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帖
  • 人格培育幼教新闻 幼教课堂幼儿园
  • 教案课件素材资源 素质培养幼小衔接
  • 学前院校理念师德 专业知识专业能力
  • 培训辅导求职招聘 赛事活动会员vip
  • 育儿百科成长档案 交流区宝宝商城
  •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父母对幼儿行为问题反应偏向的原因及影响分析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8-12-20 19:45:5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摘要】通过对上海市四家幼儿园86名幼儿父母进行有关儿童行为问题家长评定的调查,发现父母评定的儿童行为问题的比率极其显著高于专家和专业研究机构的判定比率。家长的这一反应偏向可能与他们缺乏相关科学知识、对孩子的高期望以及中国传统文化有关,并可能导致产生育儿焦虑及不当的教养行为,从而对早期家庭教育产生负面影响。
    【关键词】幼儿;行为问题;家长评定;反应偏向
    【中图分类号】G6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604(2007)04-0044-04
    引言
    儿童的心理与行为问题是心理学、教育学、社会学等学科重要的研究课题。目前,心理行为问题的命名及分类已比较明晰,成因探查不断深入;在儿童心理与行为问题的早期发现、筛查与诊断、干预与矫治,以及预防等方面取得了较大进展。〔1,2〕然而在对儿童心理与行为问题本身引起足够关注的同时,对儿童行为问题筛查过程中的重要参与者家长的反应却鲜有研究。
    实际上,专家、专业研究机构在对儿童行为问题进行研究、诊断时,一个重要的参照依据来源于家长。就儿童个体来说,其行为问题的发现一般来源于两个重要环节:其一,父母、教师及其他照料者的日常观察;其二,专家、门诊或专业研究机构的诊断。从儿童行为问题筛查与诊断上看,第一个环节更具基础性。通常的情况是,照料者(最主要的是父母)首先对儿童进行“预诊”,而后才进入第二个环节。而为人父母者,也在时时对自己孩子的行为表现进行评定,甚或给孩子贴标签。但是,父母们尤其是年幼儿童的父母们缺少儿童心理行为知识的比例甚大,而儿童行为问题的诊断需要相当的心理专业知识,因此,不难推断,儿童行为问题的诊断在现实中并非是一个准确流畅的过程。如果我们用实验心理学的术语来形容家长对儿童行为问题的评定,其结果不外乎三种情形:一是“击中”,即家长认为儿童有某种心理或行为问题,而儿童也确实存在这种心理或行为问题;二是“虚惊”,即家长判断儿童有某种心理或行为问题,但实际上儿童在这方面的表现仅是偶然的,并不足以上升到“问题”的严重程度,或者儿童的行为在其心理发展过程中属正常现象;三是“漏报”,即儿童存在行为问题,但家长却认为不存在。值得注意的是,作为儿童行为问题的第一检查者,父母只有认为儿童有心理或行为问题且愿意寻求援助时才会有专家和专业研究机构的介入,这时,那些真正有心理或行为问题的儿童才能得到有效诊治。即“击中”和“虚惊”的情况下儿童才有得到进一步诊治的机会;而在“漏报”的情况下,儿童心理行为问题的诊治往往会被延误。
    那么,作为朴素的行为问题发现者,父母眼中的儿童行为问题包括哪些,在这些方面的认识与专家、门诊或专业研究机构所掌握的情况有多大差异,日常生活中父母对幼儿行为问题的评定更容易出现上述三种情况中的哪种情况,又会对幼儿的家庭教育、早期教育产生哪些影响,这些问题都有待深入研究。
    一、幼儿行为问题的家长调查
    笔者采用写有指导语的开放式问卷,对家长所认为的自己孩子身上存在的“突出的”“经常的”行为问题进行调查,以探讨家长对儿童行为问题的评定,比较父母对儿童行为问题的朴素认定与专家、专业研究机构筛查结果的差异,并探析两者在判定上存在差异的原因及其影响。调查共涉及上海市四家幼儿园的86名幼儿家长,其中男童家长42名,女童家长44名。
    从调查中家长列出的幼儿行为问题来看,较有代表性、反应较为普遍的是任性、好动、胆怯、注意力不集中、过度依恋家长、饮食问题等,这与现有的相关研究结果基本一致〔3-9〕。其中任性是家长们反应比率最高的行为问题,约为69.8%;好动(60.5%)和胆怯(57.0%)的反应比率也都超过半数;注意力不集中(46.5%)、过度依恋家长(38.4%)、饮食问题(34.9%)等的反应比率亦在30%以上。
    较之专家、专业研究机构公布的评定比例,家长对幼儿行为问题的反应表现出清一色的“偏高”。如,家长调查中反映69.8%的孩子很任性,但专家的研究中“任性”问题的检出率仅为16.89%;专家或专业研究机构的评定结果表明约6.44%和14.35%的幼儿存在好动与注意力不集中的问题,而家长对这两种行为问题的反应比率却高达60.5%和46.5%。对家长的反应比率与专家的评定比率进行t检验,结果发现在任性、好动、胆怯、注意力不集中、过度依恋家长、饮食问题上,两者的差异均达到统计学意义上极其显著的水平(p)。显然,由父母评定出的行为问题比率远高于专家、专业研究机构的相关研究结果,这就意味着孩子的不当行为表现在家长眼中被放大了,或者说家长更倾向于判定自己的孩子身上存在这样那样的行为问题。
    那么家长为什么会对幼儿的行为问题有如此之高的反应偏向呢?
    二、家长对幼儿行为问题“高”反应偏向的原因分析
    通过与专家、专业研究机构的评定结果进行比较,我们看到,家长对幼儿行为问题的评定明显有“夸大”之嫌。一般说来,家长是细致的观察者,对自己孩子的行为表现通常较为敏感,时时把儿童的表现与他们头脑中的朴素标准相对照。显然,家长头脑中较严格的朴素标准应是导致家长对幼儿行为问题产生较高反应偏向的首要原因。那么这种较严格的朴素标准是从何而来的?来源之一是家长对孩子的高期望〔10〕。当今的独生子女家庭中每个孩子身上都背负着家长沉甸甸的希望,家长在高期望的心理作用下,无形中树立了一套对儿童来说较高的行为标准系统,父母时常根据这套行为标准系统来评判儿童的行为。这必然会降低父母的反应阈,将孩子正常的但达不到家长期望标准的行为表现视为“突出的”问题。来源之二是社会性比较。虽然俗话说“孩子是自家的好”,但事实上家长仍然经常会拿别人孩子的表现与自己孩子的表现相对照,从而把存在于多个孩子身上的“良好行为”理想化为一个近乎完美的“好孩子”形象。不难想象,将现实生活中具体的某一个儿童的行为与这一理想中的“好孩子”相比较,出现诸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自然也就在所难免。这其实也是父母较容易看到孩子的缺点与不足,而较难看到他们优点与长处的原因。
    另外,家长对幼儿行为问题的较高反应偏向可能还与中国传统文化有关。与以自然理性为基础、以个体为本位的西方价值观不同,以集体取向为主要特征的中国传统文化,其价值标准是以群体利益为参照系的,把人的个体价值归结为人的社会价值,即个体只有在服从整体、社会的需要中才能实现个人的价值。在这种文化背景下,中国父母强调的是“同化”式的教养,强调集体文化的价值,这与西方父母强调个体文化价值的“顺应”式教养不同。因此,在我国儿童的家庭教育中,“听话”便成为衡量行为是否恰当的重要标准之一,与这一标准相违背的,即便是充分体现儿童个性的行为都将被视作“任性”。中国传统价值观的另一个突出特点是,把人的价值归结于道德价值,以道德伦理标示个体,强调人对道德的遵守与认同。因而,个体的人生价值集中体现为道德修养中的内在完善〔11〕。在这一传统价值观念的导引下,家长们力图使孩子表现得完美,这就不仅导致对儿童行为要求的高标准,而且也使“纠错”成为父母对待幼儿行为的主要“立场”和“方法”。
    三、家长对幼儿行为问题“高”反应偏向的影响分析
    在上述原因的影响下,父母更倾向于认为自己的孩子身上存在这样那样的心理行为问题。可见,不少家长在多数情况下其实都是担心过度、“虚惊”一场。尽管这一结果相比可能导致贻误矫治行为问题最佳时机的“漏报”略显乐观,但其所产生的消极影响仍然不容忽视。
    首先,家长对儿童行为问题的较高反应偏向有可能导致“育儿焦虑”的产生。家长对幼儿心理行为问题作出朴素评定后,如果及时求助于专家、专业研究机构的意识,则“击中”的儿童可得到及时矫治,而“虚惊”的父母则可去除疑虑(但“漏报”的儿童无法得到及时矫治)。实际上,由于偏见或其他顾虑,对不少父母来说,求助于心理矫治机构仍是一件十分谨慎的事。因此,除少数行为特别异于常态的儿童可能被父母带去就诊外,不少问题儿童并未得到及时诊治;许多“虚惊”父母的疑虑也未得到消除。另外,多数家长缺乏必要的系统的心理学、教育学、卫生学等科学知识,加之社会上幼儿早期家庭教育的正规培训与咨询机构尚不普及,也使得一些有意求助的父母不知何去何从,因此,那些求助无门的家长亦只好在重重疑虑中度日。担心孩子有行为问题或不知某种行为是否是行为问题,成为父母养育观念中经常需要回答的疑问,这便会使早期的家庭教育蒙上阴影,并进而对儿童的健康发展产生不利影响。
    其次,家长对儿童行为问题的较高反应偏向可能导致不当教养行为的出现。家长对儿童行为问题的朴素评定,实乃反映了父母对自己孩子行为表现的一种教养定位。而这种教养定位直接影响父母的教养行为。家长将孩子的行为定位于偏离正常的问题行为时,便会想方设法对所谓的“问题行为”进行矫正,这就可能会出现原本正常的行为在家长的“矫正”措施下被无情剥夺甚至反而矫偏的情况。比如,游戏是儿童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活动量大的游戏往往会使儿童处于兴奋之中,但由于儿童大脑发育尚未完全成熟,抑制兴奋的功能尚不完备,这种游戏若经常在晚上睡觉之前进行,父母就会遭遇儿童入睡困难的问题。如果父母不从游戏活动时间的安排上来反思这一问题,而认为是孩子不听话,存在突出的行为问题,甚或产生“有多动症嫌疑”的想法,那么,父母的教养行为很可能调整为禁制儿童晚上做此类游戏,以让儿童按时就寝。可见,原本是促进孩子身心发展的教养行为,很可能就被修改为避免孩子发生“疯玩”情况的限制,从而剥夺了幼儿在游戏中获得发展的机会。可以想象,如果家长为避免孩子出现所谓的“问题行为”而大量减少或剥夺儿童藉以获取发展的活动,其危害或许将远比家长眼中的“问题行为”本身更为严重。
    结语
    源于儿童发展与教育等相关科学知识的缺乏、“望子成龙”的高期望值以及中国传统价值观念影响的家长对幼儿行为问题朴素判定中的较高反应偏向,在一定程度上将导致家长产生育儿焦虑和不当教养行为。因而在幼儿教育中,不仅应关注儿童的行为问题本身,而且还应对家长有关儿童心理行为问题的认识、态度予以足够的重视。为避免负面影响的产生,社会及托幼机构要积极组织育儿知识讲座,提供儿童身心健康咨询、心理行为问题诊断与矫治等专业帮助,提高家长求医解惑的意识,以有效开展幼儿常见身心发展问题的早期干预工作。
    参考文献:
    〔1〕JENSEN P S,HOAGWOOD K.The book of namesSM-IV in context〔J〕.Development and Psychopathology, 1997,(9):231-250.
    〔2〕CAMPBELL S B. Behavior problems in preschool children: Clinical and developmental issues〔M〕. New York: Guilford Press,2002.
    〔3〕王芳芳, 辛治华. 幼儿园儿童心理卫生问题调查研究〔J〕.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1989, 3(1): 13-15.
    〔4〕陈家麟, 骆伯巍. 5~7岁幼儿心理健康问题研究〔J〕. 心理科学通讯, 1986,(4): 24-34.
    〔5〕郭迪. 儿童心理社会发育偏异〔J〕.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1988, 4(2): 145-155.
    〔6〕刘宝花, 黄悦琴, 王燕玲,等. 4~6岁幼儿行为问题的病例对照研究〔J〕.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2002, 34(3): 210-213.
    〔7〕唐慧琴,等. 22城市协作调查组24013名儿童少年报告:儿童行为问题影响因素分析〔J〕.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1993,7 (1): 13-15.
    〔8〕石淑华, 曾玲, 时俊新,等. 学龄前儿童行为问题及危险因素的研究〔J〕. 同济医科大学学报, 1997, 26(6): 478-481.
    〔9〕刘贤臣, 郭传琴, 翟静,等. 儿童行为问题及其防治对策〔J〕. 山东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8, (1):45-47.
    〔10〕桑标. 父母意识, 育儿焦虑, 先天气质: 独生子女与亲子关系研究的新热点〔J〕. 当代青年研究, 1998, (2): 6-10.
    〔11〕唐日新. 中西方价值取向与价值导向的分野与整合〔J〕. 求索, 1996, (3).
    编辑:cicy
             关键词:家庭教育儿童行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5678幼师网  长春伍陆柒捌集团版权所有

    GMT+8, 2025-1-7 09:16 , Processed in 0.048492 second(s), 22 queries .

    伍陆柒捌幼师网 Licensed

    © 2001-2014   版权所有:伍陆柒捌集团 吉林省关心下一代教育协会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找回密码 注册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