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人格是指人格主体的心理品质和行为倾向,符合社会成员所公认的权威性标准。 人格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德育工作的核心内容,教育学生懂得做人的资格和为人的品格,珍惜自己的人格,尊重他人的人格,做一个按 社会规范行事,有益于社会,有益于完善自我的人。初中生正处在人格形成的重要阶段,随着 身心发展高峰的到来,人格的发展逐渐走向成熟。这一时期的家庭、 社区环境和学校教育都对学生产生重大影响,其中学校教育是学生人格习得的核心部分,而班级集体是学生人格展示的大舞台。作为设计师和导演的班主任将如何正确教育、引导学生培养健康的人格呢? 一、创建平等、和谐、自觉、自律的班集体,是培养学生健康人格的基础。 只有在集体中,个人才能获得全面发展其才能的手段, 班集体是一个微观的社会环境,良好的班集体有巨大的教育力量,对人的成长产生直接的影响作用。一个具有平等、和谐、自觉、自律的班集体,几乎随时都在熏陶感染集体中的成员,起着潜移默化的 教育作用。 1、建立平等、和谐的人际关系。首先是良好的师生关系的建立。 只有建立了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教师才能取信于学生,享有较高的威信,使学生乐于接受他的教育。要有良好的师生关系,要求我们必须对学生有诚挚的爱心和态度,从而引起学生心理认同和情感共鸣。同时必须注意师生平等,充分相信每个学生具有发展的潜能。其次是融洽的生生关系的建立。初中生 社会观日益形成,班主任应帮助他们在集体内取得一个应有地位的意向,获得自我尊严和自我需求,帮助他们在集体中摆正位置,与同学合作,让学生感到集体的温暖、和谐,因自己是集体的一员而感到骄傲,愿意为班级做出努力。 2、培养班级自觉、自律。 马卡连柯说:纪律是集体的面貌,集体的声音,集体的动作,集体的表情,集体的信念。在每年的新班级建立之初,均组织班委制定《班级奋斗目标》、《班级日常行为规范》等规章。健全的 班级管理体制,使班级中的每一个成员既是管理者,又是被管理者,真正作到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大家相互督促,取长补短,每个人的能量就能够得到最大限度地释放。 二、形式多样的 主题班会,是学生健康人格形成的重要环节。 初中生在 心理特征上还处在人格化的过程中,他们具有很强的自信心和自尊心,热衷于显示自己的力量和才能,迫切地追求自我实现,思维敏锐,但片面性比较大,具有很大的冲动性和闭锁性。为此, 科学的教育,合理的引导,成为班级工作的特点。为充分发挥班级集体的 教育功能,从初一开始就坚持在班主任的指导下让学生自我设计、自我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 主题班会,教育学生树立远大的理想,培养浓厚的学习兴趣,坚强的意志,良好的性格和奉献精神。例如,为培养良好行为习惯,形成良好的集体观念而举办的相亲、相爱 主题班会,通过歌曲演唱、发言讨论,使同学懂得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培养和捍卫集体主义观念。此外爱,在你身边,青春畅想曲等主题班会,让同学们进一步明白了人类需要友好相处,友爱、奉献是人类的美德,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正是在这具体的班级活动情境中,才能形成同学们良好的人格特点。 三、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是培养学生健康人格的有力措施 。 以人为本是 人格教育的基本出发点,学校教育是人格培养的立足点,校外施教是人格培养的延伸点。因此,要拓展学生人格培养的时空,开辟有利于人格健康成长的渠道。在学校,班主任要取得行政、校团委、学生会、年级组和任课教师等多方面积极配合,形成齐抓共管的态势,将人格教育渗透到各门学科和班级的基本活动中;在校外,要与家庭保持密切联系。由于社会原因,一些家长一般只满足学 生物质生活上的需求,注意孩子的学习成绩的好坏,而往往忽视了学生的人格教育。为此,班主任要定期 家访,了解同学们的家庭实际情况,传达同学们的心声,让家长们更多更全面地了解学生在学校的学习情况。只有把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和谐统一,形成家庭、学校和社会三位一体的多层次、全方位的教育格局,才能逐步塑造健康人格。 心理辅导是对中学生进行人格培养的重要途径。现在的初中生面临许多心理困惑,心理矛盾很突出,如学习上的问题、人际关系问题、个人 情感问题、个人前途问题等,这些问题不解决就很难形成健康人格,因此我们要针对学生这些问题进行 心理辅导,帮助学生排除烦恼,克服 人格障碍,形成健康人格。通过和学生的 促膝交谈使学生学会了自我 心理调节,有利于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养成健康的人格品质。 总之,初中生健康人格教育是一项复杂的艰巨工作,也是一项意义深远的系统工程,只要我们教育工作者 强化人格教育意识,肩负起 教育者的使命,充分发挥人格 教育功能,就能培养出具有健康人格的初中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