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帖
  • 人格培育幼教新闻 幼教课堂幼儿园
  • 教案课件素材资源 素质培养幼小衔接
  • 学前院校理念师德 专业知识专业能力
  • 培训辅导求职招聘 赛事活动会员vip
  • 育儿百科成长档案 交流区宝宝商城
  •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语言活动《聪明的乌龟》大班教学案例反思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9-4-28 16:16:2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案例:在《聪明的乌龟》语言活动中,故事讲完后我提问:“你们喜欢故事中哪个小动物?”故事中狐狸要吃青蛙和乌龟,可是乌龟很聪明,想办法战胜了狐狸。依照我们的思维,应该是喜欢乌龟的,这也是我这节课的预设。多数孩子回答喜欢乌龟,可是屠泽远的回答让我很不理解,他说:“我喜欢狐狸”,我说:“为什么你喜欢狐狸呢?” 屠泽远说:“因为狐狸虽然很狡猾,但看起来很漂亮。”我迟疑了,不知道该如何回答他。这时孩子们纷纷说: “狐狸太坏了,它欺负小动物。”屠泽远不服气地说:“欺负小动物是不对的,可它可以改正呀,老师说过,有错能改还是好样的。”我顺势说:“对呀,我们可以教育它,这样它不就会变好了吗?你们觉得怎么样?”有几个孩子说:“可以呀!”我顺水推舟地说:“那我们怎样教育狐狸呢?”孩子们热烈地讨论了起来,孩子们的情绪都很高涨,也想了很多很多教育狐狸的办法。通过孩子们对狐狸的教育,狐狸不再欺负小动物了,变得更可爱了,孩子们的心中又多了一个美好的形象。

    反思

    这次关于“教育狐狸”的话题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孩子们探索问题的积极性提高了,想问题的角度也多了。如果当时我直接否定了孩子们的回答,在情感上会对孩子们造成伤害,打击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同时也可能限制孩子们的想象力,严重的会形成现在普遍存在的“统一零件”。我们思想中常存在一些错误的认识,总认为孩子就应该服从大人,他们的一些想法都是不成熟的,是不可取的。一旦孩子的行为和自己的预设不相符合时,总是想方设法地为自己找借口,“苦口婆心”地劝说,然后“心满意足’’地看着孩子走到自己预设的轨道上来。这样教育出来的孩子没有创新意识,只会按部就班,因循守旧,过早地成为教育生产流水线下的“统一零件”。所以,对所有幼儿的回答给予积极的反馈,不诱导幼儿跟随自己的想法。探讨这种回答后的原因,从而内化《纲要》中提出的:教师要充分尊重幼儿。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5678幼师网  长春伍陆柒捌集团版权所有

    GMT+8, 2024-6-30 02:44 , Processed in 0.042670 second(s), 28 queries .

    伍陆柒捌幼师网 Licensed

    © 2001-2014   版权所有:伍陆柒捌集团 吉林省关心下一代教育协会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找回密码 注册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