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帖
  • 人格培育幼教新闻 幼教课堂幼儿园
  • 教案课件素材资源 素质培养幼小衔接
  • 学前院校理念师德 专业知识专业能力
  • 培训辅导求职招聘 赛事活动会员vip
  • 育儿百科成长档案 交流区宝宝商城
  •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主题资料库”弥补教师专业的局限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8-11-24 17:01:5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我园是一所办园时间不足5年的新建园所,教师平均年龄只有29岁,并且非学前教育专业毕业的教师占了62%。他们除了教育经验较缺乏外,相关知识也较贫乏。具体地说,(1)对事物的了解大多停留在显性和表面上。比如,对兔子,他们只了解“长耳朵、红眼睛、短尾巴,爱吃萝卜,爱吃草”等粗浅知识;对中国传统的节日,他们只知道有些什么习俗,但对这些习俗的由来和与这个节日相关的文化、思想、意义知之甚少。(2)知识面狭窄。对很多基本常识缺乏了解。例如,许多男孩子感兴趣的东西,很多教师并不感兴趣,也不了解,因此,常常出现无法应答幼儿问题的尴尬局面。(3)对有些知识的把握不正确。不少知识,教师往往是通过口口相传而获得的,因而对这类知识,教师常常缺乏科学认识。由于存在以上问题,实践中有许多教师在组织教学活动时,常常只是对相关教学内容作一个简单组合,缺乏层层递进的设计。教学形式也较为单一,缺乏创意。教学过程中的师幼互动有效性差,教师发起的互动常常不能引发幼儿的兴趣;对幼儿发起的互动,教师又常常无法作出有效回应,大多时候教师通常只会作笼统简单的肯定或否定性回应,缺少教育智慧。要改变这种不理想的状况,园长的引领和支持是非常关键的。因此,我决定先从丰富教师的知识入手。我想到了让教师通过建立“主题资料库”丰富相关知识这一办法。这种根据当下的需要主动学习和收集资料,以便随时丰富和充实知识的做法,促使教师逐步养成主动学习的好习惯,并激发了教师自我成长的意识和能力。具体的做法是,首先,我向全园教师提出要求,希望所有教师在设计集体教学活动前,要比较系统、全面地查询和收集相关资料。为了做好资料的积累和利用工作,我建议教师对收集到的资料进行简单的分类,如常识类、传统文化类、日常生活知识运用类等。其次,为了鼓励教师自主学习,我们每年给各教研组提供500元左右的经费,用于教师购买书刊资料等。“主题资料库”建设取得初步成效后,为了更好地发挥“主题资料库”在夯实教师基本功、提升教学有效性中的作用,我们要求各教研组在设计新的主题活动前,先让教师把自己收集的资料在教研组内进行交流与分享。等学期结束时,再分门别类地对这些资料进行汇总和整理,从而形成“主题资料库”,供下一轮主题活动设计与实施日寸分享。“主题资料库”的建立虽然在丰富教师知识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在促进教师的教学有效性上作用尚不明显。我们发现,有些教师收集的资料与活动设计或实施并未形成相应的联系,即知识的充实并未真正有效地为教学服务。也有些教师将过多的资料信息填塞到教学活动之中,其中有不少内容还是超出幼儿生活经验和认知能力的。这一偏差再一次引起我的思考,我认识到教师收集资料的过程既是丰富知识的过程,更是提高教学有效性的过程。因此,只是让教师积累知识是不够的,还要让教师将知识转化为“生产力”,当然这需要时间,更需要专业的引领和指导。于是,我决定采用集体和个别辅导相结合的方式对教师作适当的引导。首先,我多次组织大教研活动,以案例讨论的方式和大家一起解剖如何运用“主题资料库”信息的问题。例如,小班将开展“小兔乖乖”的主题活动。活动前,教师们收集了大量关于兔子的知识。其中有关于兔子的长耳朵能灵活转动,可以分辨来自不同方位的声音以及时逃跑避免被伤害,还有兔子的尾巴短不容易被其他动物抓住,且奔跑时转弯灵活等信息。但在设计活动方案时教师并未将这些信息运用起来。我分析了一下原因,感觉这些知识和信息并不是教师原来就具有的,所以他们一时无法判断这些知识和信息是否具有价值。于是我组织小班教师开展研讨,请大家介绍收集到的知识和信息,让他们重点关注哪些是原来自己不太了解的。果然,大家都认为兔子的长耳朵能灵活转动,兔子尾巴短的作用等信息是以前不太了解的。接着,我问:依据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和阶段教育目标,这些知识和信息能否有效运用到这次主题活动中去?一番讨论后,大家认为,关于方位和长短的知识按小班幼儿的认知水平是能够理解的。接着,我又问:那么如何利用这些知识和信息来设计活动方案呢?有教师说,小班幼儿最喜欢听故事,我们可以将这些知识和信息编成一个故事;也有教师说,兔子能灵活转动的长耳朵可以分辨来自不同方向的声音,所以可以据此设计一个体育活动。最后大家集思广益,梳理了一个体育活动的基本思路:开展一个“聪明的小兔”游戏,游戏中让幼儿分别装扮小兔和野兽,扮演小兔的幼儿尝试分辨来自不同方位的“野兽”声音,从而灵活地逃避“野兽”的追捕。此外,我坚持每周阅读教师的教学计划,如感到有问题及时与教师进行个别交流或提供指导。例如,一位中班教师在组织“蝴蝶”这一主题活动前收集了许多关于蝴蝶的资料,在活动设计中,教师把包括蝴蝶属于哪个科、目,蝴蝶的生长过程和食性,蝴蝶的复眼等知识全部列为教学内容。于是我与那位教师讨论,向她指出这些内容超出了中班幼儿的认知能力,孩子是无法理解的,我同时建议她可以围绕蝴蝶是怎么传播花粉的这一话题来引导幼儿探索和了解蝴蝶的特点,或着重引导幼儿观察蝴蝶翅膀的花纹,身上的绒毛和它长长的吸管等。一段时间后,教师们设计的教学活动方案的趣味性明显提高,形式也大大丰富了,教学中师幼互动的有效性也大大提高了,教师们的反映也很好。在一次关于建立“主题资料库”的专题教研活动中,教师们纷纷谈了自己的感想。王老师(教龄两年多):以前我只知道企鹅是南极特有的动物。查阅资料后,我了解到很久以前,北极也有大量企鹅,只是因为人类的乱捕滥杀,才使北极企鹅绝迹了。于是,在开展主题活动“在动物园里”的过程中,我和幼儿共同讨论了保护动物的意义。当时,我和幼儿(中班)有下面一段对话。师:冰冷的南极有企鹅,那么,北极也很冷,那里有没有企鹅呢?幼:有的。幼:没有的。(幼儿在猜测。)师:现在北极已经没有企鹅了,但在很久以前,北极同样也有许多企鹅。幼:为什么呀?师:因为许多年前,人类为了获取企鹅身上的皮毛做衣服,乱捕滥杀,北极的企鹅就灭绝了。幼(表情非常惊讶和气愤):人类不可以这样的,我们可以用其他方式取暖,怎么可以捕杀可爱的企鹅呢?徐老师(教龄两年多):最近,我们大班开展了“过新年”的主题活动,在收集关于新年习俗的资料时,我了解了大量关于过新年的习俗,如,放鞭炮、挂灯笼、贴对联、贴窗花,等等。这些习俗据说都是为了驱赶怕火、怕光的年兽,以保佑大家来年的平安。我还了解了“红红火火过新年”的由来,由此还想到了“中国红”,可以说,新年的习俗里渗透着深厚的中国文化。于是,我设计了一个“红红火火过新年”的活动。活动的目标是:(1)看看、讲讲以红色为特征的新年饰物,感受“中国红”带给人们“喜庆、吉祥”的意蕴。(2)尝试用较完整的语言表达自己对“中国红”的理解与感受。活动前我请幼儿收集新年饰物,让幼儿在收集过程中对中国年俗有初步的了解。活动的第一环节由幼儿各自介绍自己收集的新年饰物,交流中国年俗的表现方式。第二环节是引导幼儿理解“红红火火过新年”的意义,此环节又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幼儿在介绍各自收集的新年饰物中,找一找它们的共同特点,以帮助幼儿了解红色是中国人过新年的特有色彩;第二部分是请幼儿用带“红”字的词语来形容中国的新年。第三环节,让幼儿在欢快的音乐中舞蹈,以体验过新年的快乐。编辑:cicy          关键词:主题资料库弥补教师专业局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5678幼师网  长春伍陆柒捌集团版权所有

    GMT+8, 2024-12-26 09:55 , Processed in 0.050300 second(s), 22 queries .

    伍陆柒捌幼师网 Licensed

    © 2001-2014   版权所有:伍陆柒捌集团 吉林省关心下一代教育协会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找回密码 注册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