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在西方社会里成长起来的中国人能作出多种创新探索,出国留学的中国人及子女在他们的同辈中能取得优异的学习成绩?是否可以说明在中华民族的素质中蕴藏着创新的潜能,一旦进入有利的发展环境,就会如鱼得水自然地发挥出来? 幼儿出生时对周围世界的感知和理解没有什么固定的模式,是在成人的一定影响下逐渐形成的。由于遗传素质的差异和环境影响的不同,各个幼儿又表现出各自独特的认识方式,然而这些认识往往被成人看作“幼稚可笑”而用成人的“规范”给予纠正,从而无意中扼杀了幼儿的创新精神。 例如:当孩子心情愉快自发地哼出曲调、手舞足蹈表达情绪时,往往会受到成人“不入调”、“瞎唱”的讥笑;当幼儿拿起笔满纸涂鸦且声明画了什么、写了什么时,也会受到“乱画”、“不像”的贬责;当幼儿兴致勃勃地讲一些“自编”故事时,又会遭到“瞎编”、“胡说八道”的评论。实际上这种自发的唱、画、说正是幼儿对世界的认识和想象的独特反映,也是创新潜能的表现,若是得到鼓励,幼儿的想象力和创新潜能就有机会发展;若是受到贬低,幼儿就会丧失自尊、自信,造成“不敢”、“不会”的自卑心理,做什么事都小心怕错,难以有所创新。 幼儿对世界的感知、理解、表达感受、行为反应等等是由他自己与环境交往而自然习得的,这需要一个逐渐发展的过程。若由成人硬性灌输,既难以形成牢固的认识和行为,又会妨碍潜能的发挥,创新能力的培养尤其如此。因此,在幼儿的家庭生活和集体生活中,首先要为他们创造一种宽松而有序的环境,使他们有充分的时间和空间定下心来操作各种玩具,操作各种工具和材料,以及翻阅图书等等,让他们在与物体交往的过程中获得多种信息。幼儿头脑里储存的信息多了,就自然地会产生输出信息的需求,会主动地说、画、唱、舞、搭积木、捏泥人等。成人要真心实意地尊重幼儿的这些表述行动,爱护这些“作品”,鼓励其创新表现,支持其潜能发挥。在杂乱无章的、心情压抑的环境里幼儿难以专注地“玩”,更无从有所创新。 幼儿对周围世界的认识、感受和表达能力一方面受成人潜移默化的熏陶,家长和教师的修养和爱好往往比直接灌输的影响更为有效;另一方面,幼儿之间相互作用效果也很明显,有些甚至超过成人的作用。因此,在独生子女的家庭生活中,特别要重视安排时间和机会让亲友中不同年龄的孩子一起玩;在幼儿园要发扬“大带小”的经验,让不同年龄的孩子一起玩,一起活动;在同龄班级中也要鼓励孩子自由结伴,自选活动,让他们在亲切友好的环境中交互作用,相互促进。在当今和未来的社会中,任何创新成就都是集体智慧的结晶,不可能由一个人创造,因此从小培养合作共处,相互协调,非常重要。 家长对幼儿的熏陶,一方面是日常的举止言行,另一方面是走出家门进入社会时的选择和表现。家长可在双休日带领孩子走向大自然观察其中的奥秘,欣赏其中的美景;走进美术馆、音乐厅领略和享受各种艺术作品的创新和魅力。在调节自己的心灵提高修养的同时,为孩子提供美好的精神营养。这要比长时间地坐在电视机前或逛商场有价值得多! 幼儿处在宽松有序的环境中,随着他们身心各方面的发展,创新能力就会逐渐地表现出来。我们要细心体察,耐心支持,为培育幼儿的创新精神,为幼儿的健康成长奠定基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