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帖
  • 人格培育幼教新闻 幼教课堂幼儿园
  • 教案课件素材资源 素质培养幼小衔接
  • 学前院校理念师德 专业知识专业能力
  • 培训辅导求职招聘 赛事活动会员vip
  • 育儿百科成长档案 交流区宝宝商城
  •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2013舞蹈:以开放的心态推动发展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8-12-7 00:14:3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2013年,中国舞蹈延续了往年的繁荣势头,创作、比赛、展演、交流、教育、研讨等活动依然如故。对于舞蹈界而言,去年又是一个比赛年:第十届全国舞蹈比赛,第九届中国舞蹈“荷花奖”古典舞、民族民间舞比赛,CCTV电视舞蹈大赛,上海卫视舞林争霸……与各种赛事相呼应的是各种舞蹈的盛会:北京现代舞双周,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歌舞团成立60周年系列演出,国家大剧院第二届舞蹈节,首届杨丽萍国际舞蹈季,2013北京舞蹈学院冬季演出季等等。


      比赛:何种舞林?谁能争霸?

      毋庸置疑,东方卫视2013年2月推出的《舞林争霸》相比其他舞蹈比赛,以新颖的赛制和众多优秀舞者的加入,吸引了更多业内外的观众,也引起了对舞蹈更为广泛的思考。这档引自美国So You Think You Can Dance的电视栏目,进入中国后有了本土化的改变,除了在聚光灯下展示舞者的精湛技艺外,还让舞者有机会讲述舞蹈背后的各种经历,这种结合真人秀与专业比赛的制作方式在娱乐节目中非常普遍,但对于舞蹈节目而言却是第一次。

      《舞林争霸》区别于以往专业舞蹈比赛还有重要的两点:它面向社会广纳贤良,英雄不问出处,街舞舞王、国家院团获奖甚丰的首席、舞蹈学校里不被看好的学生、改行白领后舞蹈梦想不泯的前舞者、为舞蹈梦想改行的理工男以及诸多自由舞者齐集一堂;它面向社会博收舞种,才艺不问来路,爵士舞、拉丁舞、街舞、民族民间舞、古典舞、现代舞同台对阵。一些富有才华的非专业舞者及其独具个性的舞蹈,使导师杨丽萍和金星都情不自禁地直呼“开眼界了”。

      基于专业院校教育和专业院团创作所形成的训练规程、舞种设置和创作方式,使舞蹈圈在教学、创作和比赛所连结出的循环系统与更新机制中高度自转,在建造专业金字塔和输出舞蹈精英的同时,也形成了根深蒂固的等级观念,有了所谓“专业”和“业余”的分别。这样一种分别,造成了狭隘舞蹈观和新鲜舞蹈种类及人才被屏蔽在主流话语之外的局面。而《舞林争霸》这个节目,由于客观正视中国当下舞蹈发展的现状,无论在内容的宽度还是认识的深度上,比任何一个约定俗成的舞蹈圈,都大大地向外扩展了疆界。

      微博上有人这样批评《舞林争霸》里的明星评委:舞者要得到的是评委专业的点评,知道如何才能跳得更好,而不需要评委做舞者的人生指导。我认为,这种声音在潜意识中透露出的育才不育人的观念正是当下舞蹈教育的现状。其实,参赛舞者在专业技能、生存磨练和梦想追求之间所获得的生命力、美好品格、人生价值,已经远远超越了“谁能称霸”的意义,而艺术的要义也正在于对这些东西的启示。


      创作:舞蹈的民族情调

      北京现代舞双周、2013国家大剧院舞蹈节、首届杨丽萍国际舞蹈季等各种舞蹈盛事都汇集了来自世界各地的优秀团体和剧目。其中,许多国外的经典剧目既让我们了解了国际上的创作趋势,也提供了一面镜子,让我们能够看清当下中国舞蹈创作的精神与艺术走向。值得一提的是,在国家大剧院舞蹈节亮相的云南迪庆藏族自治州原创舞剧《香格里拉》,在历经了四五年的不断打磨与修改后,呈现出让人心动的质感。如今,绝大多数地方民族歌舞团在服务旅游市场的创作过程中,舞美花样百出、灯光大放异彩、服饰俗媚低劣,最重要的是没有悉心研究质朴、厚重的本土文化而导致音乐舞蹈丧失了应有的民族韵味。而《香格里拉》恰恰领悟到时下的一些陋风所带来的文化伤害,反其道而行之,立足云南迪庆州的香格里拉本土生活,将这里的藏族、傈僳族、纳西族、彝族、白族等多民族、多宗教、多文化融合的状态一一展示,格调高雅又不失淳朴民风。舞蹈还原了民间聚众而舞的风土人情,将缓缓从历史深处走来的厚重感表达出来。演员也从体态、情绪上达到了不做表演的境界。这种返璞归真又高于生活的艺术理念,实际是当下创作者保护民族民间文化遗产最好的方式和态度,也是维护舞蹈民族性的长久策略。

      除了符合主旋律的大型舞剧创作外,民族情调也能够体现在现代舞的作品中。“北京9[color=rgb(68,68,68) !important]当代舞团”的舞剧《希·夷》,意出《道德经》,所谓“视之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其意涵深邃,但仍可捕捉。《希·夷》透着幽晦神秘的气质,和大众传媒里的舞蹈形成两极反差,通篇下来用沉静的意识作为内在节奏,连缀着每一场各不相同的舞蹈。倘若有人发问,那些缓缓而行、那些托举、那些不见程式和技术的动作究竟想说明什么?不妨给出这样一种回答:舞蹈在本质上存有这份天真,它不明意于言的方式,恰恰是可以让人回归到最朴素的知觉,抛开各种语言和观念的障碍,来达成一种精神上的沟通。舞蹈之不被解释不是因为它的高妙,而是它将心灵的甘苦演变成天籁般的身韵意趣,最终仰赖观众自己去凝结历史和感知之间的距离。


      教育:开放多元的理念推行其中

      北京舞蹈学院经过60年的洗礼,在演员和编导培养上积累了大量经验,形成了较为成熟的体系。在每年的成果展示上都能看出不断前进的步伐。2013年底,北京舞蹈学院冬季演出季推出了17场演出,其中,肖素华导演的现代舞剧《听说爱情回来过——白蛇后传》、郭磊的研创剧目《傩 面》、肖燕英的中国舞剧《戏梦人生》和胡磊的小型舞剧《光荣》都显示出了学院编导不断探索的轨迹。

      在当代中国舞蹈的高等教育中,以创新为导向的教育理念毕竟鲜有。整个行业以集约化的方式在技术层面上培养了大量人才,专业舞者的上升路径往往仅是在业界的几大赛事中获得奖项。但演员的成功不能仅以得奖为标准,而应以不可复制、风格独特的影响力来判断。舞蹈演员的心智成熟期相对身体表现力的巅峰期是滞后的,这便是存于这门表演艺术教育中的难题,即让从业者拥有怎样的价值观去看待这门艺术并依此规划职业路径。另一方面,对于舞蹈编创来说,古典舞与民族民间舞蹈作为重要的构筑中国民族舞剧的语言来源,实际上已经在很大程度上表现出了局限性,不仅不能在风格上提供新鲜的观剧经验,也因表现方式的定式而制约了表达。因此,还应在技术层面和审美教育的层面上大开门径,让学生遍识珍馐之后,在一种相对自由的状态下,结合各自的喜好实现艺术理想。

      其实,在专业院校之外,还有很多人用其他方式让走出校门的专业人才继续“修行”。2010年,在朝阳区文化馆“新文化馆运动”的推动下,“北京9当代舞团”成立。这个在基金资助形式下组建运营的舞团,给予创作者充分的艺术空间让舞者探索纯粹的肢体世界,推出了《莎乐美》《玫瑰之名》《镜花昙》《蛾》《希夷》等品质精良、风格独特的作品。这是推动者徐伟能够想出并为之倾力的最有效的艺术培养模式,他说:“舞团的组建本身就是一种抗拒腐朽、抗拒平庸的方式。”此外,无论是北京现代舞双周还是杨丽萍国际舞蹈季,都在做着各种各样身体剧场和工作坊的尝试,将开放多元的教育理念推行其中。虽然他们的做法不足以改变当下舞蹈教育的局限,但这些点滴努力都会成为照亮艺术之路的明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5678幼师网  长春伍陆柒捌集团版权所有

    GMT+8, 2024-12-23 13:36 , Processed in 0.043292 second(s), 22 queries .

    伍陆柒捌幼师网 Licensed

    © 2001-2014   版权所有:伍陆柒捌集团 吉林省关心下一代教育协会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找回密码 注册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