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帖
  • 人格培育幼教新闻 幼教课堂幼儿园
  • 教案课件素材资源 素质培养幼小衔接
  • 学前院校理念师德 专业知识专业能力
  • 培训辅导求职招聘 赛事活动会员vip
  • 育儿百科成长档案 交流区宝宝商城
  •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主题教学背景下班组教师的有效合作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8-11-20 02:35:3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主题教学背景下班组教师的有效合作
    [摘要]主题教学活动将不同领域的内容置于同一个“主题”背景下,强调整合性、开放性、多样性,能有效促进幼儿整体、全面的发展。  关于主题活动背景下班组教师“为什么要合作”“怎样合作”“怎样有效合作”的思考,揭示了主题活动的精神内涵和“班级合作小组”的本质特征,探究了班组教师合作的有效策略。
    [关键词]主题活动;班组教师;有效合作
    课程整合化是目前幼儿园课程改革的重要趋势,主题活动模式则是整合性课程的有效实践。教师是课程最直接的开发者、研究者和实践者,主题活动能否顺利实施,关键在于幼儿园班级教师间关系的构建能否适应主题教育的要求。在总结和吸取传统课程模式的经验基础上,参照许多幼儿园的先进做法,经过反复实践与研究,我们认为“班级合作小组”是一种比较理想的班组教师有效合作形式。
    一、为什么要进行“有效合作”
    (一)顺应主题活动教学的精神内涵
    1.主题活动教学的精神内涵。主题活动与传统的分科课程在教学目标、组织形式等方面都存在本质区别。主题活动强调给幼儿充分的自由,注重在活动中观察幼儿的兴趣和需要,并以此为切入点生成新的主题课程,注重加强课程各要素之间的联系和科际整合。[1]主题活动具有综合性、开放性、多样性等特点,将不同领域内容置于同一个“主题”背景下,打破了传统分科教学的时空常规,是与传统教学截然不同的学习方式。
    2.“班级合作小组”的特征。“班级合作小组”是将各层面的成员组合在同一班级,通过团队合作,借助集体资源,形成教育合力,以完成课程目标和内容的组织形式。它强调每个成员的全程参与,共同解决问题,共同提升教学能力,因而还能增进教师间的了解,取长补短,共同成长。可见,“班组合作小组”的本质特征是与主题活动教学的精神内涵相吻合的,是一种能顺应新课程改革的教师联动方式。
    (二)解决传统班组教师关系弊病的需要
    在分科课程体制下,由于课程设置的特点、评价的价值取向等原因,使得班组教师合作产生了很多困难。这种教师间的关系与主题教学要求是不相适应的,具体见下表:
    表1  传统班组教师关系与主题活动对班组教师关系要求的对比


    [TR]
    [TD]
          对比主体
    对比内容
    [/TD]
    [TD]
    传统班组教师
    关系特点
    [/TD]
    [TD]
    主题活动教学对班组
    教师关系的要求
    [/TD][/TR]
    [TR]
    [TD]
    时间安排
    [/TD]
    [TD]
    班级教师独立备课、独立开展教学、独立组织游戏、生活活动,教师无时间一起开展、分析、研究主题活动
    [/TD]
    [TD]
    班组教师在活动中共同观察幼儿、组织活动,共同总结、反思主题教学开展情况,并结合实际情况讨论确定下一主题网络      
    [/TD][/TR]
    [TR]
    [TD]
    教师职责分工
    [/TD]
    [TD]
    教师分工过细,独立完成自己的工作任务,不利于主题中各种教育因素的整合
    [/TD]
    [TD]
    既要有分工,更要有相互间的协作、互动
    [/TD][/TR]
    [TR]
    [TD]
    备  课
    [/TD]
    [TD]
    各备各的学科,没有交接的环节,缺少对教学效果的共同观察与反思
    [/TD]
    [TD]
    了解幼儿需求,预设主题内容,反思教学实效,研究主题发展脉络
    [/TD][/TR]
    [TR]
    [TD]
    家长工作
    [/TD]
    [TD]
    家长工作的目标与内容缺少衔接,家长的定位是配合者
    [/TD]
    [TD]
    主题活动的目标、内容和家长工作的目标、内容相统一,家长的定位是合作者
    [/TD][/TR]
    [TR]
    [TD]
    幼儿评估
    [/TD]
    [TD]
    偏重知识、技能的掌握,偏重幼儿在其所教学科中的表现,关注幼儿眼前的能力  
    [/TD]
    [TD]
    重视幼儿情感、态度的培养,重视幼儿人格的完善,关注幼儿终身发展[2]   
    [/TD][/TR]
    [TR]
    [TD]
    教师考核
    [/TD]
    [TD]
    着重于监测功能,与班组整体成绩关系不大,评价目标、方式单一
    [/TD]
    [TD]
    着重于诊断功能,与班组整体成绩关系紧密,评价目标、方式多元化
    [/TD][/TR]
    二、如何“有效合作”
    (一)合理的人员组成是班组教师实现有效合作的前提
    1.调整班组教师结构。调整班级人员布局,优化教育资源配置,是提高主题教学质量的关键。
    例1(某园教师队伍结构调整具体做法):一个班级一个主教,两个助教,成立“班级合作小组”。优点:在主题活动教学中,保证有两位教师同时带班,教师对幼儿的指导进一步细化,观察、记录、分析等工作得到落实。
    2.改革配班制度。团结协作是一个好班组成功的基础.充满凝聚力的班组是主题教学得以扎根的沃土。幼儿园可借鉴企业管理的先进做法,引入自主竞聘、双向选择的激励机制:班组长岗位实行自主竞聘、群众评议和行政审议相结合;班级教师配置采取双向选择――班组长选择配班教师,配班教师有权选择班长,使大家逐步达成以下共识:要得到大家的欢迎,就要不断改变自己,学会与人合作。
    3.教师个人考核与班组、幼儿园成绩挂钩。幼儿园在考核教师工作成绩时,可将整个班组的工作成绩作为考核的重要组成部分。[3]如班级被评为各类先进(文明班、家长满意度最高班级等)、班级在各级比赛中获奖(合唱比赛、班集体舞比赛、班级广播操比赛等),教师个人考核也可得到相应的加分;班级出了安全事故、各项任务没有达成,教师个人考核也要扣除一定分数。另外,幼儿园获得集体荣誉,对此做出贡献的教师在考核时也可得到加分。整合化考核可以使教师把自己的成长与整个班组的进步、整个幼儿园的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
    (二)“分工不分家”是优化班级协作能力的保证
    1.合理安排班组教师作息时间。合理安排班级各成员的作息时间,是保证教师进行有效主题合作的前提。合理的时间安排要看教师间有无机会共同观察幼儿,有无时间进行相互沟通。
    例2(某园班组教师作息时间安排):班组长:上午3个小时组织主题教学活动,下午3个小时文档书写、整理及准备材料,2个小时组织主题教学活动;助教l:上午4个小时协助组织主题教学活动、生活活动,下午1个半小时文档书写、整理及准备材料,2个半小时协助组织主题教学活动、生活活动;助教2:上午2个半小时协助组织主题教学活动、生活活动,下午5个半小时协助组织主题教学活动、生活活动。
    2.明确各自角色定位。每个成员在班组中应找到相对稳定的角色定位,职责明确,这样才有助于整个班组正常、有序地运转。如班级中孩子的能力、气质、性格等存在个别差异,在儿童个别化学习中,三位教师可以采取各自最擅长的方法(观察记录、个案分析、幼儿成长档案记录、数据分析等),分头进行观察,然后把得到的材料进行汇总、分析,了解班上每个孩子的经验水平,找到下一个主题最佳的切入口,从而促使每个个体得到最好发展。
    3.“模糊”彼此间分工界线。真正的合作不是工作不分彼此,或界限太清,而是在明确各自职责的前提下,各人都能优质高效地完成工作,并在班级总体工作目标下,互助互补,互相帮助。为了更好地完成教学目标,主题开始之前可由班组长做好各项分工,让每个组员明确自己的任务,了解班组的整体目标,以便大家一起把主题活动做好。
    (三)统一班组成员案头工作是增强主题研究合力的手段
    1.统一文本。文本工作是班级教师教学思想的具体体现,规范各种文本书写、交接、检查工作,有利于统一班组教师的教学理念。
    例3(某园统一班级文本方法):整合班级教师文本,一个班一个本子,命名为“班级文档”,三位教师的书写资料全在这个活页夹里,主要内容包括:备课本、观察记录本、教育反思本等。这样,既便于三位教师及时了解主题的进展、孩子的情况,又增强了班级团队主题研究的合力。
    2.共享网络。网络以其独具的超强交互性、高信息含量等特征成为一种有效的交流平台。条件许可的幼儿园可逐步实现无纸化办公,同年段组成“网上邻居”,每个教师可以在网上相互借鉴彼此的教案,管理人员可以在“网上邻居”里快速检查备课本,教师可以在网上查找与主题相关的资料。幼儿园可为每个班级配备一台电脑,班组成员共同使用,由班组长负责保管。
    3.框架式备课。框架式备课突出备课的主要脉络,淡化一些细节部分。在这种形式的备课中,教师只备该活动的目标与实施的具体思路,突出每个环节的重点。用简略的文字提示自己在行动过程中的注意点。这种备课的优点是教师有更多的时间去分析幼儿在前一阶段的表现,有更多的精力去研究主题发展的脉络。
    三、如何保障“有效合作”
    一是建立主题教学的管理机构。为了确保主题教学活动正常开展,幼儿园可成立“课程管理中心”。中心的组成突出“全员性”参与,即全园教职工、家长、幼儿都是成员。中心的任务之一是协调与沟通,强化班级教师的联系,促进有价值信息的流动与共享,加强对主题活动中班级教师工作的协调和指导:中心的任务之二是课程的质量监管,使班级教师间的关系不偏离主题教学的方向。
    二是确立全新的班级管理思维。面对主题教学的新挑战,幼儿园管理者应当确立科学先进的新理念,以“以人为本”的理念为指针,寻找最适合各班情况的班级教师合作方式。如某园就实行了“风筝式”的班务管理,给班级教师充分的自主,但又不放任,引导她们有效提高自主调控能力。当班级教师间关系有利主题活动开展时,园长放手让她们去创新、开拓;当班级教师间关系偏离主题活动目标时,园长要及时进行指导。
    三是转变教师的教学理念。教学理念直接引领着教师的教学行为,所以必须组织教师认真学习新《纲要》,深刻领会主题教学的精神内涵,变“领导要我合作”到“我要合作”,改变以往各自备课、上课,没有沟通的习惯,使班组学会共同反馈与反思,分析主题成为规范的教学行为。
    四是更新教师的素质结构。教师的素质结构是直接影响主题发展的重要因素,主题活动对教师素质也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长期以来,教师的知识结构不尽合理,不少教师只熟悉所教学科的知识,领导对教师强调的也往往是弹、唱、跳、画等技能技巧。要完成高质量的主题教学活动,实现班级教师的有效合作,班级教师必须具备的新能力至少应包括:全面、正确地了解儿童发展的能力;有效地选择、组织教育内容的能力;创设发展支持性环境的能力;领导和组织班级活动的能力;不断地专业化学习的能力等,[4]这些能力是提升主题质量的重要保证。
    参考文献:
    [1]向海英.差别性 创造性 对话性 过程性――后现代视域下我国幼儿教育的应然选择.学前教育研究,2006,(11)
    [2]沐文扬.建构生态式教学评价,促进师幼可持续发展.学前教育研究,2008,(2)
    [3]周云.优化考核与评先.幼儿教育(教师版),2006,(12)
    [4]教育部基础教育司组织编写.《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解读.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205-209
    编辑:cicy   
      
              关键词:教师有效合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5678幼师网  长春伍陆柒捌集团版权所有

    GMT+8, 2024-10-3 04:43 , Processed in 0.039906 second(s), 22 queries .

    伍陆柒捌幼师网 Licensed

    © 2001-2014   版权所有:伍陆柒捌集团 吉林省关心下一代教育协会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找回密码 注册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