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帖
  • 人格培育幼教新闻 幼教课堂幼儿园
  • 教案课件素材资源 素质培养幼小衔接
  • 学前院校理念师德 专业知识专业能力
  • 培训辅导求职招聘 赛事活动会员vip
  • 育儿百科成长档案 交流区宝宝商城
  •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幼儿园亲子活动存在的问题与解决对策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8-11-29 16:00:0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摘  要] 由于对幼儿园亲子活动认识不深刻,对幼儿家长参与活动的素养不够重视,对亲子活动参与主体间的关系认识不够清楚,当前我国幼儿园开展的亲子活动普遍不够理想。解决这些问题,需要深化对幼儿园亲子活动的思想认识,建立长效的幼儿园亲子活动机制,加强教师培训,更新教师的活动观念与工作方法,将亲子活动纳入到幼儿园课程建设体系。[关键词] 幼儿园;亲子活动;家长;教师一、当前幼儿园亲子活动开展不理想的原因分析(一)对幼儿园亲子活动认识不深刻众多幼儿园理论研究者和实践工作者都将幼儿园亲子活动界定为:由幼儿园创造一定条件,以教师为主导、教师与家长共同组织的一种幼儿园教育方式。[1]这一界定指明了幼儿园亲子活动的性质,活动主体及主体间的关系,并将幼儿园亲子活动的意义表述为“整合教育资源,提升幼儿园教育质量,促进幼儿健康发展”。这一认识有其合理之处,但显然它只考虑了学前教育与幼儿园的层面。而事实上,开展亲子活动本身就意味着幼儿园教育应从封闭走向开放。幼儿园不可能垄断教育,而必须把幼儿园教育与家庭、孩子周围的社区以及大众传播媒介的影响协调起来。[2]另一方面,幼儿园亲子活动内在主体性的充分发挥不应当只限于提高幼儿园教育质量和促进幼儿健康发展,而应更好地体现幼儿园服务社会的功能。如果不具备这样的理念,幼儿园亲子活动便难以从理论的高度促进自身的发展和提高。(二)对幼儿家长参与活动的素养不够重视幼儿家长是幼儿园亲子活动的参与主体之一,家长参与活动的素养直接影响着幼儿园亲子活动开展的质量。参与幼儿园亲子活动的幼儿家长可能是幼儿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其个体特征、文化程度、从属职业以及社会经历等都会影响其参与活动的素养。[3]尽管在当今的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中,幼儿的主体地位在逐步凸显,但部分家长对学前教育的性质、目的、内容等的认识仍具有小学化的倾向,这将直接制约家长参与幼儿园亲子活动的程度,致使他们在知识方面对幼儿的发展提出更高更多的要求,而忽略幼儿在道德、心理、社会性等方面的发展。[4]与此同时,希望幼儿教育小学化的家长通常也不知道如何与孩子互动,而常常出现亲子沟通互动失衡的现象。实践表明,亲子活动中,如果家长习惯于包办、亲子冲突严重、家长引导方式不科学等,都会降低亲子活动的效果,不利于幼儿积极主动的自我探索与发展。(三)对亲子活动参与主体间的关系认识不够清楚《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等文件指出,幼儿园要主动联系家庭和社区,共同为幼儿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然而在实践中,幼儿园亲子活动仍存在认识上的较大偏差。其实亲子活动不仅是对年幼儿童开展的教育,也是对家长进行培训,是向家长传播先进理念,并帮助其改进幼儿教育方法的重要途径,但许多幼教机构往往忽略了家长对亲子活动和幼儿园教育工作开展的积极推进作用。在教师与幼儿家长的主体关系中,教师或研究者总是喜欢直接以自身的专家性权利和资源性权利对家长进行指导,[5]似自身的幼儿教育专业工作者和组织者的角色主导幼儿园亲子活动,从而造成双方权利与地位的不对等。这体现了教师对幼儿园亲子活动的认识还不够深人和全面,必然会进一步影响活动中教师与家长的协同与合作。教师作为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应该和家长、幼儿共同参与亲子活动,但实践中常出现教师、家长缺位或越位的情况,处于弱势地位的幼儿或者不能在活动中充分发展其情感、智力、体能,或者由于家长的包办而被动放弃参与活动的资格,家长也不能充分发挥自身的主体性,以推动亲子活动的有效开展。教师、家长和幼儿三者间关系的失衡由此必然会影响幼儿园亲子活动的质量,难以对幼儿产生积极影响。(四)对亲子活动的理论构建不够重视尽管当前幼儿园亲子活动拥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和材料,但如何从实践经验中提炼出理论成果并将其系统化,是当前幼儿园亲子活动研究必须面对的问题。对已有的幼儿园亲子活动研究成果进行梳理和分析,可以发现这些研究成果都是经验成分居多,理论提炼不足。作为一种幼儿园教育和家园互动的方式与手段,这一研究现状有其存在的合理性,但不能由此否定构建幼儿园亲子活动理论体系的必要性和实践意义。是否具有成熟的理论成果和体系不仅标志着这一活动的发展水平,还影响着亲子活动是否能科学、有效地开展。总体来说,现有关于幼儿园亲子活动的理论研究成果数量少、层次低、内容不全面、缺乏系统性,多是从经验层面对实践活动进行总结和反思,缺乏从理论角度对幼儿园亲子活动进行系统而深入的探讨,研究者也以一线工作者为主,高校及其他科研机构人员较少涉足。缺乏理论指导的亲子活动必是一种低水平的亲子活动,应进一步加强理论成果的提炼及其在亲子活动中的指导地位,以促进幼儿园亲子活动内涵的发展。二、推进幼儿园亲子活动的对策(一)深化对幼儿园亲子活动的思想认识《国务院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提出,要将大力发展学前教育作为贯彻落实教育规划纲要的突破口;为儿童创设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防止和纠正幼儿园教育“小学化”倾向;要把幼儿教育和家庭教育紧密结合,共同为幼儿的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环境。学前教育是终身学习的开端,关系亿万儿童的健康成长,关系千家万户的切身利益,关系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因此,我们应深刻领会《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201O一2020)》《国务院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等有关学前教育发展的纲领性和指导性文件,以其实施为契机,将幼儿园亲子活动视为家园共育、幼儿园服务家庭和社会的重要手段,继续深化开放办园的理念,提升开放办园的水平。幼儿园亲子活动作为幼儿园主动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积极服务家庭和社会的工作手段,必须以此思想认识高度为先导,才有可能全面提升幼儿园亲子活动的发展水平。(二)建立长效的幼儿园亲子活动机制幼儿园亲子活动必须以科学的育儿目标为导向,建立长效的幼儿园亲子活动机制,即要建立合理、适当的有关幼儿园亲子活动的组织机制、实施机制、协调机制以及评价机制。组织机制要涵盖活动目标、原则、内容、形式、主体、保障措施等内容,规定亲子活动的基本框架;实施机制应以执行活动目标和计划为主要内容,对活动过程的各个环节进行规范和调节;协调机制要协调教师、家长和幼儿三者之间的关系,并对三者在思想、活动内容、活动手段等方面的矛盾进行调和;评价机制应对亲子活动的计划与组织、主体行为表现、亲子活动结果进行科学、客观的评价,以促进亲子活动整体水平的提高。(三)加强教师培训,更新教师的活动观念与工作方法教师是亲子活动的组织者、协调者,是家长和幼儿的引导者、合作者,教师素质和角色定位对活动、家长和幼儿都起着至关重要的影响作用,因此要加强对教师的培训。通过理论学习、参观考察、实践总结和科学研究等方式,能够有效地深化教师对幼儿园亲子活动的思想认识,帮助其掌握幼儿园亲子活动的内容和活动手段,使其能科学组织并积极引导家长、幼儿参与幼儿园亲子活动,并学会对亲子活动进行合理的考核和评价。幼儿园应始终重视并加强教师关于幼儿期亲子活动的理论修养和工作方法的改进。(四)将亲子活动纳入幼儿园课程建设体系实践表明,当前幼儿园亲子活动形式下的家园合作还不够深入,很少能配合幼儿园课程,从而进入到幼儿教育过程的各个环节。改变这一现状的重要策略是将幼儿园亲子活动纳人到幼儿园课程建设体系中来,使幼儿园的课程内容和形式都要在与家长协商的基础上进行合理规划和设计,以此避免幼儿园亲子活动与家长经验脱节,影响亲子活动的效果。有研究认为,幼儿园课程理论应具备开放性,应不断吸收和反映有关学科的最新研究成果,以提高对儿童发展的理解,并使其解释不断科学化。[6]将幼儿园亲子活动纳人幼儿园课程建设体系,将家长以及其他主体的知识和经验纳入亲子活动课程,不仅是提升幼儿园亲子活动质量的有效手段,而且有利于促进幼儿园课程体系的开放与建设。
    参考文献:
    [1]何秀英.关于幼儿园亲子活动价值的思考.教育书刊,2005,(3)
    [2]S·拉塞克.从现在到2000年教育内容发展的全球展望.马胜利等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3—6
    [3]BEST PRACTICES ON ACEVS FAMIIJY LJTERACY PROGRAMS.www.unesco.org/education/uie/QualiFLY/ppt/ACEVDublin.ppt(France),2011—4—5
    [4]徐浙宁.“千年一代”的家庭教育:发展与危机——基于跨代比较的研究.上海教育科研,2008,(1)
    [5]D·赫尔雷格耳,J·W斯洛克姆,RW·伍德曼.组织行为学.俞文钊,丁彪等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42l
    [6]冯晓霞.以活动理论为基础构建幼儿园课程.学前教育研究,1997,(4)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5678幼师网  长春伍陆柒捌集团版权所有

    GMT+8, 2024-6-27 10:33 , Processed in 0.049888 second(s), 24 queries .

    伍陆柒捌幼师网 Licensed

    © 2001-2014   版权所有:伍陆柒捌集团 吉林省关心下一代教育协会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找回密码 注册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