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帖
  • 人格培育幼教新闻 幼教课堂幼儿园
  • 教案课件素材资源 素质培养幼小衔接
  • 学前院校理念师德 专业知识专业能力
  • 培训辅导求职招聘 赛事活动会员vip
  • 育儿百科成长档案 交流区宝宝商城
  •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实施肯定性评价的策略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8-11-11 07:43:2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一直以来,如何科学、有效地使用肯定性评价是一个非常重要但又常常被忽视的问题。肯定性评价对幼儿社会性行为有正强化的作用,能提高幼儿的积极性,激发幼儿亲社会言行的出现。然而,我们对于肯定性评价的理解,常常停留在“你真棒”、“你很能干”、“你进步了”等诸如此类的评价语,或是奖励一朵小红花、几颗糖果的简单行为方式之中。而真正的肯定性评价应该兼具科学性和艺术性,下面以幼儿园一日生活的几个典型场景为例加以说明。
    一、要以精神奖励为主
    场景:王老师总习惯在每次活动结束时对小朋友奖励不同的奖品,如糖果、小星星、饼干等。这天晨间活动后,她只是口头表扬小朋友把玩具送回了家。比昨天有进步,可忘了准备奖品。于是,所有的小朋友都大声嚷嚷:“老师,你今天奖给我们什么啊。是不是比昨天的奖品更多啊?”
    这一场景反映了教师频繁使用物质奖励作为肯定性评价手段带来的问题,这种做法会带来一些不良后果:使幼儿产生对物质奖励的依赖,养成为获得奖励而做事的习惯,它的潜在影响是,当幼儿逐渐长大进入真实社会后,较难具有适应真正社会生活的能力,不易树立他们对社会、对家庭的责任感;从奖励的效果来看,有效性值得怀疑,因为世界上没有任何的奖励能让孩子永远心满意足,如果成人哪一次忽略了对孩子的奖励,孩子就会产生不满,觉得自己付出的努力白费了,于是他们在以后就会拒绝合作;不利于幼儿获得精神的满足和愉悦,当我们努力用奖励来赢取孩子的合作时,孩子们一些优良的品质和良好的习惯正在消失。
    因此,对幼儿进行肯定性评价要以精神奖励为主,物质奖励为辅,使幼儿具有良好的行为动机。当然,这并不意味着一概不能采用物质奖励,关键在于使用的“度”。
    二、要讲究时机
    场景:在“我们来剥豆”的社会活动中,小朋友们都在认真地听老师介绍剥豆的方法。突然,老师停止了正在进行的教学活动,说:“丽丽小朋友听得可认真啦,老师要奖给她一颗小星星。”说着,老师走到丽丽面前,将一颗亮亮的星星贴到了她的额头上。顿时,教室里开始躁动起来,所有小朋友的注意力全都转移到丽丽额头的小星星上了,还时不时有调皮的孩子走下座位去摸一下小星星。丽丽也开始坐不住了,老是玩着小星星,活动无法继续进行下去。
    这一场景中,教师运用肯定性评价不仅没有起到激励的作用,反而弄巧成拙,使原本安静的课堂开始躁动不安,认真听讲的幼儿的注意力因为突如其来的夸奖而开始分散,教学活动因为不恰当的肯定性评价而无法正常开展。
    因此,奖励要讲究时机。在教学活动中,当所有的幼儿都非常专注、投入时,教师要尽量减少无关刺激对幼儿的影响。如果需要运用肯定性评价,建议以精神鼓励为主,一句鼓励的话语、一个温暖的微笑、一个肯定的眼神、一个简单的动作(如竖起大拇指在幼儿的额头上点一下,摸摸幼儿的头、脸蛋,拥抱一下等)都可以起到很好的激励作用。
    三、要注重权威性和公正性
    场景:又到了户外活动时间,老师请剥豆表现好的小朋友先玩攀岩墙。明明――一个平时在班上不太起眼的孩子,其实也剥得又快又好,但老师却没有请他。明明显得很不屑:“为什么我不能玩?哼,不玩就不玩,攀岩墙有什么好玩的!我要我爸爸带我到世界之窗去玩,比这个更好玩,我才不稀罕呢!”
    这一场景中,教师由于观察不细致,在对全班幼儿进行肯定性评价时没有作出客观、公正的评价,这会降低教师在幼儿心目中的权威感,使教师的表扬效果不能正常发挥。同时,还会影响受到不公正对待的孩子以后做事的积极性,甚至产生自卑心理,或者“破罐子破摔”的行为方式,阻碍社会性的发展。
    同时,从明明“不玩就不玩,攀岩墙有什么好玩的?”这句话里,我们可以推测教师在平时对幼儿进行表扬时,经常采取奖励玩攀岩墙的方式,渐渐地幼儿已经不感兴趣了,这样的表扬也就失去了应有的作用,因此,要注意肯定性评价方式的多样化,单一方式的表扬容易使幼儿产生厌倦心理。对表扬持无所谓态度。肯定性评价的方式有很多:有当众的或个别的。有口头的或书面的,还有点头、微笑、抚摸等体态语言或其他物质奖励等。物质奖励也应经常有所变化,不能总是小红花、小贴纸等,对每个幼儿的物质奖励也应有所不同,可以依据每个幼儿最迫切的需要来选择,比如有的幼儿非常乐意帮助老师和同伴做力所能及的事情,那就可以奖励他(她)当一天值日生或小老9币;有的幼儿很喜欢看漫画书,就可以考虑奖励一本新的漫画书。
    四、要注重个别差异
    场景:午餐后,两个孩子都主动帮老师收拾碗筷,其中一个孩子是班上各方面表现都很好的“小能手”,经常得到老师的表扬;另一个孩子性格比较内向,生活自理能力较弱,在班上能力一般。老师在带领幼儿散步时,以同样的方式口头表扬了这两个孩子。
    这一场景中,教师对两个孩子进行的同样的肯定性评价是不恰当的。当两个不同类型的孩子同时做了一件好事,老师应注重个别差异,根据他(她)们的气质类型、性格特点把握表扬的方式与分寸。对于幼儿一贯表现的好的行为,或者已养成的良好习惯,一般不需要给予特别表扬;对于幼儿长期存在的问题,不感兴趣的或能力较弱的方面,哪怕只是很小的、偶尔的进步,教师也应大加表扬。如,洋洋小朋友平时不爱吃青菜,偶尔吃了一点青菜,教师就应该抓住时机进行表扬:“洋洋进步了,不再挑食了,以后身体肯定会很棒。”又如,露露平时不爱发言,今天却举手发言了,虽然她的声音很小,回答得也不是很好,但老师一定要夸奖她,对她胆量的增强及自信心的提升给予鼓励。这样,孩子在这些原本比较薄弱的方面体验到了进步的快乐,也就很愿意继续保持下去。经过一段时间,这些弱点就能在老师的表扬声中渐渐消失。对于那些一直做得比较好的孩子,可给予一般性的鼓励,既避免了表扬过频导致滋生骄傲情绪和难以接受失败挫折的现象,又不至于影响这些孩子的积极性。
             关键词:肯定性评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5678幼师网  长春伍陆柒捌集团版权所有

    GMT+8, 2025-1-12 02:53 , Processed in 0.040075 second(s), 22 queries .

    伍陆柒捌幼师网 Licensed

    © 2001-2014   版权所有:伍陆柒捌集团 吉林省关心下一代教育协会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找回密码 注册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