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帖
  • 人格培育幼教新闻 幼教课堂幼儿园
  • 教案课件素材资源 素质培养幼小衔接
  • 学前院校理念师德 专业知识专业能力
  • 培训辅导求职招聘 赛事活动会员vip
  • 育儿百科成长档案 交流区宝宝商城
  •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独生子女的六大迷思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9-5-5 17:07:4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独生子女的六大迷思
                
                
                  目前,中国独生子女的教育成为被热切关注的一个区块。如何让独生子女懂事贴心、自动自发、乐于学习又勇于沟通,相信是千千万万爸爸、妈妈心中的期盼。
      独生子女很难教?
      问题之一,我家女孩自尊心极强,力求完美,但又不敢面对挫折,受不了失败,我该如何帮她克服?
      问题之二,我家孩子虚荣心很强,总爱争强好胜,爱炫耀,爱争第一,这是好现象吗?家长应该怎么办?支持他吗?
      问题之三,我的儿子很贪玩、很懒惰,我很烦恼,不知道怎样办?
      类似这些提到自尊心极强不敢面对挫折虚荣心强爱炫耀爱争第一贪玩懒惰似乎点出了这个时代里独生子女的人格特质和行为表现。
      独生子女的六大迷思
      他们是中国许许多多家庭的希望,是许许多多爷爷奶奶、爸爸妈妈的宝贝。
      在谈到如何解决独生子女所带给爸爸妈妈的困扰之前,其实应该先了解独生子女是生活在什么样的环境氛围,还有,可能大人有了那些对独生子女的迷思,以致掉入了剪不断,理还乱的亲子纠结。
      迷思之一
      错误:独生子女没有兄弟姊妹做伴,好可怜哟
      正确:独生子女如果和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关系良好,一样可以享受到团队做伴的互动。
      这是有些独生子女为什么在进入幼儿园、进入学校后,常让父母师长头痛的起源。因为当周边大人常带着同情怜悯的眼神或口吻看着小娃,然后说:你好可怜哟!怎么都没有人陪你玩?
      久而久之,孩子会自怜自怨起来,当带到校门口之前,他们紧搂着大人就是不肯进教室;当看到心爱的玩具,哭着要买就是要买,孩子的心里已经起了变化,那种感觉就是:我很可怜,你们应该补偿我。
      想想看,在这样成长的过程中,这些独生子女怎么不会越要越多、越吵越大声呢?也就是这样,他们会养成了不敢面对挫折虚荣心强或依赖性极重等个性特质。
      我建议大人们要改掉可怜独生子女的心态,换一个正面平常心的感觉来和他们互动。越是一般性地教导孩子,越是正常化地建立游戏规则,独生子女在一视同仁的感觉中,反而更有自律性、更有自我期许,才不会觉得爸爸妈妈对他(她)有所亏欠。
      迷思之二
      错误:独生子女比较任性
      正确:只要父母在教养独生子女的过程中,不要毫无原则地让步,独生子女一样可以学到尊重和分享。
      有对夫妻曾来求助,他们碰到的困扰是念中学一年级的女儿非常娇纵,妈妈的说法是:女儿从小长得漂亮可爱,我爱人把她当公主宠爱,什么都依她,有时候女儿打他,他还笑嘻嘻地无所谓;我要管女儿时,爱人还跟我吵架,说我管太严了。
      公主的爸爸一脸懊恼地告诉我:女儿小时候真的很可爱,嘴巴又甜,她如果犯错,我都不忍心罚她,但是现在长大了,她变得任性,讲话口气又很凶,让我们夫妻俩都很头痛
      我建议他们夫妻俩要重新沟通清楚、建立共识,才能对女儿有明确的规范,让她学到分寸拿捏、适度的自我约束。
      一般而言,孩子的任性行为,为人父母也要负起大部分的责任,有时候就是因为只有一个孩子,所以特别宝贝,以致孩子有恃无恐、为所欲为。等到孩子的偏差行为出现了,才懊悔莫及啊!
      为了避免孩子任性,父母可以多带孩子参加团体活动,例如:在公园的游乐区、在书店的阅览区、在同事聚餐的家里、在幼儿园的教室里等等,让孩子学会和别的小朋友一块儿玩,学到分享的方法和经验,那么,孩子的热忱、开朗、积极、创意、合群各种优良的个性特质就会源源不断地出现了。
      迷思之三
      错误:独生子女吃不了苦
      正确:父母不要为子女做太多,独生子女一样可以得到磨练的机会。
      说来也值得深思,当有些父母在怪罪孩子太依赖他们时,却没想到一切可能是自己本身太依赖子女所造成的。子女吃不了苦,可能是我们做父母的提前帮孩子打理一切了。曾经有位离婚少妇提及妈妈和她的关系,她说:我在结婚的前一晚,妈妈哭了一整个晚上,就是舍不得我嫁人,她说担心我吃不了苦。婚后,我也三天两头往娘家跑,后来我真的受不了婆家的生活,干脆离婚回到妈妈身边,可是现在变成我妈妈一天到晚还在管我,让我受不了。
      这位离婚少妇碰到的困难就是母女黏结太深了,妈妈不论在生活上、在情感上都非常依赖独生女儿,连她要结婚都舍不得,这使得女儿没有做好心理准备,没有学会和爱人过好新家庭的生活,没有学会认清生命中的角色,要从女儿逐渐走向老婆和妈妈的角色。
      当离婚少妇的生命角色又退回只做女儿时,她却依然不快乐。这也就是所有独生子女父母的警惕,你的放手,孩子才有展翅高飞的成长机会;你的放心,孩子才有相信自己的力量。
      至于独生子女的爸妈如何做到不要依赖子女,当然,你要练习自我成长,要有自己的生活圈,也要有自己的生活目标。当你和孩子的关系是亲密又独立的时候,孩子才能勇往直前、迎向人生、不怕吃苦了。
    [NextPage]
      迷思之四
      错误:独生子女逆反心理特别大
      正确:大人若能充分理解孩子的身心需求,又有正确的沟通技巧,独生子女就不会用顶嘴或不理不睬的方式响应。
      不是每个孩子都一定会有逆反心理。
      所谓的逆反心态,它的因素有三:
      1.父母权威,子女反弹
      有的父母习惯用教训的口吻、用负面的语词来责怪孩子,当孩子有极深的挫折感时,终将忍不住地想解释、想争辩,结果这样的行为一出现,父母又认为孩子不听话、孩子顶嘴了。
      2.父母唠叨,子女反弹
      不少的爸爸妈妈把全副心力放在独生子女身上,举凡生活作息、课业学习、同学往来等都在密切的关注下,这时,不免以重重复复的提醒、唠唠叨叨的语词,希望孩子快速配合、快速做到。
      然而,这个时代的孩子自主性特强,他们也有自己的想法、做法,尤其他们不喜欢被当做小娃娃般地照顾,这也就是为什么当父母一再叮咛时,子女在不耐烦之余立刻出言不逊或不理不睬,结果就让父母难堪失望了。
      3.父母不理解,子女反弹
      生活在网络时代的孩子,借助MSN、借助在线游戏,他们很容易交到网友,也很容易学到一些国际信息,这对父母而言,是一个非常大的挑战。
      爸妈可能无法理解孩子为什么可以在短时间内和陌生网友聊得这么熟悉,却不愿意和父母沟通;爸妈也无法理解孩子为什么可以在计算机世界里乐此不疲,可是叫他们好好学习却相应不理。
      当爸妈不理解时,火气大了,口气也不好了,这时,这些得天独厚的孩子不好受,自然也就产生让爸妈看来是逆反行为的表现了。
      在这种情况下,为人父母多少要接触一下网络世界,多少要理解子女的兴趣,这样,在有共同话题、共同学习的前提下,孩子不至于因为被批判、被指责而和爸妈关系紧张。
      迷思之五
      错误:独生子女三千宠爱集一身,要什么有什么
      正确:不劳而获,往往让孩子失去自力更生的动力;父母给得慢、给得少,掌握够就好了的原则,孩子就会有力争上游,凡事靠自己的认知。
      这一代独生子女的爸妈由于生活在物质比较缺乏的环境,如今,条件好多了,各方面都比较有能力,不知不觉会想给孩子更多、更好的东西,例如买昂贵的玩具、海外旅游,或上名贵的私校等等。
      这是因为自己童年无法拥有,就会想补偿孩子;加上孩子只有一个,不给他(她),又要给谁呢?于是不知不觉三千宠爱集一身,孩子要什么给什么,没有让孩子学到努力才能拥有的过程。
      甚至我还看到有些独生子女的爸妈,自个儿穿着打扮是极尽俭朴,可是孩子却穿名牌、上名校,他们就是要让孩子拥有最好的一切。一方面我心疼这些爸爸妈妈的努力付出,一方面我也为他们的付出捏了一把冷汗。
      因为长期习惯享受的独生子女,当有一天资源不足的时候,当必须独当一面完全靠自己的时候,他们难免会怨怪爸爸妈妈给得太少,或者怨怪周遭一切对不起他(她)。
      所以,建议掌握够就好了的原则,让孩子学到延迟享乐的习惯,让孩子得到感恩惜福的学习,这样爸爸妈妈创造的基业才能留得到,独生子女也不至于予取予求了。
      迷思之六
      错误:独生子女问题特别多
      正确:不同的时代、不同的成长环境,孩子会有不同需要面对的挑战。
      常听到有些爸爸妈妈问到:吴老师,是不是我的孩子是独生孩子,所以问题特别多?这应该是说过去老一代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都是比较传统的、权威的,或因为忙碌而让孩子凡事自个儿来;如今,大家生活条件好多了,社会上能提供给独生子女进名校、到好企业上班的机会却又僧多粥少,这也是为什么独生子女的爸妈拼命想栽培自家孩子,希望他(她)一帆风顺,一生幸福快乐。
      关注多了,要求多了,看起来就显得独生子女的问题特别多。其实,每个时代、每个阶段,本来就会有各种不同的孩子教育问题、身体调养问题、生活环境问题等等。爸爸妈妈需要有个人成长夫妻成长亲子成长和家庭成长诸如此类的成长意识,才能快速修正过去不合时宜的教养观念和方法,同时接受所有从亲子互动所衍生的问题,这些看似问题,其实换一个角度来看,应该视为帮助全家更和谐相处,更能共同成长的挑战。
      每一个家庭都有着无形的互动模式,如果能透过深入的觉察,可以让我们找到家人相处的盲点。好比疏远的关系需要回归亲密的引导;过分紧密的关系需要独立自主的空间。只有有点黏又不太黏才是最舒服的家人关系,因为在需要支持的时候,家人必定会靠近鼓励,而需要各自发展的时候,彼此虽然分离,但心灵仍相属相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5678幼师网  长春伍陆柒捌集团版权所有

    GMT+8, 2024-12-29 09:34 , Processed in 0.040236 second(s), 22 queries .

    伍陆柒捌幼师网 Licensed

    © 2001-2014   版权所有:伍陆柒捌集团 吉林省关心下一代教育协会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找回密码 注册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