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帖
  • 人格培育幼教新闻 幼教课堂幼儿园
  • 教案课件素材资源 素质培养幼小衔接
  • 学前院校理念师德 专业知识专业能力
  • 培训辅导求职招聘 赛事活动会员vip
  • 育儿百科成长档案 交流区宝宝商城
  •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适应环境启蒙教育技艺――幼儿园教育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8-11-11 21:17:3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社会、心理条件的综合,是幼儿发展的资源。适应环境是幼儿社会性教育的一大内容。适应环境的能力是幼儿获得发展的必要条件。
    幼儿园开展适应环境的启蒙教育,有助于幼儿形成最初的自理能力和良好的生活习惯,使幼儿在共同的生活中愉快、安全、健康地成长。
    园本教育示例
    1.贝贝来园不哭了(小班)
    开学第二周,贝贝仍哭闹着不愿来园。但教师发现他在玩滑滑梯的时候总是满脸笑容,非常高兴。
    教师便悄悄拍下贝贝和其他幼儿愉快活动的镜头,并制作成多媒体课件“幼儿园的一天”让幼儿观看。幼儿看到自己愉快玩耍的镜头,都开心地笑了,贝贝也不例外。这时,教师告诉贝贝:“只要你以后高高兴兴地上幼儿园,老师再给你拍照,给你的爸爸妈妈看。”逐渐地,贝贝来园时不再哭闹了,他变得喜欢上幼儿园了。
    评析:新生入园总有一些不适应。因为从家庭到幼儿园,幼儿的生活环境发生了重大的变化,而且他们没有群体生活的经验,容易产生分离焦虑现象。如果幼儿园环境不能满足幼儿的兴趣和需要,那么幼儿就容易产生拒绝心理,出现大哭大闹现象。
    该教师针对幼儿好玩的天性,组织幼儿开展丰富有趣的活动,如玩滑滑梯等转移幼儿的注意力,并运用多媒体将幼儿在幼儿园愉快生活的镜头拍摄下来播放给幼儿看,使幼儿再次感受到在园生活的快乐,从而缓解幼儿的焦虑情绪。
    为了让幼儿尽快适应幼儿园的生活,教师还应给幼儿母亲般的关爱,恰当地向他们表达亲热,满足其身心需求,从而逐渐将依恋家人的感情转移到对教师的依恋。
    2.帮助娃娃穿裤子(小班)
    午睡起床时言言边哭边不停地叫着:“我不会穿裤子,我不会穿裤子。”教师过去一看,原来言言的两只脚已经伸进了裤腿,但把裤腿踩住了,裤子拉不起来。言言急得汗都出来了。
    教师请言言坐下来,帮助言言把两只脚伸出来,然后请她站起来自己把裤子拉起来。但言言不愿意,一定要教师帮助她穿,于是,教师暂时先满足了她的需要,帮助她穿好了裤子。
    教师发现班中像言言这样的幼儿为数不少。教师便组织了一次“帮娃娃穿裤子”的活动。教师边示范帮娃娃穿裤子,边配上儿歌:“拉着裤腰儿,穿进裤腿儿,伸出小脚儿,拎起裤子儿,真是乖宝宝。”幼儿对这首儿歌很感兴趣,就学唱起来。以后,在每天起床穿裤子时,幼儿会情不自禁地念起儿歌。
    评析:刚入园的幼儿,由于受其动作能力发展的限制,其生活自理能力相对较弱,还需要成人适度的帮助。所以当他们在生活上碰到一点困难时,就会求助大人,甚至哭闹。
    3岁以后,儿童动作发展逐渐完善,手指小肌肉动作快速发展,有能力从事简单的自我服务。此时,教师除了适当满足幼儿生活上的需要外,还应逐渐地对幼儿实施教育。教师可采用讲故事,念儿歌等多种形式,形象地教幼儿学习各项生活自理技能。这样既激发了幼儿自理生活的兴趣,又使幼儿掌握了生活自理的方法。
    教师还可在区角中创设环境,让幼儿通过“给小动物喂饭”、“帮娃娃穿新衣”等游戏,练习扣钮扣等技能。
    3.我们设计标志牌(大班)
    幼儿在小区内散步时,看见花坛里的许多花被采摘掉了。有的幼儿开始猜测是谁摘了花,有的幼儿生气地说:“采花的人真坏!我们要把他找出来,好好地教育教育他”……有一个幼儿提议:“我们来设计一些标志牌插在花园里,别人看见了,就不会采花了。”回到幼儿园,幼儿开始投入到设计标志牌的活动中。不一会儿,一幅幅稚拙可爱又生动形象的标志牌诞生了。教师把幼儿的“作品”塑封好后,和幼儿一起插在了社区内的花园里,幼儿高兴地说:“这下,该不会再有人来采花了吧!”
    评析:在活动中,教师尊重幼儿自发生成的规则。这不仅仅使幼儿认识了几个标志,而且使幼儿获得了自主探索、自主学习的经验,实现了“标志图”在幼儿园具体运用的价值。马路上、公共场所到处都有一些标志牌,标志牌告示人们应遵守的规范、规则。学会看标志牌,并遵守规范和规则是幼儿以后适应现代生活所必需的素质。教师不仅要关注幼儿遵守规则的行为表现,更应注重幼儿的情感体验,引导其体验生活中有规则和规范的好处。带幼儿外出时,教师要有意识地提醒幼儿留意公德提示牌,结合实际需要加强对幼儿遵守公共规则的教育。
    4.图书是我撕破的(中、大班)
    最近,班级里时常出现玩具掉在地上却没有人捡,图书被撕坏等现象。一天,教师把平时收集起来的坏材料投放到各个区角中。区角活动开始了,只听见有幼儿叫起来:“这些书怎么都撕破了?看也不好看。”又有幼儿叫起来:“老师,天平秤坏掉了,不能用了。”“飞行棋的棋盘只有半张怎么玩呀?”教室里顿时乱了起来。
    教师请幼儿围过来,一起说说“玩得怎么样?”幼儿都说没法玩。教师又引导幼儿讨论:玩具怎么会变成这样?幼儿七嘴八舌地讨论开了:“上次拼图掉在地上没人捡,所以弄丢了。”“有的小朋友玩具玩好后不把玩具送回家。”“上次文文和丽丽抢一本书,把书撕坏了。”……幼儿你一言,我一句,讨论得可热烈了。可是幼儿都是检举别人,而没有人说自己有什么不对。于是,教师讲了一个故事“图书是我撕破的”。听完故事,强强马上说:“飞行棋的棋盘是我弄破的,我把家里的棋盘拿来吧。”丽丽说:“图书是我撕坏的,我来贴贴好。”……从这以后很少看到玩具掉地上没人捡,区角材料、玩具损坏的现象也不再发生了。
    评析:4~5岁的幼儿规则意识逐步形成,他们能逐步遵守集体的一些规则,但这一时期的幼儿对规则的认识还没有达到自律。因此,玩具掉在地上没人捡、损坏玩具等现象是该年龄段幼儿中普遍存在的现象,这说明规则对幼儿来说还是外在的,幼儿在规则的实践方面还表现出自我中心。
    示例中,教师针对幼儿中存在的这一现象,巧妙地创设情景,恰当地运用自然后果法(即让后果造成者体验后果的危害)和故事法,让幼儿在具体的情境中,通过亲身活动和情感体验,接受教育,最终真正理解行为规范的要求。这符合了二期课改中强调的“让幼儿通过直接体验来学习”的要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5678幼师网  长春伍陆柒捌集团版权所有

    GMT+8, 2024-11-20 19:08 , Processed in 0.062345 second(s), 22 queries .

    伍陆柒捌幼师网 Licensed

    © 2001-2014   版权所有:伍陆柒捌集团 吉林省关心下一代教育协会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找回密码 注册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