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帖
  • 人格培育幼教新闻 幼教课堂幼儿园
  • 教案课件素材资源 素质培养幼小衔接
  • 学前院校理念师德 专业知识专业能力
  • 培训辅导求职招聘 赛事活动会员vip
  • 育儿百科成长档案 交流区宝宝商城
  •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童话对儿童创伤经验的书写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8-11-10 07:40:5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摘要]心理是由内在的、相互对立的力量构成的发展中的矛盾统一体。创伤经验是心理内部冲突的表现,它是打破虚幻的自我、重新构建主体的积极力量。童话运用语言对创伤经验进行表征,使主体欲望得以表现,儿童无以名状的内在焦虑也由此转化为外在的具体所指,从而有助于儿童对主体的重新构建。
    [关键词]童话;创伤经验;自我;死亡驱力

    在精神分析学派发展的前期,弗洛伊德认为心理结构是由平衡功能来调节和控制心理能量的一个稳定的系统,由趋利避害的快乐原则支配。心理结构会释放出那些增强心理张力的能量,以维持心理能量的平衡状态。但是,1920年以后,弗洛伊德在临床病例中发现了一种新的心理现象:人们喜欢重复创伤性的经验。这就使得快乐原则受到了挑战,因为在创伤经验中,心理能量的张力和冲突反而会加剧,威胁着心理结构的完整性和平衡性。
    在这些病例中,有一个病例是关于弗洛伊德的孙子的,他在母亲离开之后,反复将一个线轴抛出去,又拉回来,每抛一次,嘴里就喊“Fort-Da”。这个男孩及其他的临床病例表现出来的症状都是不断地,甚至是强迫性地重复创伤经验。这些现象表明了一个问题,那就是人的心理除了受快乐原则支配外,还受与之相对立的痛苦原则支配,这是一种不稳定的、分裂性的力量,它不是维持心理的平衡和谐,而是指向于心理的冲突和崩溃。”弗洛伊德在《论有限和无限》中,把这种力量定义为与生的本能相对立的死亡本能,他认为生命是受这两种本能支配的,生命就是生与死的辩证统一。
    这是弗洛伊德理论的一个重要转折点,但是弗洛伊德的论述在很多方面都含糊不清,拉康做了进一步解读,澄清了死亡驱力及与之相关的攻击性、超我、犯罪感、升华、俄狄普斯情结等诸多问题。拉康将死亡驱力与语言和话语联系起来,也与人的欲望的表征联系起来。他认为人的无意识是由语言建构起来的。死亡驱力只有在语言符号的背景下才可以理解,“符号秩序是对死亡驱力的遮蔽。”人的无意识欲望的基本功能与死亡驱力有关。人的心理由想像界、符号界和实在界三个部分构成,在每一个心理结构中,死亡驱力都有不同的表现方式。其中,创伤经验就是死亡驱力的一种表现方式,它在语言中的表征,如在童话中的表征,就是对儿童的精神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的一个问题,不容忽视。

    一、创伤经验产生的前提:虚幻自我的形成

    与动物相比,人未发育成熟就出生了。新生婴儿孱弱无力,根本没有完整的心理反应系统,因此需要在母体外度过一个漫长的童年,将混乱无形的心理能量构造成完整的心理结构。拉康认为,婴儿是通过对镜像的认同形成最初完整的自我的。6―18个月的婴儿能够在镜像中认出自己,儿童即是通过对他者――镜像(一般来说是与婴儿关系最密切的母亲或教养者)的认同来建构自己的形象的。这个形象也就是儿童最初的自我。“人所获得的镜像,发挥着将婴儿内部的无秩序状态整合起来的作用,它能将原初的异质因素转化为同质的因素,以在最初的不和谐中构造出心理结构来。”例因此,镜像的作用主要是整合作用,将自我整合成一个格式塔,而且它具有稳定性和平衡性,拒绝变化。
    自我的功能就是排除那些不符合自我结构的心理能量和因素,而维持自我的稳定和完整状态,这种完整也就成了某种程度上的封闭。凡是危及到自我完整性的力量都被排除在自我的范围之外。由于自我是处于意识层面的,那些被排斥在外的本能力量就隐没在无意识之中。在个体的心理结构中由此出现了自我与主体欲望的对立、意识与无意识的对立。而自我作为对立的一极,就成为释放新的心理能量、对心理结构进行改造和完善的一个阻碍。被排斥的无意识欲望在表现自身的时候,必然会以破坏自我的形式表现出来,由此出现创伤经验。
    但这还只是问题的一个方面。拉康将自我与主体区分开来,认为通过镜像认同构造的自我其实并不能将个体的心理能量整合起来,自我的格式塔只不过是一个想像性的实体而已。所以,自我实际上是主体内的一个异己,其虚幻性必然会被主体打破。主体的本能力量从无意识中凸现出来的时刻,也就是自我被摧毁和重构的创伤性时刻,创伤由此成为个体心理结构发展中的关键力量。弗洛伊德在其后期理论中也曾一再强调,死亡驱力较之生的本能是生命中更为根本的力量,作为死亡驱力表现方式之一的创伤并不是由外界造成的,而是个体心理内部矛盾冲突的表现。
    但是,想像界这种虚幻的自我的形成,却是创伤经验得以出现的、不可或缺的前提条件。作为死亡驱力的表现形式之一,创伤经验是一种否定性力量。也就是说,创伤经验并不是以具象化的、实体化的方式呈现死亡驱力,而是以它对虚幻的完整自我的破坏与毁灭来呈现死亡本能与生之本能的矛盾对立。
    在德国幻想故事《蓝熊船长的十三条半命》中,小蓝熊横空出世,没有父母,也没有出生地。对小蓝熊来说,这个世界是混沌一片,根本不具有连贯的意义。现实中一些破坏性的力量,对他毫发无伤,因为只有已经形成虚幻的完整自我,具有感受创伤的能力时,个体才有可能产生创伤经验。而小蓝熊的自我还是一片空白,没有形成,因此他还不可能感受到伤害。海上有一对饶舌之波,它们专门用恐惧和沮丧的话来消磨那些在海上陷入困境的人的意志,让他们因绝望而死。但是,对于小蓝熊来说,饶舌之波这对死亡的幽灵却成了他的语言启蒙老师。小蓝熊不会说话,饶舌之波的那些悲观绝望的言辞在还不懂得悲伤绝望是什么的小蓝熊那里变成了美丽生动的话语,喋喋不休的聒噪变成了有趣的语言启蒙课,在饶舌之波的无聊话语中,小蓝熊感觉到的是学习语言的欢娱。与海上陷入困境的人不同、蓝熊的心理尚未成熟,一切经历只能成为他心理形成或自我形成的基础,而不会出现创伤。这也就是说,创伤经验只能出现在对世界具有固定的认识模式之后。对小蓝熊来说,那就是离开侏儒海盗,遇到船怪时才有可能发生的心理体验,也就是他的第一种创伤经验――恐惧。小蓝熊最初的日子是在侏儒海盗船上度过的,那里的夜晚总是灯火通明,而离开侏儒海盗遇到海怪时,海怪带给他的只有漆黑的夜晚和潮湿的洞穴,黑暗让小蓝熊感觉到了未知的危险和恐惧,因此他伤心地痛哭起来。可见创伤经验就是那些与儿童所获得的最初美好经验不同的经验。对黑暗的恐惧、与母亲分离的焦虑皆是如此。创伤来自于儿童既定经验受到的冲击。

    二、创伤经验的产生:对虚幻自我的破坏

    自我确定了心理最初的边界,并以固定的形式对外界作出反应。这种想像性自我确立的代价就是将自我与主体对立起来,在主体的范围内,自我已经成了一个异化的存在,成了改造心理结构的一个障碍。但是,处于无意识中的主体并不能言说,只能借助于对自我的破坏表达出来。
    同时,自我虽然是从婴儿期的混乱状态中形成的,但是它始终受到焦虑的困扰,因为它始终面临着崩溃的危险。自我并不能平息婴儿心理内部的混乱,也不能建构一个坚固的统一体,它随时可能退回到原初的混乱、无秩序状态中,而这个威胁的力量也就是被想像界自我排斥在外的无意识本能,是死亡的力量,在拉康的理论中,被称之为实在界的力量。从这一意义上言,自我所面临的崩溃威胁不是来自外部,而是来自与之相对抗的心理内部的另一种结构性力量,即死亡驱力。自我由此始终被一种潜在的崩溃的焦虑所困扰,这种莫名的焦虑会形之于外,表现为暴力和攻击性行为,以及对敌对力量的恐惧。
    在拉康看来,要缓释由心理内部生的本能与死的本能之间的矛盾冲突引发的这种潜在莫名的焦虑,惟一的途径就是将无可名状的、弥漫性的焦虑变为指向于具体客体的恐惧。所以,幻想文学中总是会把恐惧指向具体的实体,将心理中的破坏性驱力表现为文学作品中的邪恶力量,其根本目的即是为了缓释人们内心深处无法排解的、对固有自我的破坏性力量的焦虑。正如贝特尔海姆所说:“它(恐怖故事)可以帮助他们(儿童)正视恐惧并克服这种来自心灵深处的恐惧。”而对恐怖势力的打击,其实也就代表了对自我束缚的冲破,所以拉康说:“对敌人的打击其实也就是对自我的打击。”焦虑转化为恐惧,实际上是将心理内部的创伤投射到外部,在文学作品中制造出人与人之间的矛盾、冲突和敌意,甚至是善与恶之间势不两立的斗争,使矛盾变得不可化解。但是,如果将这种心理内部的创伤合理地表现出来,就会成为促进心理结构转化的积极力量,而且合理化的创伤经验也会将自我的虚幻性揭示出来,从而将破坏性的作用指向于心理内部,帮助个体突破自我的束缚,获得新的发展契机。正是从这一意义出发,很多作品都会把这种内部的创伤性驱力称之为主体的本性。对这一点比较好的例证是Helme Heine的《Friends》。(Friends,written and illustrated by Helme Heine,published by Scholasticlnc,1996.)这则童话讲述的是小猪、老鼠和公鸡三个好朋友的故事。它们三个干什么都要粘在一起,认为好朋友是永远不分开的。在它们获得的原初的完整的自我世界中,彼此没有界限。这种没有界限是由三个朋友将自己当作一个外界物体的一部分来构成的,如它们相互搭配骑一辆自行车:公鸡扶车把,老鼠和胖猪一左一右踩脚踏板;它们相互搭配划一只小船,公鸡当帆,老鼠划桨,胖猪则用屁股堵住船底的窟窿。其实,这个整体是一个虚假的整体,是一个外在于它们的物体的整体,但是它们对此却是当局者迷。这种虚幻的整体性还表现在另外一个场景中:它们搭了一个“人梯”去够树上的樱桃,“人梯”从下至上依次是小老鼠、公鸡和胖猪。这个场景真是太逗了,除非小老鼠是个大力士,否则怎么可能撑得住公鸡和胖猪两个“庞然大物”呢?它们当然没有意识到这种关系的荒谬性,它们实际上都不了解自己,它们的自我都是同伴(他人)眼中的自我,自我的本性和彼此间的差异根本没有被它们意识到。只有在夜晚来临,它们必须回家的时候,才开始真正意识到彼此的差异。因为回家就是回到同类中去,所以回家也是一个寻回本性的意象。在寻回本性的过程中,它们彼此的差异性和他者性也就显现出来了,最后他们不得不分离。分离对于好朋友来说当然是一件创伤性事件,它们天衣无缝的友谊之链被各自的差别所割断,从此它们不可能时刻粘在一起,而只能以其他的方式来维持友谊了。在结尾处,作者安排了朋友又相聚在一起的美梦。原先被体验为完整的自我意象在经历了分离这一创伤事件之后,呈现出它的虚幻性和想像性,并被主体本性的出现打破和改变。可见,创伤经验具有积极重构心理结构的力量和作用。

    三、创伤经验中的悖论:异己力量与主体愿望

    除了将创伤经验定性为主体的本性,使其合法化外,在主体欲望与想像性自我之间还存在着进行协调的第三种力量,那是一种外在的异己的力量。我们可以在很多童话故事中看到,只有借助于这个外在的力量,创伤经验才会被解读,才有可能以肯定的面貌出现,也就是说主体的欲望才能够成功地被表征出来。这也就使我们不得不重新思考:本性的表现是否真的就是很简单、很直接的?主体内部的欲望转化为合理化的心理形式是否真的只是潜在力量的显性化,而无须任何中介或外在力量的支持?答案当然是否定的。
    创伤经验由此在本性和表现本性的力量之间产生了一个悖论,一方面它是主体欲望的表达,另一方面它又必须借助于主体之外的力量才能够表达出来。这就必然使人质疑:为什么主体的欲望在拒斥自我的同时,却没有拒斥这个他者的力量呢?这个他者在让主体欲望得到表达的时候,为何不是一种阻碍,反而是一个通道呢?
    在安徒生的童话《海的女儿》中,小美人鱼为了得到王子的爱,想要变成一个美丽的少女。她找到了鳐鱼巫婆,让她帮助自己变成一个少女。鳐鱼巫婆施行巫术,使她的愿望得以实现,但代价却是失去自己动听的歌喉,且每走一步都像是走在刀刃上。这个变化只有巫婆――这个外在的力量才能够促成,而她在造成这个变化的时候实际上是在毁灭,小美人鱼动听的歌喉和健康的身体都被毁掉了,虽然她脱胎换骨为人,可是她却伤痕累累。这就是变化乞求于外部力量时必须付出的代价,即外部力量总是要向自我索取一些东西,破坏一些东西,才有可能成全这一变化。变化后的小美人鱼忍受着失语和刀割的痛苦,如她所愿地成为了身姿摇曳的美丽姑娘,赢得了王子的爱,但最终在毁灭中升华,在痛苦中涅磐了。
    可见,小美人鱼经历了一场与原初自我的分离,如同孩子与母亲分离一样。原初自我被打破了,新的本性才有可能凸现出来。但值得注意的是,这里被标志为内在品格和本性的存在并不能被理解成主体的内在素质,因为那只是一种新的力量将自我打破后将主体无意识中缺失的欲望表征出来而已。换句话说,主体的本性并没有直接出现,而是依靠符号的表征间接表现出来的。
    让我们以弗洛伊德的孙子玩线轴的游戏来分析幼儿的分离焦虑是如何通过语言表征并消除的。玩线轴时,他一边抛、收线轴,一边喊“Fort-Da”,弗洛伊德将此解释为是对母亲不在场和在场的再现,而拉康则认为,被抛出去的不是母亲,而是儿童自己。儿童把自我抛出去,也就是把自我从主体中分离开来,但是自我被抛出去之后,主体成了一个被剥夺了完整形式的存在,成了一个巨大的空洞,用拉康的话说,成了一个短缺的、无名的存在,为了寻回这个短缺,主体必须在语言中安居,用语言标志主体的存在。主体的无意识欲望由此找到了新的表征方式,那就是语言。“主体把空空如也的自己重新登记在其他符号的场所,在那里重新找到可能性的维度。”冈创伤经验在词语中的再现已经改变了儿童的心理结构。在拉康看来,儿童已经从想像界过渡到了符号界。

    四、创伤经验的符号化与俄狄普斯情结

    俄狄普斯情结是精神分析学领域中的一个重要概念。但是一般的解读都是把俄狄普斯情结与那个古老的希腊神话所传递的弑父娶母的主题等同起来,把俄狄普斯情结当作是儿童对父亲的敌意,而阉割焦虑正是对这种敌意可能招致的父亲的惩罚的恐惧感。与此不同,拉康认为俄狄普斯情结并不是由外部的威胁造成的,而是来自心理内部的发展性力量。当内在的欲望对自我进行冲击和破坏的时候,这种内部的破坏性焦虑就会体现为阉割焦虑。自我的稳定结构不能够将主体欲望(主要是发展中性欲望的出现)纳入到原有的系统中来,也就是说,自我并不具备将性的欲望符号化、使之得到缓释的机制,因此就会受到冲击。这就可以解释为什么俄狄普斯情结会与自我崩溃有关了。
    俄狄普斯情结也正是主体从镜像阶段(想像界)过渡到符号界的转折点。正是在这一点上,语言符号出现了。语言是主体欲望表达和再现的工具,被排斥的主体欲望可以通过语言被释放出来。但是主体欲望,也就是拉康所说的实在界,并不是潜在的具有具体内容的原型,相反,它包容着无限的丰富性和绝对的否定性,语言将欲望表征出来的时候,与其说是一种再现,毋宁说是一种遮蔽。语言遮蔽了欲望的真实状态,那是一种空无和短缺的状态。主体欲望的构建方式由此从想象界自我认同于他者的欲望,转变为用语言构建自己内部的无意识欲望。因此,语言构建了主体的欲望,而不是表现了主体的欲望。
    这与拉康对主体欲望的解释有关。主体欲望体现为一种绝对的否定性力量,它不具有任何实证性特征,不能直接表现自己,只能以扭曲的、失败的、创伤的形式表现出来。语言在表现欲望的时候,永远不可能抵达真正的欲望客体。表征方式与主体欲望之间的不对称,正是欲望表现自己的方式。作为表征的媒介,语言与无意识欲望的根本区别在于:语言是可理解的,语言的解读正是为了将不可理解、不可接纳的内心欲望变成能够理解的现实行为。欲望由此是被语言建构起来的,语言对欲望的改写和重构也就是欲望符号化的应有之义。而语言之所以能够表征主体的欲望,是因为语言是一个由转喻机制构成的能指系统。当“能指”对应于主体的欲望时,“能指”所具有的无限的意义生成机制也就赋予了主体欲望无限个解读的可能性。正是从这一意义上说,语言能够建构主体的欲望,而且是在不断否定的意义上建构主体的欲望的。这个问题涉及到结构主义语言学以及拉康的实在界等复杂问题,限于篇幅,在此不能深入论述。我们需要明确的是,根据拉康的理论,创伤经验并不是本性欲望的直接表现,而是通过符号表征的转化才有可能被个体体验的。在童话中,“父亲”一般是代表法的、规则的、权威的力量,与“母亲”这一意象所代表的、儿童虚幻的想像性的自我是相对立的。父亲的介入正是为了割断儿童与母亲之间原始的心灵脐带,让儿童建立起符合社会共同体规范的符号化主体。在童话《彼得・潘》中,乌有岛显然代表了儿童的原始欲望、儿童的无意识之都。而彼得・潘正是儿童无意识的一个符号,或者说一种符号化表征。在故事中,达林太太每晚都要负责整理孩子们的心思,并将之存放在不同的地方。在整理孩子们心思的图像时,达林太太发现了彼得・潘,但是他不是以形象的形式出现的,而是一个词一两个“粗大的字迹”涂抹在孩子们的心思中。彼得・潘显然是孩子主体欲望的一个符号,大人们通过语言的讲述来接近彼得・潘和乌有岛,而孩子通过具象化的形式感受乌有岛的存在。乌有岛上的孩子都离开了母亲,而真正导致孩子们离开母亲的,却是父亲。故事中孩子们在彼得・潘的带领下逃往乌有岛的行动完全是由达林先生造成的。达林先生因为自尊心受到了伤害,就把气都撒在娜娜(狗保姆)身上,将娜娜从育儿室赶出去,拴在门外惩罚她。而那一晚达林先生和达林太太又外出参加舞会去了。正是借着这个机会,彼得・潘带着达林家的三个孩子出走,飞向那真正属于孩子的世界――乌有岛。从中可见,父亲运用自己的权威,将儿童与母亲强行隔开,而这样一来,就为儿童脱离母亲镜像的约束、表达出自己真正的欲望创造了条件。而且在乌有岛上,孩子们会逐渐忘记自己的母亲。彼得・潘是最有代表性的一个,他不仅没有母亲,还拒绝长大。
    乌有岛是彼得・潘的一个具象化表现,是一个充满了危险和暴力的地方。而彼得・潘正是一个极爱冒险的孩子,他喜欢向最危险的力量挑战,而且为所欲为。在乌有岛上,彼得・潘在不断冒险中制造着无穷的新奇经历。这正可以满足孩子们无穷的愿望。
    符号化的彼得・潘其实本身就有着十分丰富、绚丽的经历。故事中的众多故事和人物,其实都是彼得・潘所引发出来的,而且彼得・潘的生活还会在未来无限延伸。正像故事中所说的,他带领一代一代的孩子来到乌有岛。彼得・潘由此绝不只是一个形象,而已经成为一个符号,一个创造了儿童的愿望并能满足他们愿望的、具有无限丰富意义的符号。这个符号将儿童原始的深不可测的欲望固定下来,变得可以理解和接受,而这个符号的出现却与母亲的分离有关。可以说,符号的出现必定会阻断儿童与自己欲望的直接接触,让儿童习惯通过符号这个媒介来间接地触摸自己心理结构的轮廓,在遮蔽中提供了无限可能的解读方式。
    彼得・潘消除了孩子与母亲分离的伤痛,而且将那危险的、代表着无意识欲望的乌有岛变成了他们的乐园。童话为孩子内心那不可名状的伤痛和愿望命名,能让孩子走出无意识的黑暗,也能避免儿童将无法解释的内心焦虑投射到外部,而构造出病态的人际关系。童话将创伤经验表征出来,将之转化为心理发展的积极力量,有助于建构健全的主体。这也正是童话用语言表征创伤经验的意义之一。



              关键词:创伤经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5678幼师网  长春伍陆柒捌集团版权所有

    GMT+8, 2024-11-17 21:45 , Processed in 0.041309 second(s), 23 queries .

    伍陆柒捌幼师网 Licensed

    © 2001-2014   版权所有:伍陆柒捌集团 吉林省关心下一代教育协会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找回密码 注册本站