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随着幼儿园课程改革的深入和发展,人们越来越觉得幼儿园的环境对幼儿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教育作用。《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也明确指出:“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应通过环境的创设和利用,有效促进幼儿的发展”。因此,创设适宜的教育环境已成为当前幼儿园教师关注的热点问题。而主题环境成为班级环境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借助墙面及各个区域来展示主题活动的进程,将环境与主题课程有机地融合在一起,让幼儿在看一看、说一说、玩一玩的活动过程中,获得知识与技能。 今天的幼儿是未来的主人,他们天生具有好奇心,表现为对周围环境的注视、观察、操作、提问等。因此,环境是幼儿学科学、进行科技活动的必要条件,是幼儿进行科学探索的前提。新《纲要》指出:“为幼儿的探索活动创造宽松的环境,让每个幼儿都有机会参与尝试,支持、鼓励他们大胆提出问题,发表不同的意见,学会尊重别人的观点和经验。”也就是说,作为教师,我们的任务不是要为孩子设计、规划好所有的活动细节,而是要给予孩子支持、鼓励,让孩子喜欢探索。当孩子在活动中表现出幼稚时不要嘲笑孩子,当孩子在活动过程中出现暂时停顿或停止时,我们不要为此而焦虑,当孩子正玩得兴高采烈时我们更不要生硬地去打断他们的游戏。 然而本学期我面对的是一群刚踏入幼儿园大门的小班幼儿,他们天真、活泼,可爱、逗人,对于新鲜事物同样充满着好奇,并乐于参与到班级环境布置的行列中,可是毕竟他们的年龄还很小,动手能力也不强,因此,在班级主题环境的布置中,遇到了很多棘手的问题。如在第二个主题《我喜欢》的活动进程中,孩子第一个想到的自然是玩,因此玩具便成了孩子们最受欢迎的话题,一提到我喜欢的玩具,孩子们都能说出好几种他们喜欢的玩具名称,于是,主题墙饰的主题也大致商定下来了,紧接着进入第二个阶段:考虑呈现的形式及内容——收集各种玩具的图片。但还要有幼儿的参与,这可是一项大工程啊!若是稍大一点的孩子,我们就可以安排让他们把自己最喜欢的玩具画出来,即使不是很精致,但也能有几分相似,可是,我们的孩子才刚入园,就算要他们画一两条直线都会成为问题,更何况是画自己喜欢的玩具。于是,主题墙《我喜欢的玩具》这一设想很自然被淘汰了。但墙饰我们还得完成呀,于是找来各种不同的糖果,让孩子涂上颜色,剪下粘贴就算结束了这个主题。过后,我反复思考着:如果每次主题墙饰都是由教师定主题,并不顾孩子的感受、想法,让孩子涂涂色就了事,这样不仅形式单一,还无法满足孩子们的兴趣,并且限制了孩子们对新鲜事物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因此,在以后的创设中,我不断地实践并改进,大致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在设计、布置主题墙饰的过程中,让孩子做他们能胜任事情。 根据幼儿心理年龄特点分析,越是年龄小的孩子,他们的好奇心越强,因此,让孩子参与主题墙饰的设计与布置,更可以满足孩子的好奇心,对于孩子的求知、探索的欲望也给予了支持与鼓励。但是,毕竟刚入园的小班孩子各方面的能力都有限,动手能力更是满足不了环境布置所需的技能需要,因此,通过选择让孩子做他们能胜任的工作,让他们参与到环境布置的过程中,从而满足他们的好奇心及求知、探索欲望。 在主题墙饰设计、布置的整个过程中,需经历多个创设步骤:明确主题、确定展示形式、材料收集、内容制作与展示等。对于主题的选择,我们可以通过结合课程内容,根据幼儿的兴趣、需要,共同商定,至于材料的收集,这是孩子完全能胜任的一项工作。例如,在实施《好吃的糖果》这一主题时,让孩子来包各种各样的糖果,可是没有糖纸怎么办呢?当这一问题出现后,孩子们纷纷献上自己的策略,并且第二天就收集来了各种各样的糖纸,有的甚至带来了还没有吃掉的糖果。有了孩子们的大力配合与支持,这次制作糖果的活动开展得很成功,孩子们在制作过程中也都激情高昂,完全达到了创设环境的真正目的。
二、在内容选择方面,选择孩子们感兴趣的题材。 内容的选择,关系到孩子们是否对制作过程感兴趣,只有孩子感兴趣,他们制作起来才会更加积极、投入。就拿孩子们喜欢的玩具来说吧,每个孩子都有自己喜欢的玩具,一开始,我就准备了几种玩具的图片让孩子选择他们喜欢的涂上颜色。轮到涵涵选择她最喜欢的玩具图片了,她喜欢的是绒布小熊,可是,在我准备的图片中,并没有绒布小熊呀!于是,我让她从现有的图片中选择一样喜欢的玩具,可是,她偏偏不听,并不愿涂色,最后,实在没有办法,只能特意为她设计一个小熊玩具,她才愿意帮助涂上漂亮的颜色,我发现,这只小熊的色彩很漂亮,颜色搭配得也很协调,事后,我才得知,原来这只小熊正是她平时最喜欢的玩具小熊。由此看出,孩子们的兴趣正决定着他们对待事物的态度。 三、在内容制作的过程中,给予悉心地指导。 内容制作的过程,是整个环境布置的重点,更是难点,但是往往孩子们对这一过程是最感兴趣的。孩子天生具有很强的好奇心,尤其是对于新鲜事物。根据孩子的心理年龄特点,好动也是他们的一大特点,无论什么事情都喜欢自己尝试,而作为教师,只有充分给予帮助、支持、鼓励,孩子们才会对自己所做的操作更有信心,并且完成得更加出色。 在环境布置的过程中,我们一方面注重孩子的参与性,另一方面又希望展现出来的作品美观、有特色,因此,在孩子制作过程中,需要教师给予不断地督促与指导。记得在实施《图形变变变》的主题活动中,孩子们对于由各种图形拼贴出来的不同的鱼的形象非常感兴趣,于是也都想来尝试。可是,单凭他们自己的能力,是无法独立完成的,所以,我加入了他们制作的行列中。看着他们兴致勃勃地粘贴着还真为他们的探索精神感到高兴,可是,当我看着孩子们作品中出现的重重问题,忍不住想给予指导,可是那么多孩子,那么多问题,真要一个一个指导下来,恐怕孩子们都会等的不耐烦,于是,我把孩子分成三组,进行分组指导,这样留给每一个孩子的时间就多了,因此,指导得也更加细心、讲得更加详细,所以,最后孩子们的作品也完成得令人相当满意。
四、对孩子的作品予以肯定,支持、鼓励孩子积极参与。 除了给予孩子尝试、探索的机会,对他们的作品给予肯定与鼓励,让孩子们对参与环境的布置更有信心。或许,他们的作品很稚拙,若不加任何修饰与介绍,我们更不知道他们所表达的意思,甚至看似很凌乱,可是,相信孩子有孩子的语言,他们也有他们独特地表达情感的方式,所以,作为教师,我们应该尊重孩子的创意,增强他们的信心,这样,他们参加环境布置、甚至对新鲜事物探索的积极性才会更加强烈。 虽然小班孩子的年龄还小,动手能力也有限,但相信,他们的创意是无限的。孩子们有着与成人不一样的眼光与思想,因此,我们应帮助、支持、鼓励孩子们的奇思妙,大胆给予孩子们创造、表现的机会,对于孩子们创造出来的作品成人更不该用世俗的眼光去判断其美丑,而应用孩子的眼光、幼儿的心灵去感受其价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