是同步的。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主要是因为幼儿园的教科研管理没有抓住关键,注重了教师显性观念的学习和表达(如把论文发表的数量作为衡量教师教科研水平的重要指标),忽略了随之而来的行为转化过程,且低估了观念向行为转化的复杂性,所以难以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观念向行为的转变是一个缓慢、复杂的过程,经历着“认同外部观念――体悟、内化从而生成个人观念――生成教学策略――实际教学体现”等逐个环节。显性观念的接受只是教师专业能力发展的起点,把它的理解和表达水平作为衡量教师教科研能力的一个主要指标是不科学的。研究证明,支配这种转变的关键是教师的个人实践性知识。
    个人实践性知识是对教师在其实践中建构的、直接支配教学行为的个人观点、准则、信念等的泛称,其特性有:情境性、个人性、行动性、默会性、内容特定性,②它难以直接用明晰的方式进行传递。这种“实践性知识”和智慧,不是将理论与技术进行简单应用的技术之知,而是在新情境中创造性地做出教学决策的能力、智慧或“实践之知”,其形成依存于教师的经验知识和创造性、探究性态度,以及教师之间的经验共享与反省性思维的交流。③
    因此,要想通过教科研切实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就必须改变传统的就理论谈理论,或者把是否领会、理解观念作为教科研工作关键点的做法,把着眼点放到教师实践性知识的增长、丰富和教师观念向教学行为的转化和生成过程上来。要帮助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地对内隐的实践知识进行批判反思,并有意识地利用和改造自己的实践知识。同时,也要借用各种机会使自己的实践知识接受实践的考验,进而形成新的实践知识。首先要使教师体验到教科研的必要性和重要意义,使她们愿意向领导、同事展示自己的实践知识。其次,要创新日常教科研形式,为教师分享经验和共同反思提供平台。在幼儿园目前的实践中,虽然也在努力提供这样的机会,但收效并不理想。比如幼儿园常常在会议室里开展集体教研活动。由于教师人数较多,一般就分成几个小组,让每个小组推选代表来发言。时间有限,大多数教师就只能充当听众,无法表达自己的见解。另外,碍于情面,许多发言对存在的问题往往一带而过,缺乏批判的深度和力度,这也使教师之间的交流缺乏吸引力,最后演变成一种形式。不妨做一些新的改进,如针对不同的研究主题设置不同的研究小组,在教学现场开展讨论;集中地对一位教师的教学智慧进行长期深入的讨论,寻求有效的教学策略,等等。需要指出的是,教学观念转化为行为绝不是一个立竿见影的过程,甚至还会出现反复,因此要给教师足够的时间和空间。
    三、根植幼儿园文化土壤,沉淀幼儿园文化底蕴,打造“和而不同”的教科研队伍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指出:“实现发展的动力实际上存在于文化之中,……文化是实现发展的摇篮。”良好的教科研文化,对教师的创造性、探究性态度以及自我反思行为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是实现教科研管理目标的价值载体。要想引领幼儿教帅的专业发展,最后还是要落实到教科研文化的建设上来。
    教科研文化具体表现为教师在教科研活动中共有的价值观、行为方式和精神风貌。不同的教科研文化对教师专业发展的促进作用大不相同。比如有的幼儿园领导“一言堂”,搞什么研究、怎样研究自己说了算,排斥教师的“异见”。教师在这种文化氛围中,发言交流大多是“作秀”,听者说者都难以有所收获。有的幼儿园鼓励教师个人的创新却忽视教师之间的共同进步,所以教师之间各自为战,竞争性强而合作性弱,无法获取集体进步的最大效益。还有的幼儿园在教科研中盲目追风,今天搞活动教学,明日搞综合课程,缺乏理性的批判分析,人为地割裂了幼儿园教科研之间的继承性,教师不能有序地建构自己的观念和行为逻辑,所以常常感觉茫然、不知所措。另外,由于幼儿园教师知识结构和研究视角大致相似,如果缺乏外来更高水平研究力量的推动或刺激,也无法使教师的专业水准获得及时的提高。
    幼儿园教科研文化的建设思路体现于教科研管理的每个举措中。首先要注重教科研的“草根文化”。属于自己的才是最有生命力的。每个幼儿园应该深入思考、分析自己的未来发展规划、面对的问题,确定基本的研究框架。这种框架具有较高的稳定性,应成为幼儿园教科研活动进一步发展的“过滤器”。其次,要大力倡导“和而不同”。鼓励教师研究不同的问题,采用不同的视角,激发思维之间的碰撞和交流,不要满足于表面上“达成共识”,不妨与其他幼儿园开展园际教科研活动,围绕大家共同感兴趣、需要解决的问题进行深入探讨。实践证明,这种幼儿园之间的联合,由于出现了新面孔、新思维、新想法,对教师教科研热情的激发、能力的提高具有较大促进作用。当然,如果有条件,应请专家入园指导或与教科研部门、大学开展合作研究,使自己的实践文化和外在的学术文化能持续展开对话,不断获得新的成长点。
    注释:
    ①③徐彦辉:《教学改革的困境与对策》,《教育发展研究》2007(10B)。
    ②刘学惠、申继亮:《教师个人实践知识的特性》,《教育理论与实践》2006(6)。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5678幼师网  长春伍陆柒捌集团版权所有

    GMT+8, 2024-11-16 11:13 , Processed in 0.040058 second(s), 22 queries .

    伍陆柒捌幼师网 Licensed

    © 2001-2014   版权所有:伍陆柒捌集团 吉林省关心下一代教育协会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找回密码 注册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