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帖
  • 人格培育幼教新闻 幼教课堂幼儿园
  • 教案课件素材资源 素质培养幼小衔接
  • 学前院校理念师德 专业知识专业能力
  • 培训辅导求职招聘 赛事活动会员vip
  • 育儿百科成长档案 交流区宝宝商城
  •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对艺术热爱远比技巧重要 --解读《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9-4-20 09:42:22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教育部发布《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下称《指南》),面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这部《指南》实际上是在2001年发布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的基础上进一步细化、具体化的文件。本期我们解读最后一部分——“艺术”部分。

    解读一:不懂欣赏,美育就是空谈

    《指南》的“艺术”部分就是我们通常说的“美育”。当今,无论是在幼儿园,还是在家庭,艺术欣赏活动少之又少,原因有三:

    其一,在中小型城市,艺术文化氛围不浓厚,戏剧表演、画展等活动不常见;其二,家长或老师自身欣赏能力不高,不敢或不会引领孩子欣赏;其三,家长因自己的喜好影响幼儿,有些家长对欣赏活动不重视,不知道艺术欣赏能力对幼儿发展的巨大价值。

    对于许多家长来说,他们知道艺术是自身能力的薄弱环节,出于“补偿”心理,他们为孩子报个艺术班,或为孩子买各种乐器。但,这就算完成了艺术教育的目标了吗?还远远不够。

    解读二:欣赏作品是美育的最好途径

    我认为接触众多的艺术形式对幼儿感受美、发现美、模仿美、创造美是最好的途径。

    以美术欣赏为例,一件艺术品有着最直观的美的表现,比如:色彩、造型、材料的美,手段方式特别,构图均衡饱满等,这些给人一种视觉上的美感享受。

    这种美不仅吸引幼儿模仿,更能帮助幼儿扩大视野,领略名家的多种表现技能,逐步完善美术技能,提高幼儿美的表现力。

    此外,优秀作品中蕴含的精神价值,能够丰富幼儿的社会情感,提高审美情趣,对健康个性的养成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指南》对老师和家长的要求是,创造条件让幼儿接触多种艺术形式和作品,如欣赏适宜的音乐、舞蹈、戏剧表演,欣赏皮影戏、面人、剪纸等民俗文化,看名画、雕塑或其他艺术形式的作品等。


    解读三:艺术经典,唤醒幼儿的美感

    我们成人要提高自身修养,多学习,要把欣赏作为一种习惯,更要提供机会让幼儿更广泛地接触大师们的优秀作品,传统艺术、民间杰作、西方经典能提升幼儿的艺术修养,引导幼儿获取相关的艺术信息,以此唤醒幼儿的美感。

    解读四:不要用“像不像”、“合不合理”去评价孩子的作品

    教育的缺失

    传统的艺术教育是沿着反儿童绘画发展规律之道而行的。这种做法,把孩子置入“依样画葫芦”的写实樊篱,在黑板上画个范例,要求照葫芦画瓢,仍把“像不像”、“合不合理”作为评价幼儿绘画的标准。稍有出格,便加以制止和批评,过分强调知识技能的掌握,如圆画得圆不圆,线条画得直不直。其后果是,幼儿艺术感受能力下降,直觉整体的审美方式遭到破坏。用这种方法,幼儿不但掌握不了绘画技巧,而且失去了儿童特有的生动画法。

    家长的误区

    还有许多家长认为,孩子一定要教才会画,不教就不会画。他们只重视学会画什么,而不知如何让孩子学会自己画;他们过于注重结果而忽略在过程中幼儿的感受;他们重视模仿成人而忽略了思维的训练。这些“成人标准”扼杀了孩子的想象和创造。

    我们的建议

    幼儿有他们特殊的思维方式,他们取材的角度和表现方式有时是成年人难以想象的。幼儿自主性的创作充分表现了自己对周围世界的看法,大胆流露了自己的情感,幼儿在这一过程中得到了极大的快乐和满足。这其中,幼儿不拘一格的新奇创意,大胆地、无拘无束地表现出了童心、童趣,是最宝贵的东西。

    一句话,表达的过程与表达什么比表达得美不美更重要。

    解读五:别误会,他们不是在乱涂乱抹

    在掌握文字表达方式之前,幼儿更多的是运用造型艺术形式,借助符号、线条、色彩、以物代物等方式来诠释自己的内心世界,或表达自己的欢欣,或发泄心中的委屈,或描绘异想天开的梦幻境界,或涂抹连他们自己都不明白的图式。他们常常乐此不疲,这是为什么呢?

    在美术活动过程中,画面或造型表达只是显现出来的载体,它所承载的更多的是幼儿的情绪体验。

    解读六:别嘲笑他,他有自己的表达方式

    《指南》强调了保护幼儿艺术感受的重要性,重视幼儿用自己的感受去表达和创造。

    我们要鼓励幼儿在生活中仔细观察、体验,为艺术活动积累经验与素材。比如,观察不同树种的形态、色彩等。我们还要肯定幼儿作品的优点,如,“你的画用了这么多红颜色,就像过年一样喜庆”、“你的小兔子有三条腿,不知道它的心情怎么样”等。

    解读七:别打断他,他沉浸在想象的世界中

    在艺术活动时,我们不要随意打断幼儿的创作。

    幼儿的现实与想象混沌一体,是很难划分清楚的。在活动时,幼儿会快乐地建构想象的虚幻的世界。

    比如,幼儿在“聪明的蓝精灵”音乐伴奏下,边唱边表演,把自己想象成森林里的蓝精灵……在画“小青蛙”时,会把自己想象成穿着绿衣裳爱捉害虫的青蛙……

    这时,如果因一些技能上的问题打断了幼儿的活动,把幼儿从想象的世界拉回到现实中,幼儿会很不情愿。有时,我们就会看到一些幼儿不听教师的讲解,继续自己的活动。即便教师讲完让幼儿接着活动,他们也很难再回到先前的那个“快乐的世界”。

    解读八:别强迫他,艺术本是一种快乐和享受

    家长和老师应更注重艺术学习的过程,而不是结果。我认为幼儿艺术教育的目标应该是让孩子从小拥有发现美、欣赏美、乐意创造美的良好习惯。

    “技巧固然重要,但培养孩子对艺术的热爱更重要,那是一种真正的快乐和享受。”这无疑是艺术教育的精髓。

    艺术考级、各类大赛、招生加分确实促进了业余艺术教育的兴旺,也是检验孩子学习成果的一种手段,但倘若技术与艺术本末倒置,让孩子不快乐地学习,也就丧失了艺术教育的本来目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5678幼师网  长春伍陆柒捌集团版权所有

    GMT+8, 2024-12-29 10:21 , Processed in 0.045045 second(s), 25 queries .

    伍陆柒捌幼师网 Licensed

    © 2001-2014   版权所有:伍陆柒捌集团 吉林省关心下一代教育协会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找回密码 注册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